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的必要性

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1-04-12 09:01:56

A.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靠吗

一般情况下,目前基本上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注明是保本产品回,没有注答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B. 关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意义

建行“利得盈”起存50000元。
1.这种理财产品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不等。存上之后相当于定期。这部分钱在账户上划走,只有在到期的时候才会打入你的账户。在此期间,你想取也找不到钱。
2.利率都是年收益率,高低不同。你买一年的肯定比三个月的收益要高。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年收益率比往年低了很多。具体要去参照发行时产品对外宣称的收益率。
3.这个是理财产品不是基金。只有基金才有定投。理财产品是固定的。而基金定投是指每个月固定的日期存入固定的金额,而不是随便指定时间和金额。你说的那是零存整取。利率更低。
4.理财产品一般风险性很小很低。基本都可以拿到当初公告的利率。而基金分为很多种。股票型的肯定高风险高回报。债券型的是低风险但是稳健。货币型无风险但是只适合短期投资(例如一个月)利率相对较低。

C. 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监管的意义

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监控的意义:关键是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适当监管体制之下,从而保障健康有序发展。只有通过适度监管才能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更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使银行直接面临潜在的风险降低,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控。

D. 银行的理财产品能达到理财的目的吗

大凡去银行存款的客户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给你推荐某某理财产品。理由是,这种产品的收益远远高于你的存款利息。有据相关资料显示,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还算不俗,成为投资者津津乐道的理财方式之一。年化收益率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有几个投资者能真正了解银行的理财产品呢?银行在产品发行、宣传实现收益以及风险提示方面往往是滞后的,导致投诉频频。 那么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划分种类很多,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QD2型。其中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标的比较广泛,有挂钩个股,挂钩大宗商品市场如原油、铁矿石等标的。一般来说,挂钩型产品和所挂钩的个股收益是成正比的。但这也不是却对的,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是,对标的的运行区间是有所限制的,达到这个区间的低值和高值,都可能获利,如果一旦超过该区间,就会有零收益的情况。也就是说,尽管个股涨幅很大,但由于产品设计的问题,挂钩个股的理财产品却收益很低。在此有专家建议,对于投资者应对某一行业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才是理性、正确的投资方式。 银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都会评估风险,考核投资的可行性。但如果该产品提前达到了预期的收益,在持续运行下去不一定达到收益。或者风险很大。银行会提前终止该产品。所以在购买时,看有无提前终止这一条款,如果有,就要全面考虑自己的投资计划并承担如果提前终止的投资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在给客户推荐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告诉这个产品的预期收益,但预期收益不代表就是实际的收益。而银行在推销这个产品的时候往往也会去对客户的个人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测试,只是口头了解。就推荐相关产品。这也是风险之一。 在做银行理财投资的时候不但要相关的投资知识,更要有投资的风险意识。

E. 银行理财产品一定安全吗

一般来说,理财产品的安全要看的是资金安全还是本金安全。
资金安全主要看的是理财产品到期后能不能按期兑付,即会不会违约。如果不能按期兑付,就算收益再高也没什么用。从这方面来说,银行理财即便不再保本,但资金还是安全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过违约的情况。当然,如果只是银行代销的其他机构的理财产品,还是有可能出现违约的。
而本金安全,就主要是看买了理财产品之后会不会亏钱。从理论上来看,银行的保本理财具有保本承诺,所以一般本金是不会出现亏损的。在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本之后,显然就存在了亏损的可能,所以投资者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不过从实际来看,即使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也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的本金就不安全了。
为什么不再保本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不安全了?
首先,很多银行理财即便不承诺保本,但本身风险也是比较低的,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数银行理财都是偏向稳健的,其投资的资产多为可产生稳定收益的资产,虽然这些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也比较低。有些不承诺保本的银行理财,甚至几乎就不会出现亏损,比如现金管理类产品。
或许,各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起来之后,会有一批高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可直接投资股票),但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会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或者以净值化产品的形式出现,比较好辨识,如果不想本金冒太大亏损风险,不买这类银行理财便是。所以只要对收益率没有太高的要求,买银行理财,本金还是相对安全的,只是少了一个保本承诺而已。
其次,虽然绝大多数银行保本理财以后都会消失,但还有一种保本理财可能还能继续存在,那就是结构性存款。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但并没有把结构性存款纳入进去,或许是把结构性存款定性成了存款,因为在央行的存款统计数据中,也是把结构性存款归为存款的一种。不过,从产品的设计上看,结构性存款更像是理财产品,而不是存款,所以结构性存款更多被看成是一种银行理财。
而结构性存款不仅能保本,而且还能保障最低收益率。既然不受资管新规的影响,即便其他银行保本理财都消失了,结构性存款可能也会继续存在。

F. 为什么银行有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可以吸引追求更大利息的储户,也让银行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采纳哦谢谢

G.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超5% 还有存钱的必要吗

存款和理财的风险性是不同的,每家理财产品都会有个明确的风险提示:理财非存款,投资需谨慎。
正因为存款利率比较低,现在人们理财意识也比较强了,但仍需注意区分风险。另外,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多数在4-4.5这个区间,保本型产品甚至只有3点多,超过5的好像不出名的小银行发行的吧。

H.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意义很大,可参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座谈会会议纪要》

I.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个人金融业务有哪些作用

中国股市的爆发性上涨激发了普通大众对投资理财的极大热情。2007年4月份沪深两市新增A股账户总数高达478.7万户,一举超过了2005、2006两年的新增开户数总和,两市账户总数已逼近1亿大关。然而在这样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更需以豁然的心态坚持“理财是人生规划,理财是财富保护,理财是长期投资,理财是资产配置”的基本理念。根据研究机构对美国91项大型退休计划项目十年间的长期投资收益分析,证明“资产配置策略”是投资组合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对投资收益的贡献度为91.4%,而“择时操作”(1.9%)和“证券挑选”(4.6%)只起次要作用。而从金融计量学的原理简单推论,如果我们只有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两种投资选择,在两种资产之间定期变化的转换策略与投资期内在两种资产之间平均分配投资的配置策略相比,尽管两者可能有同样的预期收益,但前者的方差(用来衡量收益的波动性)显然要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根据自身的投资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在股票、各类基金、债券、存款以及其他固定收益产品中选择合适品种,进行合理配置,构造相对稳定的长期投资组合是大众投资者理财的根本之道。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因其丰富多彩的结构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丰富的资源,商业银行是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的品种除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外,还包括企业债、企业短期融资券、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并且随着我国债券资本市场的加快发展,无担保的企业债、企业中期票据以及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都将更多地出现在这个市场上。同时,商业银行还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原理,不断开发以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产品,直接对接企业融资与个人投资需求,从而极大地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其次,随综合化经营的拓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更多更深地介入股票市场。目前,很多银行都发行了境内新股申购的理财产品以及基金组合投资理财产品,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随着银监会放宽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投资范围,银行理财产品还将成为国际股票本市场的重要投资渠道。

第三,银行通过结构性理财产品开辟新的投资方式与投资渠道。除债券、股票、信托等原生金融工具外,金融衍生品及内嵌金融衍生工具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是成熟市场上较为普遍的金融工具。其原因在于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能够将原生金融产品各种固有的特质重组打包,构造出新的金融要素组合,从而满足投资者在期限、流动性、收益、风险方面的个性需求。同时,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当他们的资金规模不足以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风险时,可以利用结构性产品实现本金保护的前提下对风险资产的投资。例如,光大银行推出的与股票或基金关联的同升系列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提供本金保证的同时,将投资者的理财收益与境外股票的表现相挂钩,从而分享资本市场上升的空间。此外,通过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还可以接触到水资源指数等一些另类投资领域。

最后,商业银行能够接触到的投资市场面最广,可以利用的投资工具最多,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原生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债券、股票、基金、信托、汇率、信用、商品等等,都可以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因此,银行可以在更宽泛的范围内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方案与风险管理方案。仅以笔者所在的光大银行为例,每月发行不同期限、不同币种、不同投资方向、不同风险度的理财产品达十余种,足以满足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总体上看,中国金融环境大变革的时代,理财业务将国内居民财富迅速扩张对金融服务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外在要求与银行自身进行金融创新以实现战略转型与差异化经营的内在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经营后,其创新潜能与竞争意识被激发后,其创造力也是无限的。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已经融入了本外币衍生产品交易与开发、债券集合交易、直接融资渠道扩展、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资产证券化、动态保本技术、资产配置等概念与机制,成为银行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集中反映。自光大银行2004年9月推出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小到大,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根据银监会的数据,2005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额达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境内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额则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当然,既然是一种投资工具,银行理财产品也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首先要了解产品的收益机制(投向或关联标的)与风险点,选择自己熟悉的投资领域;其次,要了解产品所隐含的市场趋势观点,权衡自己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历史表现永远不能代表未来,理财产品实际提供的仅是一座桥,桥那边的世界会是怎样,是否会是产品结构所描述的,投资者自己要有个把握;最后,长期投资与资产配置仍是选择理财产品的出发点。

中国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今后,我们将会看到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负债管理、内部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将不断推陈出新。而商业银行稳健的经营原则、完善的内控机制、强大的金融人才储备、良好的信誉背景、畅通的内外交易渠道,都决定了在理财业务等金融创新领域,银行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下一步,银行理财业务在产品开发方面将以能力建设为导向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特别是在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方面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在客户服务方面,将不断扩大服务内涵,由单纯的产品销售过渡到客户财富管理与财务规划;在市场推广方面,在进行电子化平台与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将更多注重投资者保护与投资者教育,加强风险揭示与信息披露……

可以断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产品的结构与层次也将是丰富多彩的,不论中国股市如何变换,这边风景依旧。

阅读全文

与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的必要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融资 浏览:721
ppp模式融资担保 浏览:157
沈阳有外汇业务的工商银行 浏览:269
申购理财产品的原始凭证 浏览:530
美丽华集团市值 浏览:524
贵金属公司待遇 浏览:9
国际结算在国际融资中的作用 浏览:49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得超过 浏览: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浏览:982
华泰证券债券回购 浏览: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汇指标 浏览:442
杠杆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吗 浏览:504
手机工行怎么换外汇 浏览:408
中原证券风险权限 浏览:719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胡继之 浏览:447
恒天财富信托延期兑付 浏览:822
人鬼交易所2云资源 浏览:903
邮储银行可以境外汇款吗 浏览:682
温岭易转金融服务包装有限公司 浏览:782
2016年日本汇率走势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