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出口報關單上的單價問題
海關總署報關單填制規范是按情況1所列明的,報關單上單價、總價就是實際成交方式,但需要同時填寫運費(或運費率)、保費(或保費率)。
但不同的海關關區有自己的填制要求,如寧波海關去年之前就是按要求情況2填制的,下面的價格一律是FOB價,實際成交價格打在備注欄中,這樣以便海關更直觀的判斷出口價格過高還是過低,也更直接的徵收出口關稅。
② 出口時海關核定的價錢比客戶報的價錢高怎麼辦
你的產品是屬於出口征稅的吧,如果海關核定的價格比給客戶報的價格高的話,海關會讓你補交差額部分的出口關稅。報價之前,你可以問問你常用的報關員,他們一般都會知道某種產品的核定價格的。
③ 海關懷疑出口價格要增值稅發票是要看什麼呢
很簡單與國稅局已聯系就知道真假了,還有向天津海關中就有總稅海關這種關區專賣查票的,不要偷稅對你不好,合理納稅利國利民。你知道海關關徽的含義嗎,商神權杖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利,鑰匙代表我們為祖國守好大門絕不讓偷稅者有機可乘。要你的發票是和市面上你的同類商品進行比對,主要是懷疑你偷稅。
④ 入口商品,報關價不能低於實際價格多少
建議認真了解一下內容
價格瞞騙是指進出口企業在向海關申報進出口貨物價格時,將貨物的實際價格故意低報或高報,以逃避海關稅收或外匯結售匯。在進口環節,企業故意低報進口貨物價格,海關按照規定公式計算出來的稅收金額就會相應變小,企業就少繳了海關稅收。在出口環節,企業低報價格,就會把應該結匯到境內的外匯金額變小,而把部分貨款結存到境外銀行,逃避國家外匯管制。有的企業在出口環節高報價格,以騙取國家的出口退稅。
針對入世後我國面臨的反價格瞞騙的嚴峻形勢,海關總署提出「中國在反價格瞞騙方面採取的措施要更具針對性,努力將關稅減收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指示。在進出口貿易中應對價格瞞騙現象的挑戰,實現「關稅應收盡收,通關快捷便利」的目標,必須藉助全社會的力量,形成反價格瞞騙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全社會築起反價格瞞騙的牢固陣地。
⑤ 去哪裡可以查詢海關出口報關指導價格
海關不會把這些信息公開的。
你好要是有路子的話,找海關的人給查吧。
不牽扯都出口繳稅的產品0,正常做貿易的話,價格應該不會差多少。
⑥ 海關統計的進出口金額是含稅價嗎
國家統計的數據都是含17%增值稅的,是默認含。
實際出口企業含不含國家不管,反正要拿退稅就要提供等額稅票,所以國家都是默認包含稅的
⑦ 商品進口關稅如何查詢
進口關稅稅款的計算
計算進口關稅稅款的基本公式是:
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的規定,我國僅對4類貨物徵收消費稅。
第一類:過度消費會對身體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焰火。
第二類: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化妝品以及護膚護發品。
第三類:高能耗的高檔消費品,例如小轎車、摩托車。
第四類: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類消費品,例如汽油、柴油。
(一)從價徵收的消費稅
1.征稅貨物種類及其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隨附的《消費稅稅目稅率(稅額)表》的規定,煙、酒和酒精、化妝品、護膚護發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鞭炮煙火、汽油、柴油、汽車輪胎、摩托車和小汽車11類貨物為消費稅應稅貨物。
該表中同時列名了各應稅貨物適用的稅率,其中最高為45%,最低為3%。
2.計稅價格及稅額計算
我國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進口消費稅,計稅價格由進口貨物(成本加運保費)價格(即關稅完稅價格)加關稅稅額組成。我國消費稅採用價內稅的計稅方法,因此,計稅價格組成中包括消費稅稅額。
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額)÷(1-消費稅稅率)
從價計征的消費稅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稅率
(二)從量計征的消費稅
從量計征的消費應稅貨物有黃酒、啤酒、汽油、柴油4種,實行定額徵收。黃酒每噸人民幣240元,啤酒每噸人民幣220元,汽油每升0.2元,柴油每升0.1元。
從量計征的消費稅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單位稅額×進口數量
按從量稅計征消費稅的貨品計量單位的換算標準是:
啤酒1噸=988升
黃酒1噸=962升
汽油1噸=1 388升
柴油1噸=1 176升
從量計征的消費稅稅額計算舉例:
某公司進口1000箱啤酒,每箱24聽,每聽凈重335ml,價格為CIFUS$10 000 100美元兌換人民幣824元。關稅普通稅率7.5元/升,消費稅稅率220元/噸。
進口啤酒數量:335ml×1 000×24÷1 000ml=8040升=8.1377噸
關稅稅額:7.5元×8 040=60 300元
消費稅稅額:220元×8.1377=1 790.29人民幣元。
增值稅
(一)稅率
我國的增值稅應稅貨物全部從價定率計征,其基本稅率為17%,但對於一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其增值稅稅率較低為13%。
下列各類貨物增值稅稅率為13%:
1.糧食、食油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等產品(不包括金粉、鍛造金,它們為零稅率);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二)計稅價格及稅額計算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增值稅由稅務機關徵收,進口貨物的增值稅由海關徵收。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個人攜帶或者郵寄進境自用物品的增值稅,連同關稅一並計征。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額+消費稅稅額
增值稅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增值稅稅率
手續費
海關監管手續費是指海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口減稅、免稅和保稅貨物征
收海關監管手續費的辦法》的規定,對減稅、免稅和保稅貨物實施監督、管理所提供服務徵收的手續費。
(一)徵收范圍
海關監管手續費僅對進口減免關稅的貨物和保稅貨物徵收,具體范圍如下:
1.供應國際航行船舶、飛機進口時予以免稅的燃料、船(機)用物料、機器設備的零件、部件和其他貨物;
2.現有企業為技術改造而進口的減稅或免稅的機器設備;
3.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進口免稅的科研和教學專用設備;
4.國內機構和企業利用外國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進口的減免稅貨物;
5.國家鼓勵發展的內外資項目進口的減免稅貨物;三資企業進口用於營業性的物資及進口料件加工後內銷,仍予減免稅的物資;
6.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項目內的,以及境外客商提供的,准予暫免稅進口在國內加工、裝配後復出口的進口原料、材料、輔料、零件、部件和包裝材料;
7.在國內保稅、寄售的進口減免稅貨物;
8.國務院特定的其他進口減免稅貨物;
9.經海關總署或海關總署會同財政部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審查批準的臨時減免稅進口貨物。
下列無稅、減免稅或保稅貨物,免或暫免徵收海關監管手續費:
1.《進出口稅則》列名進口免稅的貨物;
2.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
3.外國團體和個人贈送的禮品及華僑、港澳台同胞捐贈的用於公益事業的物資;
4.用於救災的物資;
5.口供殘疾人專用的設備和物品,以及殘疾人福利工廠進口的機器設備;
6.享受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機構進口的公務用品;
7.在海關放行前遭受損壞而准予減免稅的進口貨物;
8.向國外索賠的准予減免稅的進口貨物;
9.進口後未經加工,保稅儲存不足90天即轉運復出口的貨物;
10.暫時進口貨物;
11.准予免稅進口的直接軍事訂貨;
12.經國務院及海關總署特准免徵監管手續費的其他減免稅和保稅貨物。
(二)徵收標准
海關監管手續費按以下標准徵收:
1.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中,屬加工裝配機電產品復出口的貨物,按照海關審定的貨物CIF價格的1.5‰計征;
2.來料加工中引進的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加工首飾、裘皮、高檔服裝、機織毛衣和毛衣片、塑料玩具所進口的料、件,按照海關審定的貨物的CIF價格的1‰計征;
3.進口後保稅儲存90天以上(含90天)未經加工即轉運復出口的貨物,按關稅完稅價格的1‰計征;
4.進口免稅貨物,按照海關審定的貨物的CIF價格的3‰計征;
5.進口減稅貨物,按照實際減除稅賦部分的貨物的CIF價格的3‰計征;
6.其他進口保稅貨物,按照海關審定的貨物的CIF價格的3‰計征。
(三)繳納期限及方式
根據規定,進口減免稅貨物和保稅貨物收發貨人或其agent人,是海關監管手續費的納費人。
納費人應當自海關簽發監管手續費繳納證次日起7天內向海關繳納手續費。逾期不繳的,海關除依法追繳外,還要自到期之日起至繳清手續費之日止,按日徵收手續費總額的1‰的滯納金。滯納金的起征點為人民幣50元,50元以下的免予徵收。
海關監管手續費應在貨物進口時由口岸海關徵收,特殊情況可由主管海關在審批減免稅貨物時徵收。海關徵收手續費後,對納費人發給手續繳納憑證。
海關監管手續費計算舉例:
國內某公司為裝配出口機電產品而進口一批料件,CIF上海180 000人民幣元,進口後保稅儲存100天後未經加工即轉運復出口,問海關應征海關監管手續費多少?
解:海關規定進口後保稅儲存90天以上(含90天)未經加工即轉運復出口的貨物,按關稅完稅價格的1‰計征海關監管手續費。
監管手續費金額=貨物CIF價格×手續費率
該批貨物應征海關監管手續費=180 000元×1‰=180元。
⑧ 通過海關編碼能否查詢到該貨物的出口價格
海關編碼只能查出相關的海關信息,查不到物品的價格之類的東西,好像只能在提單上看見價格,不過那個價格也有水分。
⑨ 海關統計中的價格中,出口為離岸價,進口為到岸價,其中包括增值稅嗎
肯定不包括了,增值稅不在海關統計的范圍內
⑩ 中國石油進口量大還是出口量大
由於國內成品油價格過低,中國上半年成品油出口增加,進口大幅減少。而業內人士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中國石油需求在降低。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中國今年前6個月總共出口了759萬噸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長48.6%,而同期進口卻呈現出頹勢,成品油進口更從去年上半年的增長34.1%,轉變為下降21.1%,至1570萬噸;6月份的同比降幅更達到了22.6%。而其中佔主導地位的燃料油的進口上半年同比下降了17.6%,至1347萬噸。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的幅度跟不上國際原油價格的漲幅,可能是進口減少而出口增加的原因。由於巨大的價差影響了煉化廠家的積極性,發改委的調價步伐開始在今年逐步加快。7月23日,發改委今年第5次上調成品油價格,將汽油、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准價格也按出廠價格調整幅度等額提高。我國承諾2006年對外全面放開成品油批發市場。
不僅僅是進口減少出口增加,國內煉油商的積極性也在大為降低。截至上周末,我國制定油價所參考的三地中,價格最低的新加坡汽油的7月份平均價格也以達到了每桶63.924美元,相當於國內汽油完稅價每噸5938元。
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的汽油產量自6月份以來開始下降,7月份的產量由於煉廠開工率下降急速減少,6月份我國的產量從5月份的436萬噸降到409萬噸。新華社此前消息,今年前5個月,國內煉油行業利潤總額為虧損27.9億元,呈全行業虧損態勢。
「目前國內煉油企業開工不足,發改委這一次調高油價,是希望可以緩解由此可能造成的國內成品油供應短缺。」上海源復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分析師劉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推測來看,進口以及煉化產量的下降可能已經在損耗庫存的水準,比如北京目前的汽油庫存就跌到了警戒線以下。」
中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根據新加坡等三地價格來確定國內的成品油價格,當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幅度超過8%時,即調整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但是在去年,中國對成品油價格的調整並沒有完全按照上述定價原則進行,去年在國際油價大幅上揚的前提下,國內汽油價格只上調了15.72%,總共的調整次數只有3次。
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調高及庫存減少,中國原油需求可能恢復。而國際原油市場也似乎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影響。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西得克薩斯原油9月合約上周四為每桶57.13美元,上周五漲到每桶58.65美元,昨日亞洲盤更曾突破了59美元。而亞洲市場也似乎在回穩,周二早盤亞洲8月燃料油價格每噸271.5美元,對迪拜原油裂解逆價差為每桶-10.55美元,較7月6日的11.20美元有所縮小,但是仍大大高於5月份的6美元左右。周一新加坡市場汽油價格上漲了1.35美元,至每桶66.3美元。
市場目前預期我國煉油商們已經進一步向下調整了8月出口量。將於本周末確定的中石油8月份汽油出口量很可能將從7月份的20萬噸減少到12萬到15萬噸。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也將僅出口1船大連西太平洋公司的合約船貨,7月份為3船船貨。
「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同時汽車的消費也在增加,所以寄希望於中國需求的下降是不現實的。我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國的石油需求將會呈現恢復性的增長。」劉濤表示,「上半年進口的減少可能是中國的進口商寄希望於國際油價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