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港股打新为什么一直抢不到额度啊太坑了
因为现在参与港股打新的人多了,如果在这个券商抢不到额度,可考虑换一个券商申购。
易车讯8月27日,小鹏汽车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每股开盘价15美元,总计发行9973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盘前市值105.75亿美元。小鹏汽车也将成为蔚来和理想之后,第三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新势力汽车制造商。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
纽交所中国区代表杨旭
上市证书
8月27日,小鹏汽车公司(以下简称 “小鹏汽车”或“公司”)宣布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发行99733334股美国存托股(每个美国存托股相当于2股公司A级普通股),发行价为每个美国存托股15.00美元。
此外,小鹏汽车还授予承销商30天选择权,允许承销商购买至多14959999个美国存托股。小鹏汽车通过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总额约为15亿美元,该金额包括公司需要支付的承销折让和其他发行费用,但尚未考虑因为承销商行使选择权购买额外股份而可能增加的募集资金金额。小鹏汽车的美国存托股预计将于8月27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XPEV”,根据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发行将于8月31日交割。
小鹏汽车于2015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广州,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圣地亚哥多地设有办事处,并在肇庆、郑州设有智能制造工厂。2019年年底,小鹏汽车在C融共筹措资金近4亿美元,2019年小鹏汽车估值已经达近40亿美元。小鹏汽车C+轮近5亿美元融资于7月20日完成,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
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根据小鹏汽车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持股比例为31.6%;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及总裁夏珩持股比例为4.9%;顾宏地副董 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持股比例为2.8%;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及高级副总裁何涛持股比 例为1.6%;小鹏汽车所有高管和董事总持股比例为40.9%。
⑶ 小鹏赴美IPO:不惧瑞幸乱作妖,就怕特斯拉再捅刀
文 | 李一帆
网易、京东、携程、网络……这个夏天的中概股,正在华尔街上演一出逃离大戏。
但也有逆流而上的勇士。
6月1日,据《36氪》爆料,小鹏汽车正在向美股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预计在今年7~9月上市。目前,小鹏汽车已经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
尽管小鹏汽车对此报道没有明确表态,回复称:“我们不会评论市场传言。”但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小鹏赴美IPO,近在咫尺。
只不过,受制于愈发严苛的美股上市门槛以及诉讼缠身的多重压力,现在的小鹏与两年前登陆纽交所时的蔚来,处境全然不同。
时机所需
其实早在2019年,小鹏即将赴美IPO的消息就已不再是新鲜事儿。只是现在,是他们距离美股最近的一次。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进度看出小鹏的迫在眉睫。
其一,是已完成的VIE架构。
可能有人不知道VIE架构是什么。通俗来说,VIE架构更像是个财务概念。
它指的是,在境外或海外成立一家空壳公司,该空壳公司通过与境内公司签订一系列协议以完全控制境内公司。这样一来,境内公司既可在国内以内资身份继续运营,避免了国内监管机构对外资进入的监管;空壳公司的海外身份又能使其整体资产打包,让其在美国或其它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或上市。
新浪、网易、网络、阿里、蔚来等公司都是通过搭建VIE架构成功登陆的美股。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搭建VIE架构,基本是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最明显动作。
近几个月来,小鹏的很多所为明显就是在搭建VIE架构。
从去年12月开始,小鹏的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橙行智动”)的47位股东就将所持全部股权出质,质权人均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个月,阿里巴巴、何小鹏、夏珩等27位股东也悉数退出了股东行列。
这就意味着,橙行智动已经由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而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香港注册公司XPeng?(Hong Kong)?Limited全资持有。
这种操作,就是赤裸裸的搭建VIE架构。
其二,是刚落地的生产资质。
5月19日,原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小鹏汽车借此成功拿到汽车生产资质,肇庆工厂也将成为小鹏P7的自主生产基地。
显然,这是资本市场喜欢的、能让投资者想象估值提升的好故事。
其三,是紧张的资金链。
小鹏的最后一次融资是在2019年11月,C轮,4亿美元。
自此到现在,七个月,没有融资进账。与此同时,小鹏肇庆工厂投入了40亿元,新上市的小鹏P7也开始了量产烧钱。
前不久《新财富》公布的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何小鹏更是直接掉出了榜单。
造车是场烧钱的游戏。所以上市融钱,是小鹏迟早要走的一步棋。
其实对整个造车新势力来说,2020年都是生死之年,他们已经越来越少受风投与私募的青睐,欠薪的欠薪,破产的破产,匿迹的匿迹。就连2018年头顶光环IPO的蔚来,两年来股价也跌去了10%(按照发布当日的股价计算),2019年甚至一度徘徊在一美元退市的边缘。
但反过来看,也正因如此,随着造车热潮渐退,越是像小鹏这样留到最后的,其实越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着核心技术与优势的实力企业——所谓“剩”者为王。
所以现在上市,既是时机所需,也是时机已至。
只是机会背后,挑战更多。
一方面,瑞幸咖啡造假之后,中国企业赴美IPO的显性和隐性阻碍大大提升;另一方面,特斯拉和小鹏的“商业窃密”诉讼,还扮演着杀机暗藏的角色。
特斯拉:不定时炸弹
兜兜转转,特斯拉与小鹏员工曹光植的诉讼已经打了一年多的时间。
去年3月,特斯拉在加州以“商业窃密罪”向前员工曹光植提起了诉讼,称其在离职时带走了大量自动驾驶机密资料,同时入职小鹏后一直担任自动驾驶部门的工作,因此他们要求小鹏作为曹光植的现雇主,以第三方身份配合相关调查。
尽管小鹏称自己对于“窃密”一事并不知情,也不会窃取特斯拉任何商业机密,但该配合的调查,小鹏一样没少。
然而矛盾并未就此弱化。
在特斯拉最新的调查请求中,他们要求小鹏披露自动驾驶源代码、所有员工的电脑文件备份、员工张晓浪的相关资料等近30项内容。
小鹏却认为,这些内容严重越界,特斯拉似乎更有兴趣利用这场诉讼来扰乱其业务运营,而不是就事论事。他们一边指责特斯拉“霸凌”,一边向法院提出了反对动议。
想想也是嘛,自动驾驶作为车企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源代码怎么可能随意交给竞争对手?
5月27日,美国当地法院批准了小鹏反对动议的部分内容。
所以特斯拉与小鹏作为第三方身份的这场诉讼,仍处在焦灼之中。
我们向法律界专业人士咨询了这场诉讼对小鹏IPO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方告诉我们,由于诉讼不是普通纠纷,而是涉及盗窃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问题,因此势必会影响IPO的尽职调查进程。而且,一旦特斯拉在IPO前夕再出拳,后果更加难料。
近几年来,企业在IPO过程中因涉及专利、诉讼等原因延期或未能上市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Facebook、拼多多、京东、搜狗、一嗨租车等大型上市公司,都有过IPO前因商标、专利、版权、资产、经营等纠纷被提起诉讼的遭遇。
这些涉及核心经营内容的诉讼是否会对IPO有影响,主要看的是诉讼对公司生产经营和股东权益的实质性影响。比如放在小鹏身上,就是诉讼结果是否会影响到小鹏汽车的生产销售,是否最后会因巨额赔偿导致股东权益受到极大损害。
至于影响程度到底怎么判断,交易所的裁量权非常大,难以量化。不过从结果看,如果影响极大,就干脆不让上市;影响微乎其微,就正常流程;介于两者之间,则整改后上市延期。
比如拼多多就是在IPO前收到了一家尿不湿生产商提起的诉讼,于是被“责令”整改后再来IPO。虽然当时几乎未拖慢其正常上市的节奏,但这起诉讼对拼多多的估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这也是小鹏现在的隐患。一旦特斯拉在IPO前夕对其再度发起攻击,美国媒体再一推波助澜,那么在巨大的信任危机之下,即使小鹏迈过了上市资格审查门槛,市场估值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特斯拉就像是小鹏IPO路上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就可能酿成大出血。
瑞幸:后腿之王
然而,即便没有特斯拉,对小鹏来说,现在就是赴美上市的好时机吗?
也不尽然。
本来,从2019年开始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就是中国企业赴美IPO路上的一大障碍。
2019年5月23日,特朗普直接宣称要“停止所有中国企业在美IPO,同时限制华尔街对中国企业的投融资”。2019年9月29日,特朗普又说正在考虑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除名。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就做出了反应,大多中概股都应声下跌。
今年瑞幸造假被曝光后,中概股和中国企业更是面临至暗时刻,故事和商业模式都开始遭受更多质疑,发行价、股价、融资、估值的金额,也即将或正在遭遇被阉割的风险。
不但美国当局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态度在进一步恶化,做空机构也追着中概股穷追猛打。
4月2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直接在电视媒体上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5月21日,美国参议院更是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以及无法证明自身不被外国政府控制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然而所谓的“政府控制”如何认定,却没有表述。
毫无疑问,这些政策风险对中概股而言是个巨大利空。
对小鹏来说尤其。本来上市前沾染诉讼案对IPO的影响就比较模糊,结果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再加上现在政策的不确定性,更让其上市风险大幅增加。
这就有点像2010年的美股,因为有中概股作假被曝光,其它中概股开始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疯狂做空和猎杀,折价惨重。比如2012年上市的唯品会,就是当时出了名的“流血上市”,估值极低,直到2014年才恢复到较为正常的估值水平。
因此“瑞幸门”之后,除了很多中概股应声大跌,很多原本计划去美国IPO的企业也暂停了计划。
近来,京东、网络、携程等中概股企业都已纷纷准备申请在第二地上市。蔚来李斌日前也表示,存在在中国资本市场二次上市的可能。
当然,“瑞幸门”后赴美上市的企业并非全军覆没。
5月8日登陆纳斯达克的金山云是“瑞幸门”后唯一的“幸存者”。上市当天金山云CEO王育林自信地表示,公司上市过程并没外界想象得那么困难,也并未受到SEC或纳斯达克额外的程序审查,“瑞幸事件作为极个别现象,没有影响到投资者对于整体中概股的兴趣和信心。”
只不过,就在金山云登陆纳斯达克11天后,美股市场又发生了新的动荡。
5月19日,纳斯达克再次对首次IPO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求企业IPO筹资额必须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或至少达到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会计事务所确保其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等等。
这是纳斯达克首次对IPO规模设定最低数额,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觑。
根据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2000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55家中国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IPO融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可见这一数字背后的门槛。
所以,已经集外忧内患于一身的小鹏,这次真能跨越过去嘛?
曾经的纳斯达克流行一句话:任何企业都可以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现在看来,至少对中国企业而言,前半句似乎已经改写。
只是,那又怎么样呢?毕竟活在经济萧条的2020年,倘若上市不积极,生存就要有问题呢。纵使敌众我寡,末将也要拼一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计划融资5亿美元,小鹏汽车海外IPO再提速
近日,据36氪报道,中国新势力造车小鹏汽车接近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金额5亿美金,整体上市计划预计会在今年7月至9月之间完成,并且已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同时,对于小鹏更为有利的是,其现任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曾担任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行主席。
对于此消息,小鹏汽车官方回复道:“我们不会评论市场传言,小鹏汽车会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态,以把握有利企业发展的融资机会。”其实,就在几天之前,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
其中,广州鹏行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云锋新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夏珩、何小鹏等共计27位股东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对此,小鹏汽车官方表示:“本次变更仍属于此前集团海外重组操作,得到了所有股东的大力支持,是董事会和股东基于集团业务发展和长远战略的一致决策。”换言之,本次股东退出也可理解为小鹏汽车正在为搭建离岸构架赴海外正式IPO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短短几日之内,随着各方消息不断露出,足以证明小鹏汽车最终位于海外上市只是时间问题。而当下,后者如此急迫的推动进程,原因或有两点。其一,资金问题。众所周知,“黑天鹅”过境之下,国内资本市场对于新势力的态度已经开始变得愈发谨慎与冷淡,融资渠道的丰富程度远不及从前。
而小鹏作为目前新势力头部梯队中的一员,融资状况相对较好,2019年年末刚刚完成了总计4亿美金C轮融资。不过相比公司整体所需的运营费用、整车生产制造费用以及研发费用,这些融资仍显“捉膝见周”。同时,有相关人士表示,其C轮融资中,何小鹏个人出资接近半数。
上述现象,在同为头部新势力车企的蔚来、理想中也会存在。以蔚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其累计融资金额已达到450亿元,李斌个人出资超过2.5亿美元,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为公司注资也已达到2亿美元。对比之下,何小鹏曾经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个人投入公司的资金最多,已达到3亿美元。
因此,如果能够最终海外IPO,对于小鹏汽车与何小鹏个人而言,都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资金层面的压力。至于海外上市的第二点原因,还是由于特斯拉此刻身处美国资本市场的强势表现,截止今日收盘,其每股股价已达到898.10美元,总市值为1664.82亿美元。
同时,根据特斯拉公布的Q1财报数据显示,当季度再次盈利6800万美元,并连续三季度实现盈利,汽车业务总毛利率达到惊人的25.5%。而前者的发展逐渐向好,再次向外界证明依靠纯电动智能汽车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逻辑是可行的,资本市场对于这类汽车公司的信心也在增强。而小鹏作为与特斯拉有着相似模式的中国新势力车企,此刻开启IPO就时机而言还算恰当。
但是无法回避的一点在于,不久之前瑞幸咖啡的“暴雷”事件(财务造假),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概股的口碑与估值,加之中美近来连续不断的贸易摩擦,也为小鹏汽车远赴海外上市蒙上了一层阴影。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小鹏趁热打铁美股上市,能否复制蔚来和理想的走势
在经历了数次熔断之后,美股走出了一条异常强势的“耐克线”,而其中最为强势的板块非新能源汽车莫属。龙头企业特斯拉在今年股价翻了4倍有余,总市值已经超过两万亿。而蔚来和刚刚上市的理想汽车也趁东风,来了一波超强的走势。
虽然相差甚远,但是从他们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出,三家都很清楚会讲故事显然要比会造车更重要一些,大量的“科技”“智能”和“未来”等字眼高频率的出现。蔚来坐拥国内最强换电技术,也是国内高端电动车的开拓者、理想花费10亿研发L4自动驾驶,走上了特斯拉曾经的道路。而小鹏则是专注于打造更加适合国内的智能汽车,明眼人早已看出,车已经不是简单的“车”,而是超强科技的化身,从这个角度看来,小鹏倒是紧贴着蔚来和理想的步伐。
十几年前,一台能够用飞信、登陆QQ的智能手机就代表着科技,而现在苹果和华为创造了无限可能,这样的故事还会在汽车行业继续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抢搭特斯拉疯涨顺风车,传小鹏汽车下周美股上市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小鹏汽车预计下周将正式赴美上市,纽约交易所挂牌具体日期可能是8月27日。本周末小鹏汽车将更新公开说明书。对此,小鹏汽车表示不予置评。
特斯拉、蔚来和理想汽车今年在美股涨势强劲,受到投资人追捧,理想汽车更在IPO募集到比原先设定更高的资金规模,挂牌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61%。小鹏汽车此前传出将募资1亿美元,目前传闻是10亿美元,最终金额仍待官方公布。
小鹏汽车今年4月成功推出第二款智能轿跑小鹏P7,7月实现单月交付量1641台,成为造车新势力中规模交付启动速度最快的车型。同时拥有自主生产能力的小鹏汽车肇庆智能工厂,在今年5月获得生产资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一个月时间翻了近一倍,特斯拉市值将冲向2000亿美金!
特斯拉不断迎来利好,马斯克甚至开始发单曲了!继2月3日暴涨20%,市值达到1400亿美元过后,2月4日,特斯拉股价继续上扬,盘中一度达到968美元。最终每股收于887.06美元,总市值近16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汽车的2000亿美元总市值。与一个月前特斯拉还不足千亿美金相比,足足翻了一倍左右。
这份财报及其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无疑都大幅提升了外界对特斯拉的信心,同时,近一段时间以来,高效率运转的特斯拉还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纪录。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已步入正轨,每周交付量已超过1000台。2月4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彭博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科林·麦克拉赫尔在演讲中提出,特斯拉拥有美国电动车市场约60%的份额。他认为,在美国,如果不是特斯拉,市场将失去实力。
这些利好无疑都刺激了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今年1月,特斯拉股价飙升了86%,市值超过了大众汽车。2月4日,特斯拉大股东、亿万富翁投资者罗恩-巴伦(RonBaron)公开发表观点认为,特斯拉10年后的收入将达到1万亿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小鹏汽车出质股权 或因海外上市提速
小鹏汽车出质股权,或在为赴美挂牌上市做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公司的数十位股东,日前已经出质了手中的全部股权,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小鹏汽车的相关股东此次出质股权,或意在搭建VIE结构,为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做准备。
小鹏汽车:目前并无上市时间表
小鹏汽车的相关动作或与当前汽车市场和融资环境的变化有关。
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00.7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3.9%。
路透社6月份引用数据调查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报道称,截至6月中旬,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仅融资7.83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60亿美元同比下滑87%。
这意味着包括小鹏汽车在内,面临的融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何小鹏也多次表示要通过实现更多融资“储粮过冬”。
但是尽管C轮成功融到了4亿美元,同时也正在推进C+轮融资,但距离300亿元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而此次股权质押,很可能意味着小鹏正在考虑包括海外上市的选择,以获得更多资金。
其实,何小鹏在早前的采访中已经表示有可能率先赴美上市,并称最合适的上市时机是在2020年夏季甚至之后。
对此,小鹏汽车对财经网表示:“小鹏汽车认为一个企业在什么阶段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不是被动做出任何选择。目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把核心业务做好,把产品和口碑做好。同时,我们会密切留意资本市场的动态和发展,但目前并没有IPO的具体时间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美国股市以开盘小鹏汽车股价怎么不动
美国股市。开盘后,小鹏汽车的股价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证明很多投资者对小鹏汽车还是持有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