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仿型创新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仿型创新

发布时间:2021-03-19 09:15:13

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分类

请打开http://www.cmbchina.com/cfweb/personal/default.aspx 页面查看招商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通过“搜索”可以分类您需要的理财产品。
温馨提示:购买之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如您需要相应的理财规划建议,还要请您到招行网点或直接联系您的客户经理尝试了解一下。)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哪些创新

目前为止,我国的理财产品多为银行发行。主要是因为我国银行与境外银行不同,我国银行大部分均未国有银行,风险和信用等级都非常高。而国外银行大多为私有银行,所以境外做产品都需要三方评估或担保才可以做。
如果您想做银行产品,建议您主要看看投资对象,担保情况。目前大部分银行产品均采用担保公司担保形势,评估结果也只是走个形式。目前建行、工行如果您做的评估结果不符合您的产品风险属性。系统是提示您的,其他银行基本忽略不计。不论您评估成什么风险都可以买产品。
如果您想了解您的风险属性,可以去晨星基金分析网看看。做个全面的评估,那个是我见到的目前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了。
还有提醒您,因为我国国内目前没有对与评估风险做产品的法律条款,所以不论是合资银行还是国有银行他们给您的评估结果都是浮云,所以不要过于依赖这个评估结果去做产品。即容易被人忽悠,也容易让自己不求甚解。如果您在北京做,您可以咨询您关系很好的客户经理的建议做个参考。

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发展趋势

我国各大银行近些年在业务能力的创新上大下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跨行业、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产品种类繁杂。以下是近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信息如下:
(1)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产品和中长期产品。其中,短期产品一般指期限为六月以上一年内的产品,中长期产品是指期限则是一年以上的产品。
(2)发行规模有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自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以来,每年都在以几何速度增长。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真正引人注意是在2009年。来自于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产品发行总量超过近一万只,而2008年全年产品发行数量就为六千多只。
(3)发行能力上,中行、交通、民生则名列前茅。
(4)银行存款一方面面临来自外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内部体系严格的存贷比监管,导致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大量发行理财产品进行存款竞争。因此,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
二、未来发展趋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蔓延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实体经济也遭受侵害。全球证券市场大幅下挫,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商品市场同样未能幸免,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衰退,各国为拯救金融体系和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出台政策措施。
1、多样化投资;我国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是采用信贷理财,虽然流动性比较差,但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深受投资者的喜爱,零八年以来随着股票、基金、债券等收益的减少,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和证券也慢慢进入了低谷。
2、个性化投资;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各个理财产品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投资者也就慢慢走向了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收益固定风险小,银行对市场分析又是格外的细心,在产品设计阶段更重要的是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3、规模化投资;从收益上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众多,这一切都是由于先前的产品基数低,随着技术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业务的成熟,银行将更多地去关注理财产品的质量以及规模的良性发展,而非一味副收益产品数量。
4、结构复杂化投资;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哪里同质化了

你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主要体现在:收益方式、投资方向、预期收益率、期限结构、发行币种等五个方面。

(一)收益方式

根据理财产品收益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非保本型、保本浮动型和保本固定型三大类。本文收集 2010 年到2014 年我国商业银行不同收益方式的理财产品数量,从这五年数据中,发现近几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型为主,特别是 2013 年推出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1208 款,占理财产品的 70. 14%。由此从收益方式的角度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具有同质化趋势。

(二)投资方向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投资于股票、债券、信贷资产、利率、汇率等标的资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供选择的投资标的资产单一,因此,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来源总是相近的。具体而言,分为利率类、混合投资类、融资类和结构性产品。结合2014 年数据,利率类产品占53. 08%,增长5. 55%;混合投资类产品占42. 26%,融资类产品有所下降,仅占 0. 27%;结构性产品占比上升0. 2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以利率类和混合类产品为主,其投资方向具有同质化趋势。

(三)预期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主要由投资标的资产市场的情况、理财产品设计的收益风险结构以及资金管理者的投资管理能力决定。按照惯例,将收益率划

分为(0,2%],(2%,3%],(3%,5%],(5%,8%],(8%,+∞]等五档。根据2014 年具体的收益率分布,我们发现收益率大多聚集于5%~8%区间内,占比 72. 13%;其次聚集于3%~5%,占比25. 33%;收益率大于8%的产品仅占比0. 62%。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率方面也具有同质化趋势。

(四)期限结构

产品的期限越长,未知的风险越多,对于资金管理者的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越严格,因此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多以 1~3 个月期理财产品为主。2014 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发行 1~3 月期理财产品35780 款,占比54. 9%;3~6个月期的理财产品 1266 款,占比27. %;1 个月以内、6~12 个月和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分别占比 1. 94%、13. 83%和1. 73%。单从2014 年的数据来看,1~3 个月期理财产品仍为主流。可见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趋于短期化。

(五)发行币种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在此期间慢慢吞噬外币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绝对支配地位。从2014 年的银行理财产品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 63445 款,增长至97. 23。外币理财产品美元、澳元、港币、欧元占比分别为1. 58%、0. 46%、0. 15%和0. 25%,英镑、加元总和仅占0. 11%。由此可见,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体现出理财产品币种发行的高度同质性。

5. 如何看待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迅速成为国内财富管理业务中的中流砥柱,也充当着商业银行转型的急先锋。但是,随着社会融资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大资管时代的到来,银行理财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银行将如何进一步激发银行理财的活力,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方向又在哪里?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承担稳定存款、腾挪信贷额度的角色,再加上分业经营格局和刚性兑付的约束,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难有差异化的动力,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从产品类型看,银行理财主流模式还主要是类存款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期限、风险特征描述都高度相同;在类基金产品和结构化产品方面,国内各家银行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从资产配置看,投资品种主要集中在债券、信贷资产等,甚至连规避监管的路径也都高度一致。

理财业务高度同质化,必然引发激烈的价格战,目前国内银行理财市场上的硝烟四起便是明证。造成理财模式高度雷同的本质原因是,国内理财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技术含量不高,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类存款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运作模式容易复制。

从2012年央行非对称降息,以及央行多次的政策表态来看,利率市场化已是离弦之箭,存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已渐行渐近。一旦存贷利率彻底市场化,银行理财业务反过来就面临存贷款的更直接冲击,不得不改弦易辙,向结构化、基金会和证券化方向转型。

此外,自2012年5月份以来,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一轮监管放松、业务创新的浪潮。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权益类和另类投资领域处于优势地位,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成熟和依托其上的衍生工具层出不穷,这些产品在收益方面较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更强,势必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形成巨大冲击。

所谓“核心”,就是指银行要紧紧围绕“固定收益”核心业务领域,开展理财业务。在固定收益领域,国内市场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是债券市场扩容,二是资产证券化。在债券市场,银行具有传统优势,无论是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债券,还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债券,银行都是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对于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在贷款提供、资产支持债券发行、会计清算、资产支持债券交易等方面都是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同时,银行还具有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一切均为银行发展固定收益类的理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复杂、涉及面广、风险点多等特点,易于监管、可紧可松、具有“试验田”性质的银行理财产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载体。目前商业银行推出了一些“类证券化”的理财产品,其主要体现为银信、银证等通道类业务,未来将逐步向真正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转变,体现为风险的结构分层、现金流的结构重组等多种形式。

6. 我国商业银行有什么理财业务创新

理财业务有什么创新 无非是资金池和债务池的业务来回转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理的是债 银行将它的债务分割做成理财产品进行销售 收入的资金进入资金池再通过银行打包成债往外贷 这样周而复始 相对安全 但收益被银行人为控制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款理财产品能保持一个固定的预期收益 这不是很奇怪吗 要是搞投资 你能保证是赚还赔吗 而外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理的是股 是真正将客户的资金进行投资管理的 所以常见巨亏巨盈 一比较你就明白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一种循环型的产品 而外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真是需要一定的水平来设计的

7. 本科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哪个好写啊。。。。

在网络搜索这两个关键词,那个材料多,写过的论文多,就写哪个
一般来说,中间业务那个比较好写
理财产品创新太难,因为自己很难创新

阅读全文

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仿型创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民币况美金汇率 浏览:946
上海国际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在哪里 浏览:777
招商证券账户忘记了 浏览:271
建发股份app软件 浏览:608
专利信托在我国可运用的领域1 浏览:166
县级企金融机构单位处室 浏览: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庆分公司 浏览:194
小额股票质押融资借不到钱 浏览:215
平安银行贷款中介 浏览:806
中信证券研究所网址 浏览:310
黄金叶烟标 浏览:626
大众金融服务费标准 浏览:490
9月8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624
大同黄金那里有回收的 浏览:415
如何营销理财客户买基金 浏览:214
金融机构的主体包括 浏览:825
牛市不买融资股票 浏览:558
中介公司佣金基本提成多少钱 浏览:942
锐拓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网址 浏览:535
富森外汇套路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