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净值型理财产品如何看收益
净值型理财产品类似开放式基金,在开放期内可随时申购、赎回,净值类产品收益与产品净值有关。
主要是看购买时成交的净值和赎回时的净值变动,在不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如果净值上涨是赚了,净值下跌是亏损。
【举例:购买时产品净值为1.1,赎回时产品净值为1.2,在不考虑购买和赎回的费用的情况下,每份收益为1.2-1.1=0.1】
【温馨提示】
1、净值是未知价原则。
2、净值型理财产品在没有赎回前没有实际的收益。
(1)净值型理财收益波动扩展阅读:
收益方式:
1、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2、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
3、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4、一般银行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在股市不景气,楼市、车市观望的情况下,银行个人存款账户的“闲钱”正开始增多。
5、个人存放在活期存款账户“闲钱”在保证存款流动性的同时,会尽量获取可能的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一些短期理财产品就成为这些资金的追逐对象。银行以及基金公司在理财市场上推出了不少针对短期、流动性强的新型金融产品对留有流动性的个人而言就是不错的选择。
B. 净值型理财是什么意思
净值型是指该理财产品是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是没有预期收益和投资期限的,收益只通过净值来显示。净值可以实际反映出该产品的盈亏情况,这让投资人可以更准确的了解本次投资的盈利情况。
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在赎回的时候,需要确认净值和份额。因此,这类产品一般不是实时到账的,通常会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
净值型理财产品特点:
1、运作透明度高
净值型产品定期披露产品运作公告,投资者在投资期内可准确掌握净值型产品的投资情况及产品净值等信息,产品运作透明度高;
2、真实反映投资资产的市场价值
净值型产品投资资产流动性高,估值更为透明,在市值法的估值体系下,净值型产品净值可直接反映出投资资产的市场价值。
不过净值型理财产品通常来说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类型,投资者承担了净值波动的风险,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也有可能会亏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净值型理财产品
C. 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增长了为什么分红有时却下降
分红是理财产品公司决定的,和某一个理财产品收益率并不挂钩
D. 净值型理财产品走势有哪些规律
波动小,因为盈亏同源所以收益就比较低。
E. 净值型理财怎么算收益
计算其收益除了需要考虑该产品初始净值外,还需注意在申购时间和赎回时间它的当前净值。
例如,一款开放式净值类理财产品:
初始净值是1,产品运行100天之后净值为1.05,你申购了5 万元该产品,预计持有时间200 天。
根据净值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式,你申购该产品时它的年化收益率为:
(1.05 - 1) ÷ 1 ÷ 100 × 365=18.2500000%
但是要注意,因为你申购该产品时它的当前净值是 1.05,所以申购 5 万元,你持有的份额是:
50000 元 ÷ 1.05元 / 份=47619.0476190 份
可以根据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计算你的预期收益:
购买份额 × 年化收益率 × (预计持有时间 ÷ 365)=预期收益
47619.0476190 × 18.2500000% × (200 ÷ 365)=4761.90 元
当然,最终的收益是以赎回时的净值为准,假如持有 200 天后赎回时的净值是 1.2,那么收益是:
(本金 ÷ 买入时的净值 × 赎回时的净值) - 本金=收益
(50000元 ÷ 1.05 × 1.2) - 50000元=7142.86 元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最终是以赎回的净值为准。
所以当你选购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时,可以计算出它的年化收益率后来判断它的预期收益,最终再根据赎回时的净值来计算自己的实际收益。
(5)净值型理财收益波动扩展阅读
净值型产品则不同,这类产品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公布,更为准确、真实、及时地反应资产的价值。投资者根据产品实际的运作情况,享受收益或承担亏损。不仅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有利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消除风险隐患。
所谓净值型资产管理产品,是指发行方在发行相关的资产管理产品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投资人根据产品运作情况享受浮动收益的产品。
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并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2017年11月一行三会一局颁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该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监管当局对于打破刚性兑付的治理决心,预示着未来超九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在政策推动下转换为净值型。
F. 如何看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个别出现负收益,引发市场关注,也让一些对银行理财产品有着“保本”印象的投资者感到不太适应。对此应如何理性全面地看待?
市场变化必然导致净值产品的波动,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占比已达60%,这么大的规模,出现阶段性浮亏是正常现象。
资产端看,随着经济恢复,资金利率短期波动引起债券二级市场价格波动;产品端看,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对固收类净值型产品进行战略布局,客观上这些新产品的成立时间点较为集中于年初收益率曲线的低点。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回撤风险总体可控。除去少量产品外,绝大多数净值型理财产品由于资产组合较为分散、成立期限多元,净值波动有限。
,随着以资管新规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监管文件的落地实施,“破刚兑、净值化”成为银行理财业务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净值型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0.96万亿元,同比增幅67.49%。2019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0.13万亿元,同比增加4.12万亿元,增长68.61%。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与存量增幅均增长近70%,表明净值型理财产品在销售中逐渐为投资者所接受,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也逐步为投资者所理解。
理财产品净值化是对参与各方更加有利的选择。对客户来说,较之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不足客户承担、超额收益银行全拿,净值型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不足还是客户承担,但大部分超额收益归投资者所有,风险和收益基本平衡。
需要看到的是,净值波动是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转型面临的必然挑战。
银行理财客户主要来自于银行原有的存款客户,相较其他资管产品的投资者,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较低,对净值波动的容忍度较小。
这需要在理财管理端不断增强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市场端不断加强投资者教育及适当性管理,引导投资者积极适应市场波动,关注资产配置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并通过长期投资来平滑净值波动。
净值化趋势下,银行理财业务要把保护投资者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以更加专业化的投研实力、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和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提高理财产品净值稳定性。
建议,投资者应充分考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同时逐步树立起长期、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避免因为过度关注个别产品局部时段的净值变化,影响正常的投资决策。可以在投资之前到辨险识财查看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投资风险。
G. 净值型理财可能损失本金吗
举个例子:银行发行了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期限是6个月,估值方式是市价法,初始净值是1,6个月后根据投资结果;
在扣除银行的管理费之后,产品的净值变成了1.025,换算成年化收益率是5%。当然如果产品的净值变成了1.01%,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就是2%。可以看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比较大。
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逐渐退出之后,现在很多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以“业绩比较基准”来展示,也就是说银行根据自己的投资方向,已经测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收益率,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会在业绩比较基准附近上下波动。
如果产品的底层资产都是存款、债券之类的固收资产,那么最终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差别不会太大,浮动会非常小。但如果产品的底层资产中配置了少量权益类资产,比如未上市股权、股票、基金等,那么收益率波动就会比较大。
H.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意思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定义是按照份额发行并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特点有运作透明度高一点,净值型产品定期披露产品运作公告,投资者在投资期内可准确掌握净值型产品的投资情况及产品净值等信息,产品运作透明度高;真实反映投资资产的市场价值。
净值型产品投资资产流动性高,估值更为透明,在市值法的估值体系下,净值型产品净值可直接反映出投资资产的市场价值
但净值型理财要打破这种刚性兑付的模式,银行把客户的钱拿去投资,扣除一定的管理费之后,剩下的收益该是多少,投资者就拿到多少,如果亏了,投资者要自己承担。银行要定期披露产品的净值。所以说,净值型理财产品都不能保本,而且收益率都是浮动的
净值型产品改变的只是估值计价方式,并不代表着本金亏损的概率提升。
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逐渐退出之后,现在很多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以“业绩比较基准”来展示,也就是说银行根据自己的投资方向,已经测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收益率,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会在业绩比较基准附近上下波动。
如果产品的底层资产都是存款、债券之类的固收资产,那么最终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差别不会太大,浮动会非常小。但如果产品的底层资产中配置了少量权益类资产,比如未上市股权、股票、基金等,那么收益率波动就会比较大。
由于银行理财的客户群体大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都偏弱,所以即使银行发行的是净值型理财,大部分也都是稳健性比较高的固收类产品。
其实最简单的辨别产品风险的办法就是看风险等级,净值型理财产品都不保本,PR1级产品都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即活期理财,PR2级产品的底层资产大部分都是固收类资产,安全性较高,PR3级产品可能会配置少量的权益类资产或金融衍生品,收益率波动会大一些,PR4级和PR5级产品基本上都是权益类产品,风险很高,考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