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发展于什么时候
我国银行业的雏形是在北宋年间,一直到清朝末年当时最大的票号首推山西票号,只不过当时的银行主要是负责存贷,异地取款这些基本的业务范围,其它的几乎没有涉及。只不过在民国时期,借助外来资本市场,民族资本也开启了新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银行才有了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但相比今天来说还是很小比例。主要集中在国外银行。
B.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机遇是什么
b
C.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哪几个阶段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其后几年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总体规模不大,没有形成竞争市场。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先锋的直接原因是,在当时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能够增强其吸储能力,缓解资金趋紧压力。
2、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的演进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初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熟悉、专注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依靠银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清算分配等职能。

(3)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扩展阅读
国外状况
1、个人理财业务萌芽时期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萌芽时期,但却没有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明确的概念界定,那时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的销售服务。
2、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与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通常被认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内容是合理避税、提供年金系列产品,参与有限合伙及投资于硬资产。
直至1986年,伴随着美国税法的改革以及里根总统时期通货膨胀的显著降低,个人理财业务的视角逐渐全面和广泛,开始从整体角度考虑客户的理财需求。
3、个人理财业务成熟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个人理财业务日趋成熟的时期。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的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开始广泛使用衍生金融产品,而且将信托业务、保险业务以及基金业务等相互结合,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D.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情况
资本运作的出现,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商业经济的一次重要改革,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一个新生产物。它带动了企业的生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它是一些下岗工人、初高中、大学毕业生、无业游民翻身作主共同致富的一次转机。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对整个经济领域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希望和接触过异地资本运作的朋友一起探讨:◥◣◥◣★◢◤◢◤全面了解
在祖国的大陆上正在蔓延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支不穿军装的部队,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一个打造百万富翁的摇篮,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有志之士,成功的构筑着祖国的经济长城---来源;历史承载着一个激动的时刻,记录着我们的灿烂的笑容!闪耀着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使命,进一步跨越发展。
E. 我国商业银行有什么理财业务创新
理财业务有什么创新 无非是资金池和债务池的业务来回转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理的是债 银行将它的债务分割做成理财产品进行销售 收入的资金进入资金池再通过银行打包成债往外贷 这样周而复始 相对安全 但收益被银行人为控制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款理财产品能保持一个固定的预期收益 这不是很奇怪吗 要是搞投资 你能保证是赚还赔吗 而外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理的是股 是真正将客户的资金进行投资管理的 所以常见巨亏巨盈 一比较你就明白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一种循环型的产品 而外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真是需要一定的水平来设计的
F.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研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各行的运作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新兴阶段,真正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的理财业务内容并未能开展。为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应加强金融机构之间跨行业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内涵;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培训;调整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细分市场,突出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优势;树立品牌产品。
银行理财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理财业务成中间业务主增收项
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19.13万款,同比增长27.53%;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5.03万亿元,同比增长46.78%;银行业金融机构总共募集资金92.53万亿元,同比增长35.89%。
从理财业务结构看,个人理财仍占据主导地位,全年总募集资金为60.17万亿元,占比65.03%,同比增长31.14%;机构专属理财产品本年度总募集资金额为27.35万亿元,占比29.56%,同比增长51.22%;私人银行理财募集资金5.01万亿元,占总募集金额的5.41%。
从投资规模来看,2014年商业银行投资规模大幅增长,理财业务投资的资产总额为15.05万亿元,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近50%,中高评级的信用债券是主要投资品种,债权类投资占比超过95%,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比2013年末增长了700亿元。
G.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分类有哪些
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计划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计划。
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 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
H.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
第一,个人理财所募集的资金不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受存贷比限制,投资监管较少。第二,个人理财可以增加客户对银行的粘性,符合未来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三,理财资金成本和银行的投资项目的报价存在一定价差,是银行增加中间业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