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鋰電池需要的材料是什麼
一、發展及分類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正/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
鋰電池最早期應用在心臟起搏器中。鋰電池的自放電率極低,放電電壓平緩等優點,使得植入人體的起搏器能夠長期運作而不用重新充電。鋰電池一般有高於3.0伏的標稱電壓,更適合作集成電路電源。二氧化錳電池,就廣泛用於計算器,數碼相機、手錶中。
為了開發出性能更優異的品種,人們對各種材料進行了研究,從而製造出前所未有的產品。
1912年鋰金屬電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並研究。
20世紀70年代時,M. S. Whittingham提出並開始研究鋰離子電池。
1992年Sony成功開發鋰離子電池。它的實用化,使人們的行動電話、筆記本、計算器等攜帶型電子設備的重量和體積大大減小。
由於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並且是可以充電的。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產品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於鋰離子電池。由於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
二、工作原理
1. 鋰金屬電池
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錳為正極材料、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
放電反應:Li+MnO2=LiMnO2
2.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
充電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LiCoO2=Li(1-x)CoO2+xLi++xe-(電子)
充電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6C+xLi++xe- = LixC6
充電電池總反應:LiCoO2+6C = Li(1-x)CoO2+LixC6
三、特徵
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重量是相同容量的鎳鎘或鎳氫電池的一半,體積是鎳鎘的20-30%,鎳氫的35-50%。
高電壓一個鋰離子電池單體的工作電壓為3.7V(平均值),相當於三個串聯的鎳鎘或鎳氫電池。
無污染鋰離子電池不含有諸如鎘、鉛、汞之類的有害金屬物質。
不含金屬鋰鋰離子電池不含金屬鋰,因而不受飛機運輸關於禁止在客機攜帶鋰電池等規定的限制。
循環壽命高在正常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周期可超過500次,磷酸亞鐵鋰則可以達到2000次。
無記憶效應記憶效應是指鎳鎘電池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電池的容量減少的現象。鋰離子電池不存在這種效應。
快速充電使用額定電壓為4.2V的恆流恆壓充電器,可以使鋰離子電池在1.5-2.5個小時內就充滿電;而新開發的磷鐵鋰電池,已經可以在35分鍾內充滿電。
三、優缺點分析
1.優點
(1)能量比較高。具有高儲存能量密度,已達到460-600Wh/kg,是鉛酸電池的約6-7倍;
(2)使用壽命長,使用壽命可達到6年以上,磷酸亞鐵鋰為正極的電池1C(100%DOD)充放電,有可以使用10,000次的記錄;
(3)額定電壓高(單體工作電壓為3.7V或3.2V),約等於3隻鎳鎘或鎳氫充電電池的串聯電壓,便於組成電池電源組;鋰電池可以通過一種新型的鋰電池調壓器的技術,將電壓調至3.0V,以適合小電器的使用。
(4)具備高功率承受力,其中電動汽車用的磷酸亞鐵鋰鋰離子電池可以達到15-30C充放電的能力,便於高強度的啟動加速;
(5)自放電率很低,這是該電池最突出的優越性之一,一般可做到1%/月以下,不到鎳氫電池的1/20;
(6)重量輕,相同體積下重量約為鉛酸產品的1/6-1/5;
(7)高低溫適應性強,可以在-20℃--60℃的環境下使用,經過工藝上的處理,可以在-45℃環境下使用;
(8)綠色環保,不論生產、使用和報廢,都不含有、也不產生任何鉛、汞、鎘等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和物質。
(9)生產基本不消耗水,對缺水的我國來說,十分有利。
比能量指的是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的能量。比能量用Wh/kg或Wh/L來表示。Wh是能量的單位,W是瓦、h是小時;kg是千克(重量單位),L是升(體積單位)。
2.缺點
1.鋰原電池均存在安全性差,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2.鈷酸鋰的鋰離子電池不能大電流放電,價格昂貴,安全性較差。
3.鋰離子電池均需保護線路,防止電池被過充過放電。
4.生產要求條件高,成本高。
5.使用條件有限制,高低溫使用危險大。
㈡ 生產鋰電池主要用到哪些原材料
鋰電池材料構成主要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
1.在正極材料當中,最常用的材料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鎳鈷錳的聚合物)。正極材料佔有較大比例(正負極材料的質量比為3: 1~4:1),因為正極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決定電池成本高低。
2.在負極材料當中,目前負極材料主要以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為主。正在探索的負極材料有氮化物、PAS、錫基氧化物、錫合金、納米負極材料,以及其他的一些金屬間化合物等。負極材料作為鋰電池四大組成材料之一,在提高電池的容量以及循環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處於鋰電池產業中游的核心環節。
3.市場化的隔膜材料主要是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為主的聚烯烴(Polyolefin)類隔膜。鋰電池的結構中,隔膜是關鍵的內層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決定了電池的界面結構、內阻等,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優異的隔膜對提高電池的綜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電解液一般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的。電解液在鋰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離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
擴展資料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並且是可以充電的。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產品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於鋰離子電池。由於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現在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
鋰金屬電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錳為正極材料、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鋰電池
㈢ 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是什麼
碳負極材料
此種類型的材料無論是能量密度、循環能力,還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處於表現均衡的負極材料,同時也是促進鋰離子電池誕生的主要材料,碳材料可以被劃分為兩大類別,即石墨化碳材料以及硬碳。其中,前者主要包括人造石墨以及天然石墨。
造石墨的形成過程為:在2500℃以上的溫度中,將軟碳材料進行石墨化處理之後得到,MCMB屬於人造石墨中比較常用的一種,其結構為球形,表面質地較為光滑,直徑大約為5-40μm。由於受其表面光滑程度影響,使電極表面以及電解液之間發生反應的幾率降低,進而降低了不可逆容量。同時,球形結構能夠方便鋰離子在任何方向進行嵌入和脫出活動,對保障結構穩定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天然石墨也具有諸多優勢,其結晶度較高、可嵌入的位置較多,並且價格較低,是較為理想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在與電解液反應時,相容性較差,在進行粉碎時表面存在諸多缺陷等,這都將對其充電或放電的性能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此外,硬碳的形成過程為:在2500℃的狀態下,難以實施石墨化的碳材料,其主要為高分子化合物的熱解碳,通過高倍顯微鏡能夠看出,其是由許多納米小球堆積而成,整體呈現出花團簇狀。在其表面具有大量納米孔的無定形區域,在容量方面遠遠超過石墨的標准容量,進而對循環能力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硅負極材料
由於硅物質的儲存量較為豐富,且價格較為低廉,因此將其作為新型負極材料應用到鋰離子電池中十分理想。但是,由於硅屬於半導體,電導率較差,並且在嵌入的過程中將會使體積膨脹成以往的數倍,最高膨脹度能夠達到370%,這將導致活性硅粉化和脫落,難以與電子進行充分的接觸,進而使得容量迅速縮減。
要想使硅在鋰離子電池材料中得到良好的應用,使其在充電或者放電的過程中,能夠對其體積進行有效的控制,進而使其容量和循環能力得到極大的保障,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第一,使用納米尺寸的硅。第二,將硅與非活性基體、活性基體、粘接劑相結合。第三,利用硅薄膜,其已經被視為是下一代最為適用的商用負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1.鈷酸鋰
作為正極材料,被應用的時間最早,並且直至目前仍然屬於消費電子產品中居於主流的正極材料。鈷酸鋰與其他正極材料相比較能夠看出,其工作過程中電壓較高,充電或者放電時電壓運行較為平穩,能夠符合大電流的要求,具有較強的循環性能,電導效率較高,材料以及電池等工藝較為穩定。
但是其也存在許多缺點,例如資源較為短缺,價格較貴,鈷含有毒性,使用時具有一定的危險,並且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其安全性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這將成為制約其廣泛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對其進行的研究中,以Al3+、Mg2+、Ni2+等金屬陽離子摻雜最為廣泛,隨著科研的不斷推進,目前採用Al3+與Mg2+等金屬陽離子摻雜形式更是已開始投入使用。
在鈷酸鋰的制備方面,主要包括兩種方法,即固相合成法以及液相合成法。在工業中普遍使用的是高溫固相合成法,它主要利用鋰鹽,例如Li2CO3或LiOH等,與鈷鹽如CoCO3等,按照1:1的比例進行融合,並且在600℃至900℃高溫的狀態下進行煅燒而形成。目前市場中對鈷酸鋰材料的應用主要為二次電池市場當中,並且也成為小型高密度鋰離子電池材料的最佳選擇。
2.三元正極材料
具有較為顯著的三元協同效應,其與鈷酸鋰相比較能夠看出,在熱穩定性方面存在較大的優勢,並且生產成本較為低廉,能夠成為鈷酸鋰最佳代替材料。但是其密度較低、循環性能方面也有待提高。對此,可以採用改進合成工藝以及離子摻雜等進行調整。
三元材料主要應用於鋼殼、鋁殼等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當中,但在軟包電池中由於受到膨脹因素影響,使其的應用受到較大限制。在未來的應用中,其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向著高錳方向,主要在藍牙、手機等小型攜帶型設備方面發展。第二,向著高鎳方向,主要在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對能量密度需求較高的領域中進行應用。
3.磷酸亞鐵鋰
在充電和放電方面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以及熱穩定性,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安全保障,並且該材料綠色環保,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價格也較為低廉,被我國電池工業認為是進行大型電池模塊生產的最佳材料。目前的主要應用領域有:電動汽車、攜帶型移動充電電源等,在未來發展中將會朝著儲能電源、攜帶型電源方向深入發展。
4.錳酸鋰
在應用中具有較強的安全性以及抗過充性,由於我國錳資源較為豐富,因此價格較為低廉,對環境的污染較小,無毒無害,工業制備操作較為簡便。但是其在充電或者放電過程中,由於尖晶石結構不穩定,容易產生Jahn-Teller效應,再加上高溫狀態下錳的溶解,容易縮減電池容量,因此其應用也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目前,錳酸鋰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小型電池,例如手機、數碼產品等,在動力電池方面與磷酸鐵鋰能夠互為替代,因此產生了強烈的競爭,其發展方向將會向著高能量、高密度、低成本的趨勢發展。
㈣ 國內鋰電池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大概什麼樣的價格
錳是大概3.5萬一噸,磷酸鐵鋰大概11一噸,三元就包括鈷和鎳了,大概4.5萬一噸。
㈤ 1kwh 鋰電池需要多少正極材料
1、因為各正極材料有性能差異,均值是0.5KWH/KG左右,也就是1kwh 鋰電池需要2KG正極材料左右。
2、各正極材料具體的指標如下:
㈥ 鋰電池陽極能耐多少度
鋰電池耐低溫性好,一般的鋰電池耐高溫比鉛酸電池差。不得超過68度,正常在48度內,鐵鋰電池耐溫可達100度。
㈦ 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有哪些
主要包括:鋰鈷氧化物、鋰鎳氧化物、鋰錳氧化物和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系列。
1.鋰鈷氧化物
鋰鈷氧化物是現階段商品化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成功、最廣泛的正極材料。其在可逆性、放電容量、充放電效率和電壓穩定方面是比較好的。
2.鋰鎳氧化物
鎳酸鋰(LiNiO2)為立方岩鹽結構,與LiCoO2相同,但其價格比LiCoO2低。LiNiO2理論容量為276mAh/g,實際比容量為140~180mAh/g,工作電壓范圍為2.5V~4.2V,無過充或過放電的限制,具有高溫穩定性好,自放電率低,無污染,是繼LiCoO2之後研究得較多的層狀化合物。但LiNiO2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存在以下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3.鋰錳氧化物
我國錳資源儲量豐富,而且錳無毒,污染小,因此層狀結構的LiMnO2和尖晶石型的LiMn2O4都成為了正極材料研究的熱點。
4.錳鎳鈷復合氧化物
層狀錳鎳鈷復合氧化物正極材料綜合了LiCoO2、LiNiO2、LiMnO2 三種層狀材料的優點,其綜合性能優於以上任一單一組分正極材料,存在明顯的三元協同效應:通過引入Co,能夠減少陽離子混合佔位情況,有效穩定材料的層狀結構;通過引入Ni,可提高材料的容量;
5.鋰釩氧化物
釩為多價態金屬,與鋰可形成多種氧化物,主要包括層狀的LiVO2、LixV2O4、Li1+xV3O8和尖晶石型LiV2O4、反尖晶石型LiVMO4(M=Ni,Co)。
6.鋰鐵氧化物
隨著鋰二次電池的出現,人們對可脫嵌鋰離子的層狀LiFeO2就進行了許多深入的研究。但由於Fe4+/Fe3+電對的Fermi能級與Li+/Li的相隔太遠,而Fe3+/Fe2+電對又與Li+/Li的相隔太近,因此層狀LiFeO2一直未能得到應用。
㈧ 鋰電池780各種原材料單位耗材情況
鋰離子電池的基本知識 攜帶型電子產品以電池作為電源。隨著攜帶型產品的迅猛發展,各種電池的用量大增,並且開發出許多新型電池。除大家較熟悉的高性能鹼性電池、可充電的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外,還有近年來開發的鋰電池。這里主要介紹有關鋰電池的基本知識。這包括它的特性、主要參數、型號的意義、應用范圍及使用注意事項等。 鋰是一種金屬元素,其化學符號為Li(其英文名為lithium),是一種銀白色、十分柔軟、化學性能活潑的金屬,在金屬中是最輕的。它除了應用於原子能工業外,可製造特種合金、特種玻璃(電視機上用的熒光屏玻璃)及鋰電池。在鋰電池中它用作電池的陽極。 鋰電池也分成兩大類:不可充電的及可充電的兩類。不可充電的電池稱為一次性電池,它只能將化學能一次性地轉化為電能,不能將電能還原回化學能(或者還原性能極差)。而可充電的電池稱為二次性電池(也稱為蓄電池)。它能將電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起來,在使用時,再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它是可逆的,如電能化學能鋰電池的主要特點。 鋰電池的最大特點是比能量高。什麼是比能量呢?比能量指的是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的能量。比能量用Wh/kg或Wh/L來表示。Wh是能量的單位,W是瓦、h是小時;kg是千克(重量單位),L是升(體積單位)。這里舉一個例來說明:5號鎳鎘電池的額定電壓為1.2V,其容量為800mAh,則其能量為0.96Wh(1 2V×0 8Ah)。同樣尺寸的5號鋰-二氧化錳電池的額定電壓為3V,其容量為1200mAh,則其能量為3.6Wh。這兩種電池的體積是相同的,則鋰-二氧化錳電池的比能量是鎳鎘電池的3.75倍! 一節5號鎳鎘電池約重23g,而一節5號鋰-二氧化錳電池約重18g。一節鋰-二氧化錳電池為3V,而兩節鎳鎘電池才2.4V。所以採用鋰電池時電池數量少(使攜帶型電子產品體積減小、重量減輕),並且電池的工作壽命長。 另外鋰電池具有放電電壓穩定、工作溫度范圍寬、自放電率低、儲存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及無公害等優點。 鋰電池的缺點是價格昂貴,所以目前尚不能普遍應用,主要應用於掌上計算機、PDA、通信設備、照相機、衛星、導彈、魚雷、儀器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工藝的改進及生產量的增加,鋰電池的價格將會不斷地下降,應用上也會更普遍。 不可充電的鋰電池 不可充電的鋰電池有多種,目前常用的有鋰-二氧化錳電池、鋰—亞硫醯氯電池及鋰和其它化合物電池。本文僅介紹最常用的。 1 鋰-二氧化錳電池(Li MnO2) 鋰-二氧化錳電池是一種以鋰為陽極、以二氧化錳為陰極,並採用有機電解液的一次性電池。該電池的主要特點是電池電壓高,額定電壓為3V(是一般鹼性電池的2倍);終止放電電壓為2V;比能量大(見上面舉的例子);放電電壓穩定可靠;有較好的儲存性能(儲存時間3年以上)、自放電率低(年自放電率≤2%);工作溫度范圍-20℃~+60℃。 該電池可以做成不同的外形以滿足不同要求,它有長方形、圓柱形及紐扣形(扣式)。圓柱形的也有不同的直徑及高度尺寸。上圖就是日本產萬勝鋰-二氧化錳電池,3伏電壓,不可充電,單節體積15x40毫米。可充電鋰離子電池 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手機中應用最廣泛的電池,但它較為「嬌氣」,在使用中不可過充、過放(會損壞電池或使之報廢)。因此,在電池上有保護元器件或保護電路以防止昂貴的電池損壞。 鋰離子電池充電要求很高,要保證終止電壓精度在1%之內,目前各大半導體器件廠已開發出多種鋰離子電池充電的IC,以保證安全、可靠、快速地充電。 現在手機已十分普遍,手機中一部分是鎳氫電池,但靈巧型的手機則是鋰離子電池。正確地使用鋰離子電池對延長電池壽命是十分重要的。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鋰電池,它根據不同的電子產品的要求可以做成扁平長方形、圓柱形、長方形及扣式,並且有由幾個電池串聯在一起組成的電池組。 鋰離子電池的額定電壓為3.6V(有的產品為3.7V)。充滿電時的終止充電電壓與電池陽極材料有關:陽極材料為石墨的4.2V;陽極材料為焦炭的4.1V。不同陽極材料的內阻也不同,焦炭陽極的內阻略大,其放電曲線也略有差別,如圖1所示。一般稱為4.1V鋰離子電池及4.2V鋰離子電池。現在使用的大部分是4.2V的,鋰離子電池的終止放電電壓為2.5V~2.75V(電池廠給出工作電壓范圍或給出終止放電電壓,各參數略有不同)。低於終止放電電壓繼續放電稱為過放,過放對電池會有損害。 鋰離子電池不適合用作大電流放電,過大電流放電時會降低放電時間(內部會產生較高的溫度而損耗能量)。因此電池生產工廠給出最大放電電流,在使用中應小於最大放電電流。 鋰離子電池對溫度有一定要求,工廠給出了充電溫度范圍、放電溫度范圍及保存溫度范圍。 鋰離子電池對充電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精密的充電電路以保證充電的安全。終止充電電壓精度允差為額定值的±1%(例如:充4.2V的鋰離子電池,其允差為±0.042V),過壓充電會造成鋰離子電池永久性損壞。鋰離子電池充電電流應根據電池生產廠的建議,並要求有限流電路以免發生過流(過熱)。一般常用的充電率為0.25C~1C(C是電池的容量,如C=800mAh,1C充電率即充電電流為800mA)。在大電流充電時往往要檢測電池溫度,以防止過熱損壞電池或產生爆炸。 鋰離子電池充電分為兩個階段:先恆流充電,到接近終止電壓時改為恆壓充電,其充電特性如圖2所示。這是一種800mAh容量的電池,其終止充電電壓為4.2V。電池以800mA(充電率為1C)恆流充電,開始時電池電壓以較大的斜率升壓,當電池電壓接近4.2V時,改成4.2V恆壓充電,電流漸降,電壓變化不大,到充電電流降為1/10C(約80mA)時,認為接近充滿,可以終止充電(有的充電器到1/10C後啟動定時器,過一定時間後結束充電)。 鋰離子電池在充電或放電過程中若發生過充、過放或過流時,會造成電池的損壞或降低使用壽命。 應用注意事項: 鋰離子電池應用注意事項除與上述不可充電的鋰電池相同外,在充電方面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 鋰離子電池有4.1V及4.2V終止充電的不同品種,因此在充電時注意的是4.1V的電池不能用4.2V的充電器充電,否則會有過充的危險(4.1V與4.2V的充電器用的充電器IC是不同的!)。 2. 對電池充電時,其環境溫度不能超過產品特性表中所列的溫度范圍。3. 不能反向充電。4. 不能用充鎳鎘電池的充電器(充三節鎳鎘電池的)來充鋰離子電池(雖然額定電壓一樣,都是3.6V),但充電方式不同,容易造成過充。 在放電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鋰離子電池放電電流不能超過產品特性表中給出最大放電電流。放電電流較大時,會產生較高的溫度(損耗能量),減少放電時間,若電池中無保護元件會產生過熱而損壞電池。 2. 不同溫度下放電曲線是不同的,如圖5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溫度下,其放電電壓及放電時間也不同。在-20℃放電時情況最差。 在貯存方面: 1. 電池若長期貯存,要保持在50%放電態。 2. 電池應保存在低溫、乾燥壞境中。 3. 要遠離熱源,也不要置於陽光直射的地方。 形象的工作原理比喻:現在將鋰離子電池原理和充放電機理,用生活中常見的泡沫現象來比喻。鋰離子電池如同 一堆肥皂泡沫,泡內儲存的就是電能。當充電時,汽泡會隨著充電時間加長而不斷增大,當超過其極限值時汽泡就會破裂,此時即損壞了鋰電晶型,造成永久性損壞。 當過度放電則會造成汽泡塌陷、消失,這樣下次充電時汽泡也充不起來,而造成鋰電失效。 如何控制汽泡不充爆和汽泡不過度塌陷?就必須要用保護電路加以嚴格控制。 當然,優質的電芯和精確的控制電路可大大地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站長最喜歡用的就是鋰離子電池,鋰電池自放電小,容量大,性能優越。站長曾經對一塊全新的富士通筆記本用10.8V/2.4AH鋰電池(就是下圖的鋰電池,電芯為松下共6節2並3串)做過放電測試,放電負載為6寸液晶監視器,工作電流780毫安,測試結果如下:時間T 端電壓V 6:40 12.00 6:52 11.83 7:20 11.43 7:56 11.16 8:23 11.00 8:50 10.92 9:10 10.84 9:35 10.55 9: 46 9.85 9: 52 9.00 放電足足維持3個小時!可以看出這組電池的性能確實非常棒!容量非常實足!這是一種恆流恆壓的鋰電池充電控制板,圖中Q1、R1、W1、TL431組成精密可調穩壓電路。Q2、W2、R2構成可調恆流電路。Q3、R3、R4、R5、LED為充電指示電路。隨著被充電鋰電池電壓逐漸上升,充電電流將逐漸減小,待電池充滿後R4上的壓降不斷減小,最終使Q3截至,LED熄滅,為了保證電池能充足,請在指示燈熄滅後繼續充電1~2小時,使用時需要在Q2、Q3裝適當大小的散熱片。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