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债市调整拖累银行理财

债市调整拖累银行理财

发布时间:2021-04-27 16:28:31

银行理财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设立理财子公司对债券市场的短期影响主要集中在预期变化层面。如果不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非标存在续作和压缩压力;而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之后,最大的变化在于投资非标的空间加大。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再受非标资产投资比例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4%的束缚,理财投资非标空间将明显提升。但是考虑到理财投资非标仍然受制于资管新规对于非标期限匹配的要求,预计非标投资占比存在小幅提升的可能。由于非标存在一定利率优势,预计将对债市存在一定挤出效应。
不过,目前银行理财纳入全行统一授信管理,如果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原则上将建立自己的风控体系,可投资标的和范围将会增大。尽管银行理财子公司风险偏好难以大幅提高,但新政策有助于缓解当前非标快速收缩的局面,利好房地产等行业信用债。另外,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在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且所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从短期来看,这将利好短久期信用债。
银行理财子公司分流公募货币基金的概率较大。银行理财子公司由于存在各种优势,预计将分流公募货币基金。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的也是类货币基金产品,但由于期限错配等要求较低,很可能将投资范围拓展到1~3年期债券品种,这明显比公募货币基金久期更长,从而有助于推动短端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
当然,非标资产与债券资产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相互替代的关系。非标融资渠道的萎缩可能会促使实体企业转向债券融资。受资管新规影响,通道业务面临较大的收缩压力,这导致非标融资难度大增。尽管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非标的空间有所加大,但是受制于期限匹配、净值化转型等要求,理财逐步压降非标投资仍将是中长期趋势。未来需要密切关注非标政策的变化,因为一旦出现明显放松,可能会对纯债配置产生替代效应。

Ⅱ 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也亏损

最近的一大热点话题,就是喊了很久“破刚兑”的银行稳健型理财,真的破刚兑了。多家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的“稳健型”理财,竟然跌破本金了。
今天不赘述关于“破刚兑”正确性的那些投教老话,反正市面上这类文章已经太多。今天深扒这些理财的底层资产,究竟最近银行们中了什么邪,理财还真能亏损了?!
比如6月1日,某股份行本行理财,“28天成长2号”单位净值几天内从1.0792跌到了1.0753,小40万元的理财,仅月初这几天的功夫,就累计亏损了近1600元。
再比如这款。招银理财“代销季季开1号”单位净值是0.9997,该产品5月初净值最高点还是1.0031。跌破成本价,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降为-4.42%。
放眼债市哀鸿遍野的六月这段时间,多家银行“稳健性”(风险等级多为R2级)理财产品跌到投资者亏本。
据市场粗略统计,大约有超20只固收类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了成本价。
根据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设计特性,一般银行将理财产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 (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 (激进型)五个级别。R2级(稳健型)该级别理财产品的确不保证本金的偿付,但本金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浮动相对可控。
这是为什么?
分析总结看,这一波稳健性理财下跌的元凶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债市大幅震荡,中枪理财配比大
第一个原因比较浅显,就是这些理财底层资产配了不少债券类资产,而债市最近正在哀鸿遍野。跌啊!
啥是“稳健”的固定收益型理财呀,就是资产配比里债券市场占大头。呐,比如这一款净值接连下跌的理财产品,其产品投资范围显示,银行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看看市场啥情况呢?从5月下旬开始,由于月末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趋紧,隔夜Shibor由前期的不到1%迅速攀升并突破2%。
沪上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这延续了近几周以来逐渐收紧金融市场过于泛滥的流动性、防止资金空转的政策意图。随着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央行持续对金融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有所降低,预计资金市场利率很难回到四月水平。
正因此,最近债券净值型理财压力都比较大,4月底开始中证全债指数大概跌了2%,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下跌幅度了。到了5月份,资金面有所收紧,债券市场更是大幅调整。
据wind数据显示,短期品种调整超40bp,长期品种调整超15bp。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 固收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 权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比例不低于80%;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
- 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理财产品标准。
所以反而,最近中招惹争议的,反而是相对稳健的“固收类”。
根据某家大行银行R2级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该产品在信用风险维度上,产品主要承担高信用等级信用主体的风险,如AA 级(含)以上评级债券的风险;在市场风险维度上,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放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严格控制股票、商品和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投资比例。此级别还包括通过衍生交易、分层结构、外部担保等方式保障本金相对安全的理财产品。
顺便提一嘴,6月以来,不光银行理财在亏,债券型基金也在调整。银行理财破刚兑后倒是公正了,大家面临的市场一样,走势也一样公开透明,资管市场终于迎来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2、资管新规下,市价估值反映快
国内债券市场大起大落,甚至“债灾”也不是第一回了,怎么此前没听说过银行的稳健理财都不保本了?
从某股份行资管中心人士了解到,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债券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银行理财在确定成本、确定未来的变型价格后,两点拉一条线,净值慢慢爬坡,不受市价波动影响,这样客户的心理体验就会比较好。
但是目前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产品净值化的要求就是用市价或中证估值这样的公允价格来给产品每天估值,目标就是产品净值更加客观。
说白了,就像是本来模糊化的厨房后台,现在被你装了个探头每日监控了呗。以前可能过程中也是跌的,只是投资者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而已。
现在呢,债市是从高位回落的。前面好的时候其实收益满高的,现在一回落,那下来得也就显得更快,理财又采取的是市值法估值方式,所以没有像以前预期收益型产品那么平滑。
所以对于上述某股份行的稳健性理财。
- 如果我们只看近一月收益,你会发现产品自6月初变成了一条陡峭而非平滑的抛物线,如果你正好是这个时候买进去的投资者,那感觉真是酸爽了。
- 但如果我们看半年期表现,感受就会大不同,你会发现这产品其实运作得蛮好,只是最近才受到了市场的一些影响。
总结:相较于此前的成本法,市值法能够真实反映投资组合的变现价值,但当债市调整明显时,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会更加剧烈。
3、债市拆杠杆,之前赚钱招数不灵了
第三个和第四个“元凶”就藏得比较深了。
先告诉你们一个我从交易员那里听来的秘密:两三个月前,债市里有一种“加杠杆套利”的策略,那个时候资金面宽松。
怎么个玩法呢?比如银行在市场融入资金之后买了某只高等级债券,然后再把债券质押出去再换成资金,然后再用资金买债券……
这样一轮接一轮,就是典型加杠杆的过程,当时也没有硬性约束。其结果很显然,就是金融机构收益提升了。表现在产品上,就是收益率看起来不错。
但近期情况陡然转变,监管最不喜欢的就是“资金空转”,所以火眼金睛的监管来管了,“加杠杆”变成了“拆杠杆”。
在5月29日举行的银行间本币市场大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警示说:“虽然加杠杆是债券市场主流的盈利方式,但随着杠杆率上升市场波动率会加大,建议大家要以2016年债市波动率上升导致的后果为鉴。”
所以近期,央行通过“缩量”的方式提升市场资金利率水平,Wind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在有6700亿逆回购到期的情况,央行仅续作了2200亿,意味着央行回收了4500亿流动性;6月8日5000亿MLF到期,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1200亿流动性,意味着央行净回笼3800亿。
这也带来了上文中提及的,隔夜Shibor由前期的不到1%迅速攀升并突破2%。
你想啊,滚隔夜成本不足以覆盖债券资产收益率,所以机构就不得不开始“拆杠杆”。一个迹象是,质押式回购相较5月也快速回落。
所以,加杠杆赚收益的法子,也被打击了。
4、资金池子被拆,真实情况暴露
以前的那些“资金池对接资产池”的银行理财,为啥总能永远刚兑呢?当时碰到债市波动池子里实际亏损了咋办呢?他们会拆东墙补西墙,拆后面滚动发售的产品收益,补前面的产品波动。
反正投资人又看不到中间具体过程,很多投资人也并不敏感,这期4.4%,下期4.0%的,他们也不觉得这中间有啥问题。
但现在随着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资管新规像拧螺丝一般逐渐推进落实,以前的厨房后台被公开了,猫腻不能玩了。
原来这种债市波动有些银行搞的资产池能化解现在资管新规新要求都不能给客户弥补损失了,所以产品投成什么样就直接暴露出来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净值型产品已经破刚对,下一步,监管拆“资金池”的时候,会不会有更多理财扛不住?里头会不会还埋着没被拆干净的“雷”?值得我们提前引起警惕。所以在做银行投资理财的时候可以到辨险识财APP上面查看一下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报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踩雷。

Ⅲ 银行理财新规会影响到谁

银行理财新规要来了!影响400万从业者和1.4亿股民。

7月21日消息,20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银行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降低投资者购买门槛、允许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等一系列规定,将影响无数购买银行理财的家庭、逾400万银行从业者和1.4亿多的A股股民。

图为某银行网点在办理理财业务的工作人员。

利好银行吸引资金,影响逾400万银行从业者

原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有409万银行从业者。无疑,《办法》将对这409万从业者也产生巨大影响。

原银监会2017年就已对银行理财产品加大监管力度。今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规范化,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部分银行理财模式受到影响。

2017年底,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2.17万亿元,到2018年6月末,余额已降为21万亿元。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506家银行共发行2.86万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减少3906款。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环比下降。

在专家看来,《办法》中诸如降低投资者门槛的规定,利好转型中的银行业吸引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压力。

《办法》过渡期要求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过渡期自《办法》发布实施后至2020年12月31日。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布实施《办法》,既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Ⅳ 股市,债市与银行之间怎样相互影响

股市、债市都是金融投资市场,其区别是投资对象和工具的不同,一个投资对象是股票,另一个的投资对象是债券。
商业银行则属于金融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其中的一个功能是帮助散户实现资金的转移,因为所有散户都必须在银行开立保证金帐户),银行存贷款的顺利运转,事关整个市场的资金融通。并且,商业银行本身可能是上市公司,是被投资的对象。所以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实在是千丝万缕,不胜枚举。
最可能对三者同时造成影响的,当属影响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国民经济景气度等因素。比如,上调准备率的政策,就会冻结银行的资金,影响信贷规模,通过乘数效应进而影响股市债市的资金供应。同样,利率水平的变动也会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影响,银行对这种影响的感受也当属最深。
所以,实际上不是三者相互影响,而是三者本身就是金融市场这一条绳上的蚂蚱,牵一发必然动全身。策略吧股票配资平台,资金安全。

Ⅳ 中国银行中银债市通理财计划理财产品介绍

中银债市通理财计划是一款持续运作的人民币委托理财产品,每个工作日开放申购赎回,本理财计划的投资目标是在债券、债券逆回购、资金拆借等低风险资产间合理配置,在承担一定水平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Ⅵ 我想了解一下中国银行中银债市通理财计划理财产品

中银债市通理财计划是一款持续运作的人民币委托理财产品,每个工作日开放申购赎回,通过阶梯费率鼓励客户长期持有。本理财计划的投资目标是在债券、债券逆回购、资金拆借等低风险资产间合理配置,在承担一定水平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致电中国银行客服热线95566咨询。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Ⅶ 银行理财监管细则落地转型迎来阵痛吗

银行理财新规和资管新规细则“出炉”,明确了相关监管要求。但对投资者来说,将有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达不到此前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水平,可能会不得不承担投资产品表现不佳导致的亏损,需要尽快适应理财市场新的变化。

中国工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高翀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新规和资管新规细则“出炉”,明确了相关监管要求,尤其是细化了过渡期的安排,消除了市场不确定性,也为业务转型指明了方向。在他看来,银行业要在保持相关业务规模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相关业务和产品的成功转型。

显然这并不容易。北京高华证券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在过去两个月里,由于监管新规细则不明,一些银行在发行合规的新理财产品或清理现有理财产品时遇到了困难。因而,债市和股市都在短期内经历了挤出压力。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骁认为,严监管切中了银行理财业务整改的3大焦点——资金池、非标和净值化管理,在相关业务调整真正取得成效前,表外业务收缩的阵痛期仍将延续。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趋势看,非标产品规模下降趋势不可逆转。不过由于开放了公募理财产品渠道,使得非标调整的压力得到一定缓解,对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起到正面作用。此外,理财产品的分级问题得到进一步确定,商业银行不得发行分级产品,相关业务会进一步规范。

Ⅷ 银行理财资金大举涌入债市说明什么经济问题

银行理财资金对风险控制要求较高,进入债市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Ⅸ 银行理财新规不再穿透底层资产是什么意思

一级市场:发行加量,招标偏弱。
二级市场:债市继续震荡调整。
监管升级成趋势。上周银监会发布6号、46号文和53号文,提出治理银行套利、防控十大类风险和“四不当”整治,涉及银行各类资产。对信贷资产强调地产融资趋严,地方债务严控;对债券类资产提出控制回购杠杆,产品杠杆设上限,产品底层资产杠杆穿透;对理财重申16年7月理财新规各项规定;对同业业务严格监管,包括控制同业增量、穿透管理不得多层嵌套、治理同业空转行为。后续需要关注政策执行力度,若严格执行,金融去杠杆将带来资产价格调整。
等待监管细则落地。15-16年利率市场化带来银行息差收窄,倒逼银行扩张资产负债表套利,同业存单爆发式增长,催生地产和金融市场泡沫。近期监管开始不断升级,未来MPA考核和大资管新规约束表外理财扩张、同业存单监管约束表内同业扩张,资金流向将从表外回归表内、小行回归大行,资产配置将从高风险往低风险转移,利率债长期受益。但短期债市仍会面临资金面、监管细则落地带来赎回冲击风险,短期债市震荡、等待政策落地,上调10年国债利率区间3.1-3.5%。

阅读全文

与债市调整拖累银行理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融资 浏览:721
ppp模式融资担保 浏览:157
沈阳有外汇业务的工商银行 浏览:269
申购理财产品的原始凭证 浏览:530
美丽华集团市值 浏览:524
贵金属公司待遇 浏览:9
国际结算在国际融资中的作用 浏览:49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得超过 浏览: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浏览:982
华泰证券债券回购 浏览: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汇指标 浏览:442
杠杆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吗 浏览:504
手机工行怎么换外汇 浏览:408
中原证券风险权限 浏览:719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胡继之 浏览:447
恒天财富信托延期兑付 浏览:822
人鬼交易所2云资源 浏览:903
邮储银行可以境外汇款吗 浏览:682
温岭易转金融服务包装有限公司 浏览:782
2016年日本汇率走势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