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面二孩對社會保險有何影響
全面二孩對社會保險有何影響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受到社會高度關注。這一政策的實施,必將對我國人口結構產生深遠影響。近日,承擔「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影響課題的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醫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暉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了解該政策的短期和長期、正向和負向作用,對於指導社會保險未來工作非常必要。
「全面二孩」政策對生育保險基金壓力不會很大
問:《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對於社會保險來說,政策實施後,當前受影響最大的當屬生育保險。請您結合近幾年我國生育保險的運行情況,談一下全面放開二孩對基金支出的影響?
董朝暉:近幾年,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育齡婦女人數從2000年的3.49億人,下降到2013年的3.09億人,占人口的比例從27.59%下降到22.70%,出生嬰兒數量從2000年的1777萬人下降到2013年的1640萬人。由此可見,如果計劃生育政策再不調整,出生嬰兒數量會進一步下降。
「全面二孩」 政策實施後,首先會增加生育保險基金的支出。過去幾年我國生育保險基金結余較多,基本能夠承受 「全面二孩」 政策帶來的支出上升。2014年末,全國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平均足以支付20個月的待遇,盡管近年來生育保險基金的年結余率在下降,但是,2014年當年基金結余率仍達到17.5%。從總體上看,「全面二孩」 政策對生育保險基金壓力不會很大。
問:如果生育政策再不調整,社保基金收支會出現什麼狀況?
董朝暉:人口老齡化對社保基金的威脅是長期的,生育政策不會對人口結構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未來10年內,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將遭遇困境。尤其是在未來20年內,這一問題會更為嚴重。因此,社保部門應該做好基金預警工作,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基金的平穩運行,通過各種措施保證社保待遇的兌付,維護社會穩定。如果 「全面二孩」政策能夠落實好,那麼該政策對於基金的正面影響將在20年以後出現。
警惕參保人群對生育保險的「逆向選擇」風險
問:2013年我國開始實施 「單獨二孩」新政,新政實施以來我國生育保險基金支出的變動情況是怎樣的?
董朝暉:2013年實施 「單獨二孩」 政策後,以2014年的數據與2012的數據相比,盡管全國的嬰兒出生數量僅增加3%,但生育保險覆蓋人群的生育人數卻增加了30.5%,而同期生育保險覆蓋人數也僅增加10.4%。這說明被生育保險覆蓋的人群有更強的生育意願,或者說有更強生育意願的人會積極參加生育保險。在這種情況下,生育保險基金的當年結余率有了明顯下降, 從2012年的27.9%下降到2014年的17.5%。 因此,生育保險本身要控制好 「逆向選擇」的風險。當然,如果把生育保險作為鼓勵生育的一項措施, 那麼政府應加強對生育保險的投入, 好在生育保險基金規模並不大,僅占社保基金總規模的1.1%, 不會給財政造成太大負擔。
對於生育保險來說,參保人的「逆向選擇」 風險值得注意。由於生育保險沒有實施全民強制參保,所以可能出現有生育意願的人選擇性參保,而沒有生育意願的人不參保,這將導致生育保險基金支出的大幅度增加,而基金收入增加有限。 例如,2014年,全國生育保險覆蓋人口僅增加3.9%,而生育人數增長了19.2%。「全面二孩」 政策實施後,「逆向選擇」的風險將會更加突出。
問:您認為地方社保部門應該採取何種措施,有效避免生育保險「逆向選擇」?
董朝暉:加強依法參保,達到應保盡保,是控制 「逆向選擇」 風險的主要措施。我國目前生育保險主要覆蓋職工人群,應加強參保監督,要求所有職工參加生育保險。如果以參加基本醫保的在職職工人數作為生育保險的應參保人數,那麼,2014年的參保率約為81%,所以,還有提升參保率的空間。
期待「全面二孩」在2035年遏制制度撫養比的下降
問:全面放開二孩,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舉措。對於基本養老保險來說,直接的好處就是改善制度撫養比。請介紹一下我國近些年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撫養比的變動情況?
董朝暉:2014年職工養老保險的「在職/退休」 人員比已經下降到2.97,也就是說不到3個在職人員要養1個退休人員,而這一比例在2000年是3.30,在1995年是3.90。2010年以後,隨著養老保險的擴面,更多的農民工參加了職工養老保險, 這部分人群的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否則職工養老保險的 「在職/退休」 人員比還會下降更快。由於目前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參保率已經很高,再通過擴面來改善 「在職/退休」 人員比的空間幾乎沒有了。我們期望「全面二孩」 政策能夠在2035年以後遏制「在職/退休」 人員比的下降速度,但是要逆轉下降趨勢需要更長的時間。
問: 「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有何意義?
董朝暉:20年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出生的人口將進入勞動力市場,這將改善勞動人口結構,因此,將對職工醫保基金和養老保險基金產生有利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分析顯示, 「全面二孩」 政策只能緩解老齡化對職工醫保和養老保險的威脅,而並不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 據測算,2025年以後,職工醫保基金和養老保險基金將難以依靠自身收支來維持平衡,即使 「全面二孩」 政策能夠顯著改善人口結構,也要等到2035年以後才能顯示出對社保基金的正面效應,況且這一正面效應也難以在短期內消除基金赤字。從改善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全面二孩」 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仍值得擔憂,2013年實施 「單獨二孩」政策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出生嬰兒數僅比2012年增加49萬人,約增加3%。
綜合以上分析, 「全面二孩」 政策是改善我國人口結構的必然之舉,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短期內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從長期來看仍然有利於改善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全面二孩」 政策應盡快宣傳好,落實好。
鍾仁萱
相關新聞
我省生育保險費率將動態調整
本報訊 為更好地保障職工的生育保險待遇,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日前制定出台《關於建立生育保險費率動態調整機制的意見》。據悉,今後各地生育保險基金出現當期赤字,可上調費率,運行有結余可下調費率,動態調整。
記者了解到,生育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職工個人無需繳費。去年10月我省實施的《江蘇省職工生育保險規定》明確,將繳費比例調整為一般不超過0.5%,超過0.5%的,需報省政府批准。
此次《意見》要求,當設區的市生育保險基金運行出現當期赤字,且全市累計結余可釋放水平(即全市累計結余/全市當期月平均赤字)不足15個月時,可上調生育保險費率;當基金運行當期結余,且全市累計結余超過15個月平均支付水平(即全市累計結余/全市當期月平均支出)時,可下調生育保險費率。當基金出現運行風險時,各設區的市應報告,啟動費率調整程序。擬上調費率時,其測算的基金當期結余率(全市當期結余/全市當期收入)原則上不高於3%。
《意見》還規定,各地要按照《江蘇省職工生育保險規定》的要求,完善生育保險政策,規范待遇標准,按時足額支付參保人員的待遇,切實保障職工生育保險的合法權益。要加大付費方式改革力度,產前檢查、住院分娩和計劃生育手術的醫療費用(生育醫療費用)要依規定實行按單元、病種付費,由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引導定點醫療機構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切實減輕參保人員的生育醫療費用負擔
2. 生育保險,二胎和一胎報銷一樣嗎
辦理生育保險業務須知
一、 參保企業職工生育待遇支付程序
(一) 女職工計劃內第一胎懷孕流產時,企業持女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編號、《生育證》原件、診斷書、醫療費收據、處方及治療費明細。如果生育證沒有辦理,持街道計劃生育委員會開具的計劃內第一胎懷孕的證明,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報銷標准:四個月以下流產500元(生育保險支付14天產假工資),四個以上流產700元(生育保險支付42天產假工資),超出限額個人負擔15%
(二) 領取女職工生育津貼及生育醫療費時須持以下證件:企業持女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編號、《生育證》原件及復印件、《獨生子女光榮證》原件及復印件、《出生醫學證明》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診斷書、生育職工聯系電話。
(三) 領取男職工護理津貼時須持以下證件:企業持男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編號、《生育證》原件及復印件、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四) 報銷標准:門診產前檢查費用為800元,生育醫療費用順產2200元、難產3000元、剖宮產4000元。多胞胎每多一胎增加500元。
(五) 結算時間為每月20日前。
二、 參保企業職工計劃生育手術待遇支付程序
(一) 職工實施計劃生育手術之前,持單位出具的《計劃生育證明》。實施人工流產術、引產術及復通術的還須持《門診醫療手冊》,到工傷生育部辦理《資格單》。
(二) 職工持《資格單》及身份證到自選的計劃生育定點醫療機構實施計劃生育手術。
(三) 報銷標准:上環術155元、取環術155元、人工流產術240元(無次數限制)、引產術1270元、女性絕育術1050元、男性絕育術840元、女性輸卵管復通術2720元、男性輸卵管復通術2350元。
3. 二胎政策已經放開,為什麼還要申請二胎指標呢
二胎政策已經放開,但是還要申請二胎指標,這是相關政策的規定,也是國家對於人口的一種把控措施。
4. 第二胎政策養老保險
1、按居民政策生育,給計劃生育工作帶來很大壓力。戶改後轉型農民享受不到國家的任何經濟補貼和待遇,卻在二胎生育政策上按照城鎮居民標准執行。《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條規定:「在戶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轉為城鎮居民的,在轉為城鎮居民之日起五年內,可繼續享受本條例規定的適用於農村居民的生育政策。」按照這一條款的規定,洪家街道自1997年6月開始至2002年6月五年期間,符合這一再生育條件的戶改育齡夫婦申請再生育並獲得批準的共計51對。但時至今日,五年的延長期早已結束,他們在二胎生育政策上按照城鎮居民標准執行,第一胎囡戶可以照顧生育二胎的政策取消而只能生育一胎。導致育齡婦女及其家庭產生對立情緒,要求政府退還城市增容費,還其農業戶口。在調查中發現,戶改村中有69人按照農村生育政策可以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的一囡戶有強烈的再生育意願。近幾年已出現多例在戶籍改革五年生育照顧期滿後再生育一個子女的違法生育案件。戶改對象對計劃生育和其他相關政策不理解,情緒對立。這些都對計劃生育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戶,改居民一囡戶加上戶籍改革後至今未婚的大齡青年,將成為戶改村今後違法生育的高發人群。 2、戶改青年婚嫁後,其子女及女方戶口難以遷入農村。從戶改村運行情況看,利益損失最大的當數女青年。戶改戶口不能正常流動,戶改女青年嫁給農民,其戶口不能遷入男方,仍留在戶改村(目前農轉非人員與一般居民戶口在戶口遷移等方面已享受同等待遇。但由於遷入男方只能進集體戶,享受不到當地村的權益,因而不願遷出)。一方面不能享受男方戶口所在村的土地資產分配,還要在宅基地審批、計劃生育等方面受到政策限制;另一方面,男青年參加戶籍改革後,配偶是農村戶口的,如果把女方戶口遷入本村,在集體利益分配中本村其他村民反對意見很大,難以遷入。按照國家現行政策規定:城鎮居民不能享受土地資產的分配、宅基地報批。造成了戶改女青年婚嫁後男方村不願意接、戶改村不願意留、其子女戶口城鎮不願入、農村入不了的狀況。從而使戶改後女青年「身價」降低。上洋橋村有上述情況的30多名女青年,因在夫家不能享受農民待遇,多次向村、街道要求在戶口所在村單獨立戶享受宅基地,享受集體經濟分配。 3、戶籍改革對象享受村級集體經濟利益減少。村級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中,享受股份多少衡量標准很重要的一條是農齡長短。因轉製成為城鎮居民後就不算農齡。那麼對於轉制農民來說,則無法享受到未轉制農民相同農齡的股份,轉制農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由於轉制農民素質整體不高,大多是初中以下文化,缺乏技能,大多數被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等保障制度擋在城市化大門之外。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對於僅靠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而維持的他們已無從談起。轉制農民漸漸淪為社會的「邊緣人」。一方面無法真正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又脫離了曾經賴以生存的土地。 4、戶籍改革導致農村不穩定因素加劇。目前,洪家街道這些轉制農民意見很大,強烈要求將其戶口轉回農業。1998年出現過近百人到鎮政府上訪。許多婦女到街道要求落實宅基地。2002年和2005年村委會換屆選舉時,部分戶改對象發出公開信,要求歸還其農業戶口。計劃生育違法戶到政府說理,責怪政府剝奪了轉制農民的正常生育權利。轉制農民要求單獨立戶安排宅基地和有權分配土地資產的呼聲也日漸強烈。戶籍制度改革的背後隱藏著不穩定的隱患,有可能成為群體性事件。 三、對策和建議 戶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其實質是各種利益交錯的表現。其根本症結體現在二個方面:一是長期以來圍繞二元戶籍管理制度,形成了依附在戶籍管理上法定的各種規定和利益,從計劃生育、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失業,等等,全部用城鄉二元戶口為依據來區別對待。不僅如此,城與城之間、城與鎮之間也存在這種鴻溝。因此,戶籍改革沒有綜合配套政策,單項推進會與政府有關部門產生矛盾,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必然舉步維艱。二是在小城鎮進行的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本身存在許多問題,核心問題是對農轉非人員的利益保護不夠,配套政策沒有跟進,加上依附在小城鎮戶口上的利益成分逐步消失,我區農業戶口「含金量」增加,戶籍制度改革自然陷入困境。鑒於目前戶籍改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慎重研究,認真加以解決。 1、政府對戶籍改革應統籌兼顧、系統設計,整體推出戶改配套政策。戶籍改革應從戶口登記、勞動就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土地制度等方面綜合改革,必須配套,缺一不可。針對洪家街道戶改試點出現的問題應由政府組織發改、公安、計劃生育、民政、教育、勞動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共同研究制定戶改相關配套政策。 2、保障轉制農民的原有利益不受影響。對轉制農民的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地的使用、流轉,應考慮出台相關的配套優惠政策。宅基地是農民的一項重要財產權益,目前,在村民建房方面,涉及到農轉非戶口房屋拆遷時,與一般村民同待遇予以落實宅基地。對於其他方面的情況,應制定詳細方案,妥善處理。 3、集體資產權益享受問題。集體資產積累有一個過程。因此,無法切斷戶改農民與集體積累的關系,政策上要保證繼續讓這部分人享受村集體積累的部分權益。要進行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把資產量化到人,並在改制過程中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轉制農民利益,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4、戶口遷移問題。目前,農轉非人員與一般居民戶口在戶口遷移方面已享受同等待遇。但小城鎮居民戶口子女婚嫁到農村的,戶口遷出只能落實到集體戶,享受不到當地村的權益,他們仍然不願遷出。因此,在現行的戶籍制度下,當小城鎮居民戶口子女婚嫁到農村的,只要本人自願,應該注銷城鎮戶口,登記為當地的農村戶口,並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集體資產有關權利和義務。 5、計劃生育政策要符合戶籍改制對象的實際。現行計劃生育政策體系產生的年代是存在巨大城鄉差別的年代,這種政策體系與當時社會相適應。應該承認,今天的社會依然存在著較大的城鄉差別。現行計劃生育政策與現狀還是基本吻合的。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被征地農民逐漸增多,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共同關注,及時了解新問題,掌握新動向,尋求新對策,對計劃生育政策對象的城鄉劃分標准做出調整,要符合農村戶籍改制對象和城市化推進中農轉非對象的實際,並以此指導基層的計劃生育工作。 去年,政府出台《大中專畢業生回原籍農村落戶實施辦法》,較好地解決了大中專畢業生的「非轉農」問題。只要政府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考慮歷史、尊重現實、分析未來的基礎上,作出理性、細致的規定,戶改村遺留問題應該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畢竟戶改涉及的面不廣(我區僅洪家街道),人數也不多(五千多人)。解決好這個問題,積累經驗教訓,有利於我區農村的穩定,也有利於城市化的推進。
5. 生育險二胎報銷標准
辦理生育保險業務須知
一、參保企業職工生育待遇支付程序
(一)女職工計劃內第一胎懷孕流產時,企業持女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編號、《生育證》原件、診斷書、醫療費收據、處方及治療費明細。如果生育證沒有辦理,持街道計劃生育委員會開具的計劃內第一胎懷孕的證明,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報銷標准:四個月以下流產500元(生育保險支付14天產假工資),四個以上流產700元(生育保險支付42天產假工資),超出限額個人負擔15%
(二)領取女職工生育津貼及生育醫療費時須持以下證件:企業持女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編號、《生育證》原件及復印件、《獨生子女光榮證》原件及復印件、《出生醫學證明》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診斷書、生育職工聯系電話。
(三)領取男職工護理津貼時須持以下證件:企業持男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編號、《生育證》原件及復印件、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四)報銷標准:門診產前檢查費用為800元,生育醫療費用順產2200元、難產3000元、剖宮產4000元。多胞胎每多一胎增加500元。
(五)結算時間為每月20日前。
二、參保企業職工計劃生育手術待遇支付程序
(一)職工實施計劃生育手術之前,持單位出具的《計劃生育證明》。實施人工流產術、引產術及復通術的還須持《門診醫療手冊》,到工傷生育部辦理《資格單》。
(二)職工持《資格單》及身份證到自選的計劃生育定點醫療機構實施計劃生育手術。
(三)報銷標准:上環術155元、取環術155元、人工流產術240元(無次數限制)、引產術1270元、女性絕育術1050元、男性絕育術840元、女性輸卵管復通術2720元、男性輸卵管復通術2350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企業交養老保險不能申請二胎指標
生二孩(不是二胎)指標和是否繳納養老保險沒有半毛錢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