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招商银行卡里的钱,成功买理财产品后,去银行打流水会有买理财产品的
交易流水是有显示的。
2. 我到邮政银行存钱,被工作人员忽悠了,买了理财,而且2天以后钱少了200是怎么回事
因为现在的理财产品都不是保本保息的。是有风险的,亏钱是很正常的。就像你在银行的买了理财股票基金涨跌都是很正常。
3. 中国邮政理财产品是不是骗人
中国邮政理财产品不是骗人的。2019年12月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该行于近日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中国银保监会已批准该行全资子公司中邮理财开业。
公告显示,中邮理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亿元,注册地为北京,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邮银财富系列理财产品:邮银财富债券。邮银财富债券系列理财产品面向中端个人客户发售,产品认购起点5-15万元,主要投资信用等级较高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等债券类资产。邮银财富债券系列投资期限灵活,1-6个月期限可灵活选择。
邮银财富系列理财产品:邮银财富-e享。邮银财富-e享是邮储银行面向电子渠道个人客户发售的一系列理财产品,均为非保本浮动类型收益。此系列产品发售数量也较多,并且均为面向全国发售的产品,目前在东营地区均可购买。
此系列产品均为手机银行专属产品和电子银行专属产品,起购金额均为一般人民币理财产品中,起点较低的5万元。一般情况下,理财期限越长的产品,预计收益率也相对较高。
邮银财富系列理财产品:邮银财富-尊享系列。邮银财富-尊享系列是邮储银行面向个人营销系统VIP客户发售的一系列产品。据官方资料显示,此系列产品认购起点在5万元—15万元。而就目前此系列产品发售情况来看,产品起购金额大都集中在5万元—10万元。
(3)邮政银行买理财产品刷流水扩展阅读:
人民币理财业务是邮政储蓄核心业务之一,现已形成了“创富、天富、财富”三大系列产品线,满足了高、中、低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
特点:主要投资于信贷资产、银行间债券、票据等,因此该产品具有低风险性,主要体现在收益稳健、基本固定。
适合客户:保守型投资者,不希望投资本金承担风险,风险承受力较低。对于评估得分小于12分的保守型客户,可推荐客户购买该系列。
注意事项:虽然该系列产品风险较低,但是该系列定位为非保本浮动收益性,因此理财经理自己要充分理解这些风险,并在销售前明确、具体地向客户提示产品风险。
4. 邮政储蓄银行买理财产品为什么交易明细查询是消费呢
你好,抓紧看看自己的理财产品协议书,看看是不是保险或者其他非银行发行的产品吧。如果发行机构是邮储行那就没啥事,如果不是那就仔细看看协议。
5. 理财产品上银行流水吗
理财产品会上银行的流水,因为您如果是在银行卡上面有了正常的支出,那就会走在银行的这个交易记录上面。它可以看到您买的是哪个银行的,甚至说哪个理财产品的相应的支出方式,但这个不会影响你正常做流水的验证。
因为银行担心的无非就是你不能够有及时稳定的收入偿还贷款,如果能够满足银行对于流水审查的要求,那当然就可以了,你这个钱到底是支出了买了个新手机,买了新电脑啊?还是说买了理财产品并没有想象那么重要,因为银行并不关心你到底买了什么样的理财产品。
6. 购买理财产品,银行能查到流水吗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于自己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能够查到流水吗?也是让很多朋友对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实际上我们要知道银行是没有办法去查到相应的流水账的,因为流水账是属于个人的隐私,银行是没有任何权利去查取的相应的流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银行确实能够通过很多手段查到我们的流水,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那么银行也是不能够去这么做的,这样做毕竟是违法的,也是不可取的,一旦对相映的人员造成经济的损害,还有因此受到巨大的惩罚。
7. 妈妈在中国邮政存钱,被银行忽悠买了理财存了50000说不到一年取给本金得百分之60,到了一年给本金
现在银行都骗去存钱的人买保险,买理财产品,让你妈赶紧退了,三天犹豫期内可以退保的。保险理财产品都是预期利率,到时候把本赔掉都有可能,别指望它挣钱!
8. 我今天刚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买的产品。买的时候不知道我要存定期的,她就给我推销了个理财产品。说是和定
银行购买的保险,都有15天的犹豫期,期内退保没有损失。不过我还是建议你重新看一遍保单条款,是否真有你想的那么不堪
9. 在邮政储蓄银行柜台买的理财产品为什么在交易明细里查询是消费支出呢,买的不是保险产品
购买理财产品会从你的银行卡内扣划相应金额到你的理财账户中,类似于转账,属于支出的一种。显示消费支出也属于合理范围。
10. 我到邮政储蓄银行存定期,误买了理财产品,工作人员当时说和存定期一样,可以提前取,结果取不出来怎么办
如果理财产品协议上已经明确写有封闭期的话,时间不到是取不出来的,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注意仔细阅读购买协议,不要一味听信工作人员,银行人员因为有些产品他们是有销售任务需要完成,存在误导客户的嫌疑,所以下次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