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谁知道好的理财网站
Morningstar晨星由现任董事长乔• 曼斯威托(Joe Mansueto)于1984年美国创立。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财经资讯、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评级,以及方便、实用、功能卓著的分析应用软件工具,是目前美国最主要的投资研究机构之一和国际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2003年2月20日晨星中国总部在深圳成立,目前员工人数约500人。
晨星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有1900名成员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国,为全球的投资者提供关于260,000多种基金、股票投资的数据和资讯以及分析工具。晨星自身并不进行基金和股票投资,这是凸显其评级和分析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首要保证。晨星专注于帮助个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通过客观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帮助他们确定完整的、合乎个人需求与特点的投资方案。晨星拥有20年来被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分析师队伍、数百名资深的软件开发和专业版面的设计人员。
创新的投资研究
晨星是投资研究的创新先锋,在某些方面晨星的产品和方法已经成为业内的行业标准,比如:晨星评级(Morningstar Rating)、投资风格箱(Investment Style Box)、分类评级(Category Rating)等等,这些工具不但专业,而且简单易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晨星品牌
晨星的品牌被广大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你的最终用户,所认知和信任。据美国证券监会(SEC)的一份调查报告,美国有三分之一的投资人认识Morningstar 的品牌,而《华尔街日报》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美国的基金研究和评价机构中,Morningstar 名列第一。投资者信任和依赖晨星的数据和资讯,而晨星则为投资者引导了投资机会。
Ⅱ 有关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华生。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1893年2月14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窥园里。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户。
许地山三岁随父定居漳州,四岁入私塾读书,由于好学聪慧,成绩优异,在漳州城内被誉为“神童”。辛亥革命前夕,他的哥哥受新思潮的影响参加革命,年少的许地山也毅然剪掉辫子,誓与腐败的清王朝决裂。此后,由于家道中落,许地山便开始自谋生活。他曾在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后来又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冰心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宗教学院任助教、副教授、教授,担任《燕京学报》编委。他同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课,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
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Ⅲ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拯救中国虎团队
拯救中国虎的团队不仅由全体基金会工作人员组成,还包括了大量志愿者及支持者。我们对所有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因为你们,基金会的资金才能更好的落实到老虎野化训练项目上。
以下是基金会主要成员:
-------------------------------------------------------------------------------- 理事
许志明博士,现任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合伙人。在此之前,许博士在2003年到2005年曾任Tom在线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2002年至2005年任Tom集团的高级顾问。1999年到2001年,许博士工作于香港的华润集团,在该集团下属的三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和执行董事职务。在从事公司管理工作之前,许博士在香港从事投资银行的工作,包括1993年到1995年在野村国际担任副总裁和联席董事,1995年到1998年在英国国民西敏银行大中华区投资银行部担任主管兼董事,1998到1999年在波士顿银行担任大中华区投资银行部主管。许博士的职业生涯是从1986年到1989年在北京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担任经济学家开始的。许博士于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并获理科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理事
香港著名珠宝设计师。曾在巴黎、渥太华及纽约受教育。他的珠宝设计灵感源自东方哲学,神秘主义及中国文化。他曾在世界各大著名城市举办个人展。他的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馆及法国蒙彼利埃博物馆收藏。他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曾在多方面支持拯救中国虎。 顾问
Claudine曾任拯救中国虎的总经理和理事。她是Tang the Tiger Cub 儿童故事书的作者。(www paddyfield com,)她同插图艺术家一起将此书全部收益捐赠到拯救中国虎行动计划中。她还曾作为自由撰稿人为SCT多次投稿,曾发表在亚洲地理与南非早报上。她曾走入校园,向香港学生宣传SCT的行动计划。Claudine对老虎的热爱源自她曾经作过一个老虎在丛林中快乐玩耍的梦。梦境栩栩如生,让她觉得自己冥冥中注定与老虎有着某种联系。 顾问
麦克皮彻1999年从巴克莱银行亚太区副总裁的职位上退休下来,此前,他在该银行做了7年的首席运营官。作为一个香港居民,他在亚洲和欧洲有很多非执行的管理者职位,并且有许多在业务部门范围内的“天使”投资。他的爱好是马拉松和冒险活动。 顾问
曾在中国、美国、英国接受教育,乔凌90年代初离开了文化部下属的国家图书馆国际联络官的职位,并随后在不同的国际公司担任咨询工作,为其在中国发展业务提供帮助。作为英国居民,她频繁往返于英国、中国和香港之间,并在很多项目中担任管理者职位,这些项目包括文化领域以及自然保护领域。 志愿者
徐剑龙拥有自己的公关策划公司EC Square,曾多次为SCT在公关宣传上给与帮助支持。 总经理
平面设计和传媒专家。曾在电影、电视、出版业及公司企业任职。“我一直以来是环保志愿者,曾参加绿色和平、海洋保护协会、铃木基金会等组织的公益活动。我很荣幸能加入拯救老虎的行列。
-------------------------------------------------------------------------------- 顾问
赵先生是中央电视台环境保护宣传节目《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的奠基人,他是中国许多重要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评论员,其名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同时他也是中央电视台的资深教师之一。 科学顾问
陆厚基是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退休教授,曾经担任过国际生物保护学中心的主任,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濒危物种管理和哺乳动物行为生态的研究。他对中国的猫科动物,特别是大型猫科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努力参与保护中国虎的工作。过去十年中,他为国内外自然保护人员开设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培训课程,并写有一系列论文和有关哺乳动物的著作。同时陆教授还是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猫科专家组及繁殖种群保护专家组的成员.
张琳
张琳曾是拯救中国虎在北京的联络人。在加入奥美广告后,她仍然坚持作为志愿者继续为拯救中国虎服务。
王亮
志愿者
拯救中国虎在中国南部的联络人。
林花苗
项目协调人
林花苗是拯救中国虎现任北京联络人。在加入SCT之前,曾多年作志愿者为SCT服务。凭着对老虎及动物的热爱,林花苗将拯救中国虎,保护动物视为她一生的事业。
-------------------------------------------------------------------------------- 创始人、理事
原籍中国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英美文学系,后移民比利时,在美国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曾在意大利为世界知名品牌费拉(Fila)、贝纳通(Benetton)和古奇(Gucci)公司担任品牌认证官。离开服装界后,她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全部投掷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上。她先后在英国、美国和香港创立了“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旨在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并为中国保护其旗舰动物——特别是最濒危的华南虎——提供资金。 主席、理事
斯图尔特在银行投资上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他热爱大自然,始终热情支持“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慈善工作,是该基金会以及中国虎野放试验计划的主要资助者。 财务,理事
大为是一个投资银行家,但他更愿意被看作是一个爱猫人。请他帮助拯救中国大型猫科动物的行动是再合适不做的。 项目协调人
萨拉是在2000年10月加入拯救中国虎的行列的。在她过去从事警务工作的期间,她已积累了七年野生动物(包括老虎)保护的经验。她曾为“自由诞生基金会”达尔文项目组工作,为老虎专家比利·阿尔将·辛的家乡——印度达尔文国家公园募集资金,并且担任肯特郡禁猎大型猫科动物基金会的管理员。她也曾参与瑞吉巍基金会保护濒危猫科动物的工作,而老虎则始终是她的最爱。1999年当她在印度达尔文国家公园从大象背上看见了第一只野生老虎时,她对老虎的爱得到了回报。 顾问
1983年,罗伯特·汉森加入了N M Rothschild & Sons有限公司的成长计划。直至1986年他都是RAM和RIAM的部门经理和金融分析专员。86年他被调到香港的融资部门工作,专为客户提供有关兼并、合作与投资亚洲的建议,在此期间他学会了欣赏中国艺术,并为中国文化所深深吸引。1996年他成为汉森物流的主席,1997年底,他离开汉森上市公司,并于1998年2月在英国创办了自己的汉森有限公司,该公司为股东和董事们提供财务咨询,促使投资者和资本使用方有效的融合。 顾问
作为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国际市场顾问,格里和斯皮尔伯格的合作已经跨越了30多个年头,他本人亦已成为国际电影全球市场营销中的领头羊,得到了电影界广泛的赞誉。他负责环球和派拉们两家电影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还为联合国际图片社、艺术家联盟和MGM工作。近期他担任了梦工厂国际营销市场部的副总一职。而现在他也为自己的公司提供国际咨询。
龙凤
助理
王祥伟
志愿者
出生于1992年,新加坡. 他立志长大后能当一名老虎保护使者,希望自己能尽一份力来拯救这世界上的万兽之王, 老虎。
-------------------------------------------------------------------------------- 主席
修·韦伯斯特毕业于公爵法律学院,是美国华盛顿“韦伯斯特、张伯伦与宾得律师事务所” (Webster,Chamberlain & Beand)的合伙人之一。作为美国社团管理法律委员会的成员,他专门为非营利组织,包括慈善团体、专家组、技术、社科和贸易协会提供涉及免税、集资、管理、合约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咨询与服务。他还为一些美国主要的法律刊物如《法律协会》,《非营利法律和税务》撰写文章和提供编辑,此刊物在非营利组织中极负盛名。今年,他所著的《非营利组织领导与工作人员的信托责任》一书由国家事务局出版发行。 理事
野生动物专家盖利·M·科勒博士在华盛顿渔业与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担任研究员已有八年,利用VHF和GPS的遥测,DNA种群估计,GIS资源选择等多种方法研究猞猁、美洲狮、黑熊和其他肉食动物。他过去是肯尼亚莫伊大学的资深讲师,主讲野生生物管理和研究方法,并监督毕业生进行关于非洲狮、雀鸟和大象的野外调查。盖利博士亦曾任职于爱达何州大学宏诺克野生动物研究所,在那里研究食肉动物及其栖息地。1990至1991年间,他受托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WWF和宏诺克学院在中国东南部指导了第一次华南虎考察行动,结果促成了中国的拯救华南虎行动计划。盖利博士是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猫科动物专家组、野生生物协会、保护生物学协会、法埃西格马荣誉组的成员,由他撰写和参与组编的报告及出版物超过20本,如《保护森林食肉动物:美国貂鼠、鱼类、猞猁和狼獾的科学基础》及《山狮、山猫和山狗的季节性资源利用》等。 项目协调人
贝基是莫黑得州立大学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 (MSU)的生物学学士,1988年获得该校生物学硕士学位。她曾在中学教授11年生物科学,并兼教大学水平的生物、生态和健康课程。她发起了有奖生态俱乐部,促进了保护意识,各种社团活动,改进环境。在过去十年间,通过积极推广教育、赞助各环境组织和参与当地及国内外的政治活动,她为野生动物和环境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除了拯救中国虎的工作以外,她也帮助一些其它环境团体。 理事
史蒂夫是里奇投资管理公司(Ritchie Capital Management)的高级常务理事。他负责全球风险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业务。里奇公司(Ritchie)由不同的部门组成,包括媒体/技术、能源和生物技术。其风险投资团队以纽约做为公司总部,并在Menlo Park、伦敦和香港设立了办公室。除了在里奇投资(Ritchie Capital)任职之外,史蒂夫通过参与支持其他机构如TERI-NA、德里可持续发展峰会、伊利诺斯工业学院的设计院、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加入里奇投资(Ritchie Capital)之前,史蒂夫在通用电气投资(GE Capital)公司担任了13年的高级常务理事。也任职通用电气权益(GE Equity)的高级常务董事,负责技术和传播,同时负责全球对100家公司和20笔基金的投资战略。在加入通用电气权益(GE Equity)之前,史蒂夫是通用电气投资(GE Capital)的风险投资常务董事,主要负责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投资活动,并带领通用(GE)和通用投资(GE Capital)的革新。
在加入通用(GE)之前,史蒂夫在Booz Allen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并且是纽约、达拉斯、旧金山、新加坡的金融协会的一名成员。史蒂夫毕业于Southern Methodist大学和沃顿商学院。他目前和他的妻子Alice和他们的两个儿子Zach和Sam居住在Redding. CT。
--------------------------------------------------------------------------------
南非项目中心(南非):帕蒂·C·威尔金南非项目中心主任
具有超过28年的野生动物研究经验,包括大型食肉动物的研究和野生动物种群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专业经验包括捕获野生动物,控制有害动物,无线电跟踪和环境评估。作为一名专业的生态学家,他曾是一个省级保护部门和南非国家公园的成员。他指导了一个关于伯兹瓦纳国家公园狮子生态的研究项目私人基金,并作为坦桑尼亚的主要技术指导与法兰克福特动物学会/欧洲联盟签约。从2001年至今,他担任私人环境与野生生物顾问工作,工作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南非、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项目。他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羚羊专家组的成员,并担任南非组的副主席;他也是非洲狮子工作组的成员,同时也为该组的一些分支机构工作。著有两本关于野生动物管理方面的著作,发表了数篇科学论文和通俗野生动物文章。曾被邀请至国内外大量科学会议和座谈会上发言。 顾问
路易斯是一个国际顾问兼战略领导发展计划导师,他在1989年创办了创新领导中心(www cil net),请他服务的公司包括:壳牌,南非Eskom,纳塔尔大学,SABMiller,空中大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ited Nations(UNAIDS),国际特赦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他在南非的工作得到了英国上议院的赞赏,而工作计划也得到了壳牌公司的认可。 顾问
唐是一个专业律师,他在好望角大学获得了律师资格,然后在格雷律师学院进修,成为了一个高级辩护律师。他是比勒陀利亚商会的前任会长,曾在巴黎国际商会工作。作为比勒陀利亚国家公园的院长,他曾成功地阻止了前环境部长非法开发塔兰斯凯海岸的行为。他曾担任国家交响乐团的主席,现任南非国家芭蕾剧院主席一职。 顾问
埃迪是罗瑞公园动物庇护所的创办人。此基地的建立源自他对鸟类的热情,在埃迪的努力下不断扩展。他本人也为拯救中国虎野化及繁育及化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 顾问
杰哈德·丹姆是非洲印巴达电子报的编辑(www africanindabaco za)。他还是美国一环保组织的理事(www conservationforce org)。他对环保及野生资源利用有很大的热情。他曾在世界各国周游,居住过亚洲,南美及南欧,最后杰哈德这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1994年在南非定居了下来
卡洛斯·塔瓦雷斯
南非老虎谷保留地经理
卡洛斯是南非老虎谷保留地的新任经理。他是葡萄牙血统,但在南非出生。他在比勒托利亚大学完成了自然保护文凭,随后又完成了猎场管理的高级文凭。他从皮拉内山国家公园的向导开始,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一直围绕着野生动物管理领域。他还拥有FGASA(南非旷野导游联盟)颁发的三级证书以及SKS证书。他的主要兴趣在于野生动物很快开始往野生动物保留地管理方向发展。他曾在南非协助建立私人保留地,在莫桑比克开展大型项目。他的专长在于保留地建设管理,曾多次成功改造旧牛栏成为保留地。他拥有保留地日常管理的丰富经验,包括野生动物重引进、火源管理、防偷盗、清理灌木、航空调查种群、野生动物管理、设计建筑以及公路维护等。他也曾为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担任野生动物养殖场和保留地的私人顾问。卡洛斯还是三段空手道黑带,爱好斯库巴潜水、纳米物理及自然规律。
约翰·梅森黑梅
南非老虎谷保留地助理经理
约翰曾在茨瓦尼技术大学学习野生动物牧场管理。他曾在马拉克勒公园担任繁殖牧场管理员,在野生动物捕获、兽医工作、照顾及繁殖稀有和濒危物种等方面获得获得大量经验。他于2008年5月加入拯救中国虎团队。
杰里米·安德松
保留地顾问
杰里米·安德松专职于野生生物保护事业已30多年,起初是一个祖鲁兰的野外护林员,后来成为了津巴布韦和祖鲁兰的生物学家,他在舒舒意保护区(Umfolozi and HluhluweReserves)为野放狮子种群工作了几年,研究如何在维持狮子种群持续的同时将人狮冲突减到最低。他后来成为匹伦内斯堡国家公园的首席主管,负责保护区一大块土地的复原工作。这一系列工作涉及从黑斑羚、河马到大象的数千只动物。随后他成为了康瓦纳公园的主管,在他的领导下,该公园建立了三个新的保护区和多个放返项目区,其中包括狮子的放返。从1994年起,他担任非洲、亚洲和中东的野生动物保护顾问,主要关注保护区的发展和复原工作。他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羚羊专家组和非洲狮子工作组的成员,也是固定的国际保护服务机构的成员
里查德·戴维斯
中国虎试验性保留地顾问
从1984年在保护组织工作,并在该领域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现在他确保保护项目的财政运行,致力于使其更加经济有效,同时仍然从事濒危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工作。
马克·斯塔尔曼斯
中国虎试验性保留地顾问
一个从事自然保护管理工作19年的生态学家,在公众、国营、私营部门都有工作经验。他曾参与非洲的安哥拉、喀麦隆、加蓬、莫桑比克、南非、多哥和津巴布韦及中东的迪拜等国家的一系列保护计划。他具有林业工程学士学位,澳洲理学硕士学位和动植物环境学博士学位,出版过20多部科普文章,并在国际评论集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除了他本专业的学识和经验,他也精通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遥测技术和数据分析。
维维安·麦肯西
老虎顾问
维维安出生于津巴布韦,属虎,在夸祖鲁-纳塔尔内地长大。她随父母移居菲利波利斯地区,从学校毕业后开始焊接防盗门的工作,随后进入南非电话公司接话员,1997年她搬到推斯普瑞并胜任主管。在为南非电话公司服务九年以后,她跳槽至布鲁方丹一家帐篷制造公司从事五年行政工作。
她目前已从公司辞职回到菲利波利斯,加入南非保留地。对她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新工作,而是梦想成真。
约朗黛·杨森 范 任博格
助理老虎经理
约朗黛曾在森特利昂学院学习三年自然管理,第三年在马拉克勒公园实习。在正式加入马拉克勒工作之前,她曾在约堡狮子公园担任向导,协助抚养需要人工抚养的幼崽。她在2008年8月加入南非老虎谷任助理老虎经理。
众国际野生猫科动物专家就拯救中国虎南非野化项目发表文章予以充分肯定

Ⅳ 想问下什么是Momingstar(关于基金的)
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20日,是美国晨星公司(Morningstar,Inc.)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子公司。位于美国芝加哥的Morningstar,Inc.由现任董事长乔·曼斯威托(Joe Mansueto)于1984年创立,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财经资讯、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评级,以及方便、实用、功能卓著的分析应用软件工具,是目前美国最主要的投资研究机构之一和国际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
晨星的宗旨
使投资透明化、民主化和大众化,将经过专家分类、分析和整理的财经资讯以专业开发的各类软件工具的形式,向广大投资者提供服务。
为保持其产品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晨星并不持有、依附或运作任何股票、基金或保险产品。
http://cn.morningstar.com/
Ⅳ 海伦资料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她又盲又聋,是教育在条件如此不利的人身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实例。由于重病,出生19个月就失去视力、听力,不久又变哑。1887年安妮·曼斯菲尔德·沙利文开始教她。当时沙利文20岁,原也盲目,经治疗后恢复部分视力,是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生。其教授方法是将手语字母按入凯勒掌心,教她各种物件的名称;将凯勒手指放在自己 (沙利文)的喉头,“听”其振动学习说话。又经过在聋人学校学习及口语学校学习,凯勒学会用盲文读写。1904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剑桥拉德克利夫学院。海伦·凯勒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并到世界各地演讲,呼吁世人关注盲人。她写了很多书,包括《我的一生》(1902)、《海伦·凯勒的日记》(1938)。她幼年时受教于沙利文的情况,由威廉·吉布森写成剧本《奇迹创造者》,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1960年拍成电影。
Ⅵ ladygaga的死因真相
好多天前看到报载,lady gaga和其他几位明星要在facebook上“死亡”,停止post任何新的个人动向,以号召大家向一个艾滋儿童基金会捐款,只有捐到足够的数目时,他们才会重新“活过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sacrifice digital life。
digital life可以解释成她个人的数字生活,也将她看成是在互联网上活跃的一个形象/幽灵,是独立于她这个人之外的,明星形象的一个方面,另一条命。
这里有两个有趣的点。
第一,死亡成为明星/名人的名望助推器,在明星历史上是一个常用惯例。最著名的当然是电影史上鼎鼎大名的The Biograph Girl--Florence Lawrance。IMP挖Biograph的墙角时,为Florence Lawrance精心策划了“死而复活”的闹剧。先是制造谣言说她在纽约被车撞死,等获得足够的媒体注意时,却又说她活的好好的,正在拍IMP的新片The Broken Oath。一石二鸟的做法不仅推销了电影,也推销了明星——此前默片演员的名字是不被观众知道的,电影公司认为演员被观众认得,具有知名度后就会要求加薪。但在Lawrance假死获得大名之后,电影公司开始意识到,明星的名气能带来更大收益,自此,明星的名字开始被大众知晓(当然也有研究指出Lawrance不是第一个被观众认得的明星。但电影史大多都这么写的,我就这样引述了。)
因为死亡成为永不磨灭的偶像的明星就更多。詹姆斯×迪恩,鲁道夫×瓦伦蒂诺,阮玲玉……还有戴安娜王妃……他们或在生前已经万众瞩目,或者在接近死亡时声望已经在走下坡路,但意外死亡却把他们推上永恒无上的偶像宝座。
Lady Gaga的“死亡”与前面两种都不同,是一次观众知情的媒体事件策划,也仅仅在媒体上暂时消失一段时间,却被称为digital death,是一种死亡。在这里,Lady Gaga本人是不是活的好好的已经不重要,她在媒介上消失,就已经算是死了。明星的星路生命和媒介之间的关联再次揭示。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在此事件中不言而喻。也更说明了明星形象star persona/life如今已经可以与她个人personal image/life分离、独立。明星形象自成一个“生命体”,并可以被随意描摹、策划、构想。观众、媒体受众们也更广泛接受和习惯于一种虚拟的生活/社会。明星与人们在虚拟生活里那么近,但其实又那么远。一旦虚拟社会死亡,人们是不是真的感到自己一部分的生命也开始跟着萎缩呢?还是说也并不十分在意?但这个问题没有求答案的机会。Lady Gaga的digital death只是再次将她推到了聚焦中心。
Ⅶ 瑞士共同基金的问答表怎样填急!!!
“瑞士共同基金”榕城圈钱
--------------------------------------------------------------------------------
2007年08月15日 09:29 稿件来源:海峡都市报
记者近日暗访发现,“瑞士共同基金”实际上打出的是空头支票,操作手法有点像传销。福建证监局稽查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判断该基金为私募基金,属于非法融资,风险巨大。
最早向媒体反映“瑞士共同基金”情况的,是福州市民小陈。“回报率太高了,高得让人不敢相信。”当朋友向小陈介绍该基金时,他多了个心眼,登录朋友提供的“瑞士共同基金”的网站,却无法查到该基金的主营业务。
最让小陈疑惑的是,该基金的基础投资额是100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也就7500多元,但投资者被要求汇入账户的却是8260元。
小陈说,他的朋友是在一个姓王的男子介绍下投资的,听说老王已介绍了200多人。近日,记者与老王约在福州一茶馆见面。
老王说,他是去年年底接触“瑞士共同基金”的,算是福州的“拓荒者”之一。从一开始的1000美元做起,后来陆续追加投资到近万元人民币,目前已有30多万元收益。据他介绍,该基金最初的收益率为每月20%,今年4月提高为25%。加入基金的账户和密码可以在基金网站上申请,但一般由“介绍人”提供。如果记者要投资,就要把钱打入老王的账户,每个月的收益由老王转账到记者户头。基金总部特别设立10%的“邀约奖励”,如果记者投资1000美元,老王相应就可以得到100美元的奖励。
老王劝记者,要把精力多放在“邀约”上,这样更容易赚钱。
“这不是传销吗?”记者问。老王笑了笑:“能赚钱就行。”为什么钱只能汇到“介绍人”账户,而不能汇给基金总部的账户呢?老王说,总部在国外,手续很繁琐,还要用美元结算,不如汇给他方便。
老王还称,“瑞士共同基金”由Cheviot家族成立于1948年,后在多米尼加联邦共和国注册,行政办事处设在美国纽约,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为掌管“瑞士共同基金”15年的迈克尔·曼斯菲尔德(音)先生。
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这个Cheviot家族,其实并不存在。
福建一证券公司客户经理表示,“瑞士共同基金”号称平均月收益率25%,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的复合年度收益率也才40%~50%,高风险是众所周知的。
福州一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瑞士共同基金”的收益率高得有点离谱,操作上也不合常理。
福建证监局稽查处一位郑姓工作人员说,一个合法的基金会经营的条件是,要有一定的注册资金,有一定人数的专业人士,还要经过证券监督局的批准。
当记者咨询“瑞士共同基金”的情况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从未听说过这只基金。从目前他掌握的资料看,该基金没有正规的手续以及运作模式,可以界定为非法融资。也许个别人可以得到回报,那是运气好,如果对方卷款逃了,投资者将血本无归。他还提醒说,广大市民投资时一定要慎重。
目前,记者已将相关情况向警方反映。(张林 张伟 蔡潇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