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银行里的理财会亏吗
不管你做什么理财产品都不会说百分之百没风险,就算是银行储蓄都有风险,万一银行倒闭呢,但你也会说这个基本不可能发生,所以只能说什么产品相对风险小,或说他的亏损是小概率事件,例如银行储蓄。
但现在银行定期储蓄利率较低,基本跑不赢通货膨胀。所以为避免资产缩水,做一些收益稍高的理财产品是十分有必要的。你应该属于相对较保守型。目前银行的受托理财、国债、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较适合你。其中国债和货币型基金风险比定期存款高不了太多,当然收益也低于受托理财和债券基金,基本只比定期存款高些。银行的受托理财,拿招行说,可以高于5年定期存款利率,是银行利用自有资金池操作,风险和银行信誉挂钩,除非银行自身出现问题,保本保息是可以做到的。最后是债券型基金,这个预期收益最高,是银行对债券(国债、企业债等)进行组合推出的产品,为增加收益可以买些
Ⅱ 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未到期却被被动赎回并且亏损
哈哈哈 就问你 有多少银行理财经理是真的为客户考虑推荐产品的
Ⅲ 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大跌吗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2403款,较前一周增加了99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9%,较前一周微幅下降0.01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可能继续走低,但短暂的回调之后,8月份或止跌企稳。
扬子晚报记者 李冲 实习生 钱洁
银行理财收益连降三周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65%、3.67%、3.91%、4%、4.06%、4.14%、4.18%、4.24%以及4.4%,呈现连续上涨。理财分析师认为,7月第一周银行理财大幅下降之后,之后两周都小幅下滑,不出意外的话,7月份银行理财将迎来“八连涨”之后的“首跌”。
从产品期限的收益率来看,上周12个月以上期限产品收益波动大,3个月以内及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收益率较前一周上升,但3个月-6个月及6个月-12个月理财产品收益率略有下降。从不同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来看,保本理财收益降幅大于非保本理财。然而,虽然整体收益率下降了,但5%(不含)以上理财产品数量较前一周却增加了38款。融360理财分析师还是要提醒大家,国有银行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及中小银行收益率超过5.5%的理财产品要看清高收益背后的原因,一般来说高收益产品不是结构性理财,就是私银客户或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
8月份收益率或止跌企稳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跌吗?华创证券研报指出,7月以来,跨过半年末考核时点,资金面压力有所缓和,理财收益率小幅回落,但是考虑到银行负债结构性调整的压力依然存在,收益率不会出现快速下行的情况。
有银行内部人士也认为, 近日央行连续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资金投放,市场利率连续下跌,下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可能进一步走低,不过市场资金流动性整体来看还是偏紧,银行长期资金压力并没有减轻,短暂的回调之后,8月份银行理财收益或止跌企稳。某股份行理财经理则指出,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可能再大幅上升,但是考虑到资金面的整体情况,也不可能大降。预计未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会保持平稳,建议投资人遇到高收益理财机会,不妨把握机会拉长投资期限。
Ⅳ 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现,你还会储蓄吗为什么

理财子公司的设立,无疑对社会有好处,对于银行来说更可以使银行业务与理财业务各自回归本源,从而有效厘清责任,隔离风险,最终实现金融秩序的稳定。母公司可以对子公司实施行政管理,以及资源调配等,但是子公司仍然属于一个独立法人。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自然也就与银行无关,道理就在此。综上所述,理财子公司的出现,究竟能否改变理财与储蓄格局,或改变投资者选项?不仅需要时间来证明,还需要看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强弱,以及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这些都会影响投资偏好。
Ⅳ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Ⅵ 我2017年在邮储买了定期四年的理财,结果是保险。他们说只可咨询当事业物员,是不是被骗了
我2017年在邮储买了定期四年的理财,结果是保险。他们说只可咨询当事业物员,是不是被骗了?理财需谨慎,现在很多银行网点没有向客户提示风险和提前取出的亏损,只强调利率高,如果你想退保可以向保监会投诉,看有没有双录!
Ⅶ 目前,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什么问题风险
资管新规实施满月。在“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银行“保本”理财发行量、收益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向净值化转型效果还未充分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净值化转型仍存在资产估值、投资者教育等诸多障碍待突破。当前,一些银行已开始在产品方面作出尝试性准备,但市场仍在等待理财产品监管细则落地,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将适时发布。
银行理财市场的变与不变
资管新规中部分条款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巨大。4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从发行数量、平均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现明显变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自3月开始骤降,4月环比减少20.42%至10846款。进入5月后,产品发行数量持续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938款,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减少317款。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保本理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4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为33.15%,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5月以来保本理财发行量有所收缩,占比持续下滑。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我们会向客户强调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间保本理财仍会继续发售,但在销售过程中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约定收益给予客户。但与去年相比,预期收益率下降得明显,产品并不是特别好卖。
2017-2018年4月中国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购买理财的渠道也逐渐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手机银行和网银正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的主要渠道,占比达到62.46%。在和银行业内人士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大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资源的投入。
Ⅷ 为什么现在好多人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拿去理财
这个其实是很多金融公司都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投资者教育没有普及,就算是我周围的人,都有对理财、投资这些字眼充满抗拒、抵触心理的。

也就是说,在存钱的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理财越来越方便,购买理财产品的网民也在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