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可以去各个银行,比如工行、建行、农行等银行的理财栏目查阅,需要综合全面的理财产品,可以考虑去广州数据天使网看看,戳我用户名可见网址,主要有以下服务:
1、国内宏观:具体分类为国民经济核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经济、汇率、利率、财政、国内贸易、证券市场、价格指数、金融、就业与工资、生活水平、景气指数、人口与资源、特色宏观数据、地区宏观数据等;
2、国际宏观:以上分类包括中国内陆市场外,同时涵盖美国、日本、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蒙古、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土耳其、新西兰、葡萄牙、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瑞士、南非、沙特、西亚国家、南亚国家、中亚国家、中欧体国家等国家;
3、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型、高收益型(风险也相应增加)等;
4、财务数据:主要为A、B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希望能帮到你~
Ⅱ 如何辨别一款理财产品是银行自己发行的还是代销其他机构的
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我们熟知的主要有自营类理财产品和代销类理财产品两种类型,其实还有一种叫做银行托管理财产品。
以下着重分析一下银行自营类理财和代销类理财如何分辨。
“自营类”理财产品
银行自己通过具备理财产品开发资质的独立法人公司或者专业理财业务部门发行的理财产品,我们称之为“自营类”理财产品。
银行自营类理财产品安全性较高,因为以银行自身信用作为背书,合规性有保障。
一般来讲,银行自营理财产品会有风险评级,风险由低到高划分为R1-R5级,分别对应着保守、稳健、成长、进取、激进五个类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来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自营理财产品辨别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根据理财产品说明书来甄别。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会有理财产品发行人或者产品管理人的信息,如果这些主体是银行,那么就属于银行自营理财产品。比如下边这几类,就都属于银行发行的自营理财产品,也很好分辨:

相对于“自营类”理财产品,“代销类”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自主发行,而是银行代理销售的,比如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发行的理财产品。而银行只负责销售收取佣金,并不参与这类理财产品的管理。
所以“代销类”理财产品一旦售出,无论出现何种风险,责任归发行机构和投资者承担,与银行无关,除非代销银行及其员工为了获取高额佣金汇报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银行“代销类”理财产品如何辨别?
我们清楚了银行“自营类”理财产品如何判断,“代销类”理财产品的辨别自然是手到擒来。
如果产品说明书发行主体显示的是XX保险公司、XX基金公司或者XX投资公司的字样,必然不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属于银行代售;合同文本有非银行的公章,也极有可能是银行代售。
还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不是激进型投资者,属于偏保守的,建议不要投资“代销类”理财,更不要相信保本保收益,收益率特别高的理财产品,因为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总结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银行自营类理财和代销类理财的区分方式。预期收益来讲,银行代销类产品会明显高于自营类产品,但是风险系数来讲,银行自营理财更为安全一些。
但是任何投资理财方式都是有风险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理性投资,获取稳定的收益为主。
Ⅲ 能否帮忙区分各个机构都可以发行什么理财产品或者叫资管产品。有什么区别
我通俗一点解释其区别,资产管理,是你把自己的资产(包括在银行存的钱,你的房产以及你手上值钱的东西)放到一个公司,比如私人银行,或是资产管理公司,然后他们根据市场的情况,把你的资产拿去配比,投资,其目的是为了让你资产增值。信托产品,如某集团公司需要一笔钱,这边钱它想通过募集而得,但是这样是违法的,所以要通过一个中介,如银行或信托公司,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银行理财产品有很多种类,有的是单一信托产品,有的是银行募集资金,然后去投资,获得的回报反馈给客户,也有代销其他一些基金,证券等。
Ⅳ 银行理财产品属什么债
在中国,大多数投资者对银行存在着盲目信任,似乎买银行理财产品就可以等同于“绝对安全”,尤其是在一些没什么理财经验的人(主要指刚接触的菜鸟、大爷大妈)眼里,只要把钱投进去,就可以躺着收回本金与利息,什么也不用管。(不知哪来的自信)
套路一:模糊自发与代售。(这几乎是行规,不管大小银行,基本都有这种情况,因为理财经理及其业务部门都是有业绩考核的,为了完成KPI,自然会自降道德底线)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往往注重宣传收益率,强调银行的信誉背书,不太会主动告知这款产品是银行自行发行的,还是代售的,这些关乎风险的事情,常常被刻意隐瞒了。比如,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某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鑫元基金”,亏损超13%,但银行在销售时对投资人不但没有说明风险情况,甚至许多投资人都不知道,该产品并非银行自己的产品。说白了,这款基金产品只是在银行代销(帮别人卖),银行依据销售情况拿提成返点而已,并不承担产品的风险,不过坑人的是,银行为了钱,只是一再强调“半年绝对回报13%”。
那么,怎么区别自发与代销呢,有两招(请自行收藏,拿走不谢,告诉越多人越感激你)。
第一,凡是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查不到的你自己看着办。第二,如果是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合同中会有银行名称。
代销产品很容易导致飞单(理财经理卷走客户的钱跑路了,很多都是临时工,就算不是,也难以抵挡这种诱惑),大家经常看到的买理财钱亏了或者钱没了基本是代销产品。
银行理财范围的所谓“飞单”,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利益驱使下,违规代销理财产品,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让客户购买,数额往往较高。“飞单”多出现于代销产品。代销产品中,主要有基金、贵金属、私募、信托、保险等。因为是代销,产品盈亏都由管理公司负责,银行多不担负责任。
套路二:理财变保险。除了自发的理财产品,银行还会代销保险、基金、券商计划、信托资金业务等。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本来是去买理财,赚取收益的,但被理财经理混淆了概念,结果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保险,等悔悟过来发现,我去,我的本金及收益呢?
2010年,重庆的杨女士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投资连结型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累计缴费15万元。到2015年3月退保时,却只拿回了86635.67元。
保险产品没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获得保险金是不确定的,保险金只有在保障期满或保险事故发生时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还要承担一定的损失。(上面的例子还不明显吗,15万变成8万)
必须明确一点的是,银行里面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保险,保障功能极其微弱,所以想买份实实在在的保险,最好别首选银行。
套路三:神秘的预期收益率。买理财,你肯定最关心收益率,但收益率其实是有很多花样的,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带坑里了。
理财产品说明里,一般提到的收益率,是指“年化预期收益率”。这个“年化”并非指投资人在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获得的收益比例,而是以1年为期限做出的一个收益率衡量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假设您的理财产品期限为1年的话,收益率达到多少。比如一款宣传预期年化收益5%的理财产品,产品期限为三个月(90天),三个月后,你的收益不是:本金×5%,而是本金×5%×90/365。
套路四:收益计算陷阱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包括:募集期、投资期、储蓄期、清算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只有储蓄期是算理财收益的,募集期、投资期和清算期基本上都不获利又占用了时间。
募集期是产品开始销售到终止销售的一段时间,一般是5到7天,这个期间收益是按银行活期计息,有些银行甚至连活期收益也没有。
而产品到期了,都会有个1-3个工作日的清算期,也就是说产品到期的当日你是拿不到本金和利息的。更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写的都是工作日,如果中间正好隔着双休日,那又是不花一分钱再占你5天资金。如果产品9月30日到期,赶上一年中最长的节假日国庆,三个工作日后也就是说至少10月10日后才能拿到本金和收益。
所以,现实中,经常会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我购买的产品,产品期限到了,但是收益和本金迟迟还没有到帐啊?越想越不安,越想越后怕。最后到银行问才知道原来是该款产品的“清算期”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没有到帐,请耐心等待。这种略坑的感觉,有木有?哈哈,还不是怪自己在购买的时候没有详细问清楚情况。
例如,老王买了一款30天的理财产品,金额为10万元,预期收益率是5%,募集期是6天,到期获取的收益是100000×5%×30÷365=410.96元。如果是在募集期第一天购买的,那么募集期的6天是没有收益的,仅按照活期利率0.35%计息,共100000×0.35%×6÷365=5.75元。如果清算期赶上国庆长假,可能要被占据10天,(如果银行还给活期计息的话)按活期算共100000×0.35%×10÷365=9.6元,资金实际占用期限是46天,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410.96+5.75+9.60)÷100000×365÷46= 3.40%,两者相差:5%-3.4%=1.6%。(遇到这样的理财产品,你就默默哭去吧)
因为有募集期和到账期,此类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可能远达不到银行宣称的收益水平。所以要仔细考评每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否则,就忍成内伤也没人救得了你。
Ⅳ 银行理财产品和其它机构的理财产品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像觉得银行的理财产品就会更保险,实际上不是这样,银行也不给保本,甚至大部分来说,收益更低。
Ⅵ 银行理财产品和第三方理财机构有什么区别啊
在北京,银行理财产品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区别在于:
银行理财产品:理财金额较大、周期长、盈利未知分、等
第三方理财机构:理财金额无限制、周期短可进行循环投资、资金分散投资利益有保障
希望采纳,呵呵
Ⅶ 请问银行里有没有专业的投资部门,那些银行理财产品是由什么部门负责的
有专业的投资部门,也就是常说的投行部。
不知道你想问什么,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由总行投行部策划、分析后组成的产品(也许有个别银行是分行也有权限设计),然后下发到全国分支行向社会推行。
销售方案是由各分支机构的金融产品部(也许有别的名称,个人银行部等等)统筹,具体销售落实到各分支机构的个人金融部。
问题比较模糊。
Ⅷ 银行的理财产品是跟第三方机构合作的吗
银行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得看具体情况。
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Ⅸ 农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发行机构指的中国农行和农银理财有区别吗
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上述监管要求成立的全资子公司,由之前开展理财业务的总行资产管理部转制而来,在保持风险不变、客户服务能力不变的前提下,专业从事理财产品发行、投资管理等相关业务。农银理财在理财产品发行上继续以净值低波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辅以混合类、权益类等博取高收益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理财需求。同时作为农业银行集团控股的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农银理财在风控、投资等方面纳入全行一体化管理,延续农行稳健的经营理念。
(作答时间:2020年8月21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