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希臘金融機構

希臘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5-14 01:55:58

❶ 希臘債務危機跟高盛什麼關系,請簡要的說,我不是搞金融的。

當時希臘在加入歐元區之前,他的經濟結構、政府債務問題就已經存在了,本來並不滿足加入歐元區的條件,後來高盛給他們推銷了一些金融衍生品,通過金融衍生品的置換作用,相當於是財務上做了假賬,騙過去了,所以被納入歐元區。後來這些金融衍生品到期了,瞞不住了,問題就集中爆發出來,希臘和歐元區其他國家就都傻了。高盛這個金融機構啊,邪惡得很。

❷ 韓國目前的經濟狀況還受希臘金融危機的影響嗎這個影響會持續多久

日,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發表了題為「全球金融市場:希臘危機不影響亞洲經濟復甦之路」的研究報告,對亞洲經濟、貨幣、股票及債券作出了評估。該報告認為,雖然歐洲債務危機多少打擊了樂觀情緒,但是鑒於全球經濟回升,本地區內需強勁,亞洲經濟復甦仍將繼續。報告指出,亞洲一直處於「雙軌復甦」之中,內需和出口都在強勁上升。例如,中國今年首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1.9%。出口表現尤其出色,增長了28.7%,遠高於去年第四季度的平淡表現。韓國第一季度的GDP(經通脹調整後)同比增幅也達到7.8%,主要受製造業出口以及政府支出增長推動。新加坡第一季度的GDP大幅上升13.1%,其中製造業飆升30%。報告認為,對於高風險的歐洲經濟來說,亞洲的風險是有限的。亞洲一些國家的政府近期轉變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脹升高,而不是扼殺經濟復甦。外部環境持續惡化可能促使亞洲政府減緩退出刺激政策以及採取緊縮措施的步伐。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有助於緩解亞洲的通脹壓力。此外,鑒於南歐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亞洲各國政府可能放鬆收緊銀根的力度,以確保經濟復甦,因此亞洲各央行大幅度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較低。瑞銀財富管理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是由於金融行業的問題以及西方國家消費者過度借貸造成的,而非亞洲過度借錢或過度投資之過。因此,亞洲國家的公共財政以及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總體上是健康的。發達國家的財政狀況不佳意味著投資者應規避長期政府債券,而應轉向公司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對於保守型投資者,鑒於短期風險升高,可考慮降低股票倉位,雖然長期而言股票的回報率更高。目前,亞洲(日本除外)股市按照2011年預估盈利計算的市盈率大約為11倍,這一水平並不高。市場一致預期2010年亞洲公司盈利增幅將達到38%,2011年將達到13%,因此中長期而言投資亞洲股票有望帶來良好回報(風險調整後)。

❸ 古希臘有銀行嗎

古希臘並無現代意義上的銀行。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❹ 希臘債務危機是什麼意思呢誰能用最簡單的方式介紹一下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宣布,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為「BBB+」,前景展望為負面,這是希臘主權信用級別在過去10年中首次跌落到A級以下。惠譽同時還下調了希臘5家銀行的信用級別。惠譽稱,這一降級決定反映了「對希臘中期公共財政狀況的擔憂」,加上希臘金融機構的信譽不良和政策面的負面因素,難以確定希臘是否可獲得「均衡、可持續的經濟復甦」。受消息影響,全球股市應聲下跌,希臘股市大跌6%,歐元對美元比價大幅下滑。與迪拜債務危機一樣,希臘主權信用危機有可能因小事件而引起大波瀾。

❺ 希臘經濟危機對世界金融走勢的影響

希臘債務危機的原因與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2009年年10月初,希臘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將分別達到12.7%和113%,遠超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和60%的上限。接著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宣布調降希臘主權信用評級以來,希臘債務危機浮現檯面已經六個月了!到現在為止,雖然歐元區16國財長一致同意啟動希臘救助機制,在未來三年內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道為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貸款,以滿足希臘的資金需求,但昨天的歐美股市還是擔心危機不能有效解決,都跌了2%以上,歐元對美元匯率也由危機前的1.45跌到1.30,跌幅超過10%。展望未來,已經有些評論家提出歐元在幾年內會解體的預言。根據歐洲共同體部分國家於1992年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准,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國債發行總額需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希臘是從2001年1月1日開始加入歐元區的,加入前為了達到標准,高盛為希臘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如依當時匯率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可獲75億歐元。然而高盛則用了一個更為優惠的匯率,使希臘獲得85億歐元。高盛實際上借貸給希臘10億歐元。但這筆錢卻不會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共負債率的統計數據里,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因為它要10年以後才歸還。這筆85億歐元國債2010年5月19日就要到期。在過去的10年內,希臘政府以一個小國家花大錢承辦2004年奧運會,應對金融危機的財政支出,行政效率不彰與逃稅嚴重等原因,希臘的預算赤字不但沒有改善反而節節升高,信用評級被降到垃圾級,國債發行利率高達9%以上還沒有人認購,因此沒有歐元區其他國家與IMF的幫忙,希臘已經無法用發新債還舊債的方法來渡過難關。歐元區其他國家與IMF救助希臘的前提,是要在2014年底時把預算赤字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這無疑是對希臘政府很大的挑戰,因此提出降低政府雇員獎金,調降養老金給付金額與延後退休年限,凍結政府開銷與提高增值稅燃油稅等方,但卻遭到希臘大多數國民反對,過去一個月就發生了好幾次大罷工。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援助方案仍要會獲得各國國會批准,還有變數存在,因此未來兩周,在確定5月19日希臘政府對將到期的國債不會違約之前,都還有不確定因素引起的金融市場波動。1100萬人口的希臘發生債務危機,為何會對國際金融市場有那麽大的殺傷力呢?有如下幾個原因:
1)希臘債務危機並非單一事件,在歐元區內,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和西班牙,這4個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雖然不如希臘嚴重,但西班牙與義大利算是歐洲大國,如果其預算赤字在未來不能有效改善,也可能會有債務危機發生,到時候的波及面更廣,歐元甚至可能解體。
2) 對沖基金的推波助瀾,炒作希臘出現支付能力問題,從而使市場出現大幅動盪。其結果是歐元下跌,希臘的主權債務信用保險(CDS)價格大幅上漲。而當初幫希臘設計貨幣掉期(SWAP)的高盛就是希臘CDS的最大持有者之一,可以說是兩面獲利。高盛最近在美國因誠信問題被起訴,預計在歐洲也難避免在誠信上被究責。加上很多歐洲銀行都是希臘的債主,歐美金融股在未來一段時間難有好的表現。
3)如果全球經濟就此復甦,希臘債務危機的影響會逐漸減弱。但是如果未來還出現二次衰退,因為包括目前仍為AAA評等的英美德等國家,預算赤字與債務余額也都超過歐元區標准,很難再以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到時候又恢復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造成衰退與通脹在一段時間並存局面。中國股市與國際股市的聯動性這幾年明顯提高,希臘債務危機看起來對中國沒有直接影響,但是人民幣對歐元升值會影響對歐出口,而且中國有些地方債務可見到類似希臘危機的影子,如果這個陰影不散,中國股市的上行空間仍會受到限制。

❻ 希臘債務危機為什麼向歐洲其他國家擴散

其實希臘債務危機和歐元區的危機沒有太本質區別,起因都是國家高社會福利,高分配,民眾的低的工作付出。
歐洲的強大,是工業生產和技術的強大,是高效率和高就業帶來的強大。現在,生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了,但是歐洲的分配模式卻沒有相應調整,社會以及經濟問題開始顯現。
問題是全方位的,只是希臘生產創造價值的企業相對較少,國家保障相對薄弱罷了

❼ 歐央行為什麼對希臘債務「下狠手」

歐洲央行的決定被視作對希臘的一次警告。央行已經表示,反對希臘新政府提出的債務置換提議。澳大利亞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克里斯-韋斯頓(Chris Weston)說,在歐洲央行發布聲明之後歐元遭遇巨大拋壓,「這顯示了歐洲央行的真實意圖,也事實上顯示歐盟官員掌握著所有的主動權」。 希臘債務問題在全球都在關注的情況下,有愈演愈烈並朝著緊張局勢發展的趨勢。 英國財政大臣此前表示稱,希臘債務僵局將是歐洲央行的這一舉措對希臘銀行業短期的影響不大,預計未來幾天內市場不會因此對希臘銀行系統徹底失去信心,歐央行此次回應或許更應被看做是歐洲央行歐央行此前對希臘「撂狠話」,稱望希臘不要冒險,否則會面臨破產。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臘新政府必須堅守對歐洲盟國的承諾,否則將面臨國家破產的風險。他說,希臘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堅守對歐洲夥伴的承諾。他還指出,惟有如此,這些夥伴國才能討論是否給予希臘寬大待遇。
希臘政府宣布不會再要求減計3200多億歐元的外債,但卻要求以「債務置換」的方式緩解債務負擔,希臘財政部長表示將用新發債券交換歐洲央行以及部分歐元區各國政府目前持有的希臘債券,具體做法是,通過發行兩種新債券,第一種是與希臘的名義經濟增長掛鉤,用來替換歐洲國家救助希臘的貸款;第二種是發行「長期債券(無到期日債券)」替代歐洲央行持有的希臘債券。

希臘政府的這一提議很快遭到了歐央行的反對和回應。4日,歐央行宣布,將暫停希臘國債作為抵押品時可享有的信用評級豁免權,這意味著下周開始希臘國債將無法作為合格抵押品。據有關媒體報道稱,希臘國債目前為垃圾評級,低於歐洲央行設定的最低門檻,此前歐洲央行給與希臘金融機構特別豁免,後者得以使用希臘國債作為擔保品,以較低的借債成本從歐洲央行取得融資。 希臘新一屆政府的開端將是坎坷的,希臘應該用深層次、徹底的改革換取債務束縛的解除。同時,他還稱,希臘歐盟彼此需要然而,總統奧巴馬近期在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采訪時,對希臘政府表示同情,稱在希臘經濟重組之際,歐洲債權人對希臘的施壓是有上限的。奧巴馬稱,「你不能對一個正處於蕭條之中的國家不斷施壓。某種意義上,應該有一個增長策略讓希臘能夠還清債務並減少財政赤字。」奧巴馬同時表示,希望歐洲各國早日達成協議,以便希臘留在歐元區內,奧巴馬稱,「我認為這需要各方都做出妥協。」西安義拓基金微信公眾號XAYTJJ.

❽ 希臘信用危機如題 謝謝了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宣布,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為「BBB+」,前景展望為負面,這是希臘主權信用級別在過去10年中首次跌落到A級以下。惠譽同時還下調了希臘5家銀行的信用級別。惠譽稱,這一降級決定反映了「對希臘中期公共財政狀況的擔憂」,加上希臘金融機構的信譽不良和政策面的負面因素,難以確定希臘是否可獲得「均衡、可持續的經濟復甦」。受消息影響,全球股市應聲下跌,希臘股市大跌6%,歐元對美元比價大幅下滑。與迪拜債務危機一樣,希臘主權信用危機有可能因小事件而引起大波瀾。 希臘的財政問題由來已久,目前該國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已高達12%,遠遠超過歐元區設定的3%上限;希臘公共債務余額佔GDP的比重則高達110%。 就像之前迪拜出事一樣,這次希臘的危機又讓一些人驚呼:希臘可能成為「下一個雷曼」。盡管現在還很難對這樣的預言做出評判,但有一點卻日益成為各界共識,即希臘等個案背後折射出的主權債務風險,特別是在這輪危機中大舉借債的發達經濟體。 一切要從2001年談起。當時希臘剛剛進入歐元區。根據歐洲共同體部分國家於1992年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准,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然而剛剛入盟的希臘就看到自己距這兩項標准相關甚遠。這對希臘和歐元區聯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歐元剛一問世便開始貶值的時候。這時希臘便求助於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高盛為希臘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賬面上符合了歐元區成員國的標准。 這一被稱為「金融創新」的具體做法是,希臘發行一筆100億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國債,分批上市。這筆國債由高盛投資銀行負責將希臘提供的歐元兌換成美元。到這筆債務到期時,將仍然由高盛將其換回美元。如果兌換時按市場匯率計算的話,就沒有文章可做了。事實上,高盛的「創意」在於人為擬定了一個匯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臘貸出一大筆現金,而不會在希臘的公共負債率中表現出來。假如1歐元以市場匯率計算等於1.35美元的話,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可獲74億歐元。然而高盛則用了一個更為優惠的匯率,使希臘獲得84億歐元。也就是說,高盛實際上借貸給希臘10億歐元。但這筆錢卻不會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共負債率的統計數據里,因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後才歸還。這樣,希臘有了這筆現金收入,使國家預算赤字從賬面上看僅為GDP的1.5%。而事實上2004年歐盟統計局重新計算後發現,希臘赤字實際上高達3.7%,超出了標准。最近透露出來的消息表明,當時希臘真正的預算赤字佔到其GDP的5.2%。遠遠超過規定的3%以下。 除了這筆借貸,高盛還為希臘設計了多種斂財卻不會使負債率上升的方法。如將國家彩票業和航空稅等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來換取現金。這種抵押換現方式在統計中不是負債,卻變成了出售,即銀行債權證券化。高盛的這些服務和借貸當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達3億歐元的傭金。高盛深知希臘通過這種手段進入歐元區,其經濟必然會有遠慮,最終出現支付能力不足。高盛為防止自己的投資打水漂,便向德國一家銀行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以便在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由承保方補足虧空。 希臘的這一做法並非歐盟國家中的獨創。據透露,有一批國家藉助這一方法,使得國家公共負債率得以維持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佔GDP3%以下的水平。這些國家不僅有義大利、西班牙,而且還包括德國。在高盛的這種「創造性會計手法」主要歐洲顧客名單中,義大利占據了一個重要位置。 目前已經到了這筆貨幣掉期交易到期的日子。希臘的債務問題便暴露出來。然而今年1月底2月初出現對希臘和歐元的金融攻擊,卻遠非市場的自發行為,而是有預謀的。這次攻擊利用希臘多筆債務到期在即、炒作希臘出現支付能力問題,從而使市場出現大幅動盪。其結果是歐元下跌,希臘融資能力下降、成本劇增(借貸利率高出一般新興國家兩倍以上)。由於希臘金融狀態惡化,對希臘支付能力承保的CDS價值翻番上漲。這次投機的方式主要即是CDS。CDS本來是對一個主權國家債務可能存在支付問題而創設的一種保險,即當一個主權國家被懷疑出現支付能力問題時,持有該國國債者便可購買「信用違約互換」保險,即CDS。由承保方負責支付虧空部分。本來CDS應該與國債聯系在一起。但現在卻被剝離開來,單獨成為一種金融產品。目前在全球CDS金額已經達到天文數字,而且高達60%的交易是不透明的,因而成為投機基金熱衷的對象。當希臘國家支付能力被懷疑的時候,有關希臘債務的CDS便會上漲。這次對希臘的攻擊,就是使用各種手法令人對希臘的支付能力產生懷疑。那麼誰持有大量的CDS呢?不是別人,恰恰是持有和發行希臘債務的高盛和兩家對沖基金。高盛在希臘未被懷疑有支付能力問題時大量購進希臘債務的CDS,然後再對希臘支付能力信譽發動攻擊,在CDS漲到最高點時拋出。 為了打擊希臘的金融信譽,高盛與兩大對沖基金一方面大肆「唱衰」希臘支付能力(包括動用力量將希臘信譽等級降低、傳出希臘破產謠言等),另一方面則輪番拋售歐元,從而導致國際市場的恐慌而跟進。歐元在10天內跌了10%。從近兩個月看跌幅達15%。歐元一跌,立即使人聯想到歐元區出現不穩,於是不僅僅希臘,其他歐元區國家的「弱點」葡萄牙、西班牙等也立即出現融資困難。於是希臘和歐元區的CDS開始瘋漲。從去年7月至今,希臘債務保險利率上漲整整三倍。今天希臘國債的CDS居然漲到428點,甚至超過處於半戰爭狀態的黎巴嫩(255點)。這是聞所未聞的。在這場攻擊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在國際炒家的瞄準線上。

閱讀全文

與希臘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思念水餃股票 瀏覽:789
騰訊理財通綁定基金 瀏覽:537
滬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杠桿 瀏覽:917
支付寶中高收益的理財 瀏覽:494
保險經紀人傭金稅費計算 瀏覽:168
山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825
余額理財產品剩餘額度不足 瀏覽:921
edda科技融資 瀏覽:713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