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原油生產成本是多少
這個問題無法量化,太過寬泛
要考慮運輸成本、原油性質、其它輔助料(如催化劑)、政策等,綜合考慮,而不是根據是哪個國家來確定
2. 礦泉水比石油貴六倍,石油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開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暴跌。國際油價跌到是每桶三十美元。每一桶原油大約為198.98升,以原油價格30美元一桶來計算,即每升原油的價格為1.319人民幣。在淘寶上查閱農夫山泉礦泉水,每升礦泉水的價格大約是9人民幣,也就是說礦泉水比石油貴6倍。石油價格低於礦泉水造成的石油不值錢,在這么大的需求量下,原油價格不斷下跌,那麼石油的成本是多少呢?
石油暴跌到每桶30美元,各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據悉,美國的一個生產成本是每桶石油大約在20美元,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成本為每桶40美元,而沙特的一個生產成本為10美元,油價下跌也就跌到了各個國家承受的最低點,如果繼續石油下跌,那麼就會對世界的經濟產生一個影響。對於各個國家來說,及時的採取對策,不為是個好的方法。
3. 中國和世界主要產油國原油開采成本到底是多少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
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
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
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潤滑油和潤滑脂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三
蠟、瀝青和石油焦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四
溶劑和石油化工產品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
4. 全球石油價格成本價是多少美元1桶
石油幾乎從來沒有純液態生產。通常來說,石油是天然氣和凝析油的混合物。雖然本文只考慮主要開採石油的公司,但是這些公司也生產數量可觀的天然氣。因此,將一切成本歸到石油生產頭上是說不通的。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採用了桶油當量(boe)這一概念,在標准條件下6,000立方英尺天然氣大約相當於1桶油當量。下面提及的所有成本都指的是1桶油當量,也就是說是生產一桶石油或6,000立方英尺天然氣再或兩者混合的成本。假設說1桶石油的價格約為100美元,1,000立方英尺天然氣的價格約為6美元。這就意味著,從1桶油當量的石油所獲得的營收高於1桶油當量的天然氣(分別為100美元和36美元)。由於也有油田只生產天然氣,本回答也可能會低估石油生產的成本。
5. 國際原油價格對企業成本的提高的影響
國際原油價格對企業成本的提高的影響?
高油價直接抬高企業原材料成本並間接抬高資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對企業利潤造成擠壓。在未來的2-3年,企業經營狀況的根本改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油價高低。而從下半年來看,油價回落緩解了企業成本壓力但盈利狀況難以改善。
從油價波動下石油消耗前十位的行業的成本波動來看,如果油價提高50%,則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煤氣生產供應業、電力熱氣生產供應行業為了彌補成本上升將要求分別提高價格50.75%、8.04%、6.95%。但是,由於價格管制的存在,成品油、煤氣、電力往往不能按照成本上漲幅度定價,因此油價大幅上漲實際上形成了對這類行業的利潤擠壓。同時,從經濟史來看,高油價往往伴隨全球性的經濟調整。全球經濟調整和將原料價格上漲轉嫁給最終產品價格方面的困難將對工業企業的支出(包括固定投資和存貨)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從而造成利潤的下滑。而油價下跌能緩解各行業的成本壓力。
在昨天的通知中,國家發改委稱,自今年3月25日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以來,WTI原油期貨價格由每桶53.98上漲到66.31美元,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參考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由每桶45美元左右上漲至目前的57美元左右。 根據完善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上調汽、柴油價格,並綜合考慮相關因素,適當縮小了價格調整的幅度。
6. 石油生產成本如何影響原油價格
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
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油生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7. 原油生產的邊際成本是多少
大約14—16美元每桶
8. 1桶原油的開采成本究竟有多少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總是會令能源行業遭受磨難。但是國際原油價格的這一次下跌卻令一些原油生產國備受打擊。在巴西,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將近49美元;在加拿大,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約為41美元;在美國,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為36美元,成本當前仍低於交易價。
上述數據來源於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UCube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錄了全球大約65000座油氣田的信息。
如果原油的開采成本高於售價,那麼原油開采企業當然無利潤可圖。許多能源大公司已經宣布,在生產成本高昂的國家採取一系列削減成本的措施,這在行業內已不是什麼秘密。
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開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於10美元。伊拉克原油開采成本為每桶約10.70美元。斯塔能源公司的分析主管馬格努斯向CNNMoney提供了原油開采成本數據,並表示該數據清晰地反映出海灣國家因為低廉的生產成本而更占優勢。
9. 原油加工成本包括什麼
原油生產商在進行原油開采時,必須考慮原油開採的經濟價值,如果原油的市場價格低於開采成本,能源公司將會停止開采,等待價格回升才會重啟油田。
原油的成本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從油田開始的探勘成本,如果油田經探勘證實了儲量情況後,便可進行開發;在油田開發完畢後,就可以進行原油的開采,也就是將已證實且已開發的原油儲量轉換成已開採的原油產量,這個步驟產生的成本稱為生產成本;其他的成本屬於生產面以外的成本,例如折舊等。以折舊為例,根據會計准則,生產商可以將探勘成本及油田的成本予以資本化,探勘失敗的支出作為當期費用,而資本化後的成本應分期進行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