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理财保险比较好
目前在售的理财保险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和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不同的险种,其风险性有所不同。B. 各个保险公司的主流险种是什么各有哪些利弊
引言:提到保险,人们虽然最为熟悉不过了,但是也有许多人对它并不了解。保险就是可以在大家生病或者意外事故的时候有一个资金保证。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每家人都会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份或者若干分保险。目前保险有好几种,连车现在都要买保险。但对于保险仍有好多人不是很懂,下面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各个保险公司的主流险种是什么?各有哪些利弊?
三、感悟
保险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之处,带给巨大的利益,但是也不能因此利用这个原因和一些假的信息来获取利益。对于保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具体买哪一种,每种保险都有不同作用和价值,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来进行投保。每个险种都有自己的保障功能。
C. 保险业有哪些理财产品
保险的理财产品都是忽悠人的,你说风险有多大?
1,想算计保险上赚钱的,最后反被保险算计了!保险,就是你消费,保险公司为你服务,他是赚你钱的,不是给你分钱的,你不能把保险的本意给弄错了,弄错了就会上当受骗!
这个保险里面包含了更多的忽悠和欺骗,给人留下的就是更多的心酸和不靠谱!
2,保险分红和所谓的商业养老险就是一种忽悠陷阱、首先将你的钱款长期锁定。陷入其中。长期不能自理。所谓理财分红就是要自己存取自由,没有分毫损失。这种忽悠陷阱既不能自己理财,又不知道最终的效益。如中途取款要损失惨重,只能按现金价值退保,而这个现金价值远远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一直到死,死的时候还要得的病,和保险合同上的病对号入座才可以理赔,否则就不会理赔!
应该在人大,政协会上提议,抵制保险分红忽悠客户陷入理财陷阱,同时也要给保险公司有个规则不允许也无权给公民强制,变相,误导公民财产以保险分红为由,使财产投入分红陷阱,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3,你以为这个大病保险就那么好理赔,这个重大疾病就是陷阱!
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如买生命意外险(生命价值险,也是保死的),因为,功效是一样,可是,交的保费要少的多。如一位30岁的人保重大疾病险30万保额每年要交9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点钱),保生命意外险30万保额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对家庭负责,保生命意外险就可以,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也最少。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赚的是货币贬值的钱和退保时所扣相当一部份金额,所以,你缴越多钱保险公司就赚越多,每年9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个什么样概念差呢?
4,有句话叫做:防火防盗防拐子,推销保险全打死。可见当初保险业刚在国内起步的时候,用了许多老百姓无法太理解和欺骗的手段,导致了目前保险业的巨大阻碍!什么银行的是单利,保险的是复利,我们来问下,保险的复利怎么就跑不过银行的单利?保险业以后要是不终归于保障,意味要和银行拼理财分红,只会自寻死路。
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保险公司那个理财产品最好
依个人情况而定
银行理财产品采取的主要是单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数额的存款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收益空间。不论是固定收益还是采取浮动利息,在理财期限内,银行理财产品都采取单利。保险理财产品则不同,大都采取复利计算。即在保险期内,投资账户中的现金价值以年为单位,进行利滚利。三是支取的灵活程度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固定的期限,如果储户因急用需要灵活支取,会有利息损失。保险理财的资金支取情况分几种:一是可以灵活支取,如在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可以要求部分领取投资账户的现金价值,但合同项下的保险金额也同时按照比例相应地减少,会影响保障程度。如果全部支取,要扣除准备金账户的费用损耗,只返还保单现金价值,会造成较大损失。二是不可以随时支取,直到保险期满时,死亡保障金和投资账户的现金价值可以一次返还。银行存钱:就是存取方便但是利息很少,现在五年期定存才:2.5%,还要扣百分之二十的利息税所以不能抵挡通货澎胀所带来的损失。而保险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的投资项目,因为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产品保底的利息已达到一年:10%最少啊。我们公司有一款产品一年的固定收益是:16%,老年的时候还可以本金一次拿回来养老相当不错的。而且保险还有生命保障和不用扣个人所得税相当不错。最后:如果你的钱在短期内不用到的话就可以买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如果是短期内可以就要用到的就最好放银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E. 哪个保险公司的理财型保险收益高
你好。
很多同仁都推荐智赢人生这个险种,我倒不介意在这再分析一遍这个险种。
不是说这个险种不好,但是这个险种不是适合任何一个人的,各位连提问的朋友的基本情况都不知道,就在这里推荐险种,是不是有点……?
保险最重要的是保障功能,就像是一场足球赛里的守门员,是家庭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即便是投资,首先也要有确定的收益,无论保险公司是否盈利,这些钱都应该是写在合同里,确定能得到的。
下面是我对以前帮一个客户做的平安的智赢人生险种的分析,完全根据保险条款,完全客观,供参考。万能险都是大同小异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平安《智赢人生》
1.首先,这是一款万能险,是一款投资理财类的险种,是一款全部收益来自于保险公司的分红的理财类保险。
2.缴费期间:万能险是没有固定缴费期限的,但是原则上,缴费期限是至终身。
合同条款4.1项:期交保险费的交费期间自本主险合同生效日起至被保险人身故时止。
另外,万能险的保障性扣费也是终身的,下面会详细讲到。
3.投资收益:既然是一款投资理财类型的险种,最关心的毕竟是收益如何。
(10.4 保证利率:本主险合同的保证利率为年利率1.75%,对应的日利率为0.004795%。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
这句话是合同条款的原文,也就是说,这款保险可以保证的年收益只有1.75%。可想而知您能确定拿到手的收益有多少。
(相关新闻:现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25;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02月26日公布2010年2月万能保险结算利率"此利率为年利率" 平安个人万能保险 约等于4.375%,相关信息可以在平安的网站上找到)
万能险的收益受银行利率的影响不是很大,它的高收益来自高风险。而现在的金融环境下,投资的收益可想而知了。而各家主要销售万能险的保险公司自08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多次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以平安为例:最高结算利率为5.75,一年半的时间,结算利率调低了1.5个百分点。
4.所谓的“存取灵活”
所谓的存取灵活,是指的可以部分领取现金价值。
如果部分领取现金价值,会同时有两个结果:
a.基本保额(详见条款2.3 (2)项)减少,带来的结果就是保障的减少,保障额度是随着账户价值的部分领取而等额减少的。
b.保单价值(详见条款5.3项)的减少,带来的结果就是收益的减少。
本来收益就不多,再减少点……
5.初始费用:(不知道他给您讲这个险种的时候是否提到了初始费用的收取,现在保监会要求,业务员在给客户讲解万能险的时候,必须明确说明这一点。如果他连着一点都没有给您讲,那还是考虑换个业务员吧,他连起码的职业道德都没有)
“您每次交纳保险费后,我们收取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作为初始费用,扣除初始费用后的保险费按照本条款“5.3 保单价值”的约定计入保单价值。(详见合同条款4.4款)
举个例子:
你第一年存6000块进去,他先扣除50%,剩下3000块给你去做投资,第二年你又存6000块进去,他扣除25%,剩下4500给你去做投资,第三年扣除15%,第四年10%,第五年及以后为5%。
收益可想而知……
6.保单价值(条款5.3款)
简单表达一下,保单价值就是你交完保费,扣除各项费用后,拿去做投资的本金。
根据合同说明,计算方法如下:
保单价值=保费-初始费用+持续缴费奖励+保单红利-保障成本-部分领取的现金价值
7.保障成本:
你的主险和附加险都是10万保额,万能险作为一个投资型的保险,想要保障的话,保险公司是要收取保障成本的。并且,只要保险合同有效,保障成本就一直会扣除。直至你的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即保单价值)不够支付保障成本,保险合同终止为止。。(说明,主险和附加重疾的保障成本是分别扣除的,也就是主险要扣一个保障成本,附加险还要扣一个保障成本)
再者,保障成本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的,尤其到了后期年龄比较大的时候,保障成本更是高的惊人。
第三,保障性的成分越高,也就是保额越高,对应的保障成本越高。
如果想要让保险有效期延长,那就只能降低保险金额,以求降低保障成本。但是,这又违背了您买保险的初衷。
第四,如果把每年扣除的保障成本用来选择一款传统的重大疾病保障的话,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
8.重疾保障:
重疾保障是30类。
像原位癌,心脏支架手术等均是不保的。并且,最重要的,如果发生重大疾病理赔后,主险的保额是会减去相应的保险金额的,这一点,不知道业务员有没有给您讲。
9.关于计划书:业务员在做计划书的时候,为了显得收益更高,惯用手法是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把风险保额调低,这样,保障费用扣除就会变少,但是,保险不就是为的保障么?
到时候把风险保额调低了,那这份保险除了每年的分红,还有什么意义?
简单总结下,根据年龄性别等,万能险有他适合的客户群体,以及设计方案。
但是,肯定不适合以保障为主的保险方案,不适合钱少的人投资,不适合作为强制的养老储蓄,不适合40岁以上的人投保,不适合短期投资。
智赢人生主险 每千元保额保障成本费率表(50岁至终身,折合每年)
年龄 保障成本(男)
51 5.78
52 6.36
53 6.99
54 7.69
55 8.45
56 9.29
57 10.21
58 11.22
59 12.33
60 13.55
61 14.89
62 16.36
63 17.97
64 19.74
65 21.68
66 23.80
67 26.13
68 28.67
69 31.46
70 34.50
71 37.83
72 41.47
73 45.45
74 49.78
75 54.50
76 59.64
77 65.24
78 71.32
79 77.92
80 85.07
81 92.81
82及以上 101.18
附加重疾 每千元保额保障成本费率表(50岁至终身,折合每年)
年龄 保障成本(男)
50 9.31
51 10.26
52 11.39
53 12.45
54 13.81
55 15.10
56 16.65
57 18.06
58 19.80
59 21.99
60 24.37
61 26.65
62 28.19
63 29.40
64 31.02
65 32.16
66 33.77
67 35.35
68 37.36
69 39.96
70 42.71
71 45.21
72 47.04
73 48.40
74 49.73
75 50.96
76 52.19
77 53.31
78 54.20
79 57.30
80 60.70
81 63.47
82 64.76
83 64.92
84 65.01
85 65.02
86 65.02
87 65.02
88 65.70
89 66.37
90 68.49
91 70.74
92 73.15
93 75.72
94 78.40
95 81.21
96 84.15
97 87.22
98 90.43
99及以上 93.76
(以上是每千元保额的费率表,您想要多高的保障,费率对应乘以相应的倍数就是每年扣除的保障费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F. 各大保险公司的比较现在什么类型的保险比较好
保险产品很多种,首先要根据您的年龄,经济条件等等来选择,
没有那种产品最好,只有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以30岁左右为例给您以下建议:
1、首先,当然先考虑社保,社会保险,往往普遍性广,适宜人群也广,涉及养老与医疗等,这是一个基础的保障,有必要提前做好,职业或者非职业的30岁人士都是可以参保的。
2、商业保险,是完善社保后的第二步选择。由于商保的险种多,这就可以针对某些方面进行重点保障,需要的就多保,不需要的就少保,关键在于依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配置。
3、选择商保的险种,建议优先意外险、健康险,重点关注重疾险,至于其他的险种嘛,建议若是经济条件较好的话,可以先考虑养老险然后再选择理财险,保障第一。
4、保额配置这块,一般情况下,建议保费支出应控制家庭年收入的10%到15%左右,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多的话影响家庭其他支出水平,少的话可能又会起不到保障作用。
G. 理财应该购买哪些保险公司
还行吧,保险公司的的理财应该都是保险理财
你买的是好好看看是不是报本金的,别到时候不保本金
到时候出现什么问题,咱们多亏的慌啊
在就是保险公司的利率要第一些,就跟线下那些实体店一样
其实你可以去微信的理财通中看看,理财通中有很多保险理财,还有其它的
而且利率也要比保险公司的要多一些,还安全,主要的是支持随时存取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H. 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财万能账户收益率是多少
网上能查到,新华公司2015年的收益率每月都是5.25%
I. 理财型保险的种类有哪些
关注理财型保险的过程中,分红型保险是其最为突出的一种表现模式。该种类型的险种理财的模式则体现在储蓄和分红两部分,而分红的模式则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对于各位投保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过各位投保者也应该注意,各个保险公司红利都是不固定的,根据保险公司实际运营情况而定,所以想要达到更好理财目的,各位投保者应该选择经营情况更好的保险公司。
认识理财型保险的时候,投资连结保险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险种。该险种从名称方面来看便是将保障和投资两部分更好的融合为一体,而投资的人群根据投资账户当时的表现来决定具体投资额度问题。各位投资者只有在判断方面非常正确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更为理想的答案,每一位投资者都应该更好认知这部分的内容,这样才能选择更好的保险。
在对理财型保险了解的过程中,万能险也属于该种类型的险种。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名称,主要便是在于该险种能够抵御利率方面的波动,这样便能够为投保者利率方面提供更好的保障,达到更为有效地理财目的。而且保费也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一部分则用来理财,具有非常好的规划效果。
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够积极关注理财型保险的具体内容,只有将这部分的内容更好考虑后,这样才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由于是理财目的的险种,在保费方面都是比较高的,各位朋友还需要量力而行。投保过程中保险公司选择也非常重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