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太平洋证券竞争

太平洋证券竞争

发布时间:2021-03-29 11:04:19

① 中国证监会都管些什么

证监会的概述: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② 证券行业的一般特征分析有哪些

民生证券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发展壮大的。近年来,民生证券保持了合规、稳健、可持续发展。民生证券正在拟定新一轮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业务转型、能力提升,成为国内领先的、服务新经济、新动能、新产业的交易型投行。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资本战略、人才战略、金融科技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投行、投资、投研一体化战略及各业务发展策略,实现公司经营和管理的全面创新转型。
2018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下降11%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证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下降11%。2018
年一季度30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600.16亿元,同比减少1%,实现净利润188.63
亿元,同比下降11%。大型券商中,华泰证券(+43%)、光大证券(+25%)、中信证券(+17%)、申万宏源(+2%)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中小型券商中,太平洋证券扭亏为盈,
西南证券(+996%)、中原证券(+2%)、 第一创业(+1%)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东吴证券(-81%)、 东方证券(-48%)、兴业证券(-46%)
业绩下滑明显。
证券行业要“引进来”和“走出去”
资本市场想要再发展就必须加大开放,就意味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金融市场开放逐渐扩大,会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从现阶段看,不具有太大冲击。“引进来”短期内不会影响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但将加速国内券商“轻资产化”向“重资产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券商向资本中介、财富管理以及创新业务转型步伐。
当然,外资券商进入,对国内券商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服务意识会带来一定考验。券商跨境业务密集放行,是国内证券业逐渐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开端,一方面能提高券商国际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线,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民生证券发展战略也会顺应金融行业加大对外开放政策趋向。公司将依托大股东海外资源,未来或有步骤申请试点跨境业务,进一步把业务范围向海外扩展,通过国际化路径,为客户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提供全球化的专业服务。
民生证券战略转型加速
民生证券正在拟定新一轮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提出成为国内一流、具有特色的现代投资银行战略目标,力争通过业务转型、能力提升,成为国内领先的、服务新经济、新动能、新产业的交易型投行。
我们将立足于全面提升经营业绩核心,以盈利水平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投行、投资、投研一体化战略、业务协同战略、客户服务战略及各业务发展策略,从以佣金收入为主的服务中介模式,向以交易差价收入为主的资本中介业务模式转型,全面提升公司经营和管理能力。
准确定位有效客户群,集中优势资源服务成长型企业
资本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分化显著,投行业务寻求差异化发展,业务特色化、服务个性化是未来行业核心竞争力。民生证券以服务成长型企业为目标,集中资源服务重点客户。深入挖掘传统产业客户,大力开发节能环保、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客户。
打造一体化发展平台,转型“服务中介+资本中介+资本投资”
民生证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条服务,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推进投行业务战略转型,打造“投行、投资、投研”三位一体战略发展平台,在合规前提下,以研究院、投行和经纪业务作为引流入口,推进各业务条线协同,从“服务中介”转向“服务中介+资本中介+资本投资”,同时结合研究院与投行优势,做到投研融合、投资融合,各条线与子公司形成合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牌照共享,完善全产品链,满足客户全周期金融需求,形成业务闭环。
打造公司产品销售平台
通过优化现有公司金融产品销售协调领导小组职能,以固定收益事业部为核心,从公司整体销售发展角度以及经济角度出发,整合各条线销售队伍,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公司产品销售平台。制定公司金融产品统一销售实施方案,实现产品、渠道、客户的资源共享,推动公司金融产品销售工作有序进行,持续不断提升公司整体销售能力和竞争力。
打造战略客户及区域金融服务平台
去年公司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成立战略客户联盟并与多家机构和政府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在主动服务上开了个好头。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打造公司战略客户及区域金融服务平台,以此为抓手深耕细作,建立定期沟通互动机制,把主动服务做深、做精、做细、做实。公司高管在相应负责区域对战略客户做好拜访与维护工作,每个战略客户设定对口服务的客户经理,制定相应的管理与激励制度,将客户经理与战略客户在业务上实行联动挂钩,明确权责、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使公司资源与客户实现紧密对接,将这个平台打造成公司营收增长重要途径和方向。
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应当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定位,通过业务转型和管理创新,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 我们国内证券公司评级BB级以上的有那些公司

目前BB级证券公司有20家,具体如下:
1 平安证券
2 太平洋证券
3 广州证券
4 中航证券
5 华鑫证券
6 东莞证券
7 英大证券
8 财富证券
9 新时代证券
10 万联证券
11 中天证券
12 德邦证券
13 中山证券
14 天风证券
15 川财证券
16 华信证券
17 厦门证券
18 开源证券
19 华创证券
20 银泰证券

④ 证券公司可以宣布破产吗

1、破产清算方式退出市场

破产是指证券公司发生支付不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无法继续经营情况时,由法院宣告其进入破产还债程序。破产程序一般由法院主持,公平处置证券公司的债权。破产程序终结后,证券公司主体消灭。国际证券市场已经发生多起证券公司破产的实例:1997年日本三洋证券、小川证券、山一证券破产。韩国高丽证券破产、中国香港地区正达行证券公司破产。根据报道,中国的大连证券、新华证券、佳木斯证券的破产案件已经相应的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金融机构的破产应该受一国《破产法》的规制,特别是在破产的程序性规定上,可以准用破产的民商事程序。但是金融机构的破产与一般企业的破产在实体性规定上具有较多的不同点。各国在破产法之外均有特别的规定,主要包括破产案件的受理标准、依职权宣告破产等。这些特别法的规定涉及到金融机构的行政管理机构与法院在破产程序中的分工和权限分工问题。例如,美国《1978年破产改造法》授权美国证交会(SEC)参与证券公司的破产。我国《商业银行法》71条和《保险法》86条分别作出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破产和保险公司破产的破产应该经过金融监管机构同意。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组织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在证券公司破产问题上,我国《证券法》却独没有作出任何规定,应该说是一个立法上的重大不足。使我国法院在证券公司的破产案件上缺乏特别性的法律规定,更无法准确处理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权利衔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证券公司破产程序中的权力模糊和缺位有可能会增大证券公司破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特别是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动摇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因为,法院在处理证券公司破产问题上,其专业能力和对资本市场的独特性明显不如专业性的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客户的权利保护是证券公司破产法的应当亟待完善的内容。

2、托管经营的逐步退出方式

证券公司的托管经营是中国处理问题券商的广泛采用的方法,托管具有明显的权宜之计和过渡性质。从托管实践模式看,包括以下三种模式:1、同业托管经营,由新成立券商或老券商托管违法券商托管问题券商。在新券商托管中,新的出资者解决问题证券公司个人账户窟窿,接管其证券营业部,获得证券牌照,成立新证券公司。太平洋证券托管云南证券便是新成立券商托管的适例,而老券商托管经营往往不承担问题券商的债务,中国民族证券托管鞍山证券、东北证券托管新华证券就属于这种情况。2、行政接管:2004年初国家组成托管组接管南方证券。3、资产管理公司托管证券公司。2004年7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恒信证券、德恒证券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闵发证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托管汉唐证券。
但是对托管经营的法律性质,托管方和被托管方、投资者、债权人的关系却从来没有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从而造成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托管机构和被托管机构的债权人、职工发生的法律诉讼和纠纷不断发生,法院在处理类型案件中由于无法可依,存在极大的任意性。造成证券市场的严重混乱。特别是在证券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被托管机构的债权人认为托管是一种重组和合并,要求托管机构承继问题券商的全部债务,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证券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

3、非破产清算方式

企业的解散包括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前者是指股东方通过一定的程序宣布结束合资关系,法人因发起人(或股东)合意而消灭;强制解散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被国家行政机关命令解散的情形。强制解散的原因包括:不遵守行政法规的行为,如不参加年检,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污染行为,股东出资瑕疵,达不到法人成立条件等。
证券公司是特许行业,受到金融监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行政管制,所以证券公司的强制解散包括许可证取消和工商执照吊销。无论是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证券公司必须经过清算程序才能退出市场。我国法律在破产清算程序上明显存在立法不足。

4、吸收合并的退出方式

证券公司的重组包括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证券公司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情况下,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从吸收合并的主体来看,目前法律尚禁止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也不允许外资介入投资银行和基金业务以外的其他的证券业务。因此,在目前的法律前提下,只能是中资的证券公司的收购。
根据法理,合并包括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在这两种收购下,都关系到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因为,证券公司的资产本身构成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一般担保。证券公司被合并后, 产生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的债务承担问题。

⑤ 证券公司有哪些比较好的

1.如果您要开户的话一般情况下是选择佣金较低,服务较好,在您所在地有营业部的券商,会方便您今后办理业务。
2.根据2015年证监会公布的券商评级数据,我国目前拥有券商119家,其中24家为子公司。
其中在119家券商中,有23家券商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存在。这23家上市公司依次为:中信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国泰君安、西南证券、西部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申万宏源东北证券、长江证券等。
3.具有上市公司身份的券商一般财力雄厚,有多年经营历史,在实力上位于行业上游水平。这部分券商在整合行业中是排名较好的。
您可以根据这个排名的券商根据您个人的实际情况挑选。

⑥ 中国有名的几大证券公司有哪些

现在中国的股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有几大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指的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主要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几大证券公司:

第四家证券公司是广发证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也是一家与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新型投资银行,公司目前注册资本金59亿元人民币,员工近万人,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市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

总而言之,以上几家证券公司都是比较出名的证券公司。

⑦ 601099太平洋股票的历史高点是多少元

601099太平洋股票的历史高点是:47.48元,出现在:2008年1月7日。(截止2015年10月22日)。
简介: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其前身为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业务有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第7家上市证券公司,公司始终坚持"诚信、专业"的经营理念,弘扬"守正出奇、宁静致远"的企业精神,规范经营、开拓进取,积极回报股东和社会,力争把公司建设成为经营规范、管理科学、资产质量良好、收入结构合理、综合业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某些细分市场具有强大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证券公司。

⑧ 奇葩研究报告拼的是“研值”还是“颜值”

近日上海、北京等地证监局发文要求券商规范研究报告。此举令“奇葩”、“网红”研报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去年《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爱有多伤人,才能够销魂》等奇葩研报频出引发争议甚至被罚。在大家的既往印象中,券商研报应该是独立、客观、严谨的。奇葩研报频出是为了夺人眼球,还是也有可取之处? 扬子晚报记者进行了全方位调查。
扬子晚报记者 徐兢 马燕 沈春宁
A 奇葩研报
“和尚与女人纠缠”,文风不当遭处罚
《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唐僧的911!》读到这个标题时,是否很难相信它竟然是券商研报的标题?该研报发布于2015年11月,由民生证券分析师撰写。研报开篇便回应雷人题目,“唐朝和尚一路上经历了很多女人的纠缠,较早的有女儿国,后期有盘丝洞。看今天的市场,‘911中级反弹’已满两月,大家不禁要问,我们也在思考: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是女儿国国王,还是盘丝大仙?”
细读全文,不乏“跟您聊上五毛钱儿的”、“股市猴子会不会尿裤子”、“和尚的经也念得差不多了”“和尚,有你的快递”等表达方式。而如此“香艳奇葩”的研报,“翻译”成正常语言其实是重申“911中级反弹”还没有结束。
此后,民生证券还发布过《粉红当道,宅腐盛行》新传媒行业“亚文化”研报。从点击率来看,这两篇“毁三观”的研报火了,然而据报道其很快也被监管处罚——相关领导被通报批评;直接责任人被通报批评的同时书面检查,降低一级工资级别,扣发2015年第四季度绩效工资,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类似的奇葩研报,还有长江证券2015年的《爱有多伤人,才能够销魂》——其实是对一周行情的分析;海通证券2014年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策略周报——正常语言是“短期市场的波折主要缘于情绪的波动,而非阶段性的调整”;长江证券2015年12月的《你大妈不是你大妈,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主要描述的是市场“二八转换”。
或许正是当前频出的奇葩研报,让监管层“紧箍咒”出炉。有消息称:近日,京沪证监局相继发文要求券商规范研究报告业务行为。
《太阳的后裔》进入智能汽车研报
4月21日,扬子晚报记者通过Wind检索发现,经过了去年的处罚以及在监管“紧箍咒”的约束下,近几个月券商研报已难觅“和尚”、“销魂”、“宅腐”等“毁三观”字样。不过,一些“标题党”还是大展“吸睛”效果。
热门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男二和女二在首尔街头驾驶汽车,双手脱离方向盘Kiss的镜头,让观众对这一品牌豪车的广告植入叹为观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连券商研报也用到了这一剧情——国金证券撰写于4月10日的智能汽车点评报告《〈太阳的后裔〉展示短时托管再掀智能汽车热》中写道:“一部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不仅让宋仲基火了一把,更是火了智能汽车”;“该剧第十三集展示了智能汽车短时托管功能,剧中主人公按下车上一按钮后,车辆自动保持向前行驶”……该研报还配了《太阳的后裔》关于捷恩斯EQ900智能驾驶的剧情截图。研报主要内容则是表述“汽车智能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到2020年有望实现自动驾驶市场化”的观点及个股投资机会分析。
除了“韩流”风,研报也不乏“日系”风。撰写于3月30日的华创证券的一份研报《营改增,也许只是小确幸》,内容主要就“营改增”对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然而,标题中的“小确幸”却彰显小清新风格——“小确幸”一般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当记者忍不住点开这份研报,希望能收获哪怕一丝“小确幸”时,却遗憾发现,其正文风格严肃到了“枯燥”的程度。
在近期的研报中,记者还看到这些标题:《太平洋证券A股市场2016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春花赶场,且行且珍惜》、《广发证券周末五分钟全知道:从三年前的一次“打脸”,谈谈现在我们为什么谨慎》、《华泰证券长波系列之五:白银战士,涨价的绿野仙踪》、《莫尼塔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走势说起:央妈的心,是海底的针吗》……不过除了“且行且珍惜”、“打脸”、“海底的针”等有些“标题党”属性,研报内容还较正常。
B 专家评价
体现水平的是研断能力
而不是研究员是位“段子手”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为了达到让读者轻松阅读的目的,券商的研报写作手法的确可以娱乐化一些,但是应该有一个尺度,过于娱乐化显然有些不妥。因为体现券商研究员水平的仍然是研断市场和行业的能力,而不是看这位研究员是否是一位合格的段子手。
他分析,近年来,券商奇葩研报频出,背后或是一些研究员为了“名和利”而博出位,因为一旦在市场博出了名气,就将意味着名利双收。虽然并不能够说所有撰写奇葩研报的券商人员都是为了名利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抱有这样目的的一定不乏其人。券商刻意地去搞所谓奇葩的研报确实不应该,券商们不应该操心娱乐圈里的人操心的事情。
他建议,投资者在看待这些奇葩研报时,不妨以平常心对待,没必要大惊小怪,这说明券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权当看客为之一笑罢了。
观点PK
保守派
“博出位”研报显得不专业
扬子晚报记者还调查了证券从业人员和股民投资者的观点。南京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认为,研究机构出具研报是很严肃的事,关系到投资者的真金白银,必须给出实实在在的指导。如果拿来调侃或追求“网红效应”,则显得不专业。就他个人而言,很不认同奇葩研报“博出位”。
宽容派
新鲜词汇反映贴近生活的努力
金百临咨询秦洪表示,研报娱乐化损伤了研报的权威性。作为业内人士,他主要关注报告的逻辑性和相关数据。不过对于“二次元”、“腐女”、“小确幸”这样的新鲜词汇和文风,他坦言自己并不厌恶,他认为,这也反映了研报贴近生活的努力。
南京一位热爱韩剧的股民王女士也表示,《太阳的后裔》进入研报标题挺好,至少让她阅读得轻松。
实力派
研报有没有价值关键还是看内容
南京投资者申女士自2006年开始看研报,“参考研报+独立思考”的操作思路,使得她成功在上一轮牛市4000多点获利离场。她认为,研报是为投资者特别是散户提供买卖依据的,拼的是内容,如果只是为了博眼球、哗众取宠,没有靠谱的内容、扎实的数据,即便标题傍“网红”,也会被投资者摒弃。相反,如果研报内容扎实,那么起个出挑的标题以吸睛就是锦上添花。

⑨ 国泰君安pk太平洋证券

国泰好,全国最大的券商,大公司不是吹出来的,有实力

⑩ 当今金融业有那些新闻

宏观经济降温 金融业赚钱越来越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日 03:2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方俊 今年上半年,随着次贷危机的逐步演化,全球金融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而在环球同此凉热的当今市场,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在A股上市的金融企业在此次危机中也有轻重不等的损失,更可怕的是,次贷危机现在还没有结束,谁也不知道,这个“地狱”还要下到多少层。 我国经济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要在保持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求平衡。作为上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金融业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上半年,金融行业的三大子行业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股价均出现了大幅下跌,但从已发布的中报来看,他们各自的表现可说是冷暖不均:银行业还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暂时处在春天;而股市的迅速降温让证券业的业绩急剧缩水,已经开始过冬;投资渠道缺乏的保险业也受到波及,与季节同步感受着秋意。 仔细分析这三大子行业各自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或许可以为投资者把握下半年的机会起到参考作用。 银行:盈利接近顶峰状态 随着中国银行(601988,收盘价3.70元)周五发布了2008年半年报,银行股中报披露尘埃落定。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虽然面临货币紧缩政策、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自然灾害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但是在规模、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利息净收入和中间业务同时增长 所有上市银行董事会在解释业绩大增的原因时几乎众口一词:生息资产稳步增长,净利差和净息差继续扩大使净利息收入快速提高;受信用卡、托管、咨询顾问等手续费快速提升影响,中间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所得税税率下调。 利息净收入仍然是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全世界最赚钱银行的工商银行(601988,收盘价4.93元)1~6月贷款利息总收入高达1484.17亿元,占利息总收入的69.0%。其中,对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的贷款利息收入分别为1126.33亿元和277.69亿元,同比增长了34.35%和42.19%。 浦发银行(600000,收盘价21.97元)利息净收入更是占到了其营业总收入的90%以上。 新增贷款多投向基建、能源行业 比贷款规模和利息收入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各家银行贷款结构的变化。在国家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各家银行也“见风使舵”,将贷款更多的投向能源、交通、基建等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而对房贷则采取了谨慎态度,这方面大型国有银行一般比中小股份制银行更为谨慎。 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601939,收盘价5.48元)新投放的1779.48亿元公司类贷款中,基础设施贷款新增1036.26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额的58.23%。 浦发银行则对地质勘查与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与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电力与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掘业进行了大力扶持。这几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明显上升,分别较年初上升了0.26、0.27、0.76和0.34个百分点,达到了6.74%、6.78%、6.17%和2.21%;合计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20%。 多数银行房贷增速放缓 房贷业务仍然是各家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各家银行对待房贷的态度明显出现了分化。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个人住房贷款银行之一,建行的房贷业务一直引人关注。截至6月30日,建行个人住房贷款较上年末增加394.15亿元至5673.03亿元,增幅为7.47%,低于其贷款总额8.11%的增速。而对房地产业贷款为3331.7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年初的9.71%下降至9.42%。 而交行对于房贷更是采取了明显的收缩政策。二季度末交行对房地产业贷款为767.81亿元,较年初减少了8.38亿元,在贷款总额中的比例也由7.03%降至6.18%。 下半年净息差可能收窄 另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由于A股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许多资金开始从股市向银行回流。但是与此同时,定期存款增速过快也为上市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埋下了隐忧。有不少机构和券商都在银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下半年净息差有可能收窄,从而影响银行业绩未来的提升。 深发展存款定期化最为明显。6月30日,深发展存款余额3431.40亿元,较年初增长22.0%。其中定期存款金额为2354.83亿元,占全部存款总额的68.63%。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定期存款比年初分别增加了31.40%和47.00%;而同期活期存款分别只增加了1.80%和6.70%。 近期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实际利率在6月份出现了今年以来单月数据的首次下降。1~3年期贷款利率由11.99%降至8.41%,6个月~1年期贷款利率由9.72%降至8.47%,6个月以下则由7.66%降至7.28%。银行业自2006年以来享受的息差上升盛宴或许已告终结。 保险:暴利时代或已终结 受资本市场深幅调整影响,三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 (601318,收盘价45.93)、中国人寿(601628,收盘价26.35元)、中国太保(601601,收盘价18.84元)的中报表现并不理想。 除了太保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长44.2%外,平安和人寿业绩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平安上半年净利润71.02亿元,同比下降11.9%;人寿净利润107.72亿元,同比减少了36.16%。 保费收入较快增长 保费收入来看,三家公司都有较快增长,特别是寿险业务增幅明显。平安上半年保费收入达到69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5%;而其中寿险收入达到545.57亿元,同比上升29.14%;为公司贡献净利润61.81亿元。 平安将寿险业务具体划分为个人寿险、银行保险和团体保险三大类。今年上半年,寿险行业银行保险渠道销售增长迅猛。平安也加大了银行保险渠道的开拓,1~6月公司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6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6.5%。但是有不少分析师指出,因为银行渠道销售的产品结构期限短,中间费用高昂,产品利润价值相对个险要低很多。 投资收益率出现下滑 在今年A股市场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三家保险公司都加强了稳健型品种的配置,降低了股票投资比例。 截至6月30日,平安投资资产合计4485.29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债券投资在公司投资组合中的比例明显上升,金额为496.22亿元和2351.84亿元,占投资资产总额的11.1%和52.4%;而2007年12月31日,公司定期存款和债券投资的比重分别为7.0%和40.2%。但是即使如此,权益类资产对业绩拖累仍然显而易见。1~6月公司实现投资收益234.45亿元,比去年291.08亿元下降19.46%;而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是高达-187.59亿元,这一数据在上年同期是30.94亿元。同时,公司还对部分计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以及其它权益类投资计提了15.85亿元减值准备。经估算1~6月,公司投资资产共计给公司带来31.01亿元收益,而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322.02亿元。平安董事会指出,由于股票市场出现波动、寿险业务证券投资、基金分红收益减少等影响,公司寿险业务总投资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8.9%下降至4.2%,盈利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中金公司认为,由于加息以及竞争的白热化,保单资金成本逐渐上升将是各保险公司业绩增长面临的主要难题。而且目前来看国债遭遇了资金的疯狂抢购,其收益率自去年来成明显下滑趋势,这使得像中国平安这种寿险类公司目前不但面临由于股市暴跌造成的投资收益萎缩,更重要的是资金成本持续上涨的保单无法在债券市场上找到合理的利润空间。 券商:业绩分化将加剧 上半年以来,受市场持续调整因素影响,券商的经纪、投行和自营业务都受到较大影响。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上半年8家已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下降20%。其中,国金证券和中信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175.26%和13.33%,太平洋证券由于证券投资业务巨亏5.45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75.22%,下降幅度最大。 业绩整体下降2成经纪、投行业务整体下滑 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的合计净利润同比下降20%。而业绩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股市的持续低迷影响,经纪、投行、自营等各项业务收入下滑。 资料显示,上半年股票等总成交量为21.17万亿,同比下降25.33%,而佣金率也由2007年末的0.16%下降到0.135%,受成交量和佣金率双重打压,券商经纪业务收入都出现了下降。另外,券商上半年保荐承销业务明显收缩,据wind统计,上半年A股市场有62个公司完成IPO,共募集资金1255亿元,同比发行数量增加13个,但募集资金额却下降51%,因此也造成了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的下降。 不过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仍有小部分券商的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而那些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投资风格激进的券商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其中,行业龙头中信证券以47.69亿元净利润位于榜首,同比增长13.33%,海通证券以20.72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三位,同比下降0.22%,国金证券则同比大幅增长175.26%,三家券商跑赢了行业平均水平;而其他5家上市券商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40%,其中太平洋证券由于证券投资业务亏损5.45亿元,导致上半年公司继续亏损4.47亿元,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自营业务分化严重 股指的大幅下滑使得券商自营业务遭受重创,成为上半年拖累业绩的最大负面因素。据WIND资讯统计,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全部为负数,合计浮亏达到73.39亿元,但是,由于各券商投资风格不同,自营业务分化也比较严重。 上半年太平洋自营业务出现亏损5.45亿元,同比下降351.53%,而证券投资巨额亏损也是造成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4亿元的罪魁祸首。不过,行业龙头中信证券表现较为稳健,上半年自营业务净收益为24.19亿元,投资收益高达59.23亿元。其中,权证注销和变现证券投资是公司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1-6月公司注销权证 (交易性金融负债)获利34.53亿元,占投资收益58.30%;出售原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证券投资获利17.29亿元,占投资收益29.19%。 行业资源将逐步向龙头集中 从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来看,行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公司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市场份额增长0.38个百分点至8.26%;上半年公司债券的配置比例明显上升,股票资产大幅萎缩。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公司在整个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资理念趋于谨慎,自营业务表现更为稳健。 天相投顾行业分析师张春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受市场持续回调影响,券商的经纪、投行和自营业务的确都受到较大影响,但是由于各个券商规模、抗风险能力不同因此受的影响也不一样,不过未来业绩分化肯定会加剧,这不仅体现在不同券商之间经纪、自营等业务水平上,还体现为业务多元化的程度上。因此行业资源将逐步向优质券商集中。国泰君安分析师董乐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阅读全文

与太平洋证券竞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菜粕期货上市时间 浏览:802
外汇的波动是受什么影响 浏览:333
融资顾问累吗 浏览:876
汇票栈平台交易 浏览:566
外汇ALPHA工厂 浏览:630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用价值 浏览:552
股票未盘 浏览:398
付代理个人佣金 浏览:299
美金2016年汇率 浏览:897
海通期货行业排名 浏览:930
微信理财通四个基金 浏览:29
禁止中国外汇保证金 浏览:420
建行开户网点无外汇汇款权限 浏览:925
A股跌买什么股票 浏览:200
债券交易员年薪50万 浏览:456
平安信托奖金 浏览:272
演化股份 浏览:481
个人代购外汇如何汇出 浏览:506
怎么查看外汇真假 浏览:501
昆明外盘期货配资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