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珠三角貨運指標

珠三角貨運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05 20:23:16

⑴ 珠三角港口大概有哪些

今年1-6月份,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分別高達2.6億噸、1015.9萬標箱,同期分別漲10.0%和9.6%,其中,外貿吞吐量同漲12.7%,外貿集裝箱同漲28.1%,而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更是高達1240.78萬標箱,同漲2.75%,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1147.25萬標箱,同漲2.75%。

可見,作為粵港澳最重要的大港,廣深之間,甚至廣深港之間也存在著強烈的競爭。而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逐漸激烈,處於珠三角中的三大港口使用怎樣的經營策略很值得我們關注,長期以降價作為手段以得到貨源的競爭模式,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帶來各個港口利潤的減少,這樣的競爭也肯定會影響到珠三角經濟的繁榮與進步。

所以,我們也有必要探討珠三角港口合作競爭改善對策。競爭可以很好地推動發展,也能夠促進彼此的合作。因而,在未來我們應該要讓各港口很好地運用互補優勢構建起戰略聯盟,讓得港口的合作更為密切。那麼,我們如何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發展,進一步擴大粵港澳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比重呢?

1 香港港發展其國際物流優勢

因為本身自然條件(水深因素、航道、碼頭泊位等的制約),在珠三角內的一些中小型港口,如珠海、東莞、中山與惠州地區的港口基本上均是充作著港、深、廣三大港口的喂給港角色。三大港與附近的小港口之間既然存在著競爭,又存在著合作,在彼此的合作過程裡面,展現自身的長處與優勢,彌補其存在的問題,實現彼此的互利,以進一步完善珠三角港口的布局。

⑵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珠三角或者珠三角城市群)2000年以前的歷年人均GDP,億美元計

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經濟實力比較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城市、產業和市場三大集群,進入工業化成熟期。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經過多年發展,基本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產業分工。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留在上海,勞動密集的工業則到蘇州、崑山等地區。這兩個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較高,經濟發達,城市配套設施齊全,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因此,客觀評價兩地區各城市的經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並通過比較,以求更好地為各級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各城市的協調發展。

一、研究的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與指標選取

我們可以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城市經濟的相關理論,選取綜合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國內貿易、交通運輸、對外經濟、財政收入、人均收入7個分指標中11個反映城市經濟實力的指標(GDP總量、人均GDP、第三產業比重、固定資產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貨運量、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建立綜合指標體系。藉助於一定的數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將原始數據進行標准化處理,確定出各城市若干個綜合指標得分,再加以累計,從而得出各城市在經過數量模型計算後的排序情況。這里採用多元統計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進行研究,利用2001年的統計數據,客觀准確地評價長江三角洲15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和珠江三角洲9城市(廣東、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惠州、肇慶)的經濟發展狀況。

(二)主成分分析的計算

(1)計算由Yij構成的數據陣Y的相關陣R,R=(X』Y)/N。

(2)計算相關陣R的特徵值,並將其由大到小的順序列成λ1≥λ2≥λ11,同時求出它們相對應的特徵向量。

(3)計算各指標的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公式如下,結果如表1。可以看出,當K=2時,其累積貢獻率達87.44%,因此,取前兩個主成分,記為P1、12。

(4)計算由F1、12所對應的特徵向量構成的因子載荷陣和主成分得分系數,公式如下,系數如表2所不。

二、24城市經濟實力比較

(一)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實力比較

城市經濟實力總排名中位於前12名的兩地區各佔一半,即上海、深圳、廣州、東莞、蘇州、杭州、佛山、珠海、寧波、無錫、南京、中山。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3位的東莞排在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2位的蘇州之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經濟實力較強。深圳、廣州、東莞在24城市中排名居於前列。

綜合經濟位於前12名的兩地區各佔一半,上海位居首位,排在2—5位的是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無錫居第6位;C,DP總量超過1000億元城市依次是上海、廣州、深圳、蘇州、杭州、無錫、寧波、南京和佛山。上海最多達4950.84億元;佛山最少1068.36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6個,珠江三角洲城市3個;人均GDP超過3萬元的城市依次是珠海、深圳、東莞、廣州、上海、佛山、無錫、蘇州,珠海最高為48931元,蘇州最少30384元,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3個,珠江三角洲城市5個且排名靠前;第三產業比重超過40%的城市依次是廣州、上海、舟山、東莞、南京、深圳、杭州、江門、無錫、珠海、佛山,廣州最高為54.1%,佛山最少為40.4%。11城市中長江三角洲5個,珠江三角洲6個。可見珠江三角洲城市綜合經濟優勢主要體現在人均GDP和產業結構上,尤其是人均GDP優勢明顯,而經濟總量則不及長江三角洲城市。
表1 主成分的特徵值及解釋方差在總方差中的比重
初始特徵值
修正載荷開方和
主成分
總值
總方差中的%
累計的%
總值
總方差中的%
累計的%
1
7.538011
68.52737
68.52737
7.538011159
68.52737
68.52737
2
2.080464
18.91331
87.44068
2.08046362
18.91331
87.44068
3
0.605777
5.507065
92.94775
4
0.335989
3.054441
96.00219
5
0.180194
1.638129
97.64032
6
0.112921
1.026551
98.66687
7
0.070328
0.639347
99.30621
8
0.047409
0.430991
99.7372
9
0.016436
0.149421
99.88663
10
0.007114
0.064675
99.9513
11
0.004991
0.045371
100
表2 主成分得分系數表
主成分
1
2
GDP總量
0.125222
-0.14087
人均GDP
0.092944
0.253179
第三產業比重
0.089175
0.031097
固定資產投資
0.124214
-0.16128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0.123108
-0.15729
貨運量
0.112143
-0.22298
外貿出口
0.112914
0.18516
實際利用外資
0.125726
-0.04145
財政收入
0.123887
-0.13235
農民年人均純收入
0.086453
0.33169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076488
0.362964

固定資產投資位於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廣州、深圳和佛山,而且第2位的廣州與第1位的上海相比,差距很大。2001年上海固定資產投資額達1984.31億元,廣州為978.21億元,不及上海的一半。前6名分別是上海、廣州、深圳、蘇州、南京和杭州,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兩個,可見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投資需求相對不足。

國內貿易位於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廣州、深圳和佛山,前6名城市依次是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寧波,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兩個。2001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61.3億元,廣州為1248.28億元,深圳609.26億元,深圳約為上海的1/3,廣州的1/2。總的來說,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擴大。

交通運輸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有廣州、佛山,深圳居15位。位於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廣州、杭州、南京、佛山、寧波。2001年上海貨運量5.4億噸,廣州2.49億噸,深圳0.514億噸,上海是廣州的兩倍多,是深圳的10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珠江三角洲城市需要進一步完善交通網路,擴大交通流量。

對外經濟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是深圳、東莞、廣州、佛山、惠州,位於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深圳、東莞、廣州、蘇州、佛山,其中外貿出口超過100億美元的城市排序為深圳374.8億美元、上海276.28億美元、東莞189.89億美元、蘇州123.07億美元、廣州116.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億美元的城市有上海、深圳、廣州、蘇州、東莞、無錫、惠州、佛山,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3個,珠江三角洲城市5個。可見珠江三角洲城市外向型經濟發達,尤其是實際利用外資優勢明顯,但廣州的對外經濟排名不僅落後於上海、深圳,還落後於北京。

⑶ 珠三角物流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東省內的廣州、深圳、珠海等14個市縣,土地面積4.15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總面積的4%,人口2451.3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9%,2008年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29745.58億元,佔全國GDP的9.89%。珠三角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為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隨著CEPA的簽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的建立,珠三角的物流產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珠三角物流發展的優勢分析
1.珠三角經濟發展快速外向,物流企業初具規模
珠三角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出口加工區,是世界製造業基地和跨國采購中心,也是中國最大的加工出口及三資企業基地。2007年,珠三角地區進出口總額為6517億美元,佔全國總量的30%,進出口中轉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珠三角進出口貿易范圍已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口和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3以上。珠三角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依託原有設施、業務基礎和經營網路正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部分大型生產企業集團組建了專門的物流部門,一批有區域性品牌、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業迅速興起。珠三角的現代物流企業除提供傳統的物流活動外還承擔裝卸、配送、外包裝服務、信息處理、物流咨詢及物流設備生產等項目,物流服務體系逐步擴大。
2.完善的綜合運輸網路和明顯的區位優勢
珠三角是全國高速公路覆蓋最為密集的地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為71.45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方面,珠三角有廣深鐵路、京九鐵路廣東段、廣梅汕鐵路以及平南鐵路、平鹽鐵路等,區內鐵路運營里程514公里,其中干線里程466公里。珠三角方圓200公里之內集中了香港、澳門、深圳、珠海、廣州五大國際機場。珠三角有著良好的水運條件,具有天然的良港和密集的國際航線,眾多的優良港址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樞紐,其他中小港口相配合的珠江口大型綜合港口群。珠三角已經基本形成了本地區布局合理、相互銜接、四通八達的海陸空全方位發展的立體化、國際化的交通格局。
3.珠三角產業特徵獨特
獨特的「世界工廠」地位使珠三角形成了巨大的產業流,其中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材、造紙、醫葯、汽車等九大支柱產業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專用設備、石油化工三大新興支柱產業保持強勁發展態勢,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築材料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穩步發展,造紙、醫葯、汽車三大潛力產業發展迅猛,結構趨於優化。而在地理布局上主要表現為以珠三角東岸的東莞,深圳、惠州的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最大的電子通信製造業基地,以珠三角西岸的珠海、中山為中心形成的以家庭耐用品、五金製品為主的產業帶,以中部的廣州、佛山、肇慶為中心形成的傳統的電氣機械、鋼鐵、紡織、建材產業帶。
4.有利的物流發展政策扶持
近幾年,中央及珠三角地區各政府對物流的發展相當重視,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國家將重點支持珠三角區域加強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優化港口、公路和鐵路物流交通網路,加強電力、能源、礦產原材料等方面的統籌協調。對珠三角而言,早在2002年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現代物流業「十五」計劃》,此外,廣州、深圳等城市也指定了各自的政策文件,如《深圳物流「十五」計劃及2015遠景規劃》、《關於加快深圳現代物流業的若干意見》等。這為珠三角發展現代物流創造了有利的氛圍、寬松的環境,成為指導和推動現代物流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5.物流網路分工明確,各地區互補性強
珠三角各城市間經濟聯系使其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圈,其產業也共同成為珠三角產業鏈的一部分,各城市以自身產業為支柱,分工協作不斷強化,形成合作發展的物流體系。廣州製造業發達,石油化工、汽車和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三大支柱行業完成總值比較高,發達的製造業為廣州物流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將建設成為綜合性的國際物流中心;深圳外向型經濟明顯,擁有優良的海港和空港以及良好的集疏運條件,正日益成為跨國集團的采購中心;佛山以紡織、陶瓷、電器等行業為骨乾的主導產業群物流需求量大,將建設成為珠三角區域性的商貿物流中心;中山則利用醫葯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醫葯物流。
二、珠三角物流發展的劣勢分析
盡管珠三角物流發展的條件得天獨厚,起步也較早,然而目前其發展水平仍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專業化,網路化、標准化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1。物流基礎平台建設比較落後,標准化程度比較低
目前,珠三角物流集散基礎設施與裝備發展水平較低,特別是港口集疏運條件、配套設施以及公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珠三角物流企業不管在硬體還是軟體上,標准化程度都不高。首先,技術裝備水平較低,物流標准化程度低,不同運輸方式的裝備和物流器具之間的標准不一致,缺乏貨物運輸過程中基本的設備的統一規范,嚴重影響了貨物在運輸、倉儲、搬運過程中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影響物流配送系統的協調運作、運輸工具的裝載率、裝卸設備的載荷率以及倉儲設施的空間利用率,從而影響物流效率的提高。其次,物流信息標准混亂,目前許多部門和單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資料庫,但資料庫的欄位、類型和長度不一致,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技術不能實現自動無縫銜接與處理。
2.物流企業服務水平偏低,存在供需矛盾
雖然珠三角地區高度重視物流業的發展,也出現一些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但與歐美以及香港地區物流發展還有較大差距。該地區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數量相當少。目前,珠三角傳統的物流企業大多由以前倉儲、運輸等企業轉變過來的,往往只能提供階段性和功能性的服務如運輸、倉儲,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殖服務方面有所欠缺,導致該地區物流企業單一、層次低的物流服務相對過剩,而一體化高層次、高水平的物流服務供給不足,供需矛盾制約著雙方的發展。
3.物流法律制度尚未完善,政策體制不健全
發展現代物流業所需的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尚未出台,物流市場的進入與退出、競爭規則基本上無統一法律法規可循,對社會性的物流服務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致使不正當競爭難以避免。由於缺乏對物流企業的正確認識和合理界定,專業物流組織策劃企業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認等等,限制了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珠三角物流相關管理部門條塊分割,缺乏統一的協調制度,物流市場運行缺乏規范行業規則。首先表現在市場准入方面缺乏標准,很多原來運輸和倉儲公司隨便就換上物流招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物流行業的總體發展水平;其次,在物流服務方面也缺少規范,例如運輸服務,小型配貨點和個體、公司擾亂市場,低價競爭影響了規范的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4.現代物流人才匱乏,物流培訓與認證不規范

中國物流業普遍缺乏通曉現代物流運作和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特別是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的珠三角地區,物流專業人才仍是鳳毛麟角。普通員工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足,缺少市場開拓的主動意識,成為制約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廣東省物流專業人才缺口高達60萬人以上。廣東省比較多的院校所開設的物流專業一般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物流管理;物流專業師生比例高達1:50,遠遠低於教育部要求的1:18,物流專業的師資條件差,嚴重阻礙物流科研和人才教育的發展。此外,還存在著物流培訓和認證市場不規范、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操作不規范、培訓認證質量不高等問題。
三、珠三角地區物流業發展的策略研究
1.整合區域物流,分層次進行發展
未來的競爭是區域經濟的競爭,珠三角的物流業也應作為一個整體來參與競爭,而實現物流一體化是提升珠三角區域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根據經濟發展理論以及物流園區形成理論,物流網路的節點是具有強烈層次性的,所以珠三角要發展物流,必須確定物流發展的層次。根據歷史數據的分析和近年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珠三角地區的交通研究,珠三角地區物流園區宏觀布局可分為三大層次類別:香港作為國際性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地位短期內不可動搖,具有國際物流樞紐城市的條件,其物流市場供需條件、地區發展實力、交通條件和區位政策條件等優勢明顯,所以處於宏觀布局的最高層次;廣州、深圳是除香港外珠三角地區實力最強的城市,優勢主要表現在對外貿易、外商投資企業數和交通條件上,通過與香港的一體化建設,這兩個城市具備成為全國性物流園區樞紐型城市的條件,處於整體布局的第二層;而珠三角其他城市則處於整體布局的第三層,結合各城市的實際狀況及空間分布,因其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可以作為物流集散型城市,承擔周邊地區城市物流的集散功能。
2.整合港口資源,發揮珠三角港口群優勢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認識到區域港口的群體功能。港口的服務功能向儲運、配送等擴展,成為物流綜合服務鏈的重要環節,集裝箱運輸成為競爭的核心,技術、信息、服務成為發展核心的因素。目前珠三角地區(含港澳)港口超過60個,各港口的功能定位在規劃建設之初雖沒有相互重疊,但是由於各港口相距很近,隨著新碼頭的建設投用、影響的不斷擴大以及業務量的增加,各港口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需要在珠三角范圍內加快整合力度,科學規劃各地港口的建設。參照粵港港口協調建設、優勢互補的基本原則以
及深港一體化格局的逐步形成,珠三角將建立以香港為主、深圳為輔的遠東航運中心。廣州港位於珠三角集裝箱生成量最密集的地帶,箱源充足,應充分發揮其支線喂給及內貿運輸的作用,同時,應與汕頭、珠海共同開辟以遠東及東南亞地區為主的近洋航線,中山、江門南海等港口逐步發展為珠三角地區的喂給港。
3.整合珠三角航空物流資源
目前在珠三角地區有香港、廣州、澳門、深圳、珠海等五大機場,如不加強各機場之間的合作必會導致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任何一個機場都不能獨占這個市場,各機場必須進行密切配合,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獲得共贏。
香港機場由於是亞太地區極為重要的貨物樞紐,擁有豐富的物流及貨運管理經驗,繁多的物流支持服務及龐大的本地轉運市場,應繼續大力發展國際航線和國際運輸。由於受機場土地局限,其在倉儲、物流、場地等硬體設施不能擴展,航空貨運能力日漸飽和,所以,應通過合資或者合作的方式與深圳、珠海等機場共同開拓珠三角地區的國際航線或者經香港機場中轉運輸。同時,將部分航線轉移到深圳或者珠海機場,把深圳、珠海機場等規劃為航空物流基地,提供以貨物航空運輸、倉儲、多式聯運、清關到配送、商品檢驗和簡單加工等增值服務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另外,藉助香港機場臨海的優勢積極策劃香港機場水上快速通道,改變目前珠三角航空貨物只依靠陸路運輸的單一模式,實現航空貨物的海空轉運。廣州機場則應逐步擴大其樞紐地位,積極開拓更為廣闊的國內航線,充分吸收珠三角腹地的貨源,形成輻射華南、帶動整個珠三角的航空運輸中心。

⑷ 珠三角與長三角相比較哪個角經濟強些

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經濟實力比較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城市、產業和市場三大集群,進入工業化成熟期。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經過多年發展,基本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產業分工。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留在上海,勞動密集的工業則到蘇州、崑山等地區。這兩個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較高,經濟發達,城市配套設施齊全,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因此,客觀評價兩地區各城市的經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並通過比較,以求更好地為各級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各城市的協調發展。 一、研究的方法(一)主成分分析法與指標選取我們可以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城市經濟的相關理論,選取綜合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國內貿易、交通運輸、對外經濟、財政收入、人均收入7個分指標中11個反映城市經濟實力的指標(GDP總量、人均GDP、第三產業比重、固定資產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貨運量、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建立綜合指標體系。藉助於一定的數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將原始數據進行標准化處理,確定出各城市若干個綜合指標得分,再加以累計,從而得出各城市在經過數量模型計算後的排序情況。這里採用多元統計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進行研究,利用2001年的統計數據,客觀准確地評價長江三角洲15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和珠江三角洲9城市(廣東、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惠州、肇慶)的經濟發展狀況。(二)主成分分析的計算(1)計算由Yij構成的數據陣Y的相關陣R,R=(X』Y)/N。(2)計算相關陣R的特徵值,並將其由大到小的順序列成λ1≥λ2≥λ11,同時求出它們相對應的特徵向量。(3)計算各指標的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公式如下,結果如表1。可以看出,當K=2時,其累積貢獻率達87.44%,因此,取前兩個主成分,記為P1、12。(4)計算由F1、12所對應的特徵向量構成的因子載荷陣和主成分得分系數,公式如下,系數如表2所不。二、24城市經濟實力比較(一)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實力比較城市經濟實力總排名中位於前12名的兩地區各佔一半,即上海、深圳、廣州、東莞、蘇州、杭州、佛山、珠海、寧波、無錫、南京、中山。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3位的東莞排在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2位的蘇州之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經濟實力較強。深圳、廣州、東莞在24城市中排名居於前列。綜合經濟位於前12名的兩地區各佔一半,上海位居首位,排在2—5位的是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無錫居第6位;C,DP總量超過1000億元城市依次是上海、廣州、深圳、蘇州、杭州、無錫、寧波、南京和佛山。上海最多達4950.84億元;佛山最少1068.36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6個,珠江三角洲城市3個;人均GDP超過3萬元的城市依次是珠海、深圳、東莞、廣州、上海、佛山、無錫、蘇州,珠海最高為48931元,蘇州最少30384元,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3個,珠江三角洲城市5個且排名靠前;第三產業比重超過40%的城市依次是廣州、上海、舟山、東莞、南京、深圳、杭州、江門、無錫、珠海、佛山,廣州最高為54.1%,佛山最少為40.4%。11城市中長江三角洲5個,珠江三角洲6個。可見珠江三角洲城市綜合經濟優勢主要體現在人均GDP和產業結構上,尤其是人均GDP優勢明顯,而經濟總量則不及長江三角洲城市。 表1主成分的特徵值及解釋方差在總方差中的比重 初始特徵值修正載荷開方和主成分總值總方差中的%累計的%總值總方差中的%累計的%17.53801168.5273768.527377.53801115968.5273768.5273722.08046418.9133187.440682.0804636218.9133187.4406830.6057775.50706592.94775 40.3359893.05444196.00219 50.1801941.63812997.64032 60.1129211.02655198.66687 70.0703280.63934799.30621 80.0474090.43099199.7372 90.0164360.14942199.88663 100.0071140.06467599.9513 110.0049910.045371100 表2主成分得分系數表 主成分 12GDP總量0.125222-0.14087人均GDP0.0929440.253179第三產業比重0.0891750.031097固定資產投資0.124214-0.16128社會消費品零售額0.123108-0.15729貨運量0.112143-0.22298外貿出口0.1129140.18516實際利用外資0.125726-0.04145財政收入0.123887-0.13235農民年人均純收入0.0864530.3316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764880.362964固定資產投資位於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廣州、深圳和佛山,而且第2位的廣州與第1位的上海相比,差距很大。2001年上海固定資產投資額達1984.31億元,廣州為978.21億元,不及上海的一半。前6名分別是上海、廣州、深圳、蘇州、南京和杭州,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兩個,可見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投資需求相對不足。國內貿易位於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廣州、深圳和佛山,前6名城市依次是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寧波,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兩個。2001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61.3億元,廣州為1248.28億元,深圳609.26億元,深圳約為上海的1/3,廣州的1/2。總的來說,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擴大。交通運輸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有廣州、佛山,深圳居15位。位於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廣州、杭州、南京、佛山、寧波。2001年上海貨運量5.4億噸,廣州2.49億噸,深圳0.514億噸,上海是廣州的兩倍多,是深圳的10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珠江三角洲城市需要進一步完善交通網路,擴大交通流量。對外經濟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是深圳、東莞、廣州、佛山、惠州,位於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深圳、東莞、廣州、蘇州、佛山,其中外貿出口超過100億美元的城市排序為深圳374.8億美元、上海276.28億美元、東莞189.89億美元、蘇州123.07億美元、廣州116.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億美元的城市有上海、深圳、廣州、蘇州、東莞、無錫、惠州、佛山,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3個,珠江三角洲城市5個。可見珠江三角洲城市外向型經濟發達,尤其是實際利用外資優勢明顯,但廣州的對外經濟排名不僅落後於上海、深圳,還落後於北京。

⑸ 簡述珠三角公路運輸的特點

珠三角公路運輸的特點:

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迅速,外貿 集裝箱運輸需求旺盛,催生了甩掛運輸的發展。可以在分析珠三角地區道路甩掛運輸特點的基礎上,探討在該區域發展甩掛運輸的制約條件和驅動因素,進而對珠 三角地區甩掛運輸的目標市場和貨運量進行預測和分析,結果表明珠三角地區發展甩掛運輸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⑹ 推薦幾家珠三角實力好的海運公司

廣州粵馬國際運輸代理有限公司
廣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7號南天廣場聚龍閣29樓

廣州力威海運公司
廣州市白雲區石井石槎路1436號

廣州市睿航海運公司
廣州市黃埔區海員路金裕大廈

⑺ 長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兩個區域劃分標准為什麼是單一指標

這兩個經濟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規劃區域,首先地理位置靠近沿海,有著共同優勢:兩區都處於河流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網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較肥沃,勞動力資源豐富;發展農業生產的水熱條件優越,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到三熟。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主要省份為滬、 蘇 、浙 。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靠近東南亞,毗鄰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優越;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土地價格低廉;是著名的僑鄉之一;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積極發展核電,建設了秦山、大亞灣核電站;加快「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建設。

⑻ 長三角和珠三角哪個更發達;有人說雖然佛山比不上蘇州,東莞比不上無

雖然我更喜歡珠三角,但是我說說珠三角面臨的發展問題。不過先弄清楚兩個概念,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的城市,人口,區域面積等,這里我就不作具體介紹,我只比較以下兩個方面:區域面積長三角遠大於珠三角,人口數量也是1.5億比六千萬(大概數字)所以人均GDP就不好說明問題啦,最後我會說明原因的。長三角輻射的區域太大,珠三角曾經的繁榮是其他區域不能相比的,它是最早接受歐美東亞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形成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使得珠三角成為全國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但是這種繁榮主要得益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政策和地理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再加上現在的新一輪的珠三角產業轉移,珠三角面臨著更大換血風險,以製造業為主想要實現產業升級,難度十分大!曾經享受了廉價的勞動力帶來的巨大福利,但是也要處理外來務工人員帶來的各種和負擔和隱患。再就是人均GDP的比較,不是衡量社會區域發展程度最合適的指標,現在人們更加註重生活質量,生活環境,以及城市生活的幸福感等!這些方面長三角做的更好!而這與一個概念有關,那就是社會階層,簡單我們以經濟水平把社會分為上中下三個階層,中產階層的多寡,是衡量一個地區社會發展程度和穩定的重要指標!相對來說,底層的多少是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潛在威脅。長三角所面臨的社會潛在威脅和隱患相對來說要大的多,這與底層群體比例太高有很大的關系!至於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誰也不敢確定,這與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有關。

⑼ 珠三角地區內河航運與公路運輸相比,佔得比重是多少,最好有數據支撐

三角與珠三角經濟發展的地區比較和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起飛發源於珠三角和長三..較 作為對全國經濟發展.. 珠三角流動人口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且該比重遠遠大於長三角。200...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991888-1.html - nxiadenghuakai 2007-10-07 14:03.
最新全國十大城市群排名,長三角居首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全國十大城市群排名 長三角以2.6萬億居首新聞來源: 重慶晨報 ...年上半年十城市群經濟運行分析..有放緩,但總量仍占據十城市群..分析包括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海西經濟區、沈陽經...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1047818-1.html - lincolinco1 2008-09-13 21:35.
泛珠三角九省區PK泛長三角六省市,誰主沉浮?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珠三角九省區PK泛長三角六省市,誰主沉浮?1、泛珠三..泛珠三角區域佔全中國面積..中國的三分之一,經濟總量佔全..口 生產總值全國 960.00 130756.00 182321.00 九區省 200....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991893-1.html - nxiadenghuakai 2007-10-07 14:25.
長三角VS珠三角:誰執中國經濟牛耳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 先發地區的珠三角在幾個方面做得好,產業積聚方面做得好..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比較..三角和珠三角作為全國最具活力..達到52022億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183085億元)的28.4%。其中...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1037597-1.html - 小強廣東 2008-07-06 12:57.
珠三角進入城市群競爭時代 結成三個經濟圈 - 北京·房產雜談
新浪樂居論壇
告和媒體報道里的珠三角9座城市,眼下正在被人們逐漸更加熟悉..「珠中江」這三個經濟圈所取代..主體、外向型經濟比重較高的「..市以完整的體系在全國乃至全球發揮更高的影響力。」 一些專...

http://talk.bbs.house.sina.com.cn/thread-3174153-1.html - cheng-168.qq.com 2010-01-09 17:40.
蘇州發展勢頭超深圳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的59個城市中,長三角和珠三角佔了相當比重。作為長三角重要組成部分的江蘇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相比,有優有劣。江蘇城市鄰近「..體來說,江蘇城市經濟活力提升快,上升勢頭猛,其中的典型代表蘇...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12844-1.html - 2008-07-28 11:31.
廣州不能分割也不能矮化 - 精彩博文
新浪樂居論壇 > 談房論市
業規劃要體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了進一步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廣東省出台了珠三角五個一體..提出了A字形總體空間布局的設..增加值佔G D P的比重達5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

http://talk.bbs.house.sina.com.cn/thread-5453729-1.html - 彭澎 2010-08-13 14:06.
北京文化產業實力居全國首位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京文化產業實力居全國首位中關.. 「在中國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比較中,北京..實力看,由於上海經濟總量大,..文化產業總量中所佔比重最高。但是,北京作為全國首都和文化名城...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986517-1.html - 大都之天下無敵 2007-08-09 17:45.
北京文化產業實力居全國首位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京文化產業實力居全國首位中關.. 「在中國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比較中,北京..實力看,由於上海經濟總量大,..文化產業總量中所佔比重最高。但是,北京作為全國首都和文化名城...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986616-1.html - 大都之天下無敵 2007-08-10 22:57.
廣州力促以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 樂居看房團
新浪樂居論壇 > 長沙房產論壇 > 品牌論壇
的重重壓力,作為珠三角經濟中心,廣州將以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舉辦201...元,增長13.6%,佔GDP比重達5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4.6%,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超...

http://cs.bbs.house.sina.com.cn/thread-1228724-1.html - 2009-02-07 09:42.
[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 - 談天說地
新浪樂居論壇 > 鄭州房產論壇 > 綠城生活
式試驗區賦予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更大的自主權,支持率先探索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城鄉區域協..文明發展道路,為全國科學發展..資,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盡快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創業板、完善代...

http://hn.bbs.house.sina.com.cn/thread-1168907-1.html - 2009-01-09 10:47.
城市競爭的時代已來臨,誰將是中國的第五大直轄城市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段時間內中國區域經濟的主流。..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圈;..洲和香港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社會經濟發展中所佔比重分別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圈GDP約佔全國GDP的10%,長江三角洲城市圈約佔全...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987168-1.html - lhasa_lhasa 2007-08-17 15:52.
開發商大軍壓境二三線城市 - 山水文園
新浪樂居論壇 > 哈爾濱房產論壇 > 業主論壇
三線城市銷售面積占總銷售面積..城市土地儲備所佔比重高達81%..,及產業轉移帶來經濟、人口容..城市房地產市場在全國市場所佔..幾大經濟區域: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環渤海、海峽西岸、東北...

http://h.bbs.house.sina.com.cn/thread-5333329-1.html - 楓葉 2010-08-24 13:25.
五大城市圈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精彩博文
新浪樂居論壇 > 談房論市
告》),重點評估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武漢城..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為活躍..市工業增加值合計佔到地區工業..該地區的重工業在全國沒有絕對優勢,僅深圳市重工業佔比超過全國...

http://talk.bbs.house.sina.com.cn/thread-2990101-1.html - U1377061331 2009-12-21 07:43.
再一次被玩弄的天津河北——評環首都經濟圈 - 秀蘭尚城
新浪樂居論壇 > 保定房產論壇 > 業主論壇
年底的所謂環首都經濟圈規劃方..現狀京津冀都市圈佔地183704平..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為5.79%..(二)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對比 中國改革開放20...

http://baoding.bbs.house.sina.com.cn/thread-6097481-1.html - 2010-11-20 12:58.
上海是不是國際化大都市?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發生全球性政治、經濟、文化影..城市中外籍人口的比重。 紐..中,在國外出生的佔35.9%,而..全國的這一比例為11.1%。倫敦..環渤海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以及珠三角都市圈為依託,並引領著整個...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1047511-1.html - lincolinco1 2008-09-10 20:40.
GDP不是衡量各省經濟實力的最權威排名 中國31省市新經濟實力排行 - 城市論壇
新浪樂居論壇 > 北京房產論壇
個指標描繪我國新經濟圖景..它包括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和外國直接投資(FDI)企業就業占..WW域名注冊數量佔全國比例、信..心的上海圈和以大珠三角洲為中心的粵港澳地區,「一省」是地處西部...

http://bj.bbs.house.sina.com.cn/thread-989728-1.html - vling1985 2007-09-14 13:51.
製造業「帶血」轉型 - 精彩博文
新浪樂居論壇 > 談房論市
薪潮,今年以來,全國共有27個..遷北上,同時倒逼珠三角、長三角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這對中..型升級仍然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日本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比重大約在50%左右,產業工人的短...

http://talk.bbs.house.sina.com.cn/thread-5210058-1.html - 彭澎 2010-08-01 17:14.

⑽ 珠江三角洲有哪些港口

佛山市:三水港、九江港、高明港、三山港、南海南港
佛山市順德區:勒流港、容奇港、北滘港、順德新港
廣州市:黃埔港、南沙港、花都港、滘心碼頭
江門市:外海港、高明港、公益港、開平港/三埠港
珠海市:高欄港、洪灣港、西域碼頭、斗門港
肇慶市:三榕港、高要港、肇慶新港、四會港/馬房港
中山市:小欖港、中山港
深圳市:蛇口港、鹽田港
汕頭市:國集碼頭、廣澳碼頭
雲浮市:雲浮新港
清遠市:清遠港
湛江市:湛江港/寶滿碼頭
茂名市:茂名港/水東港
惠州市:惠州港
東莞市:東莞港

閱讀全文

與珠三角貨運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樂股票 瀏覽:877
貴州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392
賈躍亭參加股東大會 瀏覽:873
買銀行理財產品多久生效 瀏覽:191
通達信紅綠二重天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968
將軍柱黃金柱 瀏覽:929
杠桿說服力 瀏覽:194
淘客怎麼自動申請傭金 瀏覽:398
大智慧輸出所屬行業指標 瀏覽:499
配套融資11月2日 瀏覽:822
寶亞金融服務 瀏覽:979
淘寶聯盟傭金鏈接怎麼生成 瀏覽:335
申銀萬國傭金多少 瀏覽:661
2016年5月16日美元匯率 瀏覽:90
豐田金融資金來源 瀏覽:970
華林證券債券承銷 瀏覽:702
中國銀行中銀智薈理財產品說明書 瀏覽:514
陸家嘴金融服務廣場屬於 瀏覽:563
正規原油貴金屬現貨投資 瀏覽:243
做金融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