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市场与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家对股市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规律性总结。但在中国,股票市场不完全是经济的晴雨表。
1、中国股市的规模相对较小,还没有达到能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的程度。
2、中国股市至今仍是一个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场,无论从市场体系建设、管理还是从市场买卖双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股票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同时股市的运行状况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B. A股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你好,股市被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经济的一面镜子,因为能够在股市上市的企业基本都是这个地区最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就反应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但是放在A股市场,这句话却经常被怀疑,认为股市和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我们的经济每年都在稳定的增长,但是股市却是在在跌,或者是没怎么增长。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
1、第一、A股并没有包含所有优秀的企业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因为A股市值最大的企业是中国工商银行,市值1.96万亿,而市值超过1万亿的7家企业基本都是银行和石油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传统领域的企业,但是中国经济最近20年大力发展的新经济却并没有在这个市场内,比如腾讯,比如阿里巴巴,这两家企业的市值都超过了4000亿美元,平均市值达到了3万亿人民币。但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并不在A股,所以A股并没有完全反应中国整体的产业情况。这个也是A股没有完全和宏观经济走势一致的原因。
2、第二、A股的牛市时期泡沫太大
A股只有30年不到的时间,很多制度并不完善,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但是A股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牛市,第一次是2007年,第二次是2015年,这两次牛市都吹起了巨大的估值泡沫,估值都是上百倍,这样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这次牛市以后,整个股市需要用五六年甚至10年的时间去消除泡沫,这个就导致从指数上来看,A股始终在3000点,和10年前一样,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而这10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了数倍,中国那些最大的企业也增长了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一次泡沫之后,上市公司需要用很多年的时间用自己的业绩增长去消除当时的泡沫,笔者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在2007年创新股价的新高后,直到2017年的11月份才超越了当年的高点,这个过程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
而当时的估值超过70倍,而现在的估值是10倍,所以估值降低了6倍,而这10年中,中国平安的业绩增长率6倍。
中国平安虽然是在业绩不断增长的,但是只不过是在偿还10年前的债,这么一看就能够理解了,如果我们把2007年的高点,2015年的高点去掉的话,中国A股的估值走势还是能反应出和宏观经济走势相匹配的走势的。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C.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一、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本质:
股市的涨跌取决于市场供求,实体经济发展好,但投资者对股市的股票需求不足或供过于求,股票难涨;相反,实体经济发展不好,如果大家有大量冗余资本投入股市,这个时候股票供不应求股价也会上涨。
所以,股市并不能绝对体现实体经济,股市只是一个面,但是随着虚拟经济在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大,和实体经济的相关度也就会越来越高。再本质点说,相比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实物生产,虚拟经济更多的则是货币的投机交易现象,所以两者虽然相关,但却不是绝对的对等关系。
二、一家公司股价的高低直接反应了该家公司的市值状况,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运营状况。
三、股票市场上股价的高低会对公司的投资方向产生影响,会使公司的投资策略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
(3)股票与经济关系扩展阅读:
股票市场的功能:
通过股票的发行,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发行股票的企业,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提高了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股票的流通,使小额的资金汇集了起来,又加快了资本的集中与积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基本的场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们购买股票的欲望,为一级股票市场的发行提供保证。
同时由于股市的交易价格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出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市也能为一级市场股票的发行提供价格及数量等方面的参考依据。股票市场的职能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性质。
D. 股票和经济有什么关系啊
看了别人的回答,原谅我从头啰嗦啰嗦吧……
股票Stock,原意是存货的意思。
不严谨地介绍一下……当工业革命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公司”。但是西欧市场有限并且荷兰、西班牙、英国的海运贸易业刚刚开始,造成了世上第一次的货物积压。怎么办?在荷兰就出现了第一个“存货交易市场“,每个公司把自己的存货量公布出来,让大家竞价购买,从而就形成了”Stock market“,也就是今天的”股票市场“以及”期货市场“。
也就说股票市场自身就是一个“骗人”的东西——如果公司自身销量很好的话,是不需要进入存货市场销售的。是东西卖不出去了,才进入到交易市场。为了让更多的卖家买自己的产品,就需要宣传自己的货物和产品,也就是当今的“报表”。演变成今天就变成了一个公司需要融资发展自己的产业,需要上市融资——通过招股书和历史销售记录,让股民们愿意向这家公司投资。因为市值上升的话,股民的资产也在上升。
最后,也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上市公司所有已经不再是私有,而是股民所持有。公司的经理人要为投资者负责,也就是广大的股民。
股票和经济又什么关系呢?
1,同理,一个经济体越多的企业试图在股票市场去融资、发展,也就意味着这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越活跃。世界上最活跃的四个经济体也就是最活跃的四个股票市场:英国(已经于加拿大合并)、德国、美国以及日本。
2,在积累了足够多的上市公司之后,优质的企业留在股票市场,继续发展。发展不好的就退市。经历了几轮的淘汰,也就形成了股票指数=企业发展风向标。而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准在哪里?企业!美国、日本、德国强大是因为有数之不尽的强大企业,而中国大陆撑死也就四五家而已(海尔、华为、中兴、美的……)。所以,这几个拥有最多优质企业的股票市场,也就成为了全球经济活动的风向标——这几个股票市场概括了世界最广泛的企业交易:纽约交易市场、纳斯达克、伦敦交易市场等等。
3,最终,这也就形成了股票指数直接反应经济活跃程度的关联。
看到大家的回答,人为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不像样也就是因为这三点都没有做到:1,公司并非真的为了融资才进入股票市场,而是为了更多的内幕交易与股权交易(跟国外比真的如此……);2,报表不真实。也就是公开的市盈率和公司真实表现严重不符!想想,像万科、招商这么优质的企业大陆股价竟然低成这样,开玩笑(万科是世界第一大地产商,招商是盈利第一的大陆银行);3,政策性投资远大于市场性投资。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大陆的股票市场无法展现真实的经济活动,但是却能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
希望对你有帮助!
E. 经济和股票的关系是什么
跟你说个简单的,打个比方,把经济比作是人,那股票就是人的衣服,有的时候衣服会很脏(价跌),有的时候衣服会很新(价涨),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人是什么档次,看他穿的衣服是什么牌的(价位),真货还是假货,就很明了了。明白么?
F. 详细解释一下股票和经济的关系(正常情况下)
从欧美股市几百年的历史和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历史来看,股市和宏观经济的走势大部分时间内并不是同步涨跌的。例如中国的宏观经济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都很好,但是股市却整整下跌了四年的时间。股市要么滞后于宏观经济而涨跌,要么提前于宏观经济而涨跌,没有固定的模式。
G. 股市走势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家对股市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规律性总结.但在中国,股票市场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1.中国股市的规模相对较小,还没有达到能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的程度。
2.中国股市至今仍是一个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场,无论从市场体系建设、管理还是从市场买卖双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股票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同时股市的运行状况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经济过热,股市下跌(反向);
(2)经济收缩,股市继续下跌(同向);
(3)经济触底,股市上涨(反向);
(4)经济回升,股市继续上涨(同向)。
股票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同时股市的运行状况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H. 股票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走牛之前股票会走牛。
经济真的走牛了,股票就差不多见顶了。
然后就稀里哗啦跌下来了。
I. 该怎么研究股票与经济的关系
首先,中国的股票跟经济的关系,外国有一篇文章研究出来至2006年以来,都是成反比的。
其次,要研究股票和经济的关系,研究国外的股票与全球经济的关系比较好。
最后,如何进行研究?例如以下:
可以关注一些股票个股的财务报表(通过上一些网站如“同-花-顺”的“行业资金”分析,搜索相关行业的股票,看那些公司的财务收入支出情况、净资产负债率);
关注上证指数、国外的道琼斯指数、德国指数、英国指数的周K线(目前通过周K线可以分析出来,全球经常下滑的阶段,很多大股东包括股神都纷纷减持,导致了上证指数16次股灾,美国想缩紧财政进行加息等);
关注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我国目前情况是近年来GDP的第一产业农业没有什么变化、第二产业的工业却下降、第三产业没有什么变化。居然消费者价格指数提升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2009年-2011年最高,2012年-2014年低了一大截,2015年又创新低,我国8月CPI和PPI“剪刀差”创21年来最大值,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消费有所提升,工业利润低,国内经济增速缓慢,说明了很重要的问题“实体经济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