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十年代创建农村信用社的原始股票值多少
这个说不准的.原始股的票面金额一般的为标准的1元/股,然后就是既然是八十年代的,那么它经过了多次的分红扩股.和各种累积,这个需要到公司去直接计算.里面有市值的计算方案.有可转让的,也有不可转让的法人股.
所以你的这个原始股票值多少,一般外人很难估计,基本上都需要找到发行股票的公司直接协商计算.
❷ 农村信用社股票
现在信用社基本都
改制了,在改制前的股金一般都
是按一年期定期利息计算支付的,在改制过程
中老股金(原2元类的)是大力清退原刚。所以不能列入改制后的股票类。改制后的股票一般最低认1000股。
❸ 信用合作社股票
当时信用合作社是股份制的,你的是股权证。但是后来公私合营,大跃进,文革这些信用社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信用社没有过去的账目了。你的股权证只能够作为收藏品了。
❹ 1954年的信用合作社股票
1956年“股票”值多少?16日下午,老家在尚干镇现居鼓楼区的林女士拿着3张1956年版的“股票”,来到祥谦信用社。
祥谦信用社:
“股票”可兑换等额现金
记者看到,这3张“股票”呈暗红色,由于年代久远,票面有些破损皱褶。3张“股票”均系1956年县洋下信用合作社发行,正面盖有当时的理事主任、会计的私章,持有人为“林成堂”。背面盖有“闽侯县洋下信用合作社”的公章及“56年分红付讫”的三角形章。
经过多年调整,原洋下信用合作社现在改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祥谦信用社。该信用社负责人林先生看完林女士出具的3张“股票”后表示,那个年代中国还没有股票,这些“股票”实为“股金”,因当时均称“票”(如粮票、布票等),故而得名。当时各村均设有信用合作社,相当于现在以融资形式成立的农村“互助会”。后经数次改制、合并,成了现在的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林先生说,按国家及县信用社合作联社的有关规定,可以按照其本金(即每张“股票”面值2元)兑换成等额现金,即以投资多少返还多少的原则,可为林女士将面值共6元的“股票”兑成6元现金。据了解,1984年,全县曾统一分红过一次,并将这些票置换成红色封皮《股金证》。
林女士:
远远不止兑这个数目
林女士说,这3张面额均为2元的“股票”,系其已故的爷爷林成堂留下来的。7、8年前,她曾听说一位老依姆用类似“股票”兑了数十万元现金。但当时她忙于工作,并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去年,在银行上班的甥女劝她把“股票”兑成现金,于是将封存在箱底的3张“股票”重新翻出来。据林女士介绍,她从去年年底开始辗转奔波于铜盘信用社、晋安信用社、银河信用社等,均无果而终。于是,她来到原先发行地兑现金,但对于祥谦信用社的“6元的“股票”兑成6元现金”的说法难以接受。她觉得这么多年了,算上历次(年)分红和利息,应该远远不止兑这个数目。
律师:
具体兑换金额具体分析
对此,福建闽耀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建善认为,此事件属于政策性遗留问题,如果当时的政策法规有规定“股票”等额兑换现金的话,就只值2元。如果国家没有出台政策规定,那么当时的2元面值与现在的2元现金不能等同,但具体兑换金额还得按照所投“股票”占总份额、金额的多少及经营效益等具体情况具体定论,有可能不止2元,有可能低于2元,也有可能正好值现在的2元。
❺ 我爷爷在55年和83年的时候分别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入了三元钱的股,当时是说
当然有,只是算到底也没有多少钱罢了,毕竟对于现在来说,本金太少
❻ 信用社的原始股跟职工股有什么区别
原始股尚未市前股票, 通情况 原始股都面值1元 市净资幅度提高市发行股票般都流通股发行市说白圈钱目前股市连赌场都部公司都市骗钱每骗几亿2--3通种种亏损钱洗某或者私手原始股持者部些发起原始股少部给属员工或者合作者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已投资入股证书与索取股息凭票像般商品价格能买卖作抵押品股份公司借助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投资者通购买股票获取定股息收入
❼ 信用社股票
以后还是没有结果,去当地的证监局询问。
❽ 关于农村信用社原始股的问题
不好说哦。还是看看巴菲特的投资习惯吧。多关注一下你跟其他顾客对农村信用社的认可程度。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效率。我想能帮你分析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