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刘泉股票

刘泉股票

发布时间:2021-09-02 22:09:57

A. 参考文献

[1].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及其评析(上)[期刊论文]-财会通讯 2006(02)
[2].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及其评析(下)[期刊论文]-财会通讯 2006(03)
[3].张艳纯会计政策选择的税务筹剐[期刊论文]-集团经济研究 2005(01)
[4].彭爱群;孔玉生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05(10)
[5].杨成文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及股票市场的关系探讨[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5(12)
[6].杨昀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动机[期刊论文]-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5(10)
[7] 余利平. 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 [J]. 经济论坛, 2007, (4) _2 .
[8] 王惠东. 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探讨 [J]. 现代商业, 2008, (17) _2 .

【1]Bamard,C.I.The Functions of the Exeeutive[M】Bamard,C.I.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30th anniversary ed.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68:73
f2]Bowan,R,E.Noreen and J.Lacey,Determinants of the corporate decision to
capitalize interest[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981,8):151—179.
[3]Cheung,S.N.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J].V01.26(April 1983):1·21
f41Co戤,ILH.The NatlI他of the Firm,Economics[J]Economics,New series,
V01.4(November 1937):386-405
【5]Daley,L and R.Vigeland.Effects of debt coVellants and politic costs on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The case of accounting for R&D costs[J].
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3,5
【6]Deakin,E.B.Rational Economic Behavior and Lobbying Oll Accounting[J】
lnsues:Evidence from the Oil and Gas Instry.The Accounting
Review(January 1989):137-151
【7]Dhaliwal,D.The Effect of the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oll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J].Accounting Review,1980(1):.78-84
【8]Gordon J.Myron.Postulates.principles and research in accoun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4(39):251·263
【9】Grossman s and Hart 0, 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M]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Hagerman,R.and M.Zmijewski.Som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Economics.1979,1:34

[27]蒋宏义.证券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1998
[28]孔龙,周欣宇.上市公司隧道行为与股权契约优化[J].财会月
刊.2005.(10):31—32
[29]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0]克莱因,2000:契约与激励:契约条款在确保履约中的作用[M],载契约
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31]刘泉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探析[J].经济理论:2004(2):.95—96
[32]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33]雷光勇.企业会计契约:动态过程与效率[J】.经济研究,2004,(5):98-106
[34]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
[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2)
[35]闵庆云和刘云中.存货计价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选择行为的实证研
究[J].经济科学.2000(3):73-79
[36]曲晓辉.中国特色会计解读[M],会计研究,2000,(4):19—26
[37]孙雪梅.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

够你用的了吧?哈哈 好费劲哦~

B. 如何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一、 公允价值的含义及文献综述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强调: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金额能取得并可靠计量,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自新准则发布以来,社会各界对公允价值的讨论非常激烈。刘泉军、张政伟认为,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较为谨慎,不会导致滥用。王辉、李晓宇认为,只要严格按照新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王乐锦指出,新准则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有利于防止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滥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企业的稳健持续发展。涂荟喙、蔡秀莲认为,公允价值的操作使一些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粉饰业绩或达到某种目的成为可能。李延梅认为,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增加企业操纵价值或利润的风险,并且企业很可能会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的重新评估并利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资产重新计量,从而提高企业当期利润,支持资本市场股票价值。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研究课题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使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有了实质性趋同,给会计实务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与机遇,必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新会计准则有助于上市公司防范金融风险,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公司资本质量,规范债务重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褒贬不一。
二、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1.公允价值应用的背景角度。公允价值在我国于1998年出现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后因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许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用。此次,新准则再次提出了公允价值,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了限制,主要是集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市场较为活跃,公允价值较易获得的领域。对此次公允价值的实施背景,笔者较认同于永生和刘泉军、张政伟的观点,确实,随着中国经济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大刀阔斧的股份制改革,强化了公司治理;股东的投票机制、并购接管机制、股权激励机制等也正日益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各项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等,加大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及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判断、识别的能力也在加强。此外,WTO背景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金融衍生品产品交易活跃等等。发展到今天,虽然我国的市场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要看到的是在2007年实施公允价值较之1998年及2001年有着极其不同的背景,其应用条件远远成熟于1998年。像1998年那样大规模滥用公允价值是不可能出现的,相反在实践中顺利实现公允价值的“公允”,将公允价值的利润操纵缩小到可接受的小范围成为了可能。
2.新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应用领域的具体规定角度。新准则多方面都提到了公允价值的应用,笔者在此就争议较多的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展开分析。
(1)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分析。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此项规定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来说影响是最大的。从短期来看,由于国内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总体规模不大,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其对银行当前利润的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由于立即确认收益和损失,使得银行管理收益的空间进一步缩小了。有观点认为,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频繁变化以及将表外业务纳入表内反映,会加大银行资本的波动性,从而带来银行报表的波动性。笔者认为,这种波动如果是对公允价值的“公允”反映,是无可厚非的,不可因为利润的不平滑而去否认利润的真实性。必须承认的是,虽然准则要求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时必须要有确实的理由、事实或依据,但仍不能排除其中包含大量的主观分析和判断,尤其是在非市场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只要对估价的程序、方法、模型等做些许的改变都可能对计量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也会给监管部门正确评价银行真实的损益带来困难。但必须肯定的是,困难是有的,操纵也是有的,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应用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国门大开的今天,国内银行只有在对其经营产品价值真实了解和反映的基础上,在国内有对公允价值有适应性和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和国外银行竞争,立足国内迈向国际。任何一个有远见的银行都会意识到,非公允计量对其来说风险更大,因此都会非常慎重地运用自己的价值评估模型以真实反映自身的业绩,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向中航油那样的悲剧。并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负债等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人为估计的因素将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越来越少。因此,从长期来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也是一个“日趋公允”的过程,利润的操纵是一个日益减少的过程。
(2)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分析。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在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近年来,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物业发展强劲,许多物业都发生了增值,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短期内,投资性房地产业利润有较大的增幅,这是对价值的回归。但与该项政策相配套的税收制度并未发生改变,出于现金流、税负成本及“企业家底”泄露等情况的考虑,相信企业会非常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有些人担心,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可能会操纵公允价值来支持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增长。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看到的是,地产业的价格信息是比较容易获得的,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的嗅觉都很灵敏,判断力也强。笔者认为,当前投资性房地产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泡沫,在可能泡沫的基础上操纵公允价值,业界人士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慎重和收敛。因此,笔者认为对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调整短期内有少数企业会有较大调整,绝大多数会是通过长期的微调来实现对价值的回归,从而,对利润的影响是较平滑的。
(3)公允价值在企业债务重组中的应用分析。首先,新准则缩小了债务重组的范围,限定是在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其次,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内会增加债务人利润。但要注意的是,债权人是一个理性经济人,其让步往往是有限的,巨额让步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因此,短期内大规模的债务人利润提升不会出现。长期来看,差额计入的是营业外收入,不会影响债务人企业收益的质量和现金流,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在分析中会剔除该极端观察值的影响,即使是想通过关联方的这种操作来实现债务人企业的摘星摘帽也是不可能的,出路只能是靠自身的实力发展。因此,在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应用对利润的增加是有限的。
(4)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应用分析。新准则规定,具有商业实质并能够获得公允价值的资产交换,换入的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商业实质和有可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其应用前提。新准则对商业实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即要考虑换入、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的显着不同,或者考虑二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这些规定对公允价值的操纵起到了很好的限制作用。这些应用条件表明,公允价值的取得是要求“持续可靠的”,而不是“估估而已”,更不是利润操纵的橡皮尺子。但不可忽视的是,准则只给出了定性规定,至于什么是换入、换出资产现金流量的显着差异,什么是重大不同,没有给出一个定量的规定,或者说标准问题。这就给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即使企业没有恶意的操纵,那么会计人员主观上的职业判断偏离也会导致公允价值应用的不恰当,进而对利润产生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非常有必要制定出一些“量性”的规定在其后的指南中发布,以规范各项工作,减少对公允价值的偏差应用和利润的操纵。
3.新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敏感的配套条款——关联交易。各界对公允价值应用最担心的莫过于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公允价值以操纵利润。新准则最为厉害的一点就是从信息披露这一关键环节入手,对企业信息披露的时间、空间、范围和内容都做了非常全面的规定,更加具体、客观和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范围方面,它扩展了关联方的定义,包括了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大类;披露程度方面,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只要存在控制关系,关联方就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关系,包括母公司、最终控制方、最低中间控股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取消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或比例的披露选择,即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重大事项还必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及交易金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详细信息及金额,只有在能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披露关联交易采用了与公平交易相同的条款。也就是说,新准则扩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并且更加明确化和具体化。在强制披露压力和强大监管力度之下,关联交易的透明度将极大提高,对公允价值的操纵将极大减少,利润的真实性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4.新准则为公允价值“公允评估”提供了高质量基础数据平台。估值实践会因为新准则的应用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新准则为估值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源。新准则从原来的17个扩展到今天的39个,覆盖面甚广,填补了我国会计领域的许多空白,特别是在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能极大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另外,新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最为重要的是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表现在: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第一条特征就是可靠性,这一思想贯穿在各个基本准则中;禁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限制性运用公允价值;债务重组“正本清源”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财务报表能更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大大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从而为评估工作的准确判断和预期提供可利用的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此外,新准则披露力度的加大,也可减少评估工作中运用的主观估计,减少操纵增加利润的真实性。
5.新准则对估价人员的披露制衡。新准则明确规定要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进行详细披露,如在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方面,准则规定,要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和方式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等。这些规定不仅是对运用公允价值的公司的考验,更是对从事投资性房地产估价的专业人员提出了考验。这将形成估价师估价、会计师做账、审计师审计的相互协调制衡的局面,并且这种局面是公诸于众的,处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监控之下。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新准则的执行和财务报告及估值报告的真实性,顺利开展公允价值的应用。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企业利润更加真实化。

C. 北京科技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北科大准备升大三的我来答。上了大大小小的课有好几十门了,有很多教授课听了一次不够两次还想,这里推荐几个给大家以供参考:

  1. 张梅老师的文化课

    张梅老师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深有研究,讲课生动活泼,只要你是对文化感兴趣的,听她的课你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大一下学期时候有幸选到了张梅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老师从《诗经》、《楚辞》开始讲诗歌的起源,建安风骨的发展,《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唐诗宋词元曲……老师不像中学老师那样刻板地讲,老师一边联系当时社会环境与人文关系,一边讲述文学发展的本质与过程,使我获益匪浅。

    (ps:声明本答主不是诗词萌新,早已修习了联对作法、诗词格律等)

阅读全文

与刘泉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私募理财产品 浏览:913
万科融资投资报告 浏览:875
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贷款 浏览:102
东方软件的浮筹指标 浏览:881
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饲料加工量 浏览:169
恒大地产集团单位代码 浏览:277
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 浏览:320
中恒集团4千股千评 浏览:507
支付宝怎么办理理财产品 浏览:268
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 浏览:140
信托份额代持协议书范本 浏览:40
理财投资怎么算收益 浏览:534
长城vvv5价格 浏览:594
成都丰程鼎业是非法融资吗 浏览:894
期货量价时空理论 浏览:247
2015年香港平均汇率 浏览:560
腾讯通理财基金取出净值如何算 浏览:95
淘宝客以什么方式获取佣金 浏览:624
薛瑞锋兴业信托 浏览:432
5倍股票杠杆利率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