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对股民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少股民,往往认为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其实,从利润增长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这类操作,属于一种相对中性的行为。
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都能及时收回理财产品的本金、获得相应的利息。这类利息收入,最终会被纳入上市公司的利润累积当中。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相应理财行为,对股民是件好事。
不过,上市公司的理财操作不应当过于频繁。如果一家公司频繁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就说明该公司的生产效率不高,资金大量闲置,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个长期的利好。
❷ 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可以不
你好,可以的。
但是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毕竟自有资金是公司运营的根基。
❸ 【请问】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闲置资金投资理财产品,是利好还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还是利空需要根据上市公司投资的理财产品的市场行情具体而定。分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利好(即利多)时:对多头有利且能刺激股价上涨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对房地产板块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次日地产股板块集体涨幅超1%。
利好(即利多)对多头有利,它能刺激股价行市上涨,利多的具体表现如公司利润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利率降低等。
2、利空时:对空头有利,且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重大利空消息,导致13日沪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3)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扩展阅读:
利空与利多,从来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势不两立还不说,有时还真假难辨。市场人士一般把利空分为实质性的利空,例如调高印花税,就带有政策调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场传闻之类的利空,那就经不起考验了,晚间有关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开高走。
利多也具同样的道理,也有实质性和非实质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税,就带有政策鼓励的用意,股指便会一冲上天,但也有传说中的利多,一旦没有兑现,不用说,所涉及的个股便跌跌不休。这种真假利空利多“骚扰”股市的例子,举不胜举。
多头当然喜欢多出些利多,而空头唯恐利空少了;多头有时会利用利多出货,也利用利空来吸货;空头也会利用利多反手打压,真是一对股市中的活宝。
❹ 国有公司用公司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否合法,有无文件依据
国有企业用流动资金购买理财的情况目前很常见,几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称用自有资金购买了理财产品。
如果按以下流程操作购买理财产品,是被允许的:
1、公司章程没有明确禁止购买理财产品。
2、报方案给上属集团公司。
3、原则上需要国资委审批。
❺ 信托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自己的信托产品,是否构成关联关系要求给出详细的论述和依据。
集合信托再去投另一个信托没见过,一款单一资金信托去投另一款集合或者单一信托也没见过,唯独TOT是这样的,即信托中的信托。
1、这类信托为成立一个母信托,母信托的投资方向为自己的子信托;
2、管理人一般为信托自己;
3、一般门槛较其它集合信托略低,50万左右起步,收益较其它集合信托也略低。
补充: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优势的,降低门槛有助销售,分散风险有助风险控制。比较考验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水平。
❻ 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好不好
我建议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存入京东商城小金库,收益化年收入4.5%左右,相对比较安全风险比较低。购买小金库相当于购买了一支货币基金,能得到风险低且稳定的投资收益,并且可以用来京东购物,如果急用钱当场就可以转出到银行。
❼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利好吗
是利好,说明风险自担,机构的债务端减少
❽ 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属于对外投资么
属于一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