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行注资五大银行银行股票会涨吗
央行注资5大银行,对银行股来讲是利好,但是股票的上涨资金面只是一方面。但从中期来看,银行股值得配置。
② 人民银行和股市是什么关系,人民银行为什么非要老百姓去买股票
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是货币政策制定单位。股市是资本市场。是货币政策发挥效力的地方,以及为央行制定政策提供信息的地方。
没人非强迫别人买东西,包括股票,顶多是 鼓励,引导。你可以对比,税收,就懂什么叫 非要老百姓 如何如何 了。
③ 中央银行股票 中国
1.我国央行不发行股票,证券(包含股票基金债券)是证监会管理的,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发行上市和交易。2.我国央行不直接持有股票,央行的功能是控制发行货币,债券(国债为主)3。国债发行主体是国家机构,有财政部,铁道部等。4央行负责国债的管理。
④ 中国四大银行(建行,商行,交行,央行)近期股票走势
央行没有上市,三大银行指的是只有工行,建行和中行,交行不算。
现在说说工行,建行和交行
工行和建行是银行板块中的老大老二,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家控股,国家作为其坚实的后盾,所以没有必要担心会出现退市的情况。而且自从9月19日起,汇金公司分批购买工行和建行的股票,增加国有控股比例。
工行:该股从6月份以来,持续走低,9月开始出现了破位下跌趋势,到9.18日探底成功之后,受到消息面利好刺激,连续涨停反弹,随后横盘整理,在10.28回补了9.19跳空缺口之后完成了二次探底的过程,进入拉升阶段。走势上保持震荡上行,能量稳定,突破30日均线之后,后市面临60日均线的压力位,如果突破可以继续看多,否则要注意回调的可能性。就目前情况看,突破60日均线可能性比较大。
建行:走势基本和工行一直,该股从6月份以来,持续走低,9月开始出现了破位下跌趋势,到9.18日探底成功之后,受到消息面利好刺激,连续涨停反弹,随后横盘整理,在10.28回补了9.19跳空缺口之后完成了二次探底的过程,进入拉升阶段。走势上保持震荡上行,能量稳定,该股周五收盘站上60日均线,后市焦点是能否站稳,如果站稳其上,可以持有继续看多。后市压力5.5元附近
交行:该股从6月到8月经过了一个小幅度反弹之后,进入了持续下跌趋势。9.19受到利好刺激强势反弹2个交易日之后,随即进入了新的破位下跌趋势,直到10.28日企稳。随后今日了振荡反弹的格局,该股目前突破了30日均线,能量基本稳定,后市关键点位在60日均线压力位,突破这看多,否则注意回调的风险
⑤ 为什么昨天央行释放流动性银行股还跌了
一、流动性释放,因而融资成本降低,因而无风险利率降低,因而证券价格上升,这是宏观经济学。
二、流动性释放,因而可贷款资金增加,因而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成本增加,利差减少,贝塔增加。银行收益减少,未来可预见现金流量减少,因而股价下跌。这是投资学的证券分析。
三、我是逗比,估计对楼主帮助不大,因为楼主知道这些,就是装傻,太谦虚了。
⑥ 银行股票央行回购是什么意思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
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⑦ 中国人民银行的股票是中国银行吗
不是,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构,管印多少钞票,黄金储备之类的
中国银行属于第三产业,中国银行股就是中国银行发行上市的股票
⑧ 超级央行利好银行股吗
为什么会说这个话题呢,因为马上就要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了。在这个会上有可能会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作出调整。我们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天下大势。把这句话用在资本市场上面也非常地恰当。
1997年也就是将近20年前,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这个会上确定了一个分业管理的原则。以前中国只有一个央行,从那个时候开始陆陆续续就有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这三会原来都是副部级,后来陆陆续续升格成了正部级,也就到形成了现在“一行三会”这个格局。
碰到需要协调的事情时,国务院专门议定并由央行牵头处理,因为都是正部级单位,互相之间的协调本身就是个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这种分业管理的模式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自然而言会碰到三个问题:
问题一
央行作为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制定者跟执行者,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点力不从心。为什么?因为现在影子银行特别多,而影子银行就涉及到三会的分管的范畴。换句话来讲,央行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的审慎监管其实是力不从心的。
问题二
监管不到位。最具体的就是2015年的股灾,虽然股灾造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处理过程中间,管理层对信息的掌握是非常非常糟糕的。我们都说是因为去杠杆的缘故,但是杠杆究竟加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当然我们也就不清楚去杠杆的后果会有多么地严重。我们粗略算了算,涉及到的杠杆资金有什么呢?有融资融券,有配资,场外配资,P2P的资金,还有信托的资金,机构化理财产品的资金,甚至还有保险的万能险的资金,也就是说这些资金来路非常的复杂。它们都归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分业管理,谁也不掌握总的数字。这就是股灾1.0 ,股灾2.0, 股灾3.0持续发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问题三
现在市场的主体已经是混业经营的一个状态。中国开始出现不少的金融控股公司,像平安集团、光大集团就是典型。现在还包括中信,实际上它也有银行,有券商,有信托,也有保险,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混业经营的状态。市场是一个混业经营的状态,但是监管又是分业经营的一个监管,所以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
如果要解决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要适应混业经营的状况,就要对现在的监管格局作出一个调整,调整思路有两类:
一种思路是成立一个金融国资委,把保险、信托、银行、券商都归在一起管理,这是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管理;
另外一种思路就是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对宏观审慎监管负起总的责任来。
极大可能的一种思路是选择央行结合宏观审慎的职能,也就是说超级央行这种模式。目前英国金融管理局就这种模式。
我为什么说很大的可能性呢,因为前段时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司司长专门有相应的论文在阐述。当然不是说央行的货币政策司司长写的文章一定是站在央行的角度,但是我们从这个脉络上基本上可以看出很大的倾向就是英国的这种模式。所以最近媒体的报道不是空穴来风。
可能的框架就是把央行升级为副国级,在这个央行里面设两个部门,一个部门就是金融管理局,主要就是针对一行三会,就是原来三会的那个框架;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宏观审慎管理局,也就管政策的。这样一来,三会很有可能理论上会被降格又变成副部级。
中国官场级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我觉得如果不涉及到降级,这个方案推进可能会更方便一点。如果真的涉及到级别的一个调整,那么阻力可能会更大一点。
当然也有一种办法就是部门的级别调整,但现在行政长官的级别不动,该是正部还是正部,以正部的级别出任副部级单位的主席或者部长,这个完全是有可能的。
至于这种调整之后的框架管不管用那只有等市场来检验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后面能够避免这种金融危机的发生,甚至股灾的发生,就说明这种监管调整是管用的;如果又发生了股灾,那么至少从股市的层面上来讲,这种监管调整没有用。
⑨ 中国人民银行股票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 是个政府的银行管理机构,没有发行股票,所以也就没有价格 2、“中国人民银行” 管理的下属的主要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号称四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