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的收益高于百分之5的有没有
几乎可以考虑放弃了
B. 我被骗了 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建设银行穿着建行的工作服说是内部理财让我买了理财产品
销售人员的这种行为已涉嫌误导欺骗消费者,你就抓住销售人员当时跟你说的内容去找他理论,如果不行的话,你就去当地证监局或行业协会去举报投诉这个公司,在这个同时你可以找媒体进行报道,证券保险等这些金融类的公司最怕的就是媒体曝光了。
本人曾经做过银行保险,我们的销售人员也是穿着银行的工作服在银行里面销售保险产品,我们所用的套路也是这样的,不过这种行为在保险行业从去年开始查的很严,处罚的力度也很大。
其实,你只要是略懂金融投资产品的话,就不会上这种当,证券保险等这些金融产品都有一个投资风险,证券就以股票和基金为例,股票投资风险大,收益相对也大,投资基金的风险低于股票,但高于保险和债券,基金是在股票的基础上开发的金融产品,所以基金的收益浮动也比较大,根本不可能给你一个确定的收益数值,销售员这样跟你承诺是在误导欺骗你,目的就是让你买他们的基金,而你的数额有这么大,可以说的上是欺诈了。
C. 现在买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保障吗
银行理财产品
的购买说明里都不能承诺保证收益,因为
银监会
对其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从经验来讲,年化收益在5%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都还是能保障的。基金除了
货币型基金
外,其他品种的基金类型不能保证收益。所以根据自己的
风险承担能力
来选择。
D. 法律是否规定理财产品不准有保本保息的字眼
有规定。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确指出:“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4)违规销售承诺基金收益高于理财扩展阅读: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事私募基金业务,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将其固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从事投资活动;
(二)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
(三)利用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进行利益输送;
(四)侵占、挪用基金财产;
(五)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六)从事损害基金财产和投资者利益的投资活动;
(七)玩忽职守,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八)从事内幕交易、操纵交易价格及其他不正当交易活动;
(九)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基金投资、资产负债、投资收益分配、基金承担的费用和业绩报酬、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信息披露规则由基金业协会另行制定。
E. 关于金融理财方面的一些问题
建议考CFA,那个含金量高多了
F. 如果购买理财、基金等利息大于贷款利息,是否提前还贷不合算
如果是打七折的,就算何本型理财,都可以正当套现的。
七折后的利息,估计4.5的样子吧;现在的余额宝都能到6了,理财产品也差不多6点多
G. 为什么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
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看起来是保障了持有人利益,其实不然。因为如果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最终肯定不是个人承担,而是公司承担。公司承担,以现在基金公司现状,一家中等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约在100-300亿之间,普遍的注册资本也不过2亿左右。如果说承诺收益了,按100亿计算,承担亏损2%这家公司就得关门了。如果说这家公司规模300亿,100亿的那只亏了,公司要关门了,那对另外200亿的管理人是不是很不公平?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历史沿革来看,违规承诺收益,存在变成公司变相向持有人进行融资的风险。你这么理解,我发了100亿产品,给你4%的收益,我把这钱通过其他方式套出来,给我自己用,那是不是变成了我向你借钱给我自己用么?
目前,对于保护持有人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问题,证监会允许的是采用变通的方法,比如允许基金公司拿自有资金作为产品的安全垫(或说劣后)。也就是如果产品亏了,先亏基金公司那部分自有资金,直到亏完。
H. 我今年4月在农行办理了基金理财,当时银行的承诺是保本.并且保证有3.2的收益.一个月后随时都可以卖,可是快4
银行除了固存是保本保息的,其他的规定一律不能承诺保本保息,他当时给你承诺是口上说的还是什么,你再好好看一下合同里面有没有写明,你这个事警察肯定管不了,你要告也告不赢,普通小市民怎么去跟银行斗,说白了你愿意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就是因为相信银行,现在出了这种事真是个讽刺。你在银行做了多少钱的产品?
I. 基金投资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1:“明星经理”挂帅成噱头
基金发行时的拟任基金经理,大多都是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但此后的业绩却让人失望,这是咋回事呢? 2月25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上柜发行,该基金最大的卖点是,将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冠军领衔操盘。在此之前,沪上一家公司也刚刚推出的偏股型指数基金,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大黑马担任基金经理。
陷阱2:历史业绩成“金字招牌”
历史业绩真的代表一切吗?就在今年发行新基金的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网站上,该公司对今年的投资情况避而不谈,一味地称旗下部分股票型基金2012年业绩表现不俗,取得了多个业绩第一。同样,一家上海公司也有类似手法,炫耀着去年全年的业绩排名。
陷阱3:“承诺收益”多是忽悠
前不久,有投资者收到短信称:“某债券基金5.5%为稳定年化收益率,以基金管理费收入作保障。”我国现行《基金法》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意味着,无论是产品说明书还是销售宣传材料,甚至与投资人口头沟通,都不能承诺收益率。
对此,相关基金公司紧急辟谣,公司要求销售人员按照法规和公司统一审定的基金宣传口径进行基金销售,不得有承诺收益率的言行,也不存在具体的约定收益率。相关报道中的内容可能是个别代销渠道的个别区域、分支机构的销售人员错误理解和认识所发的短信内容。
陷阱4: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超10%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按照七日年化收益率 (以下简称“收益率”)计算,74只短债基金“收益率”大幅上涨,目前最新平均“收益率”达到3.96%。就在上述统计中,有21只短债基金最新收益率超过4%,最高甚至超过10%。其中,大成月添利理财B以12.41%的收益率,在上述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位,而其“孪生兄弟”大成月添利理财A,同期收益率也达到12.12%。紧随其后的是南方理财60天B、南方理财60天A、南方理财14天B、民生加银家盈7天B、南方理财14天A,这五只基金的同期收益率分别为7.45%、7.15%、5.45%、5.26%、5.16%,同期收益率均在5%以上。
陷阱5:货币基金稳赚不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货币基金根本没风险,怎么会出现亏钱呢?日前,有投资者发现,用股票账户上的闲置资金通过券商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某只交易型货币基金19万元,持有了三天,居然账面上还亏损了130元,觉得实在纳闷。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是首只上市交易型货币基金,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场内申购、赎回基金份额,又可如同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卖出基金份额。而货币基金并不投资股票,全部都是用来投资现金、通知存款、短期融资融券等,相当于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几乎没有亏损的可能。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上述亏损?
陷阱6:短债基金好于货币基金
一段沉寂之后,短债基金风声再起。日前,融通基金发布公告,旗下融通7天理财基金正式发行,而交银60天理财也面世发售。就在去年,短债基金的风头几乎无人能敌。其中,工银7天理财债基的首发规模接近400亿元,汇添富理财30天债券A则以215.37亿元的首发规模,排名紧随其后。
陷阱7:基金分红越多越好
以“持续分红”著称的沪上一家基金再次发布分红公告,旗下混合基金继去年分红三次之后,这只2011年底成立一年多来的偏股基金已迎来第4次分红,分红速度刷新近年来成立的同类产品。年前另一只基金成立5个月即首次分红。
诚然,“有红可分”证明了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有红愿分”则体现了持有人利益优先及对基金契约的尊重。但是,基金真的分红越多越好吗?其实,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市场比较多见,很多投资者愿意落袋为安,这与国内市场波动大也有关系。其实,基金业绩好坏与分红没有直接关系,就以A股基金来看,华夏大盘、华夏复兴、基金兴华等坚持封闭式操作的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优异。
陷阱8:买净值低的基金划算
买股票看估值,买基金看啥呢?基金净值越便宜越好?实际上,恐高心理是典型的基金投资错误理念之一,这在当前市场中普遍存在。基金的单位净值代表的是基金所持有的一篮子股票的单位价值。不过,基金净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该基金投资收益能力的强弱。
陷阱9:分级基金看上去很美
分级基金不错,尤其是A类没有风险,还能每年拿到很高的约定收益。事实上,分级基金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就在去年,由于股市连续下挫,有的分级基金就触发了“份额折算”条款。
当时,根据合同约定,北京一家基金于8月31日办理不定期份额折算业务。这样的结果就是,你账户中可能多出部分高风险基金份额,而市场如果还在下挫,那你的损失就会很大。
陷阱10:QDII基金都需要配置
“为了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你肯定需要配置QDII基金。”对于销售人员的这句话,很多投资者几乎耳熟能详。但是,你真的需要配置QDII基金吗?QDII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去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相比把钱只投放在A股一个市场里而论,QDII基金的分散定位就很有吸引力。
对此,投资者需要考虑两点:首先,QDII大多也是偏股基金,投资风险并不低,尤其很多是投资贵金属、房地产、油气的主题基金,其单边上涨下跌的特点更明确,业绩波动性更大;其次,是很多投资者要量力而行,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配置QDII才能分散风险,其实偏股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搭配,已经有效分散了你的风险。
J. 我想理财,买基金和买理财产品哪个收益率高
若是招行理财产品,不同的产品,计算方式不同,
预期收益回型:到期收益=本金*理财天数*年化收益率答/365天;
净值型:到期收益=赎回日净值*赎回份额*(1-赎回费)。
具体收益计算需查看各产品说明书。
基金无法事先计算出收益,要看具体运行情况,根据风险承诺能力划分,可以投资的方向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