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甾體激素葯物按結構常分為哪幾類每類特點
1、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酮衍生物,如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本類葯物多為C21-羥基所形成的酯類。
結構特點是具有21個C原子:A環:具有Δ4-3-酮基;C17:具有α-醇酮基並多數有α-羥基;C10、C13:具有角甲基;C11:具有羥基或酮基;其它:有些皮質激素具有Δ1,6α、9α鹵素,16α羥基,6α、12α、16α、16β甲基等。
2、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甲睾酮、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等;蛋白同化激素有苯丙酸諾龍。
結構特點:雄性激素具有19個C原子;蛋白同化激素具有18個C原子(C10上無角甲基);A環:具有Δ4-3-酮基;C17:無側鏈,多數是一個β-羥基,有些是由他形成的酯,有些具有α-甲基。
3、孕激素:也稱為黃體酮激素或孕酮。典型葯物為黃體酮。
中國葯典收載有:黃體酮、醋酸甲羥孕酮、己酸羥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原料及制劑;醋酸氯地孕酮原料等。
結構特點:具有21個C原子;A環:具有Δ4-3-酮基;C17:具有甲酮基,有些具有α-羥基,與醋酸、已酸等形成酯(如醋酸甲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己酸羥孕酮等);其它:有些具有Δ6、6β-甲基、6α-甲基、6β-氯。
4、雌激素:又稱卵泡激素。雌二醇、炔雌醚、苯甲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炔雌醇原料及制劑等。
結構特點:具有18個C原子;A環:為苯環,C3上具有酚羥基且有些形成了酯或醚;C10:無角甲基;C17:具有β-羥基或酮基,有些羥基形成了酯,還有些具有乙炔基。
(1)2017甾體原料價格指數擴展閱讀
甾類激素誘導的基因活化分為兩個階段:直接活化少數特殊基因轉錄的初級反應階段,發生迅速;初級反應的基因產物再活化其他基因產生延遲的次級反應,對初級反應起放大作用。
如果蠅注射蛻皮激素後僅5~10min便可誘導唾腺染色體上6個部位的RNA轉錄,再過一段時間至少有100個部位合成RNA,致使大量合成次級反應所特有的蛋白質產物。這類激素作用通常表現為如影響細胞分化等長期的生物學效應。
② 甾體的命名
甾體的四個環用A、B、C、D編號,碳原子也按固定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由於甾類化合物的結構比較復雜,故命名常用與其來源或生理作用有關的俗名表示。甾族化合物命名是以其烴類的基本結構作為母體名稱並加上前、後綴表明取代基的位次名稱來構成。甾體母核的命名主要根據C-10、C-13、C-17上所連鍘鏈的情況來確定,常見的甾體母核名稱為(圖片見圖冊):
(1)甾烷
(2)雌甾烷
(3)雄甾烷
(4)孕甾烷
(5)膽烷
(6)膽甾烷
(7)麥角甾烷
(8)豆甾烷
甾體化合物命名時常被看作是有關甾體母核衍生物而加以定名。在甾體母核名稱前後,加上取代基的位置、名稱和構型。母核中含有碳碳烯鍵、羥基、羰基或羧基時,則將「烷」改成「烯」、「醇」、「酮」或「酸」等,並將其位置表示出來。分子中的手性中心用R或S表示,取代基用α、β和ξ來表示其構型。如:
③ 什麼是甾體
非甾體類抗炎葯是與激素相對而言的,這一類葯物其化學結構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環,故而得名。它具有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是治療風濕性疾病的一線葯物。對於一些風濕性疾病,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及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等是首選葯物。此類葯物種類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有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和奇諾力等。盡管這—類葯都是通過減少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起作用,但各種葯物之間還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具體用什麼,怎麼用,還需要醫生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病人在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葯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不少病人因害怕葯物的副反應而不能連續服葯,往往「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只在症狀嚴重,疼痛不能忍受時才用葯,因而影響療效,病人產生「葯物有無療效」的疑問,應該指出的是:絕大部分非甾體類抗炎葯都是比較安全的,只要遵囑用葯,均可獲較好療效。
④ 甾體是什麼意思
病情分析:甾體化合物具有一個母核(A、B、C、D組成),這個母核像「田」字,並且在C10和C13處各有一個甲基(角甲基),在C17處有一側鏈,這樣在母核上的三個側鏈像「巛」字,「甾」字十分形象的表示了這類化合物的基本碳架。 膽固醇是最早發現的甾體;許多動物激素都屬於固醇類,例如性激素中的孕甾酮,睾丸甾酮,雌二醇及腎上腺激素中的皮質甾酮等。 意見建議:你的情況應該是有軟組織損傷引起的,過幾天就會好,沒必要用葯,三天以後可以適當按摩按摩。
⑤ 什麼是甾體,這個字的讀音
甾
部首:田
筆畫:8
zāi
1.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體內,膽固醇和多種激素都屬於甾類化合物。2.古同「災」,禍難。
zī
古同「淄」,水名。
⑥ 皂素 薯蕷皂素 黃姜 盾葉薯蕷 甾體激素原料葯 是什麼有什麼關系經濟價值高嗎賺不賺錢產業前景如何
薯蕷皂素被醫葯界稱為「葯用黃金」,葯用價值非常重要和廣闊。我國的薯蕷皂素是世界上穩定增長而且緊缺的激素基始原料,在世界的甾體醫葯原料的行業的歷史中,我國的薯蕷皂素一直處於主導和壟斷的地位,佔領全世界甾體醫葯原料的97%市場份額。其他發達國家幾十年來雖然致力於尋找和製作替代品,但是由於先天氣候地理條件和原材料的缺陷,導致替代品造價高昂,產品利用率低等缺點,以至於全世界的發達國家幾十年來被迫只能依賴中國進口。 從黃姜中提取的皂素是醫葯工業合成激素的重要基始原料,以其為基礎可合成加工如雙烯、沃氏氧化物等中間體原料葯產品和黃體酮、醋酸強的松、布地奈德、醋酸潑尼松、甲基睾丸素、環丙孕酮、米司酮、雄烯工酮、倍地米松、去氫表雄酮等激素類系列產品。這些葯物用途極為廣泛,是世界僅次於抗生素類的第二大類葯物。發展(薯蕷)黃姜生產及其加工,前景廣闊。
⑦ 甾體皂甙的葯理活性
天然甾體皂甙的生物活性研究及其臨床應用,最早為法國的專利,報道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及其甙有抗關節炎作用。前蘇聯的科研人員發現高加索薯蕷中的皂甙提取物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臨床實驗也有證明。80年代 Ravikumer 等[8]發現雲南白葯中的薯蕷皂甙有抗癌活性。從龍舌蘭科的植物(Dracaena afromontan)中分離出的新甾體皂甙(afromontoside)具有抑制KB細胞的活性[9]。另外,美國Pfizer制葯公司用替告皂甙元(tigogenin)和海柯皂甙元(Hecogenin)為甾體母核所合成的纖維雙糖甙有很強的降血脂作用[10]。我國也有很多有關甾體皂甙生物活性的報道。例如,從重樓屬植物中分離出的甾體皂甙,具有止血、免疫調節、抗腫瘤及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11]。從叉蕊薯蕷(Dioscorea collettii)中分離得到的叉蕊皂甙Ⅱ有很明顯的降膽固醇活性。從穿龍薯蕷(D. nipponica)中分得的薯蕷皂甙(dioscin)有明顯的止咳、祛痰、平喘活性。目前,國內以不同種的薯蕷屬植物為原料,提取其總甾體皂甙作為臨床上的降血脂葯已有數家工廠生產,其中用盾葉薯蕷(D. zingibernsis)為原料研製成功的新葯「盾葉冠心寧」,臨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已上市的「地奧心血康」也是一種降血脂的葯物,該葯是以黃山葯(D.panthaica)的根莖為原料提取的薯蕷皂甙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單糖甙、二糖甙等,但至今作者尚未見證明其中有效成分的報道。
系統的研究甾體皂甙的化學及生物活性,尋找有活性的先導化合物,進一步開發成為新葯,一直是我們的目標。但是通過分離純化甾體皂甙的工作,我們發現從植物中將那些含量很低的混合皂甙一個個分離純化獲得純品,再篩選其葯理活性,是既費時、費力又不經濟的方法。因為皂甙在植物中含量很低,且分離過程復雜,很難用於工業化生產。而皂甙元相對於皂甙來說,容易分離得到,且分離純化過程易於工業化。因此可以採用甾體皂甙元為母核,參考已知的天然甾體皂甙中糖的連接方式,定向的半合成甾體皂甙,篩選葯理活性,進而研究結構與活性的關系,開發療效好而毒副作用小的新葯。通過對皂甙元進行糖基化來大量合成具有葯理活性的各種皂甙,既有利於新葯的開發,又可推動甾體皂甙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所以研究天然及半合成的甾體皂甙是葯物創新中一個值得開發的領域。
⑧ 甾體怎麼讀 讀Zai還是Zi
甾 [zāi]
[zāi]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體內,膽固醇和多種激素都屬於...
[zī] 古同「淄」,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