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银行理财经理飞单造成损失的责任
这个问题如果银行有过错,那么,就应该要承担赔偿责任。
⑵ 金融中的飞单是什么意思
是银行员工售卖银行系统之外的理财产品,钱流向了银行外部。
1、理财飞单是银行员工售卖银行系统之外的理财产品,钱流向了银行外部,而这些外部的资金没有银行监管风险很大,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让投资人损失惨重,甚至本金不保。
2、理财飞单可能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也有可能是外部的一些资管产品,也有可能是一些不存在的假项目。银行在售卖理财的时候必须进行双录,即录音录像。投资人一定要通过银行的正规渠道:银行柜台、理财窗口、自助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进行购买。
3、“飞单”事件主要特征:
(1)是银行员工涉嫌误导销售,且提前主动离职;
(2)是投资者多为银行高端客户;
(3)是相关产品资质差、风险高,但许诺超常规的9%-15%高回报;
(4)是行为隐秘性强,往往是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甚至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投资者上访时才得以暴露。
(2)理财经理飞单私募基金扩展阅读:
1、2014年以来广东银监局通过信访投诉等渠道,发现数起“飞单”事件,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银监局提醒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和防范:
(1)要注意查证购买产品是否银行正规产品,可通过唯一的产品编码在中国理财网上查询;
(2)要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
(3)要对高额回报有独立清醒的判断;
(4)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
(5)要及时投诉和举报异常情况。
⑶ 在银行买理财让理财经理给骗买飞单了怎么办
这个说实话,把钱要回来的概率不是特别高,因为你不能证明买非此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你资源的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
但是,对于这种欺骗客户、违背职业道德的客户经理是不能姑息的。
1.向该银行总部投诉,例如你在XX省农业银行XX支行购买的理财产品,你就向农业银行XX省分行投诉。
2.向当地银监会举报此不法行为。
我一个朋友就成功将钱追了回来,祝你成功
⑷ 理财产品中的飞单是什么意思
飞单就是销售业务员拿到订单后,不将订单交由自己公司做,却将订单放在别的公司做。
每款金融投资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管理人,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管理人就是银行,而“飞单”产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银行,而是一家投资公司。所以,投资者在遇到理财经理介绍某款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产品的管理人是谁。
“飞单”产品主要以超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加上理财经理的各种口头保证,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很容易被骗。据统计,10月份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1%,一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5%,其中会有个别超高收益产品出现,但收益率都在6%左右。与之对比,“飞单”产品的投资收益要远远高于这组数据。
“飞单”产品则主要投资于实体项目,通常是以股权、债券等形式投资于某某企业,或某某项目。还有部分“飞单”产品的投资方向为股市、或海外市场。
⑸ 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理财经理该销售公司的理财产品
虽然没相关经验 但是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和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搞好关系然后让他介绍一些优质客户给你 第2可以从保险行业的客户经理那拿到一些资源 第三 找做证券基金方面及同行的沟通结交这方面的人脉 时间久了 有人脉了就好做了
⑹ 私募基金飞单,结果募集公司的老板失联,但其他高层及处置团队还在,客户造成损失,飞单人员的法律责任
可以起诉的
⑺ 银行拿到私募资格,理财经理的机会有哪些
银行拿到实木的资格过后理财经理的机会就来了他能够开发更多的大客户因为师母往往都是对有钱人采用的
⑻ 民生银行30亿理财飞单 卖的是什么理财产品
专家提醒,消费者切莫贪恋高收益理财产品,有些承诺的高收益,是预期收益率,但并不会明确写入销售协议里。
投资时如何防范飞单
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如何防范飞单呢?业内人士对金融界保险频道表示,可采用“两看一查”的方式防范飞单:
一看产品管理人
任何理财产品都会有一个产品管理人,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人自然就是银行,保险产品的管理人是保险公司,如何购买的产品不是实际的对应管理人,就是有问题的。
二看盖的什么章
“飞单”产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产品的本机构。而是某理财项目公司、投资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资者在遇到理财经理介绍某款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盖的什么公章,凡盖的是其他公章就需谨慎对待。
三上官网或打热线查询
还有就是理财产品的名称,客户可拨打银行的热线电话或登录银行官方网站查询所购买的产品, 如果是“飞单”就不会有记录。
⑼ 在浦发银行理财经理诱谝下,没有符合够买私募基金资格的投资者,够买了私募基金造成损失怎么维权
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条件有很多,而且缺一不可,主要包括资产证明、风险匹配度和足够的缴纳资金,如果你购买了,说明至少你拥有资产证明(300万金融资产或连续3年50万年收入),同时买了至少100万元的产品,至于风险不够,也可以通过签署额外的条款来解决,既然你已经买了产品,说明在程序上对方是没有责任的,所以你必须拿出对方诱骗的证据,比如录音,或者伪造资产证明的文件等,不然是无法维权的
⑽ 27位老人血本无归,银行员工飞单如何赔偿
3月11日,连阴雨天气放晴。难得的好天气没能让几个老人高兴起来。
"两年来,上海银行没有给我们一个实质性的解释或计划."基金爆炸近两年后,他们再次来到银行要求赔偿计划,但仍然失望。
2019年3月,良卓资产私募基金爆发,旗下8只基金欠款20亿元。这些老人购买的资金也在其中。
但上海银行原财务经理陆游当时宣称“银行背书无风险”,现在看来全是“谎言”。在陆游的推荐下,感动了27位老人。他们误以为自己购买了银行背书的理财产品,但实际上理财经理做了一个“飞单”,购买了良卓资产旗下的一只私募基金。
上海家好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南码头路社区援助律师卢群杰全程跟踪此案。他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案例。
“银行财务经理挂上海银行的名片,导致老年人毫无征兆地购买资金,涉及银行工作人员与外部犯罪分子的勾结。”卢群杰解释说,老年被害人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在民事案件中以整个上海银行作为被告。但根据司法实践,刑罚优先于人民的原则,都是刑事案件判决后才能进行的。
上海蓝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余强也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当私人基金经理被公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时,他们通常需要在人民之前受到惩罚。在刑事诉讼结束之前,投资者不能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主张偿还投资损失。
“先刑事后民事”的程序也可能是上海银行一直无法给出答案的原因。但是这些年老的受害者正在与时间赛跑。
余强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要求卖方承担责任。“销售机构在推出私募股权产品时,未能根据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履行适当的告知和解释义务,未能确保投资者在充分了解投资目标及其风险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决策。销售机构有重大过错的,销售机构应当对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余强指出,上述路径可以有效避免“先罚后人”的程序性障碍,直接要求基金管理人以外的第三方承担清算责任,从而快速追回投资损失。当然,最终收回的资金受到第三方偿付能力的限制。但他指出,银行、证券公司等一般销售机构不需要考虑偿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过去P2P矿爆往往是私人机构造成的,但这次事件却包含了银行工作人员与外界的勾结,这对银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教育和组织管理是有意义的。其次,全国范围内的P2P平台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么多受害者,如何赔付和维权?这一事件也可以引导受害者,通过诉讼正确维权。”卢群杰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