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復權價
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
計算過程
股票行情有除權與復權,在計算股票漲跌幅時採用復權價格,這是經常要用到的。系統計算分為以下步驟:
1、每次除權行為日,在登記日計算除權價;
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比率-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2、用登記日的收盤價除以除權價得到單次除權因子;
除權因子=收盤價/除權價
3、將公司上市以來的除權因子連乘積,得到對應每一交易日的除權因子;
4、向後復權價=股票收盤價(實際交易價)*每一交易日的除權因子;
5、復權漲幅(不特別說明,漲幅均指復權漲幅)=復權價/前一日復權價-1。
以上是向後復權價格的計算過程,其中復權因子是很重要的,採用復權因子的調整方法。
我們系統里可以查到每股分紅數據,而且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而行情數據是接受的交易所數據,其復權因子計算時採用昨日收盤價/今日開盤參考價計算得到,今日開盤參考價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其所以我在計算除權因子時產生偏差。後與技術人員溝通得知。
⑵ 後復權價格,是真實價格嗎
復權就是不考慮送紅利,送紅股除權的原來的價格。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
復權的形式:
1)向前復權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2)向後復權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高於K線顯示價格。
⑶ 復權價格怎麼計算
樓上冒似是不對的,配股和送股不是同時的,10送了3就有13股,再10配3,就有13*1.3=16.9股了,按上面的演算法的話只有16股
10送2元,,,,,還原就是15.2
設配股除權價是A
10A+3×8=15.2×(10+3)
A=17.36
17.36×1.3=22.56
復權價22.56
⑷ 前復權就是復權後的價格嗎
是的。
前復權就是復權後的價格。除權也便是股票沒有進行分股或者是送股之前的價格。除權可以看到股票的原始最早價格。復權可以看清股票的,現在一直以來的走勢。
⑸ 如何看待復權價格
除權是將送配股和現金分紅的股票,按照等價的原則,將股價除下去。這樣的話,很多股票除權之後,價格下來很多,之後慢慢的填權又漲回去,再除權、再填權。。。如此不斷的送股,可能股價到最後沒多高,但是股本已經增加不少,同時,價格也是不斷的被送的股票腰斬再漲起來。收益可想而知,是很大的。
如何衡量股價的貴賤,很簡單,將股價復權看就可以了。向前復權就是將股價按照現在為標准向前復權看以前的價格;向後復權就是將股價按照以前的為參照,看現在的價格。
不少股票通過向後復權,可以看到以以前為參照,現在的價格已經漲到上千甚至上萬。你可以試試。
至於股價貴不貴,要看現在的公司每股收益,業績是支撐。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經過長時間分紅送股之後,股本變的很大的股票,比如現在的蘇寧電器,已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輕松翻番的去上漲了。
小公司可以不斷的擴張再擴張成為很大的公司,但是很大的公司要繼續擴張再擴張成為更大的公司,就有難度了。而公司的盈利模式都是一樣的,所以當然是投資股本擴張能力強的小公司好了!
⑹ 復權價格怎麼計算
復權有個原則,就是不管怎麼復權,應該是K線形狀保持不變,或者說每天的漲幅保持不變,但實際上很多系統由於種種原因,不管前復權還是後復權,價格計算都是錯的,幾乎很少能見到復權真正正確的系統。因為復權的價格影響很多計算特別是量化策略的回算,所以這里詳細來討論一下。
我們舉滬市代碼第一股浦發銀行為例子,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浦發在99年11月10日的收盤價是27.75元,16年7月8日收盤價是15.45元。其中一共有17次分紅轉送股,每10股合計分紅44.42元,轉送股22股。除息除權日當天復權後的漲幅=(當天不復權收盤價*(1+每股送股數量)+每股分紅金額)/上一個交易日的不復權收盤價,計算出每天的漲幅後再按照當天的復權收盤價=上一個交易日的復權收盤價*(1+復權漲幅)計算出每天的復權收盤價。
⑺ 關於股票價格不復權、前復權、後復權問題
如果要區間統計還是用後復權,因為用前復權,股票多次送轉分紅後原價格往往為負值!你的前復權數值應該不正確,用「同花順」查看顯示2004年12月31日股價為-1.71元。
⑻ 【高分求解】復權後價格變化的結果真實嗎
真實的,不是騙人。
舉個例子:某股票5年前有1000萬股,股價10元/股,經過5年的分紅、配送紅股,到了今年有5000萬股,股價又漲到10元/股。
1、向前復權。就是以目前的股本、股價為基準。那麼,復權後,5年前的價格就是10元/股*1000萬股÷5000萬股 = 2元/股。如果紅利紅股更多,那麼變成幾毛錢也不是不可能。
2、向後復權。就是以5年前的10元和1000萬股為基準。那麼,復權後,價格就是10元/股*5000萬股÷1000萬股 = 50元/股。
分紅情況可以在行情軟體的「f10」裡面找到。
第一條肯定成立,所以,的確是可以看成成本攤薄。問題在於你是否持有那麼長的時間。
3、我通常都是看復權的,而且是前復權。這樣可以保持圖表的流暢性。也建議你用前復權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