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lng天然氣重卡國家有什麼優惠政策
1、挑戰
由於缺少加氣站以及維修站等基礎設施的配套,相關政策法規尚不夠完善,目前LNG重卡仍難以大規模推廣。具體來說:
1)國家政策現在並沒有明確把天然氣劃分為新能源給予支持鼓勵,市場發展前景並不明朗。
2)加氣站數量不足是目前天然氣重卡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累計有450個燃氣車型及底盤進入「公告」,天然氣汽車生產企業的數量超過60家,整車產量超過8萬輛。但目前我國已經投產的LNG加氣站僅300多個。有限的加氣站阻礙了LNG重卡市場的發展。
3)采購成本偏高以及油氣差價可能縮小也是目前阻礙天然氣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目前用氣較用油可以節省成本達30%以上,但目前主流LNG重卡的價格較柴油車每輛要貴8萬元左右,相當於在購車成本上需要多投入約30%,很多用戶還難以接受。同時,油氣價格都在波動。據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預計,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1850億立方米,需求量達260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達750億立方米,天然氣價格上調或將在所難免。而如果天然氣價格漲至柴油價格的75%以上,使用天然氣的成本將不比使用柴油低多少。
4)在用車改用LNG目前也無相應法規和政策,使LNG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銷量增長遲緩。
2、機遇
1)政策支持。去年起,交通運輸部大力推廣使用天然氣汽車。一是通過節能減排示範推動煤層氣的應用。二是在啟動的「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中,把「推廣清潔燃料車輛」作為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鼓勵營運車輛「以氣代油」。三是去年6月,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專項資金支持天然氣汽車項目。去年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中,天然氣汽車使用資金6596萬元,占總資金的26.38%。2012年度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第一批支持項目中,新能源車輛應用類項目最多,其中又主要以LNG汽車應用為主,33個項目中有30個是LNG應用項目,另有兩個項目為CNG車輛應用。2012年,交通運輸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從之前的16個增至26個,並將從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列出部分資金,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試點,鼓勵天然氣汽車發展。江蘇省還被列入全國道路運輸行業推廣LNG汽車試點省份。此外,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編制的《天然氣「十二五」規劃》目前已形成正式文稿,正在等待國務院審批,預計不久後將對外公布。
2)大批量的LNG加氣站的投資建設,為LNG車輛提供氣源保障。交通部今年將擴大天然氣汽車試點城市范圍,從之前的?6個增到目前26個,甚至或將對企業給予現金補貼等鼓勵支持。而據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預計,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1850億立方米,到2013年,國內LNG加氣站數量將增加到2000餘個,基本形成覆蓋主要公路運輸線路的LNG加氣站網路。
業界預測,如果加氣站能跟上市場需求發展,形成較完善的網路,天然氣汽車或將有較大爆發潛力,未來天然氣重卡將占重卡總量的1/3到2/3左右。液市LNG 天然氣資訊
2. 天然氣2015年開始要漲價
據了解,僅中石油旗下中哈天然氣管道,就使得該公司每年不得不背負數百億元氣價倒掛虧損:2011年中石油因為進口中亞天然氣開始發生巨虧,當年虧損逾200億元,2012年隨著進口量的增大,該板塊虧損擴大,虧損達到了419億元;2013年在獲得政府巨額補貼後,這條管道虧損仍達400億元以上。
「中哈天然氣管道及其接駁的西二線始建於2011年前,很多資源都是存量氣,這次提價無疑會是中石油獲益最豐厚,其進口天然氣的虧損幅度將會下降。」有跨國投行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根據此前國家發改委計劃,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調整分3年實施,這次非居民用存量氣價格調整是分步理順存量天然氣價格的第二步,計劃2015年到位。
3. 什麼是門站價格
門站價格:按照2015年實現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並軌的既定目標,結合國內天然氣市場形勢和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決定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
一、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並軌
根據2014年下半年以來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按照現行天然氣價格機制,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按與全國銜接的原則安排),實現價格並軌,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並軌後的各省份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見附表。
二、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
放開天然氣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定價,進行市場化改革試點。直供用戶,是指直接向上游天然氣供應商購買天然氣,用於生產或消費、不再對外轉售的用戶。
鑒於化肥市場持續低迷,化肥用氣價格改革分步實施,再給企業一定過渡期。化肥用氣不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在現行存量氣價格基礎上適當提高,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每千立方米200元。同時提高化肥用氣保障水平,對承擔冬季調峰責任的化肥企業實行可中斷氣價政策,用氣價格折讓幅度不得低於每千立方米200元。 三、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 居民生活、學校教學和學生生活、養老福利機構等用氣(不包括集中供熱用氣)門站價格暫不作調整。方案實施後新增用氣城市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按該省(區、市)並軌後門站價格政策執行。
四、實施時間
上述方案自2015年4月1日起實施。
五、工作要求
非居民用氣價格並軌及直供用戶價格放開試點改革,是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重大舉措,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要高度重視、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4. 西寧市居民生活用天然氣價是多少錢一立方
西寧市居民生活用天然氣價大概是一立方1.48元。
以下是對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介紹:
1987年以前完全由政府制定國內天然氣價格;
1987年10月27日,根據《天然氣商品量管理暫行辦法》,分別實行如下價格管理辦法:a.計劃氣:中央政府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定價;b.計劃外氣和西氣東輸、忠武線、陝京線等新建管道項目:政府指導價;c.少數採用協議價;
2005年12月23日,根據《關於改革天然氣出廠價格形成機制及近期適當提高天然氣出廠價格的通知》,採取價格雙軌制下的政府指導價,具體如下:a.一檔氣(實際執行價格接近計劃內氣價且差距不大的油田氣的氣量以及全部計劃內氣量,氣量佔全部的85%):政府指導價,用3-5年過渡到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b.二檔氣(一檔氣以外):980元為基準價,與可替代能源(原油、LPG、煤)價格掛鉤;
2010年5月30日,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提高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的通知》,取消價格雙軌制,實行政府指導價;
2011年12月26日,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實行在兩廣地區試點,將成本加成定價改為按市場凈回值定價;
2013年6月28日,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實行門站價施行基於市場凈回值法的政府指導價;
2015年2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015年4月1日採暖基本結束後將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全面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
5. 天然氣的價格改革
我國天然氣價改歷史進程關鍵時點 相關文件 定價方式 主要內容 1987年以前 NA 政府定價 完全由政府制定國內天然氣價格 1987年10月27日 《天然氣商品量管理暫行辦法》 a.中央政府定價;b.政府指導價;c.協議價 a.計劃氣:中央政府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定價;b.計劃外氣和西氣東輸、忠武線、陝京線等新建管道項目:政府指導價;c.少數採用協議價 2005年12月23日 《關於改革天然氣出廠價格形成機制及近期適當提高天然氣出廠價格的通知》 價格雙軌制下的政府指導價 a.一檔氣(實際執行價格接近計劃內氣價且差距不大的油田氣的氣量以及全部計劃內氣量,氣量佔全部的85%):政府指導價,用3-5年過渡到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b.二檔氣(一檔氣以外):980元為基準價,與可替代能源(原油、LPG、煤)價格掛鉤。 2010年5月30日 《國家發改委關於提高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的通知》 取消價格雙軌制,實行政府指導價 各油氣田(含西氣東輸、忠武線、陝京線、川氣東送)出廠(或首站)基準價格每千立方米均提高230元。同時將大港、遼河和中原三個油氣田一、二檔出廠基準價格加權並軌,取消價格「雙軌制」。國產陸上天然氣一、二檔氣價並軌後,將出廠基準價格允許浮動的幅度統一改為上浮10%,下浮不限。 2011年12月26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的通知》 在兩廣地區試點,將成本加成定價改為按市場凈回值定價 選取上海市場(中心市場)作為計價基準點,以進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LPG)作為可替代能源品種,並分別按照60%和40%權重加權計算等熱值的可替代能源價格,然後,按照0.9的折價系數,即把中心市場門站價格確定為等熱值可替代能源價格的90%。 2013年6月28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 門站價施行基於市場凈回值法的政府指導價 天然氣價格管理由出廠環節調整為門站環節,門站價格為政府指導價,實行最高上限價格管理。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增量氣一步按「兩廣試點方案」調整到位,存量氣逐步調整,爭取在「十二五」末調整到位。 2015年2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015年4月1日採暖基本結束後將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全面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
通知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來,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隨國際市場油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按照現行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將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實現價格並軌。同時,放開直供用戶(化肥企業除外)用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最新的天然氣調價政策預計於2015年10月底發布,最快或於11月1日執行。此次各省天然氣非居民門站降價幅度將不一,將根據目前各省的門站價分別調整。
據政策制定人士透露,此次各省門站價格下調幅度為20%-30%,目前門站價格較低的省份下調價格較小,反之較大。「目前門站價格較低的省份可能下降0.4元/立方米-0.5元/立方米,門站價格較高的省份可能下降0.7元/立方米-0.8元/立方米。」
「新的調價政策將明確提出由政府制定門站指導價格,設定上浮比例,不設下限價格。」相關人士表示,據了解,上浮比例可能為15%左右。
從2014年下半年起原油暴跌,天然氣替代燃料價格隨之下行,而由於天然氣為政府指導定價,相對滯緩的定價模式導致天然氣經濟性嚴重喪失。2015年1月份-8月份,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為1252億立方米,同比僅增長3.55%。
6. 2015天然氣降價對中石化股票的影響因素
從以往情況來看,2012年發改委6月28日宣布,自7月10日起,調整內地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屆時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1.95元。7月2日,中石油H股大漲6.67%,超過了2009年5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成交額高達27.1億元。
與中石油同樣作為石油公司的中石化,天然氣的降價是股票下跌趨勢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