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大豆價格倒掛

大豆價格倒掛

發布時間:2021-04-28 22:01:03

1. 糧食的價格機制

糧價的漲跌,左右著農民的收益、糧企的利潤,關系著國家糧食安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所作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完善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比價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價格對增產增收的促進作用。那麼,如何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 國家宣布一系列糧食收購政策,將玉米、大豆等納入收購范圍,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
臨時儲存稻穀的價格,既高於上半年國家公布各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也略高於當前的市場糧價,有的品種還是首次公開宣布入市收購儲備,其托市意圖相當明顯。早稻收購上演了這一輪糧食牛市「最後的瘋狂」,收購價達到了100元/百斤的歷史高點。但隨後而來的中晚稻收購卻相反,各方謹慎入市,價格萎靡不振。江西一些地方中晚稻開秤收購價竟然低於先前的早稻收購價,出現罕見的早晚稻價格「倒掛」。與此同時,大豆、小麥、玉米等也紛紛進入下行通道,「賣糧難」、「谷賤傷農」一觸即發。中國宣布提高保護價之後,糧食市場價格做出了積極回應。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玉米等期貨價格全線上漲,部分地區大豆的市場價格已經超過了國家的保護價。
南方糧食市場副總裁熊良華認為,這次國家決定實行臨時收儲、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可以一舉多得:首先,遏制了當前糧價下滑的勢頭,防止了農民「賣糧難」;其次,這次公布的臨時收購價將是中國市場各糧食品種的一個階段性底部,提升中國糧食的價格底部將使中國糧食告別「低價時代」;第三,糧價調控被賦予擴大內需新職能,可以通過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擴大萎靡不振的農村消費。 盡管國家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不斷加強,但總體來看,政策性補貼對種糧農民的激勵作用在逐年下降。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04年~2006年中國糧食每畝實際收益分別為382元、329元和320元,呈逐年下降趨勢。專家指出,中國現行的糧價形成機制。現階段,糧價形成機制仍採取國家調控與市場供求相結合的方式,糧食保護價的調整並沒有與農資等工業品相適應,糧食價格的上漲幅度落後於農資等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幅度。
糧價形成機制的不完全市場化與農資、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相對市場化之間的矛盾,導致中國糧食領域出現了一系列「新剪刀差」現象:
首先,國內農資與糧食的價格差越拉越大。化肥、農葯、柴油等農資價格持續大幅走高,即使加上國家對農民的補貼部分,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品種價格上漲仍然緩慢,部分糧區甚至出現糧價不升反降、農民賣糧難現象。其次,當前農民外出打工與種糧效益的剪刀差逐步擴大。受勞動力市場短缺和各級政府出台保障農民工收入等政策影響。而同期糧食價格仍處於低價位運行,種糧還要面臨自然災害、市場風險等因素影響,農民打工收益明顯高於種糧收入。第三,「新剪刀差」對農業內部的種植結構調整的影響,表現為種糧與種植經濟作物的效益差逐步擴大。「新剪刀差」現象的出現,扭曲了糧食價格的市場傳遞和調節功能,造成中國農村優質勞動力、土地等「糧食生產力」大量流失,部分糧食主產區出現谷賤傷農苗頭,從源頭上影響了國家糧食生產安全。有關專家認為,化解「新剪刀差」的關鍵在於縮小當前糧食市場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距,應小幅度、周期性地調整糧價,讓糧價溫和回歸到合理的范圍。

2. 廣東現在的黃豆行情

廣東省2008年以來大豆進口均價大幅上漲超過80%,考慮到國際糧價高價運行將可能維持一定時間,廣東一家油脂企業一方面通過期貨來對沖,另一方面提高豆粕的價格。 據第一財經日報6月18日報道,2008年以來,廣東省大豆進口均價大幅上漲超過八成。國際糧價大幅攀升影響下游,食用油企業表示已無利潤可言,正通過其他方式來消化成本。 廣東一家油脂企業負責人表示,國際大豆價格上揚對其企業沖擊非常大。由於國家對食用油採取限價政策,造成國際大豆價格高位運行時國內食用油出現倒掛現象,企業難以將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目前該企業在食品油現貨交易方面是虧損的。 該負責人說,國家為穩定物價而採取限價政策,企業對此能夠理解。考慮到國際糧價高價運行還將可能維持一定時間,該企業已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一方面通過期貨來對沖,另一方面提高豆粕的價格。 據廣州海關統計,2008年1-5月,廣東進口大豆122.9萬噸,比2007年同期(下同)下降19.9%,價值7.4億美元,增長44.5%,進口均價為598.6美元/噸,大幅上漲80.5%。 而據中國海關統計快訊的數據顯示,2008年1-5月,全國進口大豆1365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20.4%,價值79.2億美元,增長114.4%。1-5月,全國大豆進口均價為580.3美元/噸,比2007年同期大幅上漲78.0%。 廣東中山市恆昌隆食品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龍聯均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肯定會影響下游加工企業,但該企業100%加工出口,相對來說受影響小些。 「2008年以來國際花生油、豆油等價格一直高漲,基本可以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海外采購商。但漲價同時也會使出口量減少,2008年出口大約減少 1/3。」龍聯均還說,國家在本月13日起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稅,該企業已就此相應把取消退稅所增加的成本算入報價而提價

3. 大商所期貨豆一和連豆二的問題

兩個問題一塊回答吧!連豆一是非轉基因豆即你所說的笨豆,豆二是轉基因豆!因為國際食品主流市場上對轉基因品種不太認同加之產量大,所以價格比非轉基因的便宜

4. 期貨套利中怎樣迴避「套利陷阱」

市場中常常出現價格分布不尋常的合約組合,有些可以成為投資者套利交易的良好對象,有些則是「套利陷阱」,其存在由於種種原因,並不能很好的價差回歸,有時甚至會出現令人詫異的變化,導致套利失敗。因此投資者要格外小心下面幾種「套利陷阱」。
1.不做跨年度的跨期套利
如前期業界普遍關注的大豆(資訊,行情)0809和0901合約的套利機遇。不能簡略地展開跨期套利,因為2007/2008年度大豆供需偏緊,而2008/2009年度大豆供需呈現多餘的兩個不同的基礎面因素的影響,導致0809和0901的價錢形成「倒掛」,買近賣遠的跨期套利思路是不可取的。
2.不做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
由於套利機會是依據中長期價格關系找到短期價格呈現偏離的機會,發生套利機會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發事件引起的價格異變,所以,一般不應介入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時機。如大豆0809和0901合約的基礎面差別是一個影響其中長期趨勢的因素。
3.「逼倉」中的套利危險
其風險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現,一般而言,跨期的虛盤套利不涉及到現貨,而逼倉的風險就在於沒有現貨頭寸做維護,當市場行情呈現單邊逼倉的時候,逼倉月合約要比其它月份走勢更強,其價差未涌現「理性」回歸,從而導致虧損的局勢。
4.不做流動性差的合約
如果組建的套利組合中一個或兩個期貨合約流動性很差,則我們就要注意該套利組合是否可以順利地同時開倉和平倉,如果不能,則要斟酌廢棄該次套利機會。此外,如果組合構建得足夠大,則組合的兩個合約都存在必定的沖擊成本。在期現套利和跨期套利中,參與到交割的套利須保證有足額的資金交付。
5.資金的機遇成本和借入成本
在實際投資中,兩個交易賬戶均須備有足夠的預留保證金,這會增添利息成本,從而下降收益率。我們需要斟酌資金起源是自有資金還是借貸資金,而資金借入的期限和套利頭寸的持有期限可能並不匹配。
綜上,在實行投資的進程中,只有做到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根據科學的投資策略進行交易,能力在投資中下降風險,從而更為穩健地獲得收益。

5. 今年的玉米價格比去年貴嗎

今年玉米臨儲價格首次下調,糧農面臨豐收的煩惱。記者走進吉林敦化調查。明年還種不種玉米國內外價格倒掛、庫存積壓,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勢在必行政策調整,應統籌兼顧各方的利益,讓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一望無際的玉米地里,收割機隆隆作響。眼下,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收獲的景象一如往年。不同的是,自2008年國家推出玉米臨儲政策以來,臨儲價格首度出現下調。今年,國家臨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確定為「國標三等」每斤1元,每斤降價0.12元。這將給農戶帶來多大影響,農民有啥期盼?忙碌的秋收背後,比往年多了幾分不平靜。農民:每斤降價0.12元,去了成本不掙錢。政策「急剎車」,農民難承受「看吧,這玉米全在棵上站著呢,先自然降水吧,含水量太高。」種糧大戶闞寶富把記者領到地頭說。敦化市新立村農民闞寶富,經營著寶富家庭農場。今年,農場60公頃地全都種了玉米,預計能收700多噸。「愁人啊!今年玉米價格低,連收糧的小販都看不到,玉米不好賣啊。收回家,太濕,沒地方存放,怕捂了;要是過幾天下了大雪,更麻煩。」闞寶富說。去年,闞寶富種了50多公頃玉米,純收入30來萬元。今年的玉米行情,讓闞寶富懷念起去年賣糧的情景,「就坐在家裡,一斤9毛8分錢,直接賣給上門收糧的經紀人,省心,運費啥也不管。」而今年,闞寶富把糧先晾在地里,等著國儲糧開庫,就直接把糧送過去。他盤算著,國家收儲價格還能高一些,賣糧也方便,一斤玉米的運費2分錢就夠。往遠點的加工企業送糧,一斤玉米的運費得5分錢。「如今,在收糧企業的門口,賣糧的車都排成『長龍』了,基本上排3天隊才能賣出去。多等一天,按一噸糧20元給運糧車付費,80噸糧就是1600多元的開支啊。」闞寶富說。秋收再忙,老闞也要時時關注玉米價格,「打開微信,就能看到糧食加工企業收購玉米的價格,企業每天都會及時公布。」「企業收購濕玉米的價已經掉到6毛4分錢啦。按照這個行情,去了種地的成本就不掙錢了。」闞寶富打開手機查看了一下當天的糧價。「目前,企業收購價太低,著急還貸款的農戶,糧價多少也得賣了,著急用錢啊。」闞寶富算了筆賬:且不看農戶玉米實際交易價格,按照國家臨儲價格的降幅,每斤玉米少收入0.12元,1公頃地能收12噸玉米,那就得減收2880元錢。連續多年的玉米臨儲政策,保護了農民利益,穩定了農業生產,意義不容忽視。然而,國內外價格倒掛、庫存量越來越高,這個矛盾也日益凸顯。「臨儲政策調整咱理解,但能不能在下種前調。現在秋收了,踩腳『急剎車』,農民有點受不了。」闞寶富的想法代表了不少糧農心聲。盡管如此,還是有些消息讓闞寶富的心情能稍稍舒緩。為保證農民順暢、方便賣糧,今年吉林省將於11月1日啟動臨儲玉米政策,比去年提前了1個月。政府:增加糧食代儲點,加大技術設備支持,最大限度降低賣糧成本「今年,吉林省改變往年分期分批開庫方式,收購庫一次性布設到位,全面啟動。全省各地將盡量方便農民就近賣糧,減少運費支出。」吉林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王濤介紹說。面對糧食收購政策調整、庫存積壓等復雜形勢,敦化市政府協調當地4個民營糧庫,幫助中儲糧增加代儲點,保障糧食收購順利,確保農民能夠及時賣糧。目前,4個民營糧庫可存儲10萬噸玉米。眼下,糧價一天掉一個價,讓農戶順利賣出好價錢,並不容易。敦化市鴻發現代生態農場經營了703公頃土地,種了370多公頃玉米,4000來噸的產量,賣糧壓力不小。幸好,在敦化市農業局的協助下,鴻發現代生態農場適時搶收,將2000噸玉米順利賣給了吉林市乙醇燃料公司。「9月28日,市乙醇燃料公司開始收購濕糧。29日,農場開始收割,4天收了2000噸玉米,以最快速度賣給了企業,當時可是8毛3分錢一斤啊,現在掉到6毛多了。」鴻發現代生態農場經理人庄文君說。記者來到鴻發現代生態農場,大型收割機在遠處的田裡轟鳴作業。庄文君遠遠指過去:「苞米直接脫粒,其他的全部粉碎還田,40分鍾收獲一車,那就是40噸玉米啊。」去年,鴻發現代生態農場收割玉米主要靠7台小機械,田裡收割、卸到場地、用機械脫粒,再裝車運輸,耗費人手,成本高。「按照去年的方式,想收想賣都來不及。今年,市農業局給協調的進口大機械,幫我們搶收搶賣,脫粒後直接裝車送到企業,這就一斤能省8分錢成本。」庄文君說。「這個時期,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信息服務,幫農戶拓展銷路;給予技術設備支持,降低農戶賣糧和儲量成本。」王濤說。今年按規定,玉米生霉粒含量超過2%國家不再收購。為此,吉林省各級農技幹部,進村指導農民科學儲糧,做柵子、將糧食上樓子,杜絕「地趴糧」,保證糧食安全存放,盡可能增產不減收。期盼:出台相應配套措施,推動結構調整,讓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今年,敦化市玉米的種植面積增加了2.4萬公頃,突破了9.5萬公頃,成為當地第一大作物。「前期測產來看,全市糧食產量將突破100萬噸。」敦化市農業局副局長國長振說。在庄文君看來,最直接的感受是,一公頃地玉米比去年多打了400來斤。敦化迎來了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一年。而作為吉林省大豆主產區,敦化大豆種植面積卻不斷減少。2014年,全市大豆種植面積約15萬公頃,佔全省一半左右,2015年僅有9萬多公頃。敦化大豆因非轉基因、高蛋白而聞名,出口量佔全國60%。作為東北地區大豆集散地,敦化大豆市級以上龍頭加工企業16家,就地加工不成問題。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玉米當地轉化能力非常弱,屬於原糧輸出地。「遭遇價格下跌,敦化玉米銷售壓力巨大。」國長振說。臨儲政策執行了7年,玉米價格7連增,也讓玉米和大豆之間的效益差距拉大。庄文君介紹說,「一公頃地,可產10多噸玉米,黃豆最高3噸,收入至少差3000元。」「一頭是國產大豆產量降到了預警線,一頭是玉米國內外價格倒掛。」在國長振看來,這次玉米臨儲政策的變化,也讓敦化感覺到結構調整迫在眉睫,「應該推廣糧豆輪作,回歸大豆主產業。」明年還種不種玉米?「今年玉米行情不好,明年就搞點多種經營唄,以玉米為主,再種點白瓜子啥的,來年夏天就收獲,省地力,能掙錢。」闞寶富說,大豆的效益終究讓他有顧慮。種了這么多年玉米,闞寶富覺得,玉米價格單靠政策肯定不行,但如果直接砍掉政策,完全由市場定價,暫時也行不通。業內人士表示,政策調整,應統籌兼顧各方的利益,出台一些保護農民利益的配套措施,讓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國長振認為,推動大豆產業發展,需要對糧農進行精準補貼,希望國家拿出政策來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整合政策和資金,區域性集中投放。要不就成了撒胡椒面,星星點點,沒味道。」國長振說,目前國家農業補貼多,加起來看額度不小,國家惠農力度很大,但是各項補貼分散發,在農民那裡就解決不了啥問題。

6. 請問期貨和現實生活有什麼樣聯系比如大豆價格,期貨的漲價和現實生活的 價格有什麼聯系

先解釋下什麼叫大豆1001,大豆1001的意思就是2010年1月份交割的大豆合約。一般來說遠期合約(比如大豆1009相對大豆1001就是遠期。因為要到2010年9月才交割。)要比近期合約價格高。

因為你想。我現在存同樣數量的大豆,先不管他的質量如何變化,是放到2010年1月賣貴呢還是9月貴。如果不計價格波動的話肯定是9月貴,因為1月到9月還要人工費,倉儲費等費用。所以遠期的價格一般要比近期高。

而影響大豆價格的基本面因素相對各合約是類似的,所以他們的價差一般是相對穩定的。

不過也有特殊情況,使得近期合約價格更高,比如近期的大豆需求因某種因素突然猛增,或者供給突然下降,這也有可能導致價格倒掛。

至於玉米,我想說完大豆你應該也懂了吧。

7. 今年我省的大豆保護價格出台了嗎

大豆價格走勢平穩 自上周開始,油粕市場連續走強,為大豆帶來堅定支撐,也使國內油廠的謹慎態度繼續松動。在利潤轉好的情況下,油廠收購意願加強。預計,各地大豆現貨價格整體仍以平穩走勢為主。 [發表評論] 來源: 黑龍江新聞網-農村報 作者: 編輯: 李冬玲 08-06-19 大豆價格有望近期反彈 進入7月份以來,豆類和油脂市場大幅下跌,市場恐慌一片。連豆主力901合約從7月3日最高點5542元下跌至8月12日最低點3853元,一個多月下跌幅度達到30%,此次暴跌強度不亞於2004年上半年的大豆暴跌行情。近期的暴跌行情是大豆自身原因和商品市場大環境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受到眾多利空打擊的大豆市場出現暴跌當在情理當中。但是隨著大豆價格的大幅下跌,現貨商已經重新燃起對大豆的采購興趣,眾多利空的兌現已經被盤面價格的下跌所消化,美國農業部報告的出台實際上預示著制約近期大豆價格的最後一個「靴子」的落地。利空出盡是利好,大豆價格有望在近期企穩反彈,構造中期底部。 近期已經兌現的利空因素 回顧近期大豆市場,曾彌漫著眾多利空的消息,雖然5月份的天氣炒作曾經讓大豆價格走出一波上攻行情,但是利空因素的集中爆發打垮了多頭的信心,豆價在一個月內回到了一年前的水平。近期的利空包括:天氣良好,大豆豐收在望;阿根廷罷工解決;國內大豆、植物油進口創新高;國家宏觀調控預期;原油市場見頂回落;大豆市場處於季節性消費淡季;預期美國農業部報告帶來產量增加的利空消息。眾多利空集中於近期爆發為近年來少見,不過這些利空目前已經兌現,豆價的下跌已經提前消化了這些消息的負面影響。從盤面上看,國內連豆下跌幅度達到30%,CBOT大豆主力11月合約價格下跌幅度也達到28%,短期價格已經嚴重超跌。 剛公布的美國農業部8月份的月度供需報告是投資者近期預期的最後一個利空因素。此前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美國農業部會較上月調高大豆的單產水平和產量預計,這是導致前期美盤大豆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預期中的利空沒有兌現,反而單產和產量水平比上月預估小幅下調,給豆市帶來難得的利多消息。此份報告涵蓋了對於6月份美國洪水災害對產量的影響,對於2008/2009年度的大豆產量形勢作出較為權威的預測,基本上對今年美國的大豆產量水平定調,預期2008/2009年度大豆市場的供求關系依舊偏緊。根據報告預估,美國2008/2009年度大豆產量將為29.73億蒲式耳,低於7月預估的30億蒲式耳,單產預估每英畝40.5蒲式耳,低於7月預估的41.6蒲式耳;豆油產量下調為206.9億磅,低於上月的208.6億磅,年末庫存為25.65億磅,低於上月預估的26.9億磅。受到報告公布消息的刺激,美豆超跌反彈,已經連續兩天上漲,國內方面連豆在13日也以一個漲停板來回應報告帶來的利多消息。 後市潛在的利多因素 隨著美國農業部報告的出台,近期可以考慮到的利空因素已經基本兌現,原油仍然處於弱勢和美元指數可能出現的反彈已經不能再對超跌的豆價造成沖擊。而且原油自從高位回落,目前跌幅已經相當巨大,短期有反彈的要求,至少是下跌的速度將會有所減緩,原油供應偏緊的局面沒有改變,下跌將獲得支撐。短期看來,積弱的豆市在超跌反彈後仍將陷入橫盤整理,大量的庫存和今年增加的產量仍然需要時間消化,後市隨著潛在利多因素的兌現,豆市可能會迎來上漲的契機。 首先,目前國內大豆價格已經嚴重超跌,隨著多頭主力在809合約上的推高失敗,近月合約價格暴跌,從而帶動現貨大豆價格大跌,目前國內大豆現貨價格已經低於進口大豆的港口分銷價格。國內外大豆價格的倒掛給連豆帶來上漲的動力,因為雖然今年國內豐收,但是中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仍然達到60%以上,國外大豆的價格仍然是國內大豆定價的標桿。 其次,進入9月份,傳統的中秋和國慶節即將來臨,生產廠商的備貨將迎來豆油的需求旺季,而且到10月份以後充斥國內市場的棕櫚油將退出市場,植物油供應將會減少,豆油和菜籽油的消費將進入高峰。 另外,生物柴油概念仍然能夠成為豆類和油脂市場的推動力。近期原油跌幅巨大,在供應偏緊的局面沒有根本改善的情況下,原油難以跌破100美元。而豆類價格的暴跌已經令生物柴油的生產重新變得有利可圖,生物柴油的生產將消化掉大量過剩的植物油供應。隨著價格的下跌,印尼的兩家大型廠商已經放出消息,要大量將棕櫚油轉化成生物柴油,以提振棕櫚油的價格,這也反映了生物柴油仍有較大的潛在需求。 後市展望 隨著制約豆市的眾多利空因素一一兌現,目前已經沒有更多的利空能夠造成豆市大幅下跌,後市大豆價格有望構造中期底部,並隨著消費高峰的到來而逐步攀升。根據最近的美國農業部報告,2008/2009年度美國大豆的庫存消費比為4.5%,比上月預估小幅下調,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偏緊的供求關系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後市大豆經歷短期的超跌反彈後,豐收的大豆產量仍將令豆價承壓而使豆市陷入振盪行情,中期級別的上漲行情將要到9月份隨著大豆市場消費高峰的來臨而啟動。 管。。。。

閱讀全文

與大豆價格倒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既可以投資證券也可以投資實業 瀏覽:148
香港1998年外匯儲備 瀏覽:490
12月5日美元兌人民匯率 瀏覽:574
為什麼支付寶賣的理財產品不一樣 瀏覽:761
新代碼持倉可以4是啥意思 瀏覽:337
巴布亞紐幾內亞基納匯率兌換 瀏覽:437
成都拜訪大麥融資租賃 瀏覽:649
東方證券logo 瀏覽:739
長城信息金融設備有限公司工資待遇 瀏覽:744
並購貸款信託 瀏覽:279
杠桿開戶楊方配資開戶 瀏覽:94
58貨運信託擔保交易 瀏覽:633
典當行非法融資 瀏覽:999
金融服務收入的定義 瀏覽:816
中國金融資本市場 瀏覽:698
融資融券不產生利息 瀏覽:781
車e估融資 瀏覽:452
北京熱電融資租賃 瀏覽:531
匯信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989
台州有無抵壓貸款嗎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