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世界各國的石油價格多少啊
世界各國,范圍真大
『貳』 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多少美元一桶
70.21美元
『叄』 全球石油價格多維分析
傳統的數據倉庫展現,一般是通過建立數據倉庫、設定維度、預先計算,然後向客戶端展現多維分析的結果。在本系統中,則採取了與之不同的另一種數據倉庫構建的思路,即在系統的數據倉庫展現中嘗試利用多維數據表之間的關聯性來實現實時的多維分析功能。
在多維數據結構中,事實表和維度表之間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聯系在一起的。對於某張表中某條記錄的選取,可以在其他相關聯表之間查詢到與之相關聯的數據記錄,並可以對選取的數據和相關聯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這些數據的分布、趨勢等分析結果,並且可以在設定了多維分析的維度之後,按照維度之間的層次關系對數據從各個不同的組合角度進行分析,形成實時的多維分析。
數據倉庫展現的開發內容一般可以分為數據倉庫的設計和多維分析的實現兩部分。數據倉庫的設計包括星型模式的搭建、數據抽取方式的確定、數據轉換凈化的實現,以及多維數據的存儲等內容。多維分析的實現則包括多維分析維度的選取、度量值的定義、維度變換方式、鑽取路徑的定義、鑽取數據顯示方式的確定等內容。
本系統在開發過程中,由於原型系統帶來的需求不確定性和數據齊備性等因素的制約,如何設計出良好的結構來更好地進行多維數據展現以及採取何種形式進行展現是一個重點問題。前文已經討論過系統中數據倉庫的架構模式、多維數據結構的定義等內容,討論了系統原始數據源中存在的復雜性、數據完整性和數據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多維分析的設計包括維度之間的關聯、事實數據展現的內容和形式、數據鑽取等內容。
5.3.2.1 維度表關聯性分析
數據源表結構中包括一張事實表和數張維度表。針對這些維度表可以設計用於多維分析的維度,分別為油品、交易市場、交易類型、價格單位和價格日期維度。維度數據和中間事實表之間存在直接關聯,維度數據之間通過中間事實表而產生簡潔的關聯關系。從而可以在既有事實數據的基礎上,對維度之間的關聯關系進行可視化展現。
圖5.29中顯示了4個維度的內容數據,並列出了各維度中所具有的欄位取值,這些欄位通過事實表產生關聯。在選擇了Crude Oil油品之後,其他3個維度中的欄位取值背景出現變化。白色背景表示在事實表中存在與Crude Oil相關聯的交易市場,分別為Cushing,OK和Europe Brent,這表明事實表中存在有Crude Oil在這兩個市場中的價格數據,沒有在其他市場上的價格數據。
圖5.29 多維分析維度列表
在默認情況下,維度列表顯示了全部可能的維度取值。而在選擇了某一維度之後,比如選擇產品名稱中的Crude Oil值,則在其他維度中高亮顯示與此維度選中值通過油價數據關聯起來的維度值。通過維度之間的關聯顯示,可以分析出源數據中隱藏的一些分布模式。在本示例中就可以看出系統中具有Crude Oil在Cushing,OK和Europe Brent兩個市場的Spot Price FOB價格,而價格時間則從1986年到2008年都存在,油價的單位名稱只存在Dollar per Barrel一種形式。多維分析的維度關聯性分析,還允許在一次分析基礎之上繼續縮小選擇值的范圍。
5.3.2.2 維度表和事實表的關聯性分析及展現
在實時多維分析中,除了可以進行維度表之間的關聯性分析,也可將維度表和事實表關聯起來進行分析。在此類分析中,除了可以在界面左側展示維度表之間的關聯之外,還可以在界面主體部分顯示出事實表數據以及以事實表數據為基礎的一些統計分析。圖5.30中展現的是全球石油價格不同交易類型的對比分析,反映出對各石油品種在現貨交易、期貨交易等方式下的價格對比情況,分析的結果可以隨左側維度選擇的變化實時變動。
圖5.30 交易價格比較分析
對於事實表的展現,除了按照默認的維度順序進行統計分析,維度之間的順序也可以直接通過在界面中拖動維度的位置來完成維度的變換,實現多維分析旋轉功能,在此不再贅述。
5.3.2.3 事實表數據鑽取
多維分析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數據鑽取。在實時多維分析中,數據鑽取的功能可以更為豐富。出於分析的目的,我們預先定義了鑽取路徑:
市場→價格類型→價格年份→產品名稱。
這樣就可以按照這樣的路徑對油價進行鑽取分析。第一次默認按照市場名稱來統計歷史油價,在選擇了一個市場之後就向下鑽取兩層,就可以得到按照價格年份來統計的歷史油價。這里的鑽取分析可以和維度關聯性分析結合起來使用,從而更靈活地實現數據鑽取(圖5.31,圖5.32)。
圖5.31 數據鑽取分析一
圖5.32 數據鑽取分析二
5.3.2.4 價格趨勢分析
價格趨勢分析可以作為價格預測的一種補充,它的功能展現過去時間的不同油品、不同交易類型及價格單位等相關信息,以此來直觀表達油品的未來走向與趨勢。這一塊已經有了單獨的模型程序模塊來完成(圖5.33)。
圖5.33 多維價格趨勢分析
通過在數據倉庫展現中利用實時多維分析中的維度表關聯性以及維度表和事實表之間的關聯性,可以更好地拓展多維分析的功能。而對多維分析的需求確定可以考慮採取原型法來進行,利用數據倉庫的實時多維展現來發現數據的內涵和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逐步幫助確定需要分析的維度、度量值、展現方式等內容,並反向影響到數據源表結構的設計。
『肆』 國際石油價格走勢
一、未來國際石油價格走勢與合理價格區間
從長遠看,國際原油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未來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間。如果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如伊朗核危機升級等,油價達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產油區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僅個別地區達到24美元,因此,原油價格在25~45美元之間較為合理,在這個區間內,石油公司有可觀的利潤,消費者能夠承受,替代產品利潤微薄,對石油公司發展最為有利。
二、影響國際石油價格走勢的因素
不穩定因素還存在,不可預見因素還會突然出現,產生重大影響。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因素有:美國、中國、印度等經濟發展迅猛,導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歐佩克的「限產保價」;地緣政治、局部地區不穩定因素,自然災害的影響;國際投機資本的炒作;中國、印度、韓國等不斷增加石油儲備等。
制約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經濟滯脹或經濟危機;替代產品開發利用的成熟;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利用會影響石油的價格;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變暖。
三、投資的影響
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的多少,與需求因素、價格因素、儲采比因素有關。在石油需求強勁、價格居高、儲采比較低的情況下,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會穩定增長,這對探明儲量的增長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對於天然氣而言,目前儲采比很高,需求增長不快,價格偏低,石油公司為減少勘探資金的占壓,投資熱情較石油要低。
『伍』 世界石油價格趨勢
圖1-5世界油價變化趨勢圖
如圖1-5所示,20世紀50年代,中東首次出現了標價,即跨國石油公司在油田收購原油或者銷售石油的價格與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中東產油國將石油標價與礦區使用費和稅收聯系在一起。1960年歐佩克成立後,逐漸控制了石油產量,並逐步掌握了國際石油定價權,1970—1973年,油價從1.8美元/桶上升到3美元/桶。到1973年為支持阿以戰爭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油價提高到5.11美元/桶,並且於1974年油價迅速升至11.65美元/桶。1978年伊朗革命爆發,1981年原油價格提高到36美元/桶,石油價格的飆升引起西方工業國家的恐慌。隨著對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油價在90年代逐漸回落,甚至在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時跌至近10美元/桶。但進入21世紀後,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以及世界局勢的相對緊張,油價快速上升,曾一度達到140美元/桶的高峰,直到2011年仍維持在100美元/桶左右。以高油價為重要標志的後石油時代得到確認。
『陸』 80年代的世界原油價格大概是多少
1972年原油價格大約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 原油價格上漲了四倍之多達到$12.00。 中東戰爭始於1973年10月5日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的襲擊。 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因為這個原因, 一些阿拉伯出口國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禁運。 阿拉伯國家削減了500萬桶/天的產量。 其中100桶由其他國家增加的產量所抵消。削減的400萬桶/ 天的產量一直延續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產量的7%。 如果還有對石油價格控制權從美國轉移到OPEC的懷疑, 那麼在阿拉伯實施了石油禁運後便徹底消除了。 原油價格在短短六個月之間上漲了400%, 油價對石油供應的敏感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從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價格相對變動得比較平緩, 價格從$12.21上漲到$13.55/桶。 經過通漲調整的原油價格在這段時期保持穩定。 兩伊危機: 伊朗和伊拉克危機導致了1979- 1980新一輪的原油價格上漲。1978年11月- 1979年6月伊朗革命導致了了每天200萬- 250萬桶原油產量的減少。 1980年兩伊戰爭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原油生產削減了270萬桶/ 天、伊朗減少了60萬桶/天。與這兩次事件相聯系, 原油價格從1978年的$14/桶上漲到1981年的$35/ 桶。 美國油價控制-失敗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在戰後的能源政策, 這一時期的油價上漲幅度可能會小很多。 美國對在國內生產的原油實施價格控制以期減輕1973- 1974期間油價上漲的沖擊。 一個顯然的結果是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原油比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多支付 48美分。而美國國內的生產商則減少了相應的收入。 政策達到目的了嗎?短期內由1973- 1974原油價格高漲所造成的衰退減輕了。然而, 它造成了其他影響。如果美國沒有實施價格控制, 那麼國內的勘探和生產會大幅度地提高。 並且原油高價將會抑制消費者的需求: 汽車將會提高單位油耗的英里數, 房子和商業建築會降低對用油的依靠, 工業生產將會提高它們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這樣,在1979- 1980,美國會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 由兩伊戰爭引起的原油供應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也會大大減輕。 OPEC調控原油價格的失敗 OPEC很少能夠對價格實施有效控制。 經常出現某一OPEC成員國違反協議的情況, 而協議的基本要求是執行成員國的生產限額。1979-1980, 面對不斷高漲的原油價格,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不斷對其他OPEC成員國提出警告, 高油價將抑制對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當成了耳邊風。 日益高漲的油價在消費者中導致了若干反應: 油絕緣裝置在新房子中的應用、舊式房子提高了對油的絕緣、 許多工業生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車提高了單位油耗的英里數。 這些因素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對需求的影響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下跌。 對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暫時的,但是當石油價格降低, 沒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絕緣裝置、 沒有人去替換高利用率的裝備, 許多對原油價格上漲的應對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設置的$18/ 桶的目標價格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 油價繼續保持疲弱。隨著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 油價曾出現上漲,但是在戰爭結束後,油價進入了穩定的下降期, 直到1994年以通漲調整的油價到達了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點 。 價格循環出現了,隨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和亞太地區經濟的繁榮, 從1990-1997世界對原油的消費增長了620萬桶/天, 亞洲幾乎增長了30萬桶/天,從而推動了原油價格的恢復。 原油價格的上漲因為OPEC對亞洲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沖擊的低估和 忽視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開始, OPEC逐漸把它們的限額從提高250萬桶/ 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萬桶/天。亞洲經濟出現停滯, 1998年亞太地區石油消費量自1982年以來首度出現下降。 低消費量和OPEC的高產量促使價格呈螺旋型回落。作為回應, 4月,OPEC削減了125萬桶/天的限額, 7月繼續削減了133.5萬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 價格繼續回落。OPEC於1999年4月繼續削減171. 9萬桶/天的限額,才使得價格出現回升。 參考資料: http://www.esunny.com.cn/ admin/Article/htm/present/ 135009280/1026-26@2004-10-19. asp
『柒』 全球石油價格成本價是多少美元1桶
石油幾乎從來沒有純液態生產。通常來說,石油是天然氣和凝析油的混合物。雖然本文只考慮主要開採石油的公司,但是這些公司也生產數量可觀的天然氣。因此,將一切成本歸到石油生產頭上是說不通的。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採用了桶油當量(boe)這一概念,在標准條件下6,000立方英尺天然氣大約相當於1桶油當量。下面提及的所有成本都指的是1桶油當量,也就是說是生產一桶石油或6,000立方英尺天然氣再或兩者混合的成本。假設說1桶石油的價格約為100美元,1,000立方英尺天然氣的價格約為6美元。這就意味著,從1桶油當量的石油所獲得的營收高於1桶油當量的天然氣(分別為100美元和36美元)。由於也有油田只生產天然氣,本回答也可能會低估石油生產的成本。
『捌』 為什麼世界石油價格會增長
價格上漲是為了可持續發展
1.歐佩克組織重新制定石油政策,限制開采.
2.世界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伊拉克,國內局勢未定,石油輸出極為有限,嚴重影響了國際石油的價格.
3.俄羅斯重新調整石油政策,限制石油輸出和開采.引起國際油價的波動.
4.各產油國調整石油開采計劃,加之全球對石油的巨大需求.引導石油價格上漲.
(COPY)
『玖』 在未來10年內全球油價是漲還是降
1,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只會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
2,看看上個世紀的石油價格漲幅率,你就知道了。開始一桶油才20幾美金;
3,世界發展是車輪在行駛,汽車增長飛速,還沒有找到代替石油的原料;
4,國際重要石油原產國局勢會越來越緊張,發生石油爆炸,原油廠大火,都會讓原油價格發生變化。
5,石油大富豪們都會拚命的操縱價格!
『拾』 中國油價和世界油價現在分別是多少
《華盛頓郵報》說中國油價低,美國《赫芬頓郵報》更聳人聽聞:「一加侖汽油在 北京 只賣2.6美元,還不到美國的一半。」美國的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則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油價最低的國家之一,只相當於美國的61%,***的41%、英國的28%。 咱們國內的媒體更是為成品油提價引經據典,某報報道:「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成品油價低於國際水平50%以上,國家對於油價的補貼去年已逾2200億元,佔GDP比重達0.9%。」。所有這些報道,都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忘記說明中國的油價里不含燃油稅。 全世界基本上都是不收養路費、過路費,而是放在油價里收取燃油稅。我們是分開收的。國外媒體不了解中國特色,我們可以向他們宣傳、解釋,給他們講清楚,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國內的媒體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另收養路費、過路費這個事情,只能說他們是別有用心,揣著明白裝糊塗。如果把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都放進油價里,我們比美國油價低嗎?低多少?下面我們就算一算。 國外收取的燃油稅里大體包含我們的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等。我們僅計算普遍存在的養路費、過路費分攤在油耗中的價格。車型按私家轎車計算。 1、過路費。 高速公路收費標准為每公里0.4-0.7元,按照普遍值0.5元計算。高速公路平均油耗按每100公里6升計算,即每公里0.06升。每耗0.06升油收費0.5元,每升油收費=0.5÷0.06=8.33元。 2、養路費。 私家轎車每月105元,全年1260元。按照平均每天跑40公里計算,全年行駛14600公里,綜合油耗每百公里8升,全年耗油=14600÷8=1168升,每升油分攤的養路費=1260÷1168=1.08元。 根據實際行車中收費公路所佔的比例,我們組合3種不同情況下的含稅費油價。凈油價按目前的93#油每升6.3元計算。 1、基本在高速路使用的車輛,按90%里程走高速路計算。 含稅費油價=(凈油價6.3)+(過路費分攤油價8.33×0.9)+(養路費分攤油價1.08)=14.88元。 2、一半里程在高速路使用的車輛。這是大部分車輛的使用情況。 含稅費油價=(凈油價6.3)+(過路費分攤油價8.33×0.5)+(養路費分攤油價1.08)=11.55元。 3、基本不在高速路使用的車輛,按10%里程走高速路計算。 含稅費油價=(凈油價6.3)+(過路費分攤油價8.33×0.1)+(養路費分攤油價1.08)=8.21元。 根據上面「一加侖汽油在北京只賣2.6美元,相當於美國的61%,***的41%、英國的28%。」的報道,按照5月30日人民幣和美元匯率6.9472:1計算,當時每升油的各國油價為:中國=(6.9742×2.6)÷3.785=4.79元(每加侖=3.785升);美國=4.79÷0.61=7.85元;***=4.79÷0.41=11.68元;英國=4.79÷0.28=17.11元。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我們在基本走高速路的情況下含稅費油價僅次於英國;大部分車輛的含稅費油價和***持平;極少走高速路的車輛含稅費油價也高於美國0.36元。這還是沒有考慮我們的工資收入沒有和國際接軌的現狀。如果加入我們的工資只是以上國家的10%――20%的因素,相對含稅費油價=8.21÷0.15=54.73元,是英國的3.2倍、美國的7倍。 國內的石油巨頭哭窮喊虧,那是企業的本能。他們進口的小賬虧一點也是事實,但是國內自產石油這塊不是大賺嗎?畢竟自產石油佔一半。伊朗自產石油,國內油價合每升人民幣1元多,我們自產石油賣給消費者是多少錢?按含稅費油價絕對值計算是世界第二貴;按國民收入水平計算,是世界最高價的3.2倍。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