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理财产品该怎么选择要看哪些指标呢
可以去妃云阁,目前市场上的余额宝是把资金拿去投资在基金这类上,就很不错。
⑵ 什么叫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没有保证不赔钱的理财产品。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
(2)理财产品主要看什么扩展阅读:
风险揭示
收益率
如广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还是累积收益率;产品是否代扣税、广告中的收益率是税前收益率还是实际收益率。
投资方向
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将投放于哪个市场、具体投资于什么金融产品、这些决定了该产品本身风险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
流动性
大部分产品的流动性较低、客户一般不可提前终止合同、少部分产品可终止或可质押,但手续费或质押贷款利息较高。
如果是挂钩型产品、应分析所挂钩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方向与区间是否与市场预期相符、是否具有实现的可能。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而且银行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理财专家说,在当前弱市环境,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9]
理财产品市场运行的无序状态主要体现在金融同业之间的市场分割与同质化竞争。这种现象与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有关。大量同质化的产品往往具有不同风格的产品描述与监管规则。
常见产品
第一大类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常见的有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
第二大类是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以银行发行为主。
第三类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主要分为银行理财产品和证券投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根据币种分类主要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以及双币理财产品;根据收益方式分类主要是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根据银行和投资人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同,主要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
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银行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
⑶ 一个理财产品的好与坏主要看那几点
一个理财产品的好与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是否正规,有规模,有年限。
2.是否有真的资金代管而不是假代管。
3.是否有实物抵押。
4.是否有风投入股。
5.是否有强力的监管体系。
6.回报是否较高却在合理范围之内。
7.回报能否及时到帐。
⑷ 现在选理财产品最主要看什么
选择理财产品,首先要安全,只有本金的安全才有谈收益的资本。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考虑收益的大小。
⑸ 怎样看购买的理财产品
手上有点小钱的时候,我的建议是买短期定期保本理财。
首先,买任何理财之前,先买1000试水。
放上一个月,看收益。年利率超12%的不买,定期超一年的不买。
原因有下,
你这手头的钱,没事的时候,是活的,有事儿的时候,是死的。
比如,突然计划春节小长假陪女朋友去旅游,预算5000怎么说?
是我的建议,拿出30%左右放余额宝,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为这钱日常消费和紧急大额消费都够用。
然后剩下的,可以投入稳健的理财产品去做定期理财。
至于定期理财的选择,个人建议:
如果对于流动性没有太大要求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可以考虑短期理财(券商+银行、P2P/P2B)、大额存单、银行结构性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理财。
短期理财产品,多数收益略高于货币基金,但是流动性稍逊色。
1,短期理财(券商+银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无法主动卖出,也就是到期赎回。
券商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66%,以20万元本金测算,一年的预期收益约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产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间。
P2B很多人说不会选。
说它风险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于蒙眼接飞刀啊!把命运交给老天,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说它风险高呢,上班族如我,以“边投边学”的姿态几年来还算稳妥,它成为了我餐盘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学会怎么选适合的,了解得越多,风险越可控。
我从2014年开始投P2B到现在,没耗费过多精力,每年多挣个几万,收益还比较有优势的。
也比较喜欢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所以选的是P2B类的头部平台,简单来说就是风险比较小,省事儿,但是收益顶多也就10%了,如果对收益没有特别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试。
年化收益在9%——11%,而且门槛低,300起投,现在投资还送500京东卡:100红包+500京东卡
ps:专属活动,此页面注册才有奖励
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理财论坛,体验一下优秀的客服服务和社区论坛,以后投资其他平台也有对比。
2,大额存单和银行结构性存款。
综合部分银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分别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动性更好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大多数是一年期以内,收益率在4%左右,不过现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动等风险需要自己承担。
3,国债逆回购。
个人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把自己的资金借出去,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时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选择分析。
以上几种是目前比较稳健的理财方式,也可以说是我自己投过的理财产品,确实是比较不错的。
说了这么多理财,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产品其实没有对错,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找到适合的,就是对的。
不建议购买项:保险、股票、股票基金、各种币。
说句实话,买这些东西能赚钱么?
能,但绝对不会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买股票能赚钱,还不如买彩票实际点。14年有朋友建议我买比特币,当时了解了一下,感觉噱头很大、风险更大,坚决不买,至今我也不后悔。因为,他买了五千多,一个月不到就变两千多了,然后为了止损就都卖了,没有人能够看到四年后今天涨成这鬼样。
如果你手头这两万不急用,就当不存在,你可以全买比特币,十年后再见。
⑹ 理财产品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极速猫理财:借款标的的审核流程
简单的说,就是审核借款人征信项目越多的,出现假标的概率越低,审核的信息越少的,越容易造假。如果平台风控审核不严格,不说平台造假,就那帮职业骗贷的人都能把平台搞垮。另外是否有多重审核机制,只要是人就会有失误,多一道审核,出错的概率就低得多。
极速猫理财:看借款项目信息披露
有业内人士在点评最近暴雷平台共性现象时,就提到这些暴雷平台信息披露都非常差,借款相关信息上马赛克打的几乎啥也看不见,对于这类借款项目,虽然我不能判断你是假标,但反过来想,我也不能判断你是真标啊?即使我不能判断出你是真标,那我为什么又会去投资你呢?所以真正用心运营的平台,还是要尽可能的多披露借款项目的信息。总体来说就是,披露越多的真实度越高。
极速猫理财:原始的审批资料
这一块前些年很多平台都喜欢上传最原始借款资料,但后来一流平台带头不披露最原始借款资料,改成全是电子版的后,披露原始第一线资料的平台就越来越少了。最开始那几年我们挑选平台时并没有第三方评级供参考,当时个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平台借款人借款资料上面盖的大红章子或者手印多的,看起来就更真实。现在也还有部分平台在披露最原始的借款资料,但这类做法目前越来越少。
极速猫理财: 看是否有政府部门出具的凭证
公司级或者个人出具的评级造假成本低,但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凭证,造假成本要高些。比如借款人户口本、行驶证、房产证、车管所或者房管所出具的抵押凭证,保险公司担保函等等。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出具的证件,都有二位条形码,造假难度很高,身份证就可以忽略了,因为个人身份证信息被泄露的是最多的,参考价值很有限。
极速猫理财:现场核实资产或者借款人
车子的话如果是质押的情况,可以直接去车库查验;如果是抵押的情况,可以去后台GPS中心查询抵押车辆最近的运行轨迹。如果都查不到下落的,那肯定就是假标。房标的话也简单,最直接粗暴的就是上门做家访。信标的话,可以通过电话向借款人核实。其它类的资产比如厂房设备和白酒等,核实起来比较难,因为一是不好确定它数量的多少,另一个是无法核实抵押物是否已经抵押给他人。
极速猫理财:打款凭证
这个主要是看钱是否是打到了借款人的账户上,如果是打到老板个人的账户上,而钱一直没打给真实的借款人,那这种是假标的概率就很大。但千万不要盲目认为有打款凭证的平台就一定安全,以前出问题的四达投资,每个借款标上也是披露有打款凭证的。另外就是看打款时间是否和发标时间很接近,如果很接近的真实度就高,如果是很久以前的打款凭证,那么还需要看是否是续借标或者是债权匹配的标,如果这两个都不是,那么就有理由怀疑标的真实性。但无论时间上有怎样的距离,一般都不会相差3年,因为网贷平台线下借款放款时,一般3年期限的就是很长的。只有极少数会出现5年甚至10年期限的借款。
⑺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应关注哪些要点
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应注意哪些要素?
1、收益率:是业绩比较基准还是预期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还是累计收益率,是税前收益率还是税后收益率,不同的收益率指标下产生的收益大不相同。
2、投资方向: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投放于哪个市场,投资什么金融产品,将决定产品风险的大小、以及最终收益情况(风险大的产品可能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
3、流动性: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购买者一般不能提前终止;少部分理财产品可质押,但须承担一定手续费和质押贷款利息。
4、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产品前应先评估自身的可承受风险水平及风险偏好,避免片面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5、信息披露:在购买理财产品后,投资者应及时关注银行披露的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
二、银行理财六个不等于:
1、理财产品不等于保本保收益的银行储蓄;
2、业绩比较基准不等于最终获得的实际收益;
3、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
4、宣传得好的产品不等于适合自己投资;
5、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
6、理财不等于无亏损风险。
投资者自愿购买理财产品,购买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理财产品购买合同、风险评估等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所购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风格,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并承担可能产生的投资损失。
⑻ 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主要看哪些信息
如果是我行理财产品,你可以看截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