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人口普查三率指標偏低原因分析

人口普查三率指標偏低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22 01:56:39

Ⅰ 人口普查手機短表審核未通過怎麼辦

人口普查手機短表審核未通過必須根據提示查找原因,確認修正之後才能上報。

Ⅱ 人口統計的統計指標

指一定時點、一定地區范圍內的有生命的個人的總和。
年度統計的年末人口數 指每年12月31日24時的人口數。年度統計的全國人口總數內未包括台灣省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華僑人數。 其定義有兩種口徑:
第一種口徑(按行政建制)
市人口:市管轄區域內的全部人口(含市轄鎮,不含市轄區縣);
鎮人口:縣轄鎮的全部人口(不含市轄鎮);
縣人口:縣轄鄉人口。
第二種口徑(按常住人口劃分)
市人口:設區的市的區人口和不設區的市所轄的街道人口;
鎮人口:不設區的市所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和縣轄鎮的居民委員會人口;
縣人口:除上述兩種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1952-1980年數據為第一種口徑的數據,1982年以後的數據為第二種口徑的數據。 (又稱粗出生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數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出生率=年出生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式中:出生人數指活產嬰兒,即胎兒脫離母體時(不管懷孕月數),有過呼吸或其他生命現象。年平均人數指年初、年底人口數的平均數,也可用年中人口數代替。 (又稱粗死亡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定地區的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死亡率=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
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人口自然增長率=(本年出生人數-本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指被撫養人口(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總負擔系數=被撫養人口/15-64歲人口×100%? 指老年人口(65歲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負擔老年系數=老年人口/15-64歲人口×100%? 指少年兒童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負擔少年系數=少年兒童人口/15-64歲人口×100%
人口人口統計
population statistics 從數量上研究人口的各種生物特徵(如年齡、性別構成),社會特徵(如職業、文化及經濟狀況分布等)的現狀、變動及其發展趨勢的一門學科。是決定國家人口政策的主要基石,而且也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制定規劃、決定部署、調整政策的重要依據。人口的各種特徵不同,疾病譜及死亡譜也不同,如發達國家的疾病譜與死亡譜往往以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為主,而發展中國家的疾病譜與死亡譜則以呼吸系統疾病及傳染病為主。造成這種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兩類國家人口的年齡構成及文化、經濟狀況分布不同,這也說明具有不同特徵的人口,對衛生保健需求也不同。另外,動態觀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統計指標,或比較不同地區與國家的人口統計指標,可以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衛生保健工作的質量。因此,人口統計不僅是制定衛生保健政策必不可少的依據,也是評價衛生工作質量的客觀指標。人口統計指標通常分為兩大類,即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
或稱時點指標。反映某一時點的狀況。是從一個連續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取一個橫斷面的、靜止的瞬間資料,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的人口數、人口的年齡、性別、民族……構成,常用的人口靜態指標有性比與人口金字塔。
性比。反映人口中男、女之間的比例。通常以人口中每有100名女性,有多少男性來表示。即
除總人口性比外,還有不同年齡的性比。如出生性比、嬰兒性比等。人口的性比有其自身的規律,出生時一般男多於女,出生性比一般在103~107的范圍內,以後由於男性死亡率通常高於女性,到青壯年時期,性比接近100,到老年時間則女多於男,故性比多在100以下。某些社會因素常導致性比失調。例如戰爭可致男性公民大量死亡,造成人口性比失調(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許多國家人口均為女多於男);某些封建色彩較濃的社會,常發生溺虐女嬰現象,從而導致出生性比較高。性比的規律只有在大數量統計時才可靠。
人口金字塔。人口的年齡、性別結構可用金字塔圖形來表示(見圖)。人口金字塔有一中心軸線,其上的刻度表示年齡,習慣上按1歲或5歲間隔分組,但可根據需要按任何年齡間隔分組,只是分組必須等距;金字塔中心軸左邊表示男性人口,右邊表示女性人口,用絕對數或百分數表示均可。圖1,為中國1953及1982年兩次人口普查時的人口金字塔,1953年的圖形是典型的金字塔形,顯示了人口是增長型的。另一個圖形則顯示了人為干預的影響。1982年的圖形中從10歲以下年齡組都是縮小的,反映了該10年內計劃生育工作對人口的控制情況;圖形中20~24歲組凹陷處,反映了60年代初期困難時期的出生減少。 這一類指標是反映一定期間內,人口的自然變動或社會變動狀況,如某年的出生、死亡、遷移等,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內某事件連續發生的總的情況,而不是一個時點的情況,故稱為人口動態指標或期間指標。又可包括以下指標。
普通出生率。指一定期間內(一般為1年)每 1000人口中的出生數,即
它可以粗略地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生水平。分母中的「人口數」通常用年中(6月30日24時)的人口數,或今年年末人口數與去年年末人口數的平均數(即平均人口數)。出生率的高低受人口的年齡性別構成影響,例如,人口中生育年齡的人(尤其是女性)所佔比重較大時,出生率一定偏高。
普通死亡率。指一定期間內,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數,即
它可以粗略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死亡水平。但它與出生率一樣,受人口的年齡構成影響較大。例如,人口中老齡人口所佔比重較大時,死亡率往往偏高,所以一些經濟、醫學衛生保健較發達的國家,普通死亡率反而比一些發展中國家要高。
人口自然增長率。即每年的普通出生率與普通死亡率之差。自然增長率=(普通出生率)-(普通死亡率)
它表示某年內每1000人口中增加的人數。
普通生育率。指某年內,每1000育齡婦女中的活產數(或出生數)。由於它不受人口年齡、性別構成的影響,故能比較好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育水平。
中國的普通生育率在50‰左右。
年齡別生育率。生育率亦可以按不同年齡分組來計算,一般習慣以5歲為一個年齡組來計算,如
總和生育率。人口中每1000名育齡婦女度過她們的整個育齡期(15~44歲)後,平均所生育的孩子數。總和生育率的計算視年齡分組不同而異。分組為每歲一組時,則年齡別生育率的總和即為總和生育率;分組為5歲一個年齡組時,則年齡別生育率的總和再乘5即總和生育率。中國目前總和生育率為2600‰(或2.6)左右。
年齡別死亡率。由於普通死亡率受人口的年齡構成影響較大,故有時需要分年齡組計算年齡別死亡率。
例如
年齡別死亡率比普通死亡率能更為精確地反映死亡水平。
嬰兒死亡率。嬰兒是指從出生至未滿12個月的兒童期,在此期間,嬰兒對外界的抵抗力很低,極易死亡,故嬰兒死亡率常常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衛生水平的一個敏感的指標com/uploads/22/11694643538242000000117276.jpg target=_blank>
孕產婦死亡率。孕產婦死亡,指婦女因與妊娠、分娩有關的原因所致的死亡,且死亡發生在妊娠開始至產後42天之內者。孕產死亡的原因可分為直接產科原因(如出血、產傷、產後感染等)及間接原因(妊娠前已患結核、心臟病等,妊娠及分娩使病情惡化從而導致的死亡)。它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保健工作水平。
中國目前的孕產婦死亡率在 5圢萬左右。式中分母理論上應當用「某年孕婦人數」,但這個數字很難得到 (許多人妊娠後做了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又未報告或登記),故一般用近似值──某年活產總數來代替。

Ⅲ 2010年人口普查的標志、指標、變數是什麼

這個最主要就是為了核查我國的人口數量,也是人口基數和大家的狀態。

Ⅳ 人口普查屬於什麼調查方法

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涉及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以及社會的各個方面。

1.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有什麼重大意義?

定期開展人口普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明確規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2.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對象有哪些?

這次人口普查對象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對象相同,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在境內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國人也屬於普查對象,需要進行普查登記。

3.這次普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

為了提高普查數據質量,在這次人口普查中將首次採集普查對象的身份證號碼。需要指出的是,公眾對採集身份證號碼極其敏感,我們將會對身份證號信息進行保密處理,普查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嚴禁向任何機構、單位、個人泄露公民個人信息。

4.這次普查在時間上是怎樣安排的?

這次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按此規定,此次普查工作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是准備階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組建各級普查機構,制定普查方案和工作計劃,進行普查試點,落實普查經費和物資,開展普查宣傳,選聘培訓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普查區域劃分和制圖,進行戶口整頓,開展摸底等。這些工作都將在2020年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以確保普查登記工作的如期進行。

二是普查登記階段(2020年11月—12月)。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員入戶登記,進行比對復查,開展數據質量抽查等。這是整個普查工作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也是工作量最大、動員力量最多、直接決定普查數據質量的重要階段。

三是數據匯總和發布階段(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數據處理、評估、匯總,發布主要數據公報,普查資料開發利用等。

5.這次普查既要「查人」還要「查房」嗎?

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普遍採用的方法,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所以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為了查准人口。同時,由於人口居住狀況是重要的民生問題,為了解我國人口的總體居住情況,從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調查問卷中設置了有關居住情況的指標,主要包括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與人民生活相關的問題。這次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指標,以便更好地反映當前人口的居住狀況。

6.很多普查對象都關心,普查獲取的資料是否會被泄露,是否成為有關部門進行行政處罰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九條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人口普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普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作為對人口普查對象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得用於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而且,我們將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向任何機構、單位、個人泄露公民信息。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普查中所知悉的信息必須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作為普查對象應做好哪些配合工作?

人口問題是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問題,人口態勢的發展變化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也與個人和家庭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開展人口基礎信息採集意義深遠,不僅為國也為家。普查對象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規定,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資料,如實回答相關問題,不提供虛假信息,不隱瞞、偽造有關情況。希望社會公眾能夠熱情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積極配合普查員開展調查。

8.這次人口普查,在信息技術應用上有何突破?

盡可能獲取更為詳實的信息,盡可能提高普查數據質量,盡可能減輕廣大普查對象和基層普查人員負擔,是我們不斷的追求。在這次普查中,將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探索使用智能手機採集數據。廣泛應用部門行政記錄,推進大數據在普查中的應用,提高普查數據採集處理效能。

9.數據質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這次普查有哪些具體措施來保障普查數據真實准確?

首先,強化組織領導。為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數據質量,國務院成立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負責人口普查組織實施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統計局,具體負責人口普查的組織實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認真做好本地區普查工作。要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和鄉鎮政府、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廣泛引導、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並認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其次,強化執紀問責。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將成立專門的執法檢查組,負責受理普查違法行為的舉報,依法對重大違法案件進行直接調查,並督促各級統計機構依法開展執法檢查。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要加大對普查工作中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和通報曝光力度,堅決杜絕人為干擾普查工作的現象。對於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應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或組織處理的統計違法違紀責任人,由統計機構按規定提出處分處理建議及時移送任免機關、紀檢監察機關或組織(人事)部門。

再次,強化質量控制。建立健全普查全過程質量控制辦法,通過科學制定普查方案,認真培訓普查人員,嚴格執行普查方案,全面採用電子化數據採集方式,充分利用部門行政記錄,切實加強質量抽查和工作檢查,全面提高普查工作質量。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讓普查對象深入了解普查,理解普查,進而配合普查,切實提高普查數據申報質量。

Ⅳ 人口普查是全面調查還是抽樣調查

全面調查。

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訂統一的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數據匯總分析報告,普查重點是了解各地人口發展變化、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等,全國人口普查屬於國情調查。

人口普查,又稱國勢調查,是近代統計國家人口的重要工具,具體全面抽樣方式調查全國人口、住房以及相關的重要事項。自1790年美國政府展開首次具現代意義的人口普查後,諸如自殺率、犯罪率、宗教分布、男女比例等社會概念隨之出現,在經濟及政治上至今仍影響現代國家的運作。


中國最早的一次人口普查在西漢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進行,數據為12,366,470戶,57,671,401人。但由於歷史文獻資料離現在很遠,不很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一共進行過六次人口普查。最早的一次在1953年,2010年進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5)人口普查三率指標偏低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普查意義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國所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我國人口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Ⅵ 什麼是三率一度

「三率一度」是指漏評率、錯退率、綜合貧困發生率和群眾滿意度。

國家第三方評估將貧困戶錯退率、漏評率以及滿意度都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其中錯退率高於調查樣本的2%,漏評率高於調查樣本的1%,滿意度低於90%,貧困區縣就不能摘帽。

因此,在貧困戶收入達標的同時,飲水、用電、住房等到戶項目必須全面解決到位,不能出現漏評戶和錯退戶。

在驗收程序上,原則上貧困區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由貧困區縣自己提出,並經省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核。

公示無異議後,由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由其組織第三方力量開展專項評估,具體評估工作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牽頭,評估的主要方式是隨機抽樣開展入戶調查。

第三方評估是貧困區縣脫貧摘帽的重要依據,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結束後,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區縣,由市人民政府宣布退出。

(6)人口普查三率指標偏低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Ⅶ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指標解釋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規定,普查區域劃分堅持地域原則,做到不重不漏、完整覆蓋。普查區及以上區域與同時期統計用行政區劃一致,普查區按照完整地域原則劃分成若干個普查小區。現就相關問題解答如下:

一、拆遷、搬遷集中居住區域劃分問題

對於因大規模拆遷、異地搬遷等原因,集中居住於其他村級單位區域的,要將其劃入居住地所在村級單位,不劃入原村級單位。相關村級單位要做好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二、軍隊、武警部隊營院和監獄區域的標繪問題

對於軍隊、武警部隊營院和監獄區域,應堅持地域完整覆蓋原則,劃入相應普查區域,不得遺漏。沒有常規普查對象的建築物,可作為空地處理;有常規普查對象的居住用建築物,正常標繪,但不填寫單位名稱等敏感信息。劃分普查小區時,要根據這些地域內需要入戶登記的常規普查對象的數量,單獨劃分為普查小區或與相鄰地域合並劃分為普查小區,按普查小區編碼規則正常編碼。

三、建築物拆分問題

超大建築物可以作為一個普查小區,也可以拆分為多個普查小區。作為一個普查小區的,規模不能超過2000人;拆分為多個普查小區的,要先將該建築物劃分到某個普查小區,再選中該建築物進行拆分。拆分時,該建築物要在原普查小區保留一部分,備注清楚每個普查小區包含的樓層、門棟、空地等信息。

四、特定人口群體的劃分

對於大規模連片拆遷區域內戶口未遷的戶籍人口,高校、人才交流中心、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集中管理的空掛的大集體戶人口,依法被判處徒刑人員,在劃分普查小區時,暫無需考慮。摸底、登記時通過增加虛擬普查小區和虛擬建築物處理。

五、普查小區劃分時空地的處理

農田、森林、公園、無人區等空地應與本普查區內有人居住的區域一起劃分普查小區,空地不能單獨劃分為一個普查小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問題解答之二

——關於普查對象登記問題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普查採用按現住地登記的原則,每個人必須在現住地(指2020年11月1日零時的居住地)進行登記。為便於各地准確把握普查對象登記中的一些特殊情況,規范開展現場調查,確保普查登記不重不漏,在堅持現住地登記原則基礎上,現對普查對象登記有關問題解答如下。

一、普查對象多地居住問題

普查對象有兩處或兩處以上住所、並且平時都居住的(例如上班時住在一處,周末住在另一處),如果戶口登記在其中一處住所,則將該處作為現住地,登記為「人戶一致」,其餘住所登記為空房。

如果戶口沒有登記在這些住所,將居住時間較長的住所視為其現住地進行登記,作為「人在戶不在(D7=1,D8<>1)」,其餘住所登記為空房;如果無法判斷在哪處居住時間更長,將10月31日晚居住的住所作為現住地進行登記。所有住房項目如住房建築面積、間數等按登記的這處住所情況填寫。

二、大學生在校外居住問題

大學生在校外租房或回家居住的,應按其實際居住情況進行登記。學校集中組織登記時,不應簡單參照學籍,而應考慮學生的實際居住情況,對於長期在校外居住的學生不應將學校視為其現住地。在學校和其他地方兩頭居住的,參照上一款執行。

三、高中及以下住校學生登記問題

幼兒園全托孩子,小學、初中的住校學生,不在幼兒園或學校登記,一律視為其校外經常居住住所(一般是其父母或監護人的住所)的現有人口進行登記。高中住校生作為學校的現有人口進行登記,其戶籍地按戶籍外出人口進行登記。

四、住院病人登記問題

住院時間在半年以下的病人視為在家中居住,醫院不登記;住院時間超過半年的病人,視為醫院的現有人口進行登記,戶口登記地按戶籍外出人口登記其信息。

Ⅷ 為什麼有人特別排斥人口普查

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國家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據。7月12日上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合肥市綜合試點在瑤海區龍崗開發區海洲景秀世家小區正式啟動。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普查不僅「查人」,還「查房」,並將首次採集普查對象身份證號碼。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內容包括受教育程度、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與以往人口普查最大的不同在於,本次普查將首次採集普查對象的身份證號碼。

普查將全面查清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通過分析研究人口變化趨勢,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人口發展、教育醫療、就業保障等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准確完整及時的數據支撐。為保護個人信息,今年實施的全國人口普查將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可以由普查員使用PAD或智能手機入戶登記數據直接上報,也可以由普查對象通過互聯網自主填報。

按照計劃,合肥市將於7月底前完成市、縣兩級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工作。10月份,合肥市將組織普查員使用電子採集設備對普查小區內的建築物及住房單元逐一入戶進行摸查,掌握人口和居住情況,普查入戶登記工作將於11月1日正式啟動。

本次瑤海區綜合試點標准時點為7月21日零時,地點為瑤海區龍崗開發區海洲社區,調查對象為海洲景秀世家一期全體居民約3700人,不包括現役軍人和武警。綜合試點調查以戶為單位進行,在本戶登記的人口包括調查時點居住本戶的人和戶口在本戶、調查時點未居住本戶的人。

合肥市人普辦主任、市統計局,以及瑤海區人普辦、區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和龍崗開發區主要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龍崗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守保代表該區宣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市級綜合試點正式開展入戶摸底調查。據介紹,瑤海區、龍崗開發區高度重視此次綜合試點工作,帶領全體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認真學習了《瑤海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市級綜合試點方案》,並挑選005和007兩個普查小區兩戶居民進行入戶示範登記,幫助「兩員」熟悉調查流程。隨後,舉辦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知識宣傳競答活動」,現場居民積極參與,熱情回應。

「試點小區人口情況比較復雜,進城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較多,先行試點就是為了在調查中真實發現、客觀反映存在的問題。」瑤海區人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二孩政策的鋪開,人們對人口普查並不像過去那樣排斥。通過此次活動,對普查對象進行面對面宣傳,及時答疑解惑,提升了居民對人口普查的知曉率和配合度,廣泛贏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為下一步全面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Ⅸ 2014年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指標要素

常用人口統計指標編輯

人口數
指一定時點、一定地區范圍內的有生命的個人的總和。

年度統計的年末人口數
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時的人口數。
常住人口、現有人口和戶籍人口

常住人口
指在調查區域內經常居住的人口,具體包括三款人:
⒈戶口登記地在調查區域並且在該區域內常住的人口(不包括戶口登記地在調查區域內但長期外出的人口);
⒉ 戶口登記地不在調查區域但在該區域內常住的人;
人口統計指標
⒊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登記戶口,在該區域內居住的人口。現有人口(又稱在場人口或現場人口),指在某一調查時 點時,調查區域內的全部人口。

現有人口
現有人口的統計不考慮調查對象戶口登記地的情況和居住時間的長短,只要調查時點時在場的人口都包括在內。現有人口不包括戶口登記地在調查區域內但在調查時點暫時外出的人口。戶籍人口,指在調查區域內有戶口登記的人口。

戶籍人口
戶籍人口的統計和常住人口以及現有人口不同,如果未辦理戶口遷入手續,不論在調查區域內居住時間有多長,都不能統計為戶籍人口。
由於常住人口資料的使用價值較高,便於進行行政管理、制訂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現在我國的人口普查和每年進行的人口抽樣調查均以常住地進行登記,一個人只能在一個地方進行戶口登記。
市鎮人口和鄉村人口按常住人口的居住地情況劃分。

市鎮人口
指地級市市轄區內的常住人口、縣級市街道行政區域內的常住人口以及縣級市和縣下轄鎮居委會行政區域內的常住人口。

鄉村人口
指縣級市和縣下轄鎮村委會行政區域內的常住人口以及縣級市和縣下轄鄉行政域內的常住人口。

農業人口
指戶籍人口統計中戶口性質為農業人口的人口。

年平均人數
是年初、年底人口數的平均數,也可用年中人口數代替。

性別比
反映兩性人口之間比例的指標。指在總人口中或在各年齡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個女性人口相應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

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
【出生人口】
指在一年內出生之後有生命現象(如心臟跳動、有呼吸等)的全部活產嬰孩數。包括出生後有生命現象,但以後由於各種原因死亡的嬰兒,不含死胎嬰兒。
【死亡人口】
指由於各種原因失去生命的人數之和,包括出生後有生命現象,但以後由於各種原因死亡的嬰兒數,但不包括死胎數。

Ⅹ 統計學問題。人口普查中,人口的平均壽命是數量指標還是參數不要籠統的回答,要說原因我才知道靠不靠譜

郭敦榮回答:
人口的平均壽命是重要的數量指標,這一指標反映了國民的體質狀況,衛生健康水平,是社會狀況的反映。
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發布了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報告指出,從總體上看,截止到2013年,全世界人口的壽命都較以往有所增加。到2013年為止,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為71歲,其中女性73歲、男性68歲。而這一數據與1990年出生嬰兒的預期壽命相比,都各增長了6歲。
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和性別分別為日本女性(87歲)和冰島男性(81.2歲)。2013年日本人平均壽命為84歲,蟬聯全球第一。
中國在此次報告中的人口平均壽命為:男性74歲,女性77歲。
平均壽命最低的是西非國家獅子山,為46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平均壽命依然偏低,賴索托50歲、中非51歲,安哥拉、查德和剛果(金)均為52歲。
根據切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記錄:報道的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

閱讀全文

與人口普查三率指標偏低原因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5年美元人民幣匯率常數 瀏覽:424
五礦信託理財經理待遇 瀏覽:414
丁二烯期貨代碼 瀏覽:937
信貸中介收傭金犯法嗎 瀏覽:874
理財基金相信中歐錢滾滾 瀏覽:366
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理財支付寶 瀏覽:730
聖邦股票大盤 瀏覽:346
試玩拿到傭金後能刪除嗎 瀏覽:178
飛瑞股份 瀏覽:758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英文 瀏覽:925
2011年美元和歐元匯率 瀏覽:647
銀行理財有持倉份額凍結 瀏覽:549
代購應該按照什麼匯率結算 瀏覽:720
爾雅理財等同於投資 瀏覽:484
桔子理財怎麼算收益 瀏覽:566
2月13日對日元匯率 瀏覽:246
5月3日匯率查詢 瀏覽:11
買理財凈值類的好還是固定收益類的好 瀏覽:804
進口成本匯率確定 瀏覽:969
為什麼持倉成本和成交價不一樣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