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I理财师是啥意思
人工智能(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引用人工智能网络)
这些年人工智能发展迅速,1997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人类对穷举法胜利的电脑嗤之以鼻,2016年AlphaGo1.0用围棋击败李在石,人类对电脑自我学习的水平表示还未够水准,今年AlphaGo2.0用围棋又战胜柯洁。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进步速度太快了,人与它的差距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弥补的。言归正传AI理财师顾名思义就是智能理财师,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有效的为客户挑选出合适的理财产品尤为重要。客户只需要选择产品的一些特性指标,如期限、年化收益、风控等,剩下一切都可以交给智能化系统。放眼世界,摩根、高盛以及蒙特利尔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都在纷纷布局智能投顾,国内市场上,互联网金融公司也争相在智能投顾上加大投入研发,走在行业前沿有AI理财师,智能系统从投资者的个人资产情况和风险偏好触发,匹配相应的资产配置方案,提供资产配置建议,AI理财师是个不错的发展趋势。
㈡ 第三次AI浪潮,我们该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在近50年来,共有三次巨大的风潮,分别是以三次人机对弈的典型历史事件为代表。从1962开始,IBM的阿瑟萨缪尔开发的西洋跳棋程序战胜盲人跳棋高手,到1997年,IBM的深蓝战胜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再到2016年AlphaGo战胜围棋选手李世石,人工智能在近50年来,第三次被推上舆论最前沿,并引发起公众的极大的热情及创业风潮,似乎只要跟AI绑定在一起,就代表了未来。
那为什么前两次的人工智能都在舆论甚嚣尘上后又销声匿迹,主要是因为前两次人工热潮是学术研究主导,而这次的人工智能热潮则是现实商业需求主导,这次的人工智能直接能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如互联网+一样,会颠覆很多行业的既定规则,重塑商业模式。且这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新闻媒体、机器视觉、艺术、翻译、自动驾驶等方向,人工智能都已崭露头角,并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正如之前特别火的一本小说“三体“一样,为什么一本科幻小说却被众多企业家追捧,其最重要的理由是其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及”降维打击“,未来的竞争是跨界竞争,很多时候不是行业的老大和老二把你打败了,而是别的领域的人跨界重塑你的行业规则,让你无路可走。
那么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积极理解并拥抱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改变,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AI+将代表了未来30年的方向,积极拥抱吧。如果你只是想谋取一个职位,那么在大量机器人代替人工时,你要清晰认识到目前人工智能还不能做什么,如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自我意识、审美与情感,这些都是目前机器人无法替代人类的地方,也是你的机会及竞争力。
来源【世界村在线投稿】作者:xiaowujing
㈢ AI行业投资机会要怎么正确看待
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52.1亿元,增长率达到51.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制造业等业界巨头布局的深入,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38.2亿元,增长率达到56.6%。
㈣ 你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如何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
人工智能只能的兴起,让很多过去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已被机器人取代,例如现在的无人超市、无人加油站。所以此时投资应选择人工智能替代不了或者受人工智能影响较小的行业,如美容与宠物行业等。
㈤ AI人工智能投资行业能往哪些方面发展
AI本就是一个在发展的行业,只是可以运用到不同的行业中去,像医疗机器人、养老机器人都是AI技术的运用。我看今年的国际健康产业大会议程安排上就有AI行业、医疗AI和养老机器人等,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上网报名参加。
㈥ 怎么通过AI投资理财
应该好通过,选择京大财富理财看看
㈦ AI在识别人类情绪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被用来做出更多关于我们生活的决定,工程师们已经找到了使其更具情感智慧的方法。这意味AI可以识别人类自然产生的一些情绪,最明显的是,扫描一个人的脸部并知道他们当时的感受。
人工智能的核心诉求是让机器实现对人类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这就需要从人类的IQ和EQ两个维度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视,而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所从事的研究仅限于倾向IQ方向的模式识别,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物联感知、逻辑推理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机器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但目前,人工智能情绪识别离开人类的干预,对复杂的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依然面临着困境。
情绪历史学家Thomas Dixon却对此表示非常乐观,他认为对于AI来说,情绪产生的机制可能类似于对大脑提取的众多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只要清楚不同文化、不同个体各因素的权重系数,情绪识别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㈧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 我们该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来临,那就意味着以前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将会大量被机器取代。很多岗位工人会失业,但社会福利会提升,个人生活应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在人工智能时代立足,我们应该,也是必须不断地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扩宽自已的知识面,提高自已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