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7玉米價格走勢預測 2017年玉米價格會漲嗎玉米價格多少錢一斤
根椐這幾個的玉米價格來看,從前三年以前的一元二分左右,降至玉米7角5分左右,己經持續三年。但今年春創歷史最低在五角左右。在後期有所增長。也就維持在8角以下。7角5分以上吧。
B. 2017年玉米價格
中國玉米市場和玉米政策現狀
一、當前中國玉米市場的現狀
1.進口原料替代量巨大。全年度高粱、大麥、木薯、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
2.下游需求弱。飼料養殖需求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受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的影響。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經濟形勢不好所影響,下游產品需求差,利潤低,導致深加工開工率不足。
3.市場心態極度悲觀。市場心態悲觀導致貿易商加快去庫存速度,導致現貨價格大幅下跌。
4.國儲拍賣難以成交,庫存壓力巨大。由於拍賣糧成本與市場價存在巨大價差,國儲拍賣成交率很低,國儲去庫存速度緩慢,庫存壓力巨大。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
1.新年度開始一定要控制住進口替代。最好的辦法是將運輸補貼大幅度提高到300-400元/噸,這樣東北玉米到南方價格會在2050-2150元/噸之間,那麼進口高粱、進口大麥都將失去市場份額。這樣臨儲可以少收3000萬噸,而400元/噸的運輸補貼相當於不到2年的臨儲費用支出,從財政的角度看總體還是劃算的。否則替代品持續沖擊, 一旦3000萬噸玉米就會進入臨儲,那麼還需要幾年時間的存儲,存儲費用會對財政造成較大的負擔。運輸補貼都是先運後補,等於先不用錢就可以解決掉3000萬噸玉米的消化問題。
2.加大力度打擊走私肉類。每年大約有300萬噸的走私肉,打掉之後每年可以消化1000萬噸的糧食。並且將利於中國飼料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因此應下大決心,全國范圍開展打擊走私肉的運動,要抓典型,嚴處理。
3.加大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圍。建議全國范圍內使用,這樣每年可以消化掉3000萬噸庫存玉米。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收購乙醇,進行混配。用加油站獲得的各項相關稅收以補貼可能出現的加工虧損,這樣還可以解決全國酒精廠開工率不足的問題,並且如果未來一旦缺糧可隨時進行調整。到新季玉米收購結束時會有2億噸的庫存,足夠消化7-10年,不用擔心缺糧問題。
三、新季臨儲政策剖析
1.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要完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雖然15年臨儲可能是最後一年執行,但也必須要收,否則政府會失信於民、市場會失靈,那麼玉米價格下跌幅度有超過50%的可能,甚至會更多。因供嚴重大於求,無人接盤。以種糧為主要收入的農民會受到毀滅性打擊,所以新季臨儲必須要收。
2.大幅下調臨儲價格不可取,因市場嚴重供大於求和失靈,即便是再降,玉米也會都進入臨儲庫存。不僅與保護農民利益(尤其是種糧農民利益)的中央精神相違背,造成種糧農民收入大幅下降,並且還會嚴重損害新型農業主體。因事先未告知農民和市場,租地成本很高,生產資料成本更高,以黑龍江一些地區為例,僅玉米種子的成本就達到2500元/公頃。這樣多年來培養的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將會破產,土地集約化經營會嚴重倒退,在中國剛剛興起的現代化、規模化農業會被搞垮。在整體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如有大批農民的利益受損害、甚至破產,將不利於社會穩定。如果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200元/噸,以收8000萬噸計算,僅才省出160億元,但政府的公信力和農業、農民的穩定發展都受到嚴峻挑戰。因此大幅降低臨儲價格是不講政治的,要相信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3.大幅降低臨儲價格後,現有的臨儲庫存玉米會遭遇更加嚴重的貶值,國家財政損失巨大。即使推行燃料乙醇添加政策,市場也不會使用陳玉米,因為陳玉米的成本相對新玉米來說要高,對國家也很不利。
4.新季玉米豐收和減產目前還是未知,如果出現一些減產,並且還大幅度降低臨儲收購價格的話,那麼農民種糧的總體收入會大幅下降,這樣農民受到的打擊更不同於油菜籽,玉米種植面積廣,在中國糧食安全的主產區,影響巨大。因此需全面慎重的出台政策,不調整臨儲收購價或小幅度降價更加可取。由於已經是最後一年收儲了,用綜合思路可以解決問題就沒有必要傷害農民。
四、解決問題的辦法剖
1.2016年必須調整種植結構,取消臨儲玉米政策,同時加大支持國產大豆產業,採取糧豆輪作,這是解決問題
2.通過有競爭力的運費補貼和打擊走私肉的辦法,提高至少3000萬噸的國產玉米銷量。同時還能帶動物流業,也提高了經濟活躍度。
C. 玉米價格每噸漲千元,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玉米價格每噸上漲了1000塊錢,這個上漲幅度非常大,為什麼會在短時間內上漲這么多呢?這里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可以討論。
相比而言,今年玉米消費可能同比去年增加1300萬噸,而今年用的玉米產量同比去年只增長了400萬噸,所以可以看出這裡面存在幾百萬噸的缺口,這也是玉米漲價的一個原因。
D. 今年玉米價格還會漲嗎
玉米 是禾本科玉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玉蜀黍、棒子、包穀、包米、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潮汕話稱幼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
玉米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大約有470多年。目前我國播種面積在3億畝左右,僅次於稻、麥,在糧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全世界熱帶和溫帶地區廣泛種植,為一重要穀物。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餚,如玉米烙。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深加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比如可以提煉生物酒精,用玉米做酒精解決能源問題。再如:玉米胚芽粕、酒精胚芽粕飼料、玉米皮噴漿、玉米皮、玉米蛋白粉、麩皮等。
採用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對玉米進行澱粉糖深加工,提煉出玉米的營養物質-----高能寡糖。異麥芽低聚糖是高能寡糖里最優異的品種,它是澱粉糖的深加工產品,加工工藝是在高溫高壓下通過脫色、離子交換、濃縮而成的。一是提供人體所需養料;二是幫助人體內有益菌快速繁殖,增強抵抗力。尤其對腸道菌群健康有幫助。
玉米不僅是人們的口糧和「飼料之王」,也是重要工業原料,可加工成的工業產品達3000多種。玉米加工業的特點是加工空間大、產業鏈長、產品極為豐富,包括澱粉、澱粉糖、變性澱粉、酒精、酶制劑、調味品、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澱粉及酒精,其它產品多是這兩個產品更深層次的加工品或生產的副產品,這些深層次的加工品或副產品其價值相當高即具有較高的附加值,隨之便可帶來高利潤。
E. 2017年玉米四月份會漲價不會
2017年玉米四月份會漲價
預計,到2017年秋季之前,因種植面積、生長天氣的炒作,市場將呈現大幅波動的局面。真正的趨勢性上漲,將大概率發生在17/18年度初期,即新玉米收割和上市季節。
結合玉米季節性規律,推測全年的走勢如下:
(1)當前,正值東北和華北玉米大量上市,農戶售糧積極性增強,供應逐漸趨於寬松。
(2)年初受到春節備貨及物流因素帶動,呈現趨漲走勢;加上對來年播種面積減少的預期(農業供給側改革,調減玉米面積),價格表現堅挺。高點一般在3月前後。
(3)4月份春耕前,將迎來售糧小高峰,而此時需求相對淡季,市場偏於下行。
(4)當4-5月份播種完後,因天氣炒作,往往呈現不穩定的反彈行情,尤其是面積減少情況下。
(5)玉米第二個高點通常在6月份,隨後向下波動,直至9月收割前後。這是因為:6月後小麥上市,壓力呈現;後期玉米又進入成熟期,收割的壓力又疊加在其上。
F. 玉米價格多少錢一斤2017-2018年玉米價格會上漲嗎
伱是說,問-下〞,今年的玉米價格多少錢一斤?2017到
2018年玉米價格會有所上漲嗎?由於今年這段時間。大風
大雨有的地方受災。玉米的價格肯定會有所上升。價格保
持在8角左右的。
G. 現在的玉米什麼價,年後能不能漲
這么說吧,2018年產玉米肯定還會繼續上漲,整體來看,縱觀整個年度,東北地區的優質玉米年度最高值達到一元每斤以上問題不大,而華北地區優質玉米最高價格則有望達到一塊一每斤以上,這應該是近三年以來我國玉米市場現價的最高值。
但是在從現在十一月下旬到年底之間,新產玉米價格還是有一定的波動,存在一定的下跌風險,可是這依舊不能改變新產玉米價格在春節前後達到年度最高值。
新產玉米肯定還有上漲空間
其實,鍾情三農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其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2018年產玉米價格肯定還會比目前的狀態要高,現在各大玉米主產區中的新產玉米價格雖然已經普遍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但是這絕對不是價格的最高點。
近期,不管是東北玉米主產區還是華北玉米主產區的新產玉米現價都比上市初期上漲200元每噸以上,其購物價格肯定還會繼續走高。
筆者預測,今年的新產玉米最高價格還要在目前的基礎上整體上漲一毛每斤左右,也就意味著當下國內玉米現價還有200元每噸的上漲空間。
根據本年度國內玉米供需現狀,目前東北地區玉米現價多在1600到1900元每噸之間,而華北地區新產玉米現價多在1800到2100元每噸,而到了農歷春節前後,其價格將整體上浮200元每噸左右。
其中,東北地區玉米現價將整體達到2000元每噸大關,也就是時隔多年達到1元每斤,而山東地區新產玉米最高價格則有望達到2200元每噸以上,甚至還有繼續上探的可能。
H. 玉米價格連連上漲,其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1、經濟逐步恢復今年因為特殊原因所以導致我國經濟等各方面都是處於停止的狀態,而在國慶之後玉米整體價格上漲,出現這樣的情況無非就是說明我國的經濟正在逐步恢復,自然的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是得到增長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單單是玉米出現了漲價的問題,其它物品的價格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波動性,而玉米出現漲價的話無非就是有很多需要玉米的企業庫存不足導致的,所以才會加大力度的去收購,自然的就導致玉米的價格上漲了,這是競爭的趨勢。
其實玉米整體價格上漲的話無疑還是要看需求問題,因為現在市場上對玉米的需求是比較大的,所以才會導致玉米的價格上漲,因為根據調查發現今年相比較於去年的話對於玉米的需求是更加多的,足足有著幾百萬噸的缺口,所以也是這樣才會導致玉米價格上漲。
I. 今年玉米價格是否還會上漲
政策變化或致年內玉米價格上行。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等。中農辦主任唐仁健指出,改革板塊核心是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要「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一號文件發布後,市場反映劇烈,做多玉米的呼聲漸起。
近日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聯合下發通知,支持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統籌研究出台飼料加工企業補貼政策。補貼規模尚未透露。
分析師趙金厚等認為,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鐮刀灣」等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的持續降低,玉米產量有望持續下降。而佔比最高的飼用玉米需求,有望受到下游養殖高盈利、生豬存欄回升,以及對於東北地區飼料企業開展補貼的帶動而穩定增長。再加上季節因素,今年5~9月玉米價格或將上行。整體預計全年玉米價格仍將維持低位,價格大幅持續下跌概率不大,但波動或將加劇。
農業供給側改革之下,為解決國內過量玉米庫存,而採取的拋儲等政策行為,是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此外,目前農業供給側改革僅涉及玉米、白糖、棉花等經濟作物及糧食作物,2月3日發布的2017農業一號文件已經明確指出,將調整小麥、稻穀等口糧作物的最低收購價。由於口糧作物與玉米在飼料以及澱粉等消費上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小麥稻穀等口糧作物價格下跌,也會使玉米價格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