⑴ 云南多地发现黄脊竹蝗幼虫,你对黄脊竹蝗了解多少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征
黄脊竹蝗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成虫体以绿、黄色为主,额顶突出,额面呈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宽。触角丝状,末端淡黄色。复眼卵圆形,深黑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形的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两排刺。卵长椭圆形,上端稍尖,中间稍弯曲。长径6~8毫米,棕黄色,有巢状网纹。卵囊圆筒形,长18~30毫米,土褐色。
人工防治。利用黄脊竹蝗迁飞集中产卵的特性,可在每年集中产卵期或跳蝻孵化前查找竹蝗产卵地。竹蝗的产卵地一般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在成蝗集中交尾期可见地面有雌蝗产卵期留下的6~8毫米宽的孔穴或者黑色卵囊盖;二是在8~9月竹蝗集中产卵后,地面上可见大量蝗虫尸体;三是地面有鸟啄食卵块、红头芫菁幼虫等留下的孔洞,以及枯枝落叶被鸟兽翻动痕迹;四是地面禾本科植物或者立竹下部叶片有害的痕迹。根据这些特征可确定产卵地的位置和范围,组织人工挖掘竹蝗卵块销毁,或者做好标记,定期监测,等到跳蝻出土期采用药剂防治。
⑵ 黄脊竹蝗入侵云南,蝗虫的入侵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⑶ 云南黄脊竹蝗现有发生面积清零,这有什么意义
因为云南是处于边境地带,而这些竹蝗都是从境外迁入进来的,所以云南这一关把握好了,这些蝗虫就不会再进行第二次迁飞,不会再往内地扩散了,所以这个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应该要珍惜粮食,要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蝗虫防治最主要还是保障我们的口粮不受侵害,而对于我们来说口粮当然是不缺少的,但是对于某些贫困地区的人而言,他们还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所以也需要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我们节约一点,他们也就多一点可以食用的粮食。
⑷ 黄脊竹蝗的形态是怎样的
黄脊竹蝗成虫黄绿色,体长29~33mm,触角丝状,黑色。雄虫略小,头尖削,由头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显著的黄色纵纹,越往后越宽大,故称黄脊竹蝗。后足腿节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两侧有“人”字形纹,排列整齐,胫节瘦小,有刺两列。
若虫又名跳蝻,体形似成虫,但无完翅,共5龄,1龄浅黄色,2龄为绿黄色,3、4、5龄为黑黄色,在近羽化为成虫时为翠绿色。
⑸ 云南江城发现黄脊竹蝗入侵,对于入侵蝗虫该怎么做
据云南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消息,近日,位于普洱市江城县牛倮河保护区与老挝接壤的边界地遭遇黄脊竹蝗入侵,周边大量竹叶全部吃光,竹蝗过处寸草不生。据最新统计,蝗灾已造成近10万亩农田受灾,损失惨重。
⑹ 黄脊竹蝗主要危害哪些竹类
黄脊竹蝗又名蝗虫、竹蜢、花蚱蜢。属直翅目蝗科害虫。主要为害毛竹、水竹、淡竹、刚竹等,也为害棕榈。大发生时,竹叶被食光后如火烧一般,新竹叶食光后即枯死,壮竹叶食光后虽不死亡,但发笋量大减,新发叶变黄,生长势减弱,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影响竹木利用,是竹林的一大虫害。
防治方法①利用竹蝗产卵集中的特点,于11月后人工挖掘卵块,集中销毁。②利用4、5龄跳蝻有嗜尿、嗜咸等习性,可用毒尿浸湿稻草进行诱杀。③在跳蝻出土后,喷洒敌杀死2500~3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跳蝻。在3、4龄时施放5%~10%的敌敌畏烟剂,对毒杀跳蝻效果显著。
⑺ 云南黄脊竹蝗现有发生面积清零,这是如何做到的
6越8日,云南省累计发生黄脊蝗虫灾害面积有121442亩,为了做好防控工作,云南省林草局和农业农村厅派遣专家与工作人员前往指导,这次灾害还是不能大意的,普洱市要求外部内部都要严格监控,外部要尽可能防止蝗虫输入,内部要尽可能防止蝗虫扩散,建立起网络监控系统,派遣林业人员,森林资源保护人员全面监控,24小时轮流值班,排除蝗灾隐患,努力保护庄稼安全,不要造成粮食恐慌与危机。
⑻ 近日,在云南多地现黄脊竹蝗幼虫,这种虫子对生态环境有何危害
近日,在云南多地现黄脊竹蝗幼虫,这种虫子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危害,它们不仅破坏森林植被,吃竹叶,让成片的竹子枯死,而且啃食农作物,给农户带来很大的损失,让动物没有食物,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蝗虫不仅毁灭了大片竹林,影响了我们的农业,也毁灭了一些森林植被,导致动物没有食物,影响畜牧业,甚至给人类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灾难。蝗虫泛滥成灾的时候,让整个地区苦不堪言。面对此次云南的黄脊竹蝗,希望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防治措施,尽量将它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⑼ 黄脊竹蝗入侵云南,这种蝗虫是对环境有害的吗
这种蝗虫对于环境确实有害的,因为它们会吃掉一些农作物,会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