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出事了吗
你好,摘用李达康书记的一句话“永远不要透支身边的人对你信任,失去信任=终身破产”,银行自身需要反省如何整顿和改革,严控风险,为百姓推出更好的服务;当然投资者也需要吸取教训,做任何投资都需要警惕风险,自身对理财骗术和风险的识别能力要加强,不要跟风投资。
『贰』 民生银行“假理财”案落锤什么结果
时隔半年,曾轰动一时的银行理财“飞单”大案——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16.5亿“假理财”案监管处罚落锤。罚款2750万,3名责任人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但事实上,这些客户购买的根本不是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此后,民生银行官方发布一则“关于理财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朋友圈海报指出:“截至目前,我行‘非凡资产管理系列’个人理财产品均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兑付了本金及收益。”
由此或可推断,前述“份额转让”产品中所包含的理财,应该不是类似的民生银行自营或总行审批合规代销的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事后公开表示,根据民生银行初步掌握的线索,民生银行“假理财”案系张颖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作为资金归集账户,编造虚假投资理财产品和理财转让产品,其本人或指使支行个别员工寻找目标客户,非法募集客户资金用于个人支配,有一部分用于投资房产、文物、珠宝等领域,所募集资金未进入民生银行账务体系。
内控机制存在漏洞
案件发生后,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表示,北京分行根据客户反映的信息排查发现,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使用伪造的理财合同和银行印章,骗取客户的理财资金,是一起由个人道德风险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涉嫌违法犯罪。
一位接近民生银行“假理财”案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航天桥支行案件爆发并非“爆仓”,而是民生银行内部自查发现的。他称,这反映出民生银行在内控方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总行打不开分行、支行的“黑匣子”。
在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看来,几百万的理财产品,资金一旦进入银行账户,银行中后台不可能没有监控,此外对于大额资金的转出也有监控。由此可见,“假理财”案的资金很可能根本就没通过银行账户;而如果是用别的银行卡,在民生银行网点刷POS机买理财也令人匪夷所思。
民生银行事后公开表示,造成此案的主要原因,一是个别基层单位内控机制和内控管理存在漏洞,合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合规体系建设和合规文化培育也有待持续强化。二是个别人违反制度,违规操作是此案件的主因。这也反映出分行日常业务检查的力度和频率不够,检查的及时性不强,对风险隐患缺乏必要的敏感度。三是分行对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防范和制约作用,特别是对关键岗位和人员的道德风险管理有所缺失。
石杰表示,民生银行内部已经召开全行专项会议,要求全体员工吸取教训,高度重视案件背后的问题,认真落实银监会“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银行业市场乱象”等专项治理要求,严格执行制度,彻底堵塞漏洞,深入排查隐患,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据了解,目前,民生银行内部迎来一场复杂的系统改革,包括私人银行管户系统嵌入理财产品中,全流程监控客户在分行、支行的情况;客户投资额度到一定层级后会交给在总行私人银行中心登记备案监控,以杜绝“飞单”情况。
骗子就应该收到惩罚。
『叁』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有出事了吗
2015岁末,不少理财跑路了关张了,所以如果不是知名度极其高的安全理财产品,还是不要参与,毕竟是自己的血汗钱,无论如何小心总是对的,不要忘记我们只是要赚点小利息,而某些理财产品是盯着我们的本钱来的。
『肆』 中国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怎么样有什么风险
这些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啊,风险较其他行业如:互联网金融理财要小些,但相应的收益也很少,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就是这样。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资的,如果能接受低收益的情况下。
『伍』 民生银行出大事了理财的坑到底怎么躲
最近民生银行可谓是多事之秋,萝卜章和飞单案齐发,问题非常严重,4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民生银行某支行行长向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成员出售虚构理财产品,称该产品保本保息,理由是由于“原投资人急于回款,愿意放弃利息,一年期产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还有半年到期,相当于年化8.4%的回报”。然而有人却发现该产品并不存在,涉案金额据说高达30亿元。看到这些新闻,瀚哥想起自己曾有个朋友因为某租宝事件一口气亏损了好几十万,让瀚哥不禁扼腕叹息。
经济视角观天下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