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央行放鬆貸款利率管制有影響嗎
根據經濟學理論,利率是資金的價格,管制利率實際上就是價格管制。而價格管制的本質是侵犯私人產權——是侵犯了賣方自由制定價格、獲取收入的權利,因此是侵犯賣方的產權中的收入權。所以,價格管制會導致租值消散,即本來可以被賣方獲得的收入(租值)消失散去。但基於經濟學假設人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會想辦法減少租值消散。在價格管制的情況下,最常用的一種減少租值消散的方式,就是賣方換個名義把被管制的價格又收回來。利率管制也會造成類似的現象。銀行的貸款利率被管制,但不等於銀行就真的會以較低的利率向企業發放貸款。例如通過收取手續費的名義,銀行其實已經間接地收回被管制的利率。我們經常聽說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時受到百般刁難,這刁難造成小企業要多付費用給銀行,其實就是銀行在變相地收迴向小企業貸款時必然要收取高於面對大企業時所適用的利率。所以其實銀行早就以各種方式繞過了央行的貸款利率管制,這也正是為什麼央行最終要放棄這個實際上已經不起什麼作用的利率管制。
B. 央行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會對實體經濟產生什麼影
對實體經濟沒有影響
C. 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有哪些好處
貸款利率市場化意味著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勵,企業和個人可以以更低的代價貸到資金。從長期看,還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有助於銀子銀行在陽光下運行;地下錢庄逐漸浮出水面,實現合法化;高利貸逐漸消失;個人融資合法化等等。
利率市場化改革縮小了銀行業的存貸利差,降低了傳統存貸業務收入,促使銀行業開展綜合化經營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佔比,改善銀行業務收入結構。
從長遠來看,由於市場更為開放、銀行自主性增加,從自身效益角度出發會選擇將貸款資源向更優質的項目傾斜,特別是發展前景好、市場認可度高的中小企業將會受到各個銀行的青睞。
取消農信社貸款利率管制,意味著明確許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於覆蓋小微三農貸款風險、改善金融支持。
好多好多,影響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客觀。僅供參考~~
D. 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對於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
央行要求,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同時,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仍保持原區間不變,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
那麼,筆者認為應該從開發企業的開發貸款與個人購房按揭貸款兩方面來說。開發貸向品牌開發商集中,加速房企之間分化
從開發企業的開發貸款的角度來說,銀行對於不同企業也是有傾向性的,對於大型品牌開發商來講,優先提供貸款額度,而對於中小開發企業,銀監會早就發文針對這些企業是有一定條件限制的。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大型品牌開發企業由於需求額度較大,具有和銀行議價的優勢,有可能爭取到利率較低的貸款。而對於中小開發企業來講,由於貸款審批環節復雜,貸款成本明顯高於大型品牌開發企業,導致中小開發企業生存環境步履維艱,尤其是在錢荒的市場背景下,銀行對於中小房企的開發貸款的限制會更加明顯。
例如去年以來,建設銀行已向全國38家分行下發2012年房地產行業信貸調整的文件,規定「分支機構不得對小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同時,「開發貸占對公貸款比例超過15%的一級分行、各限購地級市所在地分行,應嚴格控制新增貸款投放,降低集中度。」
此時,部分中小開發企業勢必會藉助民間資本設法過關,但這反而有可能使其負債累累,面臨被洗牌的境地。
無疑,利率市朝改革,一定程度上收緊了中小房企開發貸款的融資渠道,使得中小房企在高資金杠桿下原有的滾動式開發難以為繼,也對於開發商自有資本金比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對於中小企業來講,自有資本金比率的提高、融資渠道的收緊,中小房企的發展環境是越來越惡化。這時中小房企藉助民間資本有可能會使其更加負債累累,這有可能導致中小房企在整個房地產市場大格局變化中的地位也將逐漸淡化,整個行業或因銀行對於中小房企開發貸款的收緊而導致行業大洗牌加速。
對於資金面相對寬裕的央企地產企業、高周轉企業、有境外上市融資渠道的這些大型品牌企業來講,可能就受制於國內錢荒因素就較少,會受益於利率市朝改革給公司帶來的紅利,這些企業可能會面臨市場發展機會,也有可能會因此加劇土地市場優勢資源的集中,從而從長遠角度來講加速市場集中度的提高與不同房企之間的分化,最終形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市場局面。
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難落地,首套房貸優惠落空
從個人按揭貸款的角度來講,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仍保持原區間不變,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從政策面的角度來講,通過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仍然是調控政策唯一不變的話題,政策調整的核心仍然是保證居民家庭首套房需求,讓商品住宅市池歸居住屬性。
但是,近日錢荒導致貨幣市場利率上升,對一些銀行的利潤會產生影響,而這些銀行還對近期的貸款質量預期有所改變,在錢荒的市場背景下,收窄首套房貸優惠、上浮房貸利率、房貸審批周期拉長等已成為部分銀行緩解錢荒的既定措施。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收窄首套房貸優惠、上浮房貸利率、房貸審批周期拉長似乎是與政策層面背道而馳。
E. 「央行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七折下限」是什麼意思
央行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長期來看看。對股市是利好
有利於大企業融資,
對房地產也是有一個刺激作用,
對小的商業銀行會有影響的。
全面放開,有利於降低企業貸款成本
使資金更好的流向實體經濟
對銀行股是利空
。銀行股又是權重股
銀行股下跌指數很難有好的表現
短期對股市利空
長期是利好,。更有利於調整經濟發展的結構
F. 貸款利率的管制放開利弊
剛剛過去的周末央行又拋出大政策自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
因為此次央行放開利率管制意味著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業擁有了自主定價的權利,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得到擴大,從好的方面看,有利於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銀行看似可以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但業內人士卻指出此舉對銀行或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據悉,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一年期存款利率3%,7折後的貸款利率4.2%和上浮至頂的存款利率3.3%只相差區區0.9個百分點,貸款利率打7折很難覆蓋銀行成本。因此,雖然去年貸款利率已經可以下浮30%,但銀行很少用足這一空間,下浮幅度沒有超過10%以上,可見銀行早已經在按照市場化的原則為貸款定價。
與此同時,對於那些原本就指望著靠息差吃飯的中小銀行,未來的日子可能會更加難過。為了與大銀行競爭,搶奪優質客戶,先天缺乏優勢的中小銀行必須通過「拼低價」的手段來分得一杯羹,而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息差就會不斷縮小。銀行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銀行業的息差水平必將進一步收窄,可能全面進入「2時代」,而這對於將息差收入作為最主要收入來源的中小商業銀行絕對稱不上是一個「好消息」。
對於未來銀行有可能會出現的「搶客大戰」,不少業內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惟恐引發惡性競爭。可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銀行業內如若真的打響競爭之戰,那最大的受益者無疑就是企業了。可即便同為客戶一方,中小微企業和大型企業所迎接的也將是截然不同的境遇。原本就擁有較強議價能力的大型企業勢必將成為各大銀行爭搶的香餑餑,從而獲得更低的貸款利率。而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日子可能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更有可能面臨貸款利率的不降反升。不少中小企業主表示,小企業在銀行面前的議價能力實在太弱,幾乎拿不到折扣利率貸款,貸款一般都在基準利率以上進行。
不過,也有專家在一片陰霾中替中小微企業看到了一絲曙光。首先是此次央行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也進行了松綁,不再設立上限。此次取消對農信社貸款利率管制意味著明確許可突破4倍限制,將有利覆蓋小微三農貸款風險、改善金融支持。與此同時,由於一些中小銀行因議價能力較弱,無法與大行較量而將市場轉向中小微企業貸款,中小微企業或許能通過與中小銀行「配對」實現雙贏。
在此次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管制的政策中,對個人房貸給予了暫不調整的特殊待遇,仍保留7折的下限規定。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不取消個人房貸的利率下限是為了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清醒地指出即使這次取消了個人房貸的下限,銀行也不可能下調目前的房貸利率。的確,與那些中小微企業相比,普通老百姓在銀行面前的議價能力明顯更弱,期待有更多的銀行重視來自個貸客戶的需求。
G. 怎樣看待放開貸款利率管制
「通俗地說,利率市場化就是利率水平由市場上資金供求關系而不是某個管理機構來決定」。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始於1996年,目前,央行僅對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進行管理,商業銀行在此前提下可以自主決定利率浮動的水平。2012年6月和7月,央行進一步擴大了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其中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
「總體看,我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宏微觀條件已基本具備」,「從宏觀層面看,當前我國的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價格形勢基本穩定,是進一步推進改革的有利時機。從微觀主體看,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的穩步推進,金融機構財務硬約束進一步強化,自主定價能力不斷提高,企業和居民對市場化定價的金融環境也更為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