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到底儲存了多少黃金
作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中國的黃金儲存量卻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近日,有分析師估算出,國內私有黃金持有量約為15500噸,而央行官方儲備為4000噸左右,因此得出中國黃金持有總量為19500噸。
至於央行的黃金儲備,盡管官方公布數據為1839噸,但詹森估計,官方儲備應該更接近於4000噸。他指出,央行的購買量不會出現在官方進口數據上,而是直接從英國直接運輸黃金。舉例而言,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黃金總儲量從2011年到2015年減少了2750噸,但凈出口只有1000噸,去向不明的這1750噸黃金很有可能成為了中國的官方黃金儲備。
❷ 中國黃金現貨數據怎麼獲得
查詢上海黃金交易所或者是中國黃金協會的官方數據,目前中國的黃金是受管制的,所有的黃金數據只有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中國黃金協會、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才是權威真實的。
❸ 中國的黃金儲備量是多少
日前,世界黃金協會公布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統計資料庫的最新黃金儲備排名表。其中顯示,截至12月中旬,美國依然是世界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中國內地黃金儲備總額世界排名第六,官方數據為1054.1噸。 與2009年12月的黃金排名表相比,俄羅斯一年來積極增金167.5噸,升到第8位。IMF、歐洲央行是主要的售金組織,IMF的黃金儲備比一年前減少了158.6噸。此外,排名前10位的國家(或地區、組織)名稱與2009年底排名表相比,並無新面孔出現;而在排名前20位的國家地區中,新出現了沙烏地阿拉伯的身影。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成為了積極增金的主要動力,沙烏地阿拉伯、南非等國均有增金行為。在排名前100位的國家或組織中,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數量占據了67%的數額,比2009年的62%增加5個席位。另外,由於中國內地外匯儲備數額巨大,目前中國內地的黃金儲備數額雖高,卻只在外匯儲備中占據了1.7%的份額,是黃金儲備排名前20位國家中佔比最低的國家。而發達國家的黃金占外匯儲備比例均相當高,美國的儲備黃金占據了外匯儲備的73.9%,德國的占據了70.3%。
❹ 黃金的市場需求分析
2013年第二季度金飾總需求量420噸上升了37%,年同期的421噸攀升至576噸,達到了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中國的需求量同比上升54%,印度則上升51%。中國印度兩國金飾需求佔全球總量近60%;金條和金幣方面,中印佔全球總量一半左右。
2008年次信貸危機,中央為保持經濟增長,實施4萬億的營建項目。並且,針對人民幣快速升值的風險,施行人民幣量化寬松政策,從而導致溫和通貨膨脹的出現。為了化解來自國內的社會及經濟放緩的壓力,中央推出增加人民收入、刺激內需等一系列政策,間接導致2011、2012、2013年工資大漲,同時也刺激了黃金產品的消費。但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開始叫苦連天,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
2014年,中央已經定下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年的基調,進入經濟增速的換檔期。改革未必能夠惠及短期的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將不可避免地經歷一次轉型的陣痛期,經濟增速也會放緩,GDP也許會降至7%甚至更低水平。中央不會靠大規模的放貸來刺激經濟的增長。
❺ 有誰知道中國黃金的基本情況
黃金具有貨幣和商品雙重職能。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改革,黃金的貨幣功能已經減弱,許多國家中央銀行對其儲備資產進行了調整,減少了黃金持有量。黃金已基本上不作為直接購買和支付手段,但在世界經濟領域和現實生活中,它仍是比任何紙幣更具有儲藏價值的一種儲備手段。黃金對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規避金融風險也是任何物品所無法替代的。而且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黃金在航天、航空、電子、醫葯等高新技術領域和飾品行業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2005年中國黃金行業總體經濟運行情況良好。2005年全國黃金產量達224.050噸,實現利潤40.362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在黃金生產方面,2005年中國全年累計產金224.050噸。與2004年相比,黃金產量增加11.702噸,同比增長5.51%。其中,12月份全國生產黃金29.420噸。2005年,中國黃金企業礦產金(礦山產成品金+含量金)累計完成178.556噸,比上年增長4.49%。
2005年黃金冶煉企業累計完成成品金64.297噸,比上年增長9.40%。在黃金企業經營方面,2005年全國黃金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94.577億元(現價),同比增長21.08%;實現利潤40.362億元,同比增長32.70%。各省(區、市)實現利潤所佔比重為:山東40.54%、福建18.65%、河南13.90%,其他省(區、市)約佔26.91%。其中,12月份全國黃金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7.636億元(現價),實現利潤7.409億元。
2006年6月,全國生產黃金17.226噸。上半年累計完成106.028噸。與2005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6.314噸,同比增長6.33%。2006年上半年,黃金企業礦產金(礦山產成品金+含量金)累計完成77.333噸,比2005年同期減少0.95%。冶煉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黃金冶煉企業)累計完成成品金51.298噸,比2005年同期增長15.27%。全國黃金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21.494億元,同比增長22.64%;累計實現利潤24.708億元,同比增長53.21%。
2006年最高金價將突破600美元/盎司,全年平均價可能在540美元/盎司左右。國內黃金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張,2006年將新增產量和地質儲量5%左右。同時由於市場對於金價的長期看漲氣氛,國內黃金總需求量將達288噸左右,而產量將達到240噸。
預計未來幾年時間,中國的黃金消費將從以往每年200噸左右增加到400噸至500噸,這對國際黃金市場的價格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國黃金工業的發展潛力不可低估。
❻ 中國哪些經濟數據影響黃金價格
投資有風險從業需謹慎。黃金退出貨幣舞台後就不在只是保值產品了
❼ 中國現在黃金生產量是多少呢
2008年是282噸
http://news.sohu.com/20090714/n265210004.shtml
❽ 中國的黃金儲備量有多少
中國黃金儲備量晉升世界第五位:1054噸(最新數據)
❾ 中國珠寶行業消費數據報告去哪裡找
珠寶首飾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製造是指以金、銀、鉑等貴金屬及其合金以及鑽石、寶石、玉石、翡翠、珍珠等為原料,經金屬加工和連結組合、鑲嵌等工藝加工製作各種圖案的裝飾品的製作活動。
由於珠寶首飾價格跨度大,各個層次市場的目標消費群體相互滲透很少,市場層次分明。國內高端市場目前主要被幾大國際品牌如卡地亞、蒂芙尼、寶格麗等把持,這些品牌都具有上百年歷史,享譽國際,其設計工藝也遙遙領先,短期內國內品牌很難對其構成威脅。這個市場盡管壁壘高,產品單價高,但目標客戶人群有限,主要為高端婚慶與高凈值人群。
我國珠寶首飾行業市場潛力大
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中國珠寶首飾行業慢慢進入了比較平穩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珠寶行業市場格局基本穩固,國外企業與國內企業在競爭中並存。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珠寶首飾市場,
一些重要珠寶產品的消費已居世界前列。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珠寶首飾行業消費需求與市場競爭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珠寶首飾市場規模已達4700億元。2014年我國珠寶首飾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截止到2017年我國珠寶首飾市場規模到了6707億元,成為全球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增長最為明顯的國家之一。預計2018年我國珠寶首飾市場規模將超7000億元,達到7227億元。
黃金珠寶在中國珠寶市場佔比最高
從品類結構上看,目前足黃金珠寶在中國珠寶市場佔比最高。在中國崇尚黃金珠寶的文化傳統與近年高金價驅動的旺盛投資需求下,足黃金珠寶成為國內珠寶市場的主要品類(約佔47%)。鉑金/K
金及鑽石/玉石珠寶分別佔6%/20%/19%。
而從國際市場上看,鑽石珠寶所佔份額最大(48%)。黃金珠寶/鉑金珠寶分別佔40%/7%份額。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市場均以鑽石珠寶為主流。
中國金銀珠寶零售額分析預測
自2015年來,我國金銀珠寶零售整體有所下降。截止到2017年全年金銀珠寶累計消費收入達2970億元,同比增加5.6%,跌至2014年零售額水平。近年來,金銀珠寶類零售額成為下滑嚴重的品類。跟國際一線首飾品牌相比,國內一些品牌金飾利潤率較低,首飾市場規模較大,同時增速逐步放緩,競爭更加激烈。在傳統零售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金銀珠寶類市場也會受影響,若其營銷策略不恰當等因素將會導致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更明顯。預計2018年,2018年全國金銀珠寶類消費有可能繼續下跌,預計2018年全國金銀珠寶零售額將為2913億元。
珠寶首飾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場向知名品牌聚集。國內珠寶消費品牌意識尚處於初期階段,區域型品牌或者市場雜牌分流了近半的購買力。未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和消費升級意識的不斷提升,行業整合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使市場向更具品牌、渠道優勢及產品設計能力的企業集中,珠寶首飾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市場逐漸成熟, 對產品設計工藝、 品牌文化內涵的理解加深, 資金實力薄弱、 品牌形象模糊、 產品缺乏特色的小珠寶企業將面臨淘汰。
2、 三四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成為行業增長點
目前, 三、四線城市的居民貢獻了近60%的城鎮消費總額,同時未來75%的消費增長將來自三、四線城市。
中小城市的消費增長需求已成為我國消費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在目前二三線城市珠寶首飾品牌滲透率的相對較低的現狀下,隨著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三四線珠寶首飾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持續高於一、 二線城市。
3、 渠道價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商業價值鏈來看,城市核心商圈的優質渠道資源是有限的,擁有優質的渠道資源可以持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越來越多的國內珠寶首飾企業開始通過建立核心商圈旗艦店、增加高端商鋪專櫃、以及擴大加盟門店規模等手段來加強對終端銷售的控制力和渠道建設。渠道資源作為品牌珠寶首飾企業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將持續被珠寶首飾企業重點關注和投入。
4、 提高產品設計能力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國內珠寶首飾消費市場主要以黃金飾品為主,相較於產品設計款式,消費者更注重於材質,產品同質化高,珠寶首飾企業設計基因不足。隨著市場成熟,珠寶首飾的設計風格、款式、工藝也日益被消費者看重,產品原創設計能力將成為珠寶首飾企業獲得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5、 鑽石鑲嵌等非黃金首飾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隨著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和消費群體的年輕化,預期鑽石鑲嵌首飾產品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 向發達國家首飾消費看齊。「周大生」
等以鑽石鑲嵌為主導產品的珠寶首飾品牌的盈利成長空間將高於傳統黃金首飾品牌商。
6、資產證券化、 資本化趨勢將會明顯加強
珠寶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對資本的需求非常大。隨著行業成長性被社會認可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珠寶企業的融資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目前,我國珠寶行業一共有67家企業在A股、新三板、港股及美股證券市場成功上市,數量分別為23家、30家、13家、1家,還有更多的企業正在謀求登錄證券市場。未來,隨著我國珠寶產業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國珠寶企業資產證券化、資本化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強。
❿ 中國黃金需求或減弱了嗎
中國黃金需求並沒有減弱
最高金價與我國黃金實物需求最多的時節一致時,才能說明中國因素對國際金價的影響足夠大。
近年來,人民幣不斷升值,基於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黃金企業貿易融資可以實現套利。但是,我國黃金進出口仍是許可證制度。除了個別較大的黃金生產加工企業,大部分黃金進出口的資質由國內大型銀行把持。我國進口的黃金首先要進入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才能在國內流通。
我國黃金市場開放較晚,人均黃金擁有量也非常低,人均黃金首飾需求量0.15克,遠低於世界同等發達水平國家。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增長,我國黃金需求的10年爆發式增長,實質上是中國黃金需求正在追平全球同等水平國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