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消費公司現狀

金融消費公司現狀

發布時間:2021-05-11 06:05:57

A. 金融零售支付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的認識和看法在支付業務實際開展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監管部門的意見建

前瞻產業研究院有《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應該說艾瑞,易觀偏向應用分析,前瞻偏向行業分析。第1章: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環境分析1.1第三方支付產業政策環境分析1.1.1第三方支付產業主要監管政策1.1.2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1.1.3第三方支付應用市場監管環境1.2第三方支付行業經濟環境1.2.1行業與宏觀經濟相關性分析1.2.2國家宏觀經濟環境運行分析(1)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分析(2)國家宏觀經濟環境預測1.2.3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1.3第三方支付行業金融環境1.3.1金融環境運行情況分析1.3.2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分析1.3.3支付體系運行分析1.4第三方支付行業社會環境1.4.1社會公眾接受程度1.4.2居民消費結構分析1.4.3居民支付習慣分析(1)線下用戶支付習慣(2)線上用戶支付習慣1.4.4互聯網用戶發展分析(1)互聯網用戶規模(2)網民網路應用行為(3)手機上網行為分析(4)互聯網用戶屬性分析1.5第三方支付產業技術環境1.5.1第三方支付系統發展水平1.5.2第三方支付產業安全水平1.5.3手機支付技術環境改善狀況(1)移動支付技術發展迅速(2)NFC技術逐漸成熟第2章: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2.1第三方支付產業牌照發放分析2.1.1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情況2.1.2支付牌照發放前後狀況(1)牌照發放前行業存在的問題(2)牌照發放後對行業影響分析2.1.3支付牌照的申請條件2.2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規模分析2.2.1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2.2.2第三方支付細分市場份額2.2.3第三方線上支付注冊賬戶2.3第三方支付境外業務規模分析2.3.1第三方支付跨境業務發展現狀2.3.2第三方支付跨境交易主要模式(1)境內買家向境外購付匯模式(2)境內賣家從境外收結匯模式2.3.3跨境電商外匯支付牌照企業數2.3.4第三方支付跨境業務服務領域2.3.5第三方支付跨境業務交易規模2.4第三方支付產業區域競爭格局2.4.1按經濟區域劃分情況2.4.2按省份劃分情況2.4.3按業務覆蓋范圍情況劃分2.4.4行業內企業市場競爭格局2.5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預測2.5.1第三方支付線上注冊賬戶預測2.5.2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預測2.5.3第三方支付跨境業務規模預測第3章:中國第三方支付細分業務發展潛力分析3.1互聯網支付行業吸引力3.1.1互聯網支付行業規模分析(1)互聯網支付行業用戶規模(2)互聯網支付行業交易規模(3)互聯網支付行業市場規模預測3.1.2互聯網支付行業SWOT分析(1)互聯網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優勢(2)互聯網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劣勢(3)互聯網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機會(4)互聯網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威脅3.1.3互聯網支付行業模式分析(1)網關型支付模式(2)信用但保型支付模式(3)支付模式對比3.1.4互聯網支付行業收益來源分析3.1.5互聯網支付行業應用場景分析3.1.6互聯網支付行業競爭格局分析3.2移動支付行業吸引力3.2.1移動支付行業規模分析(1)移動支付行業用戶規模(2)移動支付行業交易規模(3)移動支付行業市場規模預測3.2.2移動支付行業SWOT分析(1)移動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優勢(2)移動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劣勢(3)移動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機會(4)移動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威脅3.2.3移動支付行業盈利模式分析(1)獨享交易傭金模式及應用(2)交易傭金分成模式及應用(3)金融機構主導模式及應用(4)第三方主導模式及應用(5)國內移動支付行業盈利模式3.2.4移動支付技術現狀與趨勢分析(1)移動支付技術發展現狀(2)移動支付技術發展趨勢3.2.5移動支付行業應用場景分析3.2.6移動支付行業競爭格局分析3.2.7移動支付行業整體發展趨勢3.3固話支付行業吸引力3.3.1固話支付行業規模分析(1)固定電話支付終端布放規模(2)固定電話支付行業交易規模(3)固定電話支付行業市場規模預測3.3.2固話支付行業SWOT分析(1)固話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優勢(2)固話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劣勢(3)固話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機會(4)固話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威脅3.3.3固話支付行業業務模式分析3.3.4固話支付行業應用場景分析3.3.5固話支付行業收益來源分析3.3.6固話支付行業競爭格局分析3.4數字電視支付行業吸引力3.4.1電視購物規模分析(1)電視購物渠道交易規模分析(2)電視購物渠道市場規模預測3.4.2數字電視支付行業SWOT分析(1)數字電視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優勢(2)數字電視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劣勢(3)數字電視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機會(4)數字電視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與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的威脅3.4.3數字電視支付行業盈利模式分析3.4.4數字電視支付行業應用場景分析3.4.5數字電視支付行業相關業務分析(1)業務流程(2)總體發展戰略3.4.6數字電視支付系統分析(1)系統的組成(2)第三方對接能力(3)系統特點分析3.4.7數字電視支付行業競爭格局分析第4章:中國第三方支付其他業務發展潛力分析4.1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發展潛力4.1.1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環境(1)監管環境(2)技術環境4.1.2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市場現狀4.1.3預付卡銷售規模與特徵4.1.4預付卡消費規模與特徵4.1.5企業預付卡業務申請規模4.1.6專用預付卡市場發展現狀(1)上市公司預付卡發行情況(2)領先連鎖企業預付卡支付情況(3)專用預付卡支付特點分析4.1.7通用預付卡市場發展現狀(1)通用預付卡發行主體分析(2)通用預付卡市場規模分析4.1.8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系統風險(1)技術風險分析(2)操作風險分析(3)資金風險分析(4)政策風險分析4.1.9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發展前景(1)銷售渠道多元化(2)預付卡多種形式介質互通使用更加頻繁(3)預付卡與零售企業電商業務結合更加緊密4.2銀行卡收單業務發展潛力4.2.1銀行卡收單市場現狀分析(1)網路收單市場分析(2)POS收單市場分析(3)ATM收單市場分析4.2.2商業銀行收單業務布局分析(1)國內受理市場布局(2)境外受理市場布局(3)互聯網支付市場布局4.2.3銀行卡收單業務競爭重心分析4.2.4銀行卡收單業務經營效益分析(1)利潤分配(2)市場主體效益差距大(3)中小企業效益提升潛力大4.2.5銀行卡收單業務發展風險分析4.2.6銀行卡收單業務發展前景4.3貨幣匯兌業務發展潛力4.3.1貨幣匯兌業務發展現狀4.3.2貨幣匯兌業務存在的風險4.3.3貨幣匯兌業務與銀行的關系4.3.4貨幣匯兌業務競爭狀況分析第5章: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應用領域前景分析5.1第三方支付產業應用領域結構5.1.1各應用領域交易現狀5.1.2主要應用細分領域費率水平5.2網上零售支付領域5.2.1網上零售交易規模5.2.2網購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5.2.3網購用戶支付方式偏好5.2.4網購商戶接入方式偏好5.2.5網路購物行業競爭分析5.2.6網路購物支付前景分析5.3航空客票支付領域5.3.1航空客票網上交易規模5.3.2航空客票網上支付現狀(1)航空客票銷售方式(2)航空客票營銷手段(3)航空公司網站吸引客戶5.3.3在線旅行預訂分析5.3.4航空客票支付企業競爭分析5.3.5航空客票支付前景分析5.4網路游戲支付領域5.4.1網路游戲網上交易規模5.4.2網路游戲網上支付現狀5.4.3網路游戲支付企業競爭分析5.4.4網路游戲支付前景分析(1)支付方面(2)網路游戲本身5.5電信繳費支付領域5.5.1電信繳費網上交易規模5.5.2電信繳費網上支付現狀5.5.3電信繳費支付企業競爭分析5.5.4電信繳費網路支付前景分析5.6公共事業繳費領域5.6.1公共事業繳費網上交易規模5.6.2公共事業繳費網上支付現狀(1)繳費電子化(2)迅速鋪設渠道5.6.3公共事業繳費支付企業競爭分析5.6.4公共事業繳費網路支付前景分析5.7網路保險支付領域5.7.1網路保險網上交易規模5.7.2網路保險網上支付現狀(1)用戶拓展(2)渠道多樣化5.7.3網路保險支付企業競爭分析5.7.4網路保險支付前景分析5.8其他應用支付領域5.8.1B2B支付領域分析5.8.2信用卡還款領域分析5.8.3教育市場領域分析5.8.4基金市場領域分析第6章: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企業經營分析6.1第三方支付企業總體經營格局分析6.2第三方支付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6.2.1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SWOT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2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3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SWOT分析6.2.4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SWOT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5易寶支付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SWOT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6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SWOT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7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1)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6.2.8開聯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9北京錢袋寶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綜合信息情況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7)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10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11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6.2.12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6.2.13易生支付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用戶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6)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14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5)企業支付業務最新動向分析6.2.15聯通支付有限公司經營分析(1)企業基本情況分析(2)企業經營結構與范圍(3)企業支付業務發展分析(4)企業支付業務優劣勢分析(5)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第7章: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7.1第三方支付產業細分市場發展趨勢分析7.1.1行業發展趨勢分析7.1.2產品發展趨勢分析7.2第三方支付產業細分市場發展前景預測7.2.1互聯網支付行業發展前景7.2.2移動支付行業發展前景7.2.3固定電話支付發展前景7.2.4電視支付行業發展前景7.2.5預付卡行業發展前景7.2.6銀行卡收單業務發展前景7.2.7貨幣匯兌業務發展前景7.3第三方支付機構競爭與發展策略建議7.3.1第三方支付業務風險控制策略7.3.2第三方支付資金安全發展策略7.3.3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前景分析(1)第一梯隊企業(2)第二梯隊企業(3)小型支付企業7.3.4第三方支付企業運營策略建議(1)企業競爭策略(2)行業拓展策略(3)產品創新戰略(4)競爭結果分析

B. 中國金融業現狀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國有銀行、 國有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金融風險因素。 但三資企業及股份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因素未變; 外資也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投資項目也越來越大, 而且大多是長期投資,外商不會輕易放棄。
因此推斷, 中國在三五年內不會出現類似東亞其它國家那樣的金融危機。但是, 真正的危險是在三五年之後, 當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的壓力, 對他們的經濟及金融體制進行全面開放,徹底改革, 建立起與國際完全接軌的先進體系以後, 將會對中國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如在二戰之後, 美國接管日本及德國,輸入美國的經濟體制, 使日本和德國的經濟較快地發展起來, 而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中國漸漸拋在後面。 因此,中國必須抓住各國在金融風暴後進入調整期的有利時機, 盡快改革金融和外匯管理體制,改善銀行服務, 進一步提高出口競爭力,吸引外資紮根中國, 使中國的經濟保持實際高質量的調整增長。因為要真正避免危機, 就必須保證基本經濟因素的健康。
中國要維持一種實際高質量的高速增長, 就必須打破過去的傳統發展模式,即:發展經濟—銀行增加貸款— 國有企業—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大陸的經濟, 已經形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一個是國有銀行與國有企業部分; 另一個則為三資企業、股份制企業部分。 後者在近五六年內得益於先進制度與優惠的政策,發展相當迅速。 由於外資進入中國後,在中國最先進的地區引進最先進的技術、 管理,建立了基本上與世界經濟相接軌的企業。 三資企業與一些股份制企業成為中國最健康、最有活力的部分, 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源泉。 現在中國正進入一個關鍵時刻。 隨著一些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完成,中國投資環境的「硬體」 部分逐漸完善起來,中國現在吸引外資的外部條件越來越好。 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是勞動力最便宜、土地(用於發展製造業基地) 最多、市場巨大和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目的地。現在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什麼,就是中國的政策。 政策成功不成功,有效沒效,不在於降低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 也不是看中國有沒有市場, 而主要是看能不能降低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和實物成本不一樣。實物成本,如勞動力的成本、 土地的成本、資本的成本, 都是可以根據一個國家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但「交易成本」 卻是一個人為造成的成本,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 但是不可能避免,做生意時,可能不容易看到而不去考慮, 但最終成功與否,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中國,交易成本很高, 主要體現在政府、會計、法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服務方面, 整個都跟不上。政府部門有重重人為的障礙要打通, 銀行和律師根本不能適應面向國際市場經濟的需要, 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市場的「交易成本」。 外國投資者很想來中國投資,但他們都感到來中國投資不容易, 故爾採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中國市場高額的「交易成本」 主要存在於金融服務中。 中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金融業的問題。因此, 建議中國在現階段採取一種有限制、有控制的金融開放政策, 包括向外國銀行開放貸款業務,允許三資企業運用美元進行交易等。 一方面可以使外國投資者看到中國有決心開放金融業,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開放風險。

C. 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15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情況

憑借持牌系、發力早、場景豐富等特點,捷信得以迅速發展,成為消費金融領域的龍頭公司。2016年上半年,捷信新增貸款190億元,活躍用戶730萬,成為消費金融領域名副其實的領軍企業,吸引著諸多目光。

D.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現狀及痛點是什麼謝謝

  1. 用「互聯網+」思維解決企業融資痛點.

  2. 」互聯網+「不是一個新詞,不管你加不加,互聯網都在那裡,傳統企業唯有擁抱,才能親身體驗它帶給企業的巨變。

  3. 互聯網+」的概念,馬化騰的理解是「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

  4. 對傳統企業來說,應該感謝這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就是連接,將企業與用戶拉到了同一水平線上,企業和用戶不再需要跨越維度的溝通。

  5. 互聯網也給了企業與消費者更加高效更加低成本的連接機會,它規避了傳統商業社會以空間為紐帶對於資源的損耗和低效利用。

E. 消費金融市場的現狀是什麼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已超9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超過37萬億元。國內有630家銀行,2500家左右的P2P,近9000家小貸公司,近2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螞蟻金服、網路金融等互聯網巨頭。

F. 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隨著網路購物場景的發展,消費金融開始涉足電商領域,針對消費者最關注的價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無責免息等產品,分散消費者的購物壓力,刺激消費增長,尤其是中高端消費的增長。消費金融除降低消費者購物壓力刺激消費以外,還可以幫助電商企業及商家進行商品營銷。通過優惠的支付條件吸引用戶,實現用戶引流和商品導購。例如根據電商平台的行業及人群特徵,推出特定的營銷活動,用戶通過參與活動或者獲得價格優惠,或者獲得電商平台及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的消費積分。這種營銷活動在引流、導購的同時,還可以增強用戶粘性。
互聯網消費金融在電商領域的應用,目前處於信用累積的過程,未來實現數據沉澱之後,基於個人賬戶的信用數據提供更多產品以外的增值服務,將成為其發展的一大趨勢。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2015年中國人民幣信貸余額達到93.6萬億,同比增長14.9%;同期消費信貸余額達到19.0萬億,同比增長23.3%。近年消費信貸余額增速顯著高於人民幣信貸余額增速。預計2019年消費信貸余額將占人民幣信貸余額總額的四分之一,並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在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也將迎來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信貸企業加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億元;伴隨著京東與天貓等進入市場,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整體市場則突破了千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達到3.398萬億元的水平。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信貸企業加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億元;伴隨著京東與天貓等進入市場,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整體市場則突破了千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達到3.398萬億元的水平。
消費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對消費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從對金融機構的定向業務支持轉而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全面支持。銀監會放開了消費金融公司審批的地域限制和數量限制,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積極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設立的常態化。
消費場景日益豐富,互聯網渠道直接觸達客戶
首先,電商改變了大眾的購物習慣,消費渠道的便利性激發了小額高頻的購物需求。其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將互聯網的流量競爭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線下的消費場景包括3C產品、電動車、醫美、租房、培訓教育、旅遊等。
隨著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監管政策將逐步出台,行業將迎來整改。監管政策的不斷深化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會兩級分化,不合規的平台將會逐步的退出市場,合法合規的平台將會以金融科技促進機構自身的發展,加強風控和定價能力為核心競爭力。未來,在場景、數據和風控基礎上持有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會促進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增長,給用戶帶來美好的消費體驗,給社會創造無限的價值。

G. 請問金融消費公司所從事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金融產品的推廣與服務,金融預消費者咨詢服務之地,公司性質國有不大可能,三資,集體,私營有可能

發展有別與中介與直營,介於二者之間。
未來趨勢,可有待關望

閱讀全文

與金融消費公司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含藍字股票 瀏覽:23
萬科金融公司 瀏覽:946
財政部出口傭金 瀏覽:262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
永東股份針狀焦產能 瀏覽:765
交易所2代行情數據 瀏覽:973
if1512指期貨走勢預測指導1125 瀏覽:53
信託網郫縣 瀏覽:913
沈陽基金理財去哪 瀏覽:569
晨鳴融資租賃2017 瀏覽:471
豐台區小企業融資 瀏覽:834
湘財證券怎麼買 瀏覽:324
商業銀行外部融資 瀏覽:738
投融資備案查詢 瀏覽:932
期貨登錄網址 瀏覽:991
2020年銀行理財產品排行哪個好 瀏覽:59
e租寶登理財產品名稱 瀏覽:506
江陰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