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什麼指標和方法選出好的股票
用什麼指標和方法選出好的股票?這就要看你自己的風格和操作手法了!短線,中長線都有不同的觀點和作風!建議你自己多學習!有什麼問題可以HI我
『貳』 用什麼指標選股票可靠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選什麼股票?長線股?短線馬上啟動的?
沒有哪個指標選的股票是百分百可靠的,都是幾率,比如RSI超賣多久,有多少幾率反彈等。
如果你玩短線搶反彈,建議可以試試日線級別選MACD背離,SP低點。
如果玩短線強勢,可以看看龍虎榜,或者有很多啟動概率大一點的選股公式,如出水芙蓉,等等,很多,但是要考慮大盤趨勢和實際個股走勢。
如果長線,建議看月線級別的走勢。
最後,不會有你說的這種公式的,永遠都不會有,哪個公式概率大點,不用多久就會被廢掉的。
『叄』 如何根據指標 選出股票
我個人是用幾大指標和價 量
時
空來選股的。指標主要有:MACD
KDJ
RSI
BOLL
W%R
DMI
就這些指標的。用的還好,正確性還很好。
『肆』 怎麼在選出的股票後加上想要的指標
您可以在搜索框中輸入選股條件之後再加上您想看的指標即可。
『伍』 買股票要看哪些指標才能選出能賺錢的股票。像一些大公司,比如說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可以買嗎如果買他們
如果買大公司就能賺錢,那大家豈不是都可以去炒股了?炒股是要結合公司的基本面,未來社會的預期和當下熱點,資金,主力等許多方面相結合的
『陸』 選股票主要看哪些指標從哪裡獲得
主要看以下幾類指標:
1.現金流量指標。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可以自由控制的現金,經營現金流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余額。當經濟處於低迷狀態時,現金流充裕的公司具有較強的並購能力,抗風險系數也較高。
2.每股凈資產指標。每股凈資產主要反映股東權益的含金量,這是公司多年來經營業績的長期積累。每股凈資產值越高越好。一般來說,每股凈資產高於2元,可視為正常或一般。
3.市盈率指標。市盈率是估算股票價格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它也是每股股票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率。保持20至30之間的比率通常被認為是正常的。太小表明股票價格低,風險小,值得購買。如果它太大,則意味著股票價格高且風險高。
4.每股未分配利潤值指標。它是公司未來擴大再生產或分銷的重要物質基礎。與每股凈資產一樣,它也是一個庫存指標。由於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了公司多年來的盈餘總額或虧損總額,因此可以更准確地反映公司多年來累計的賬面損益。
選股技巧:
1、查日前漲跌排行榜。
分為日漲跌幅排行、即時漲跌排行、板塊分類漲跌排行、地區分類漲跌排行榜等。
2、走勢圖。
走勢圖是以K線形式為主的參考圖譜,它反映了股指或股價的即時動向、歷史狀況、內在實質、升降數據等,是技術判斷派的重要參考依據。故無論短炒長做,最好是學會看圖定策略。尤其是月K圖,一般都會潛藏著個股的可能後勢,對炒股的進出決策會有很大的幫助。
3、判別大行情。
這是散戶的一個重要技巧。判對了,可事半功倍,坐享行情帶來的升漲喜悅。判錯了,高位被套,那已不是心情的問題了,因為你在貶值的同時,還得受到虧割的打擊。故大勢的判斷是很重要的,長線得判個股的質地,中、短線得判大盤的可能後勢。在一般的情況下,個股的大勢比大盤的大勢更為重要。
『柒』 通達信股票什麼指標能選到股票底部。
請參閱系統選股公式,功能---選股器(或直接按組合鍵Ctrl+T)---拉動「條件選股公式」下拉三角,找到N日內創新低,加入條件選取即可。或自遍一個選股公式。
『捌』 怎麼選出合適指標的股
1、市值
通常來說是越小越好,但也有合理的范圍。
市值過小的股票,有時候也意味著實力有限,抗風浪能力小。市值大意味著融資能力強,股權質押、再融資比較方便,市值大也意味著受到市場關注度比較高,公司的競爭力也會比較強。
樂視網(300104)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大市值幫助它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無論大股東減持還是股權質押,騰挪起來都得心應手。但是,市值太大也意味著上升空間有限。對一隻中長線投資的股票,投資者往往是要期待2~3倍的漲幅,因此你必須估算這個行業和這個公司,到底有沒有那麼大的空間。
比如科大訊飛(002230)的500億市值,對於一隻成長股來說無疑已經太大了,但是考慮它可能的前景,核心技術的獨特性,對於智能產業的惟一性,達到1000億的市值只是時間的問題,是否更高,則取決於本身的發展是否順利,可以認為公司發展空間依然是巨大的。
2、PE(市盈率)
這個指標每個人都懂,是衡量股票價值的硬指標,都是越小越好。
但也不是絕對,PE低往往也意味著市場極度不看好。如果市場極度不看好該股,你一個人看好,有用嗎?
3、PB(市凈率)
這個指標每個人都懂,與PE(市盈率)都是衡量股票價值的硬指標,都是越小越好。
PB低,對於輕資產公司來說,參考意義並不大,對重資產公司來說,資產折舊、公司虧損也有可能會突然使本來尚可的PB惡化,所以PB也不是絕對的。
4、凈利增長率
這是成長股的最重要指標。公司只有每年都在大幅增長,才能把高企的PE壓下來,證明自己是真成長,而不是偽成長。低於20%的增長通常不能稱之為成長股。
5、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
這個數據比較直觀地反應了成長股是否高估。請注意,在這個統計表裡面我使用的是中報的增長率。
通常來說,1以下是低估,2以上可以認為高估,當然,因為增長率經常有變化,這個數據也經常會變化,所以僅作參考。
6、銷售毛利潤
這個指標並不顯性,但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毛利高代表了很多東西,說明競爭力強,有安全墊,有成長性。毛利低於20%在我看來是一個危險的值,那意味著市場上與你競爭的公司很多,所以你才無法獲得高毛利。
而市場競爭一旦持續惡化,低毛利沒有太多繼續下降的空間,那麼公司的生存會很艱難。要知道,一家公司既有的產品中,毛利由高到低容易,由低到高很難。
7、資產負債率
這個指標的意義在於判斷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抗風險能力,是否處於擴張階段,是否有能力擴張。
其實,這個指標在不同的行業標准完全不同。通常來說,30%~60%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值。高於60%意味著已經處於擴張階段,短時間內很難再次大肆擴張,因為已經處於較高的負債水平。低於30%則表示這家公司沒什麼新業務需要擴張,已經進入穩定期,但也有可能在需要的時候,擴張潛力將十分巨大。
以上7個是比較客觀的參考值,下面3個的解讀則比較多樣化一點,根據實際情況做評估,但有時候深入分析能看出很多端倪:
8、大股東持股比例
這個很難量化,我的標準是30%~60%是一個比較好的范圍。大股東比例很高的往往是大塊頭央企,這個不評論了,我個人是不會買的。大股東比例過低的往往對公司主導能力不夠,或許發展的動力也不夠。
9、機構投資者比例
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對股價的未來是把雙刃劍。機構對股票的識別能力肯定比散戶要全面和客觀,但他們的眼光往往也因為各種原因,表現得並不高明。
所以,機構太多有時候不一定代表這只股票的未來股價表現會很好,反而始終存在著大量籌碼被拋售的可能性,成為一個反向指標。
如果完全沒有機構參與,那這只股票也是有問題的,至少我不會去買。機構持籌很多時候代表一種穩定性,5%~10%在我看來屬於比較好的比例。當然,這個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去看,脫離其他因素看這個標準是不準確的。
10、股東戶數的變化
這個數據雖然不一定準,但很多時候很犀利。股東數量如果大幅攀升,往往是股價到達頂點的階段,可以是莊家在派發籌碼,也可以是公司價值被普遍發現之後的搶籌行為。不管怎樣,投資股票比的是眼光和判斷,當一隻股票的價值被所有人都發現了,也就意味著肯定也就達到高位了,這個是真理。
說完10個指標,我們再來看10個目標股,就會發現,其實市場上沒有完美的股票,每隻股票都有它的軟肋和無法被人接受的地方。
『玖』 什麼指標可以選出股性活躍的股票
盤子小,成交量大,股性就相對比較活躍,說白了就是有資金積極參與推動。指標都是假,真正靠指標賺錢的有幾個人?關鍵是資金管理,心態,意識。
『拾』 選股指標怎麼設定為選出才上市5周內的次股票
這個設定無法實現,需要編寫選股公式才能選出這樣的股票,下面圖種所選股票就是上市5周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