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企業按期向外報送的報表有什麼
向稅務局報送財務報表、納稅申報表
向統計局申報統計報表
向金融辦報送金融報表
2. 公司金融與財務會計有何區別
財務會計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會計,是站在一般的企業、公司的角度來進行財務核算,財務報表的編制。
金融會計學習的就是金融行業的會計,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這類企業比較特殊,所以在新的會計准則裡面有專門適用於金融企業的會計科目和報表的編制方法,在大學里也是有開金融會計這個專業。但是在學財務會計的同時,一般也會選修一下金融會計的相關知識,做到了解的程度的。
總的說來,就是兩種會計的服務對象不一樣。
1,財務會計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會計,是站在一般的企業、公司的角度來進行財務核算,財務報表的編制。
金融會計學習的就是金融行業的會計,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這類企業比較特殊,所以在新的會計准則裡面有專門適用於金融企業的會計科目和報表的編制方法,在大學里也是有開金融會計這個專業。但是在學財務會計的同時,一般也會選修一下金融會計的相關知識,做到了解的程度的。
2,財務會計又稱「外部報告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
金融會計是金融企業會計,因為現金流不同,做帳流程也不同的。
記帳方法,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這些是相同的。
3. 編制融資報表技巧是什麼
編制融資報表應注意的幾大基本財務比率
一、變現能力比率
(一)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值。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
(二)速動比率:是從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部分,再以流動負債的比值。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為1。
二、資產管理比率
(一)營業周期:是指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二)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變現能力越強。
(三)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現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
(四)流動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的比值。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周轉速度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等於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五)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比值。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三、負債比率
(一)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二)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與股東權益總額之比率。也叫做債務股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一般來說,股東資本大於借入資本較好。
(三)有形凈值債務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凈值的百分比。
其中:有形凈值是股東權益減去無形資產凈值後的凈值。即股東具有所有權的有形資產的凈值。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四)已獲利息倍數:批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業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其中:息稅前利潤可以用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計算。
四、盈利能力比率
(一)銷售凈利率:是指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二)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
(三)資產凈利率:是企業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可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
(四)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百分比。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4. 金融企業如何只利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兩張報表直接編制現金流量表
有公式的,如下:你慢慢研究,我也是這么學會的。
一、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
計算公式如下:
(1)主營業務收入(指凈收入)
+(2)其他業務收入(如銷售多餘材料、代購代銷等)(來自於利潤表)
+(3)銷項稅發生額(業務中分析)
+(4)(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期初金額-期末金額)
+(5)(預收賬款期末金額-預收賬款期初金額)(來自於資產負債表)
+(6)收回以前已經核銷的壞賬
-(7)應收的意外減少:
包括:實際發生壞賬;應收票據貼現財務費用在借方部分;債務重組中對方以存貨抵賬;非貨幣性交易中涉及到應收賬款的換出。
注意:上式的(4)中應收賬款期初、期末內容不減去壞賬准備,(6)、(7)兩項從業務中分析。
二、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
計算公式如下:
(1)主營業務成本
+(2)其他業務支出(如銷售多餘材料等)(來自於利潤表)
+(3)本期進項稅發生額(業務中分析)
+(4)(存貨期末金額-存貨期初金額)
+(5)(預付賬款期末金額-預付賬款期初金額)
+(6)(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期初金額-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期末金額)(來自於資產負債表)
+(7)存貨的意外減少:
包括:盤虧存貨;以存貨對外投資;以存貨對外捐贈;債務重組中以存貨還債;非貨幣性交易以存貨的換出。
-(8)存貨的意外增加:
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計入製造費用部分;待攤費用計入製造費用部分;預提費用計入製造費用部分;工資計入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部分;福利費計入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部分;接受存貨投入;接受存貨捐贈;債務重組中對方單位以存貨還債;非貨幣性交易以存貨的換入。
-(9)應付項目意外減少:
包括: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
注意:上式中(4)存貨的期初、期末金額不減去存貨的跌價准備,(7)、(8)、(9)三項從業務中分析。
三、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
只有企業實際支付的「在職非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以及其他費用(包括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基金、補充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住房困難補助和其他福利費等)反映在該項目中。
企業實際支付的「在職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以及其他費用(包括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基金、補充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住房困難補助和其他福利費等)反映在投資活動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
企業實際支付的「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不論支付統籌退休金還是支付未參加統籌的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反映在「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
四、補充資料中「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項目
(一)「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項目
反映企業計提的八項減值准備主要有:
1.借:管理費用
貸:壞賬准備
存貨跌價准備
2.借:投資收益
貸: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委託貸款減值准備
3.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從上述可見,八項減值增加了「管理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支出」三項損益支出,減少了本期利潤,但是未造成現金流出企業,所以應在凈利潤基礎上加上該項。
(二)「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項目
根據資產負債表「待攤費用」項目的期初、期末的差額填列。不同情況要根據本期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分析。因為資產負債表中「待攤費用」項目包括了「待攤費用」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及「長期待攤費用」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中一年內攤銷完畢的部分,所以在具體操作該項目時,僅僅包括本期「待攤費用」賬戶中的攤銷數額。
(三)「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項目
根據資產負債表「預提費用」項目的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填列。不同情況要根據本期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分析。因為資產負債表中「預提費用」項目中包括了「待攤費用」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所以在具體操作該項目時,僅僅包括本期「預提費用」賬戶中的預提數額。
(四)「投資損失(減:收益)」項目
根據利潤表「投資收益」項目數字填列,如是收益,以「-」號填列。但是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利潤表「投資收益」項目中可能包括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而形成的投資收益的減少,而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三項已經在「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項目中反映了,所以應該根據利潤表「投資收益」項目數字調整後填列,即如為投資收益時,應該將利潤表「投資收益」項目數字加上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後填列;如為投資損失時,應該將利潤表「投資收益」項目數字減去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後填列。
(五)「存貨的減少(減:增加)」項目
根據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的期初、期末余額的差額填列。但是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的期初、期末余額中反映了存貨的跌價准備,所以應將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調整後填列。
(六)「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項目
反映本期經營性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中與經營活動有關的部分及應收的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的減少。有些單位在經營活動發生時,預收賬款中內容也包括在該項中,編制時視實際情況而定。
(七)「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項目
反映本期經營性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中與經營活動有關的部分以及應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的增加。但是「其他應交款」中與經營活動有關的部分也列式在該項中。
5. 每月企業必須編制的會計報表包括哪些
財務報表(英語:Financial statements),簡稱財報,是一套會計文件,是會計主體對外提供的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它反映一家企業過去一個財政時間段(主要是季度或年度)的財政表現,及期末狀況。它以量化的財務數字,分目表達,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每月企業都應該編制的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the Balance Sheet),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帳、分類帳、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它反映的是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總體規模和結構。
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也叫賬務狀況變動表,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 (包含現金等價物) 的增減變動情形。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時期現金流進和現金流出動態狀況的報表。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進流出的影響,對於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治理,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
損益表(或利潤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間利潤實現(或發生虧損)的財務報表。是一段時間內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記錄,反映了這段時間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及稅收狀況,報表結果為公司實現的利潤或形成的虧損。為會計重要財務報表之一(其餘為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損益表主要計算及顯示公司的盈利狀況。合夥經營和有限公司的利潤表中會在計算公司凈盈利後加入分配帳(Appropriation account),以顯示公司如何分發盈利。
6. 編制財務報表例子
編制報表前,先進行帳項調整、結帳、帳項核對等以保證帳簿資料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1.負債表: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時期財務狀況的報表。主要內容是列示資
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構成情況。並按會計恆等式原理進行計算填列。報
表左方按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順序排列,流動資
產各項目按流動性大小排列。報表的右方按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和所有者
權益順序排列。負債表中有關項目應根據有關帳戶的期初、期末余額填
列。
2.利潤表:綜合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情況的報表。主要內容是列示各
種收入與費用、成本相配比的結果,藉以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實現的利
潤。其有關項目一般根據有關帳戶的發生額填列。
3.現金流量表:以現金為基礎編制的財務狀況變動表。它是以現金的流入和
流出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綢資活動的動態情
況,反映企業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
這里的的現金是指企業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以及現
金等價物。
7. 金融企業的財務報表
金融企業(包括了 貴金屬 股票 外匯 現貨等 一系列 衍生品)
●資產負債表
A、金融企業的資金來源:
a、各項存款,包括企業、機關團體、居民的活期或定期存款;
b、金融機構同業拆入、存放款;
c、應匯或解繳匯款;
d、發行債券集資款;
e、自有資金,包括資本金和實現利潤。
B、金融企業的資金佔用:
a、現金及貴重金屬佔用;
b、各項貸款,包括向企業、機關團體、居民的長短期貸款;
c、金融結構同業拆放、往來佔用款;
d、應收款項;
e、買入有價證券;
f、租賃資產,包括融資租賃資產和經營租賃資產;
g、繳存風險准備金。
●損益表
A、金融企業收入:
a、貸款利息收入;
b、同業往來業務利息收入;
c、手續費收入;
d、證券買賣差價收入;
e、融資租賃業務凈收益;
f、買賣兌換外匯的匯兌收益;
g、其他咨詢服務業務收益。
B、金融業務支出:
a、存款利息支出;
b、同業往來業務利息支出;
c、手續費支出;
d、經營業務費用;
e、匯兌損失;
f、證券買賣損失;
g、其他業務支出。
●現金流量表
A、金融企業的現金流入:
a、吸收的存款;
b、收回的貸款本息;
c、同業拆入資金;
d、出售證券投資;
e、處置固定資產;
f、其他。
B、金融企業的現金流出:
a、發放貸款;
b、存款提取本息;
c、同業借出;
d、證券投資;
e、購置資產;
f、其他。
8. 房地產企業融資報表怎麼編啊
房地產企業編制融資報表編制要點:
一、變現能力比率
(一)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值。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
(二)速動比率:是從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部分,再以流動負債的比值。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為1。
二、資產管理比率
(一)營業周期:是指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二)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變現能力越強。
(三)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現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
(四)流動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的比值。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周轉速度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等於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五)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比值。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三、負債比率
(一)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二)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與股東權益總額之比率。也叫做債務股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一般來說,股東資本大於借入資本較好。
(三)有形凈值債務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凈值的百分比。
其中:有形凈值是股東權益減去無形資產凈值後的凈值。即股東具有所有權的有形資產的凈值。
(三)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銷售收入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現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
(四)流動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的比值。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周轉速度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等於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五)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比值。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三、負債比率
(一)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二)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與股東權益總額之比率。也叫做債務股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一般來說,股東資本大於借入資本較好。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四)已獲利息倍數:批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業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其中:息稅前利潤可以用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計算。
四、盈利能力比率
(一)銷售凈利率:是指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二)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
(三)資產凈利率:是企業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可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
(四)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百分比。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9. 向銀行貸款,企業在編制報表時要注意什麼
向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二)銀行對財務會計報表審核的主要方法和內容
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方法包括對財務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報表相互之間勾稽關系審核、重要會計科目審核和異常情況審核等。對於合並財務會計報表除進行上述審核外,還應該要求企業提供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過的本部(母公司)和占合並財務會計報表比重較大的子公司財務會計報表,並進行審查。
(1)、財務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
1、審計報告的形式審核。
①標題是否為「審計報告」;
②收件人是否正確;
③是否有注冊會計師簽字及蓋章;
④是否已註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地址;
⑤是否簽署了報告日期;
⑥是否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許可證;
⑦是否已核對審計報告的騎縫章無誤;
⑧是否為標準的年度審計報告;
⑨報告內容是否完整齊全。
2、審計報告結論審核
① 無保留意見;
②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
③保留意見;
④無法表示意見;
⑤否定意見。
3、會計師事務所的形式審核。
① 受過注冊會計師協會處罰;
② 受過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處罰;
③ 受過財政稅務審計等公安機關處罰;
④ 是否曾貸款行提供過虛假審計報告;
⑤ 有過其他不良記錄。
4、會計報表及附註的形式審核。
①報表名稱是否符合規定;
②報表編制單位是否蓋章;
③報表是否有編制人、財務負責人、公司負責人簽字及蓋章;
④資產負債表是否為賬戶式;
⑤利潤表是否為多步式。
5、驗資報告的形式審核。
① 標題是否為「驗資報告」;
② 收件人是否正確;
③ 是否有注冊會計師簽字;
④ 是否已註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地址;
⑤ 是否簽署了報告日期。
6、合並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① 是否為匯總會計報表;
② 了解合並報表的編制范圍,並審核其合規性;
③資產負債表是否有合並價差及少數股東權益科目;
④損益表是否有少數股東權益科目。
(2)、財務會計報表間勾稽關系的審核。
主要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四者之間科目對應關系的審核。
1、企業「營業執照」中的「注冊資本」、「驗資報告」中的「實際投入資金」、「資產負債表」中的「實收資本」之間勾稽關系審核(除外商投資企業經我國有關部門批准,資本金可以分期到位,「實收資本」等於「實際投入資金」並可能小於「注冊資本 .(摘自會計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