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三潭印月門票多少
建議你坐船,45元,可以去湖心亭,之後就可以到三潭映月,45元包括了門票,而且可以在船上游覽西湖中央的景色了。
㈡ 1989斷橋殘雪郵票值多少錢
樓主說的郵票是中國郵政於1989年發行的《杭州西湖》郵票中的第四枚,具體情況如下:
T144 杭州西湖
發行日期:1989-11-25
全套4枚
設計者:劉向平
版別:影寫版
齒數:11*11.5
規格:60*30mm
(1)8分 蘇堤春嘵 2348.15萬枚
(2)10分 麴院風荷 2160.15萬枚
(3)30分 三潭印月 2182.65萬枚
(4)40分 斷橋殘雪 2049.15萬枚
http://www.bj183.com.cn/mryy/mryy_20060807.htm
目前套票最新市價:1.3元
單枚《斷橋殘雪》郵票市價:0.5元左右
(以上價格參考2008年12月底上海盧工郵市綜合報價)
㈢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又名三潭映月,面積6萬平方米。四周圍是環形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劃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築精緻,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稱。島南湖面上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月光映潭,塔分為三」之說。歷來人們將這里比作神話傳說中的仙島,故此島有「小瀛洲」之稱,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時節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託的「明月」上下輝映、神思遄飛而向為秋遊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 輝映,月影、塔影、雲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異。以其地處湖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東坡詩中所說的「水光瀲灧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蘇軾疏浚西湖後,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臨湖而立。
「我心相印」是佛教語匯,意思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即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欄,憑欄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廣闊的湖面與遠近景色也歷歷在目。亭柱上懸掛著著名作家周而復寫的一副楹聯:
山光靜對煙波際,塔影清涵水月間。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由於三潭印月的美麗景色,國家將它的形象放在了錢幣上。最先是七十年代末的外匯兌換券1元,正面就是翠綠色的三潭印月圖案;然後第五套人民幣的一元紙幣的背面風景也採用了幾乎一樣的圖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此,西湖此景的名氣大增。
三潭印月
主要由兩大景點組成。
一是小瀛洲,它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面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佔60%。島基是明萬曆年間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清代又對其進行了擴建,東西連柳堤,南北建曲橋,形成了今天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格局。周遊其間宛若入仙山瓊島,因而稱之為小瀛洲。
二是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相傳蘇軾疏浚西湖之後,在湖水深處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為三潭。明令從蘇堤到這里的水域不得種植菱芡,以防湖泥淤積。現存的三塔是明天啟年間重建的,三塔高約2米,分布呈每邊62米的等邊三角形。
民間傳說,三潭印月是一隻大香爐的三隻腳,而這只大香爐則倒扣著一條黑魚精,香爐的三隻腳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湖上賞月的極佳去處。每逢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人們在中空的塔內點上蠟燭,洞口蒙上薄紙,燭光外透,這時塔影,雲影,月影融成一片,燭光,月光,湖光交相輝映,呈現出「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綺麗景色。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我心相印亭大家切不要以為是愛侶間倆心相印的意思,「我心相印」是佛教禪語,意為「不必言說,彼此會意」。但話又說回來了,如不是「倆心相印」又何來「不必言說,彼此會意」。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一個島,面積6萬平方米,素有小瀛洲之稱。四周圍是環形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劃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築精緻,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稱。島南湖面上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月光映潭,塔分為三」之說。
小瀛洲為浚湖之泥所築,島中湖面被橋堤分割成「田」字形,構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風光獨絕的景觀。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異。以其地處湖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東坡詩中所說的「水光瀲灧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晴光」與「雨色」的最佳處。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蘇軾疏浚西湖後,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積,在堤外湖水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臨湖而立。
「我心相印」是佛教語匯,意思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即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欄,憑欄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廣闊的湖面與遠近景色也歷歷在目。亭柱上懸掛著著名作家周而復寫的一副楹聯:
山光靜對煙波際,
塔影清涵水月間。
㈣ 關於 三潭印月
對於你的問題一一作答:去三潭印月是不是要搭船? 是的,環湖(繞湖一圈)20/人 上島(去湖心廳)45/人搭船的具體地點在那裡? 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岳王廟 錢王祠票價是多少? 20 45是不是全天都可以還是只能是規定時間? 最晚19:00可以自己租船自己劃嗎? 不可以,一定要要有船夫
㈤ 郵票的問題!
樓主說的郵票的具體情況如下:
T144 杭州西湖
發行日期: 1989-11-25
全套4枚
設計者:劉向平
版別:影寫版
規格:60*30mm
(1)8分 蘇堤春嘵 2348.15萬枚
(2)10分 麴院風荷 2160.15萬枚
(3)30分 三潭印月 2182.65萬枚
(4)40分 斷橋殘雪 2049.15萬枚
最新市價:1.3元
同日發行了一枚小型張,市價12元
1998-31 抗洪賑災
發行日期:1998.09.10
全套1枚
設計者:郵票印製局稿創作部集體創作(李德福執筆)
版別:影寫
(附捐)抗洪賑災
50分+50分 40*30mm+20*30mm 3000萬
最新市價:0.8元左右
(以上價格為2007年10月底上海盧工郵市綜合報價)
㈥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購票須知
用時參考
1小時20分鍾
交通
上島遊玩需要乘遊船,分為豪華畫舫(有空調)和普通遊船兩種,遊玩結束後可憑票乘船返回至花港、湖濱、中山、岳廟碼頭其中任意一個碼頭
門票
55元/人,船票中已包括了游小瀛洲的門票,包來回
開放時間
景區全天開放,電動船開行時間為:春夏季7:30-16:30,秋冬季8:00-16:00
㈦ 介紹一個中國江河湖泊和它的郵票
杭州西湖
中國志號: T144
創作者: (設計者)劉向平
發行日期: 1989-11-25
詳細描述:
影寫版,齒數:11*11.5,規格:60*30mm,版式:30(3*10)
(1)8分 蘇堤春嘵 2348.15萬枚
(2)10分 麴院風荷 2160.15萬枚
(3)30分 三潭印月 2182.65萬枚
(4)40分 斷橋殘雪 2049.15萬枚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五個地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於晴天水瀲灧,雨天山空濛。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稱著。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蘇堤的特點是一柳三桃,飛柳熏風,柳綠桃紅。
南鄉子·蘇堤春曉
--揚眉
三月好陽光,春意蘇堤細柳黃,
紅映桃花垂發鬢,留香、來鑒西子瀲灧光。
漫步六橋長,沐浴熏風淡淡涼,
遙望南屏托寶塔,佛祥、照我心中日月長。
2.曲苑風荷:
杭州美景之曲苑風荷
曲苑風荷景色,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宜。
南鄉子·曲苑風荷
--揚眉
一鑒寶鏡明,九曲回橋嵌玉瓶,
落葉松生新綠葉,婷婷,曲苑風荷舞太平。
大宋有遺風,水榭樓台戀晚情,
元月曾經千頃淚,叮嚀,好水還需少保情。
3、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如一個特大的「田」字。明萬曆年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南鄉子.三潭印月-揚眉
明月照三潭,石塔升暉倩影珊,
畫坊猶歌秋水上,人歡,不解良宵醉夢寒。
田字寫心田,九曲回橋了遠山,
寶塔光輝來照耀,心恬,漫步瀛洲嗅玉蘭。
4、斷橋殘雪: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
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這時候,站在寶石山向斷橋方向望去,低矮的橋面在漫天的瑞雪裡似乎已經斷掉,景韻非常幽深。
南鄉子·斷橋殘雪
--揚眉
葛嶺不遮寒,風朔西子五水灣,
灑下飛瓊千萬朵,闌珊,天地無瑕裹素絹。
橋斷雪殘煙,油傘飄忽錦帶巒,
是那素珍千萬里,尋仙,就在橋頭望眼穿。
㈧ 杭州西湖小型張郵票價格高
品名: 杭州西湖
中國志號: T144
創作者: (設計者)劉向平
發行日期: 1989-11-25
詳細描述:
影寫版,齒數:11*11.5,
規格:60*30mm,
版式:30(3*10)
(1)8分 蘇堤春嘵 2348.15萬枚
(2)10分 麴院風?? 2160.15萬枚
(3)30分 三潭印月 2182.65萬枚
(4)40分 斷橋殘雪 2049.15萬枚
小型張規格:145*60mm,
郵票規格:90*40
面值:5元 杭州西湖
發行量:1020萬枚
目前套票價格3元左右,小型張價格15元左右。
㈨ 西湖四景全套郵票市值多少
【圖案面值】
T(4-1)蘇堤春嘵 8分 2348.15萬枚
T(4-2)麴院風荷 10分 2160.15萬枚
T(4-3)三潭印月 30分 2182.65萬枚
T(4-4)斷橋殘雪 40分 2049.15萬枚
【發行日期】 1989年11月25日
【郵票規格】 60×30毫米
【齒孔度數】11×11.5度
【整張枚數】 30枚
【版別】影寫
【設計者】劉向平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市場價: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