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中國銀票交易所

中國銀票交易所

發布時間:2021-06-24 03:17:11

A. 銀行承兌匯票交易平台有哪些

第一:所謂的銀行匯票是銀行信用做保證使用的,所以在使用銀行匯票進行結算時將不會出現一些空頭匯票以及一些無款支付的情況。銀行承兌匯票交易平台有哪些?其次對於銀行承兌匯票來講使用情況非常的靈活,持票人可以實現轉賬也可以實現分次付款,當然還要通過銀行辦理轉匯以及持票人將銀行匯票背書轉讓等情況進行具體處理。銀行匯票有多種優勢特點,另一個優勢特點則是兌現性強,一般情況下對於異地付款甚至是支付現金的這種情況需要在操作時向銀行說明情況,其次對於匯款時需要將用途以及現金交匯等工序做好,由匯出銀行在簽發銀行匯票的情況下要註明匯票金額,對於這種情況來講既可以避免長途攜帶現金不便的同時又可以保證現金的安全。
第二:對於銀行匯票來講還具有另一個優勢特點就是購物方便,其次對於持票購物的情況可以實現多種業務往來,當然對於一些需要退回的甚至對於餘款的操作等將實現最新行情,其次對於匯票的交易來講需要在見票的情況下才能發貨,到最後錢貨兩清的時候才能結算交易,其次避免了後期的不合理的要求,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做到一次結清。對於銀行匯票來講是銀行承諾在未來到期時負責兌付,所以被稱為銀行承兌匯票。被廣泛用於貿易結算和資金融通的銀行匯票既可以讓進口商手裡沒錢可進貨的同時也實現了讓出口商手握匯票心踏實等情況,票據的承兌則是通過銀行進行承兌的,一般與銀行合作的具有可靠性高的特點,當然在金融市場上也將起到一定的流通作用,那麼對於出口商來講還沒到期就實現了銀行承兌匯票的效果,拿到銀行進行貼現獲得現金。
第三:銀行匯票具有哪些優勢特點?銀行匯票與貿易機構以及金融業有著一定的關系,通過銀行票據承兌以及後期操作將給整體市場帶來優勢。銀行承兌匯票交易平台有哪些?根據網路上的一些信息可以明確的展示出銀行匯票交易平台,,一般情況下銀行匯票的兌付、結算以及其他業務等都需要到指定場所辦理,其收款人向銀行兌付時應該向實際結算金額填入各個單聯信息,且實現一並送交銀行辦理入賬手續。

B. 誰能推薦一個銀行承兌匯票交易平台或是票據中介求大神告知,謝謝

銀行承兌匯票交易平台就是近幾年以其安全性的優勢受到歡迎的票據理財平台。

C. 國內最大的電子承兌交易平台是哪個

電子承兌交易平台是哪個國內最大的電子承兌教育平台,應該是中關村教育平台。

D. 08年度中國票據市場現狀!急

聚焦票據市場走勢
策劃人手記

我國票據市場經過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如今已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今年以來,特別是3月21日央行調低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後,市場資金富餘,而受宏觀調控政策及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我國票據市場又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為此,我們邀請了部分業內人士對今年前三個季度及第四季度票據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分析,特別是對近期央行新政策的出台會給票據市場帶來何種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

向左走 向右走
票據市場2005年前三季度分析及第四季度展望

「春江水暖鴨先知」,雖然央行2005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尚未出台,相關數據尚未正式公布,但業界卻很容易做出前三季度票據市場「量升價跌」的基本判斷。筆者認為,第四季度,票據市場總體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但經濟金融形勢、央行貨幣政策以及票據市場參與主體的價值取向都會對年末走勢產生微調。

前三季度:利率持續下行,市場出現新變化

資金面寬松,票據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今年以來,M2增長速度連續7個月超過M1,且增速有提高的趨勢,大量資金出於避險的目的,紛紛向銀行體系集中,銀行存差擴大。商業銀行為應對上市、資本充足率達標,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企業利潤下降等因素,均不約而同地採取了審慎放貸的態度。由於渠道缺乏,銀行一般又都選擇將資金投向流動性、安全性更強,但收益性不高的貨幣市場。票據市場資金供大於求,導致過去一些以資金需求為導向進行轉貼現賣出的機構交易量下降,加劇了各金融機構票據市場競爭,票據市場利率步入下行通道,第三季度轉貼現利率已降至1.5%左右。此輪票據市場利率走低呈現三個新特點:一是與貨幣市場其他子市場利差縮小。央行調低超額准備金利率後,票據市場利率與貨幣市場同向變動趨勢明顯,市場利率逐步走低,與貨幣市場利差趨於縮小。截至9月底,今年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買入票據加權利率與同業拆借市場加權利率的平均利差為42個基點,而去年兩者有87個基點的利差水平。二是相當部分地區或銀行的貼現利率突破人民銀行再貼現利率3.24%的底線,部分地區甚至降至2.04%左右。三是票據市場利率已接近或低於商業銀行籌資成本。有資料顯示,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的平均存款成本分別為1.86%和1.76%,較低的招商銀行也在1.29%,一般認為國有銀行在1.2%左右,商業銀行票據經營利率風險凸現。
票據融資在信貸資產中的佔比提高較快。過去幾年,票據業務信用、支付、融資功能被不斷發現,經商業銀行為主導的市場主體積極推動,票據市場已發展成為規模僅次於存貸款和國債回購之後的交易市場。今年,這一形勢有了進一步發展。截至9月底,全國票據市場融資余額1.55萬億元,在人民幣貸款中的佔比超過8%,而該數值在2003年和2004年僅為5.5%左右。今年以來,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大了票據業務拓展力度。上半年,招商銀行貼現業務同比增長了72.6%,而某國有商業銀行的票據資產已佔其信貸資產的十分之一。票據資產在信貸資產的佔比提升如此之快,與「寬貨幣、緊信貸」格局下銀行選擇將資金投向債券和票據有關。與投資債券相比,票據業務除了可以增加收益外,還因其作為爭攬上下遊客戶、改善資產結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倍受重視。

商業銀行票據操作模式有所變化。隨著2007年的臨近,一些資本充足率不足、資產規模有限的商業銀行在票據業務的操作思路上有所調整。基於規避資本充足率監管的目的,部分資本充足率較低的商業銀行(一般為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將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風險權重100%)以有追索權賣斷方式轉讓給國有銀行,同時銷記表內資產,以減少風險資產;另有一些中小商業銀行為少提撥備,選擇與交易對手達成協議,即在公布報表前夕賣出部分風險權重較高(如距到期日4個月以上的銀票)的票據資產,並在節點時間之後買入,以達到「粉飾」報表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操作基本採取轉貼現買(賣)斷的方式,由於票據轉貼現買入計入貸款統計,頻繁的買入賣出勢必造成相關統計數據所反映信號的失真。

第四季度:票據市場總體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但仍受諸多因素影響

全年宏觀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幾成定局,經濟穩定成為票據市場發展的內在動力;人民幣會遭受進一步升值壓力,央行可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保持資金面寬松以求應對;金融機構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7萬億元,離全年新增2.5萬億元的預期目標還有一定差距,票據有可能充當調節手段;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仍有下行空間,其再次調低的現實或是預期都將引發票據市場新增資金供應加大。因此,市場資金面寬松格局不變,票源供求矛盾依然存在,利率仍將維持低位。

但是,我們也應注意到,市場也存在一些反向因素。首先,自5月份以來,企業短期融資券已發行600多億元,鑒於市場反應良好,第四季度發行步伐可能加快,全年有望突破1000億元,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市場資金量,同時其對票據的替代作用也將逐漸顯現出來。另外,從理論上講,資金成本決定了投資者對收益率的最低要求,商業銀行成本與收益倒掛的現象不應持久。如是,則商業銀行對票據業務的經營策略應有所調整,若買入需求減少,票據市場利率也應有所回升。

下階段:票據市場存在向左走或是向右走問題

近年來,票據市場發展迅速。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全國金融機構商業匯票累計簽發2.08萬億元,累計貼現2.98萬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5.84倍和11.92倍。在市場規模成倍增長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交易品種、交易方式、經營理念、市場基礎建設等方面,我國票據市場都有待提升。今年,管理部門的相關措施和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努力:短期融資券的發行可視作開放融資性票據的前站;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票據業務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轉貼現行自10月1日起可不再對買入票據是否具有真實貿易背景進行審查,轉貼現開始回歸其資金業務面目;招商銀行與TCL推出「票據通」電子票據業務,民生銀行開辦企業票據管理業務,這些都是商業銀行在提升票據服務功能方面的有益嘗試。下階段,我國票據市場是繼續在擴大規模上做文章,還是在制度建設、產品提供、交易方式創新等方面下工夫,這是一個需要市場參與各方以實際行動共同探討的話題。 (俞翔 中國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信息管理部總經理。)

市場供求矛盾加劇

今年四季度票據市場展望

進入8月份以後,市場的票據供應量越來越緊,各家商業銀行都在盤算年底的規模和結構,已經很難從市場上買入較大批量的票據,轉賣票據的機構多為地方商業銀行和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機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增持票據資產的意願非常強烈。這種現象預示著四季度票據市場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轉貼現利率繼續尋求支撐。

市場供應量將逐步減少

從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至今年三季度的近兩年時間內,票據市場承兌量、承兌余額、貼現量、貼現余額等主要指標的增長速度明顯放慢,一方面是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銀行監管體制和資本約束機制的影響。
根據銀監會資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商業銀行2007年前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8%,而上市銀行則要求在每個時點都不能低於8%。2004年2月《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頒布之前,部分中小銀行通過大量簽發承兌匯票,來支持負債業務的增長和資產規模擴張;實行資本約束以後,承兌業務和一般貸款一樣要佔用資本,風險與貸款業務基本相同,而收益卻遠遠低於貸款業務。因此,商業銀行都紛紛將有限的資源向收益高的業務品種傾斜,承兌發生量逐步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更令人關注的是,央行近期大力推動發展企業短期融資券業務,在功能上正好彌補了商業匯票融資功能受限的缺陷,部分優質企業正在通過這個方式到市場直接融資,目前已發行了600多億元,預計今年底余額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明年將可達到5000億元左右。從今年四季度開始,短期融資券的大量發行將逐步減少企業對商業匯票的需求,票據市場將會面臨一個較大的轉變。同時,隨著我國市場環境的改變和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企業的短期資金需求將可能在很大比例上通過直接融資解決,傳統意義的票據市場將面臨整合。

市場需求量仍然高企

票據貼現業務目前不僅僅是商業銀行的一種創利工具,而且還要承擔調整資產結構、完成信貸投放計劃任務的職責。在當前貸款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紛紛要求當地金融機構加大貸款投放,一些金融機構也給分支機構下達了貸款投放計劃,由於票據資產在商業銀行計入貸款科目,且風險較低,對資本的佔用較少,可以通過轉貼現市場在短時間內批量買入,迅速增加信貸資產余額,因此,每到月未、季未尤其是年末,就會出現商業銀行(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爭搶票據資產的現象。
分析今年前幾個月票據融資增長情況,我們發現股份制銀行增加票據資產的意願強烈,這是近年來少有的現象。截至8月末,金融機構票據融資余額比年初增長了29%,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卻增長了60%。綜合前三個季度貸款發放的情況,可以預見,第四季度的票據市場供求矛盾將更加激烈。轉出票據仍以地方商業銀行、信用社和少數股份制銀行為主,買入票據主要還是國有商業銀行,而大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將通過擴大直貼業務的方式來滿足對票據資產擴張的需求。

市場利率將繼續探底

自央行今年3月17日下調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以來,票據市場實際利率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轉貼現市場的利率由年初的約3.0%下降到近期的約1.5%,屢創新低,下降幅度之大著實出人意料,大大超出了超額存款准備金下調的幅度,為票據市場歷年來之罕見。
從理論上講,市場利率的變化是加大了直貼與轉貼現的利潤空間,但由於直貼利率各地實際執行標准不一,地區差異較大,平均水平最高與最低相差約在1個百分點以上,盡管如此,直貼業務還是有相當的利潤空間,仍是金融機構重點推動的業務品種。轉貼現利率市場利率比較透明,地區差異、行際差異都不大,約為0.1至0.2個百分點。從目前轉貼現市場利率水平來看,與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只相差約0.5個百分點,通過轉貼現業務來賺取利潤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了,其利率水平甚至已低於商業銀行籌資的直接成本,如果政策面近期沒有變化的話,其下降的幅度應該是有限的;但如果從資產交易的角度來看,在完成貸款投放任務的壓力下,有些銀行買入票據已經不多考慮資金的成本了,因此,轉貼現市場的利率有可能繼續向下尋求支撐。

業務操作將更為簡化快捷

央行日前發布了《關於完善票據業務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商業匯票真實交易關系的審查、銀行承兌匯票的查詢查復方式、票據質押等方面對票據業務進行了規范。從10月1日開始,票據的貿易背景審查由承兌行和貼現行負責,轉貼現、再貼現環節不再提供交易合同、增值稅發票等跟單資料;對票據真實性的查詢,也明確了可以通過「中國票據」網系統、大額支付系統、傳真、實地等方式進行,進一步拓寬了票據查詢查復的渠道。上述政策的執行,對簡化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業務效率、防範票據業務風險將發揮重要作用。 (李明昌 招商銀行總行計劃資金部分析師。)

當前票據業務仍需防範風險

上半年,我國票據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平穩運行,健康發展。結合上半年票據市場的情況及人民銀行票據管理的新規定,在近期票據業務風險防範中,我們應對一些問題引起關注。

「融資性票據」存在的風險

央行在近期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票據業務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取消了轉貼現的轉入行對增值稅發票、商品交易合同復印件等跟單資料的審查義務,但並不意味著監管部門放鬆了對簽發和使用票據貿易背景真實性的要求,也不宜理解為這是逐步解禁「融資性票據」的過渡性政策。相反,監管部門可能將騰出更多的精力,在源頭加強「融資性票據」監管的力度。
《通知》中明確規定了承兌行和貼現行對商業匯票的真實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進行審核,對貼現業務的跟單資料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要求貼現申請人貼現時提供交易合同和稅票的原件,「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向銀行申請貼現時,貼現申請人應向銀行提供交易合同原件、貼現申請人與直接前手之間根據稅收制度有關規定開具的增值稅發票或普通發票。」因此,承兌行和貼現行防範「融資性票據」的風險仍是票據業務風險防範的重中之重。

「上門服務」存在的風險

上半年,提供跨地區「上門服務」貼現業務的銀行、信用社明顯增多,一些貼現行的工作人員還隨身攜帶匯票專用章或公章,直接將貼現的票據就近轉賣。筆者無意於否定「上門服務」存在的價值,但其中存在的風險不容忽視。
據了解,近年已經有多家銀行在辦理貼現業務上門服務時,逆程序操作,釀成風險。經辦人員在沒有見到票據,甚至在承兌銀行還沒有承兌的情況下,就電話向行領導匯報已經拿到了票據,通知劃款。結果,貼現行錢付了,卻沒有拿到匯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雞飛蛋打的結果?在正常情況下,銀行辦理一筆貼現業務,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審批,以審驗票據真偽、審查票面文義和票據要式的合規性、審查跟單資料的真實性,關鍵環節還要雙人審驗,會計部門在票據收妥後才可以放款。而上門服務時,很難做到審查、審批人員都一起上門審查審批,上門服務人員的行為就缺乏有效的監督,容易感情用事、違規操作,極易引發道德風險。因此,如何保證對票據真偽、票面文義和票據要式合規性的審驗不低於正常標准,如何杜絕上門服務過程中存在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值得深思。

分散經營存在的風險

在宏觀緊縮政策的影響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信貸投放不足的問題,這直接影響到貸款不良率、貸款規模、利潤等指標,因此,多數商業銀行都鼓勵和支持分支行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業務,越來越多的基層銀行加入到銀票貼現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但問題是,票據作為一種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投資品種,法律上對其要式性、文義性等都有嚴格的規定,這對從業人員尤其是審查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因基層銀行的人員編制都很有限,很難配備專職的審查人員,加上基層銀行業務量相對較小,磨練不夠,經驗不足,並不是所有的基層銀行都有過硬的票據審驗、審查基本功,很難全面掌握票據風險防範的要點,潛伏著很大的操作風險。
今年10月份後,轉貼現業務的轉入行不再審查交易合同和增值稅發票復印件,這樣既沒有了貿易背景不真實的政策性風險,操作又變得更加簡便,而銀票的流動性又好,隨時可以轉賣,加上目前各銀行資金都比較寬松,資金投資壓力增大,會有更多的基層銀行將銀票作為短期資金投資工具,基層銀行票據專業人員不足的矛盾會更加突出。因此,上級行在授權基層行開辦票據貼現、轉貼現業務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保證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夠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採取集約化經營的策略,由分行或票據專業支行集中審驗審批,克服基層行審查人員經驗不足、風險意識不強等問題,降低操作上的風險。

利率差異存在的風險

自央行今年3月17日下調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以來,銀票的市場貼現利率從年初的3.6%左右,逐步下降到了人民銀行再貼現利率水平以下。對於貼現利率低於再貼現利率的問題,不同地區監管部門的監管標准不統一,有的地方監管部門明確禁止貼現利率低於再貼現利率,而有的地方監管部門則採取默認的態度,貼現利率基本上市場化,遠低於人民銀行的再貼現利率,好多地方的貼現利率已經低於2.4%,基本上與半年期的企業存款利率持平。面對如此低的貼現利率,企業從降低財務成本的角度考慮,「貸款銀票化」,將各種貸款轉換為銀行承兌匯票,並到利率較低的異地貼現,大幅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成本。
然而,過低的財務成本容易引發企業擴大投資的沖動,降低企業的創新動力,長期貸款的短期化,也極易造成票據到期承兌銀行被動墊款或不得不循環開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於基層銀行面臨巨大的存款指標壓力,在貼現利率與企業半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會不會引發新一輪的虛開銀票、虛增保證金存款等問題,這些都值得監管部門深思。另外,地區貼現利率的明顯差異,也給一些銀行異地「上門服務」提供了生長壯大的沃土,並引發銀行間的惡性競爭,降低銀行的整體利潤水平。

詐騙風險和道德風險

回顧近年來發生的票據大案要案,金額在千萬元以上的票據詐騙案件基本都有銀行內部人員的參與,「家賊難防」,我們不得不警鍾長鳴。要不斷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培訓和思想教育,增強員工防腐拒變的能力;要認真剖析歷年發生的金融要案,提升審查審批部門的風險意識,牢固樹立合規經營的作風;規范票據業務操作程序,在制度上增強對業務人員行為的監督和制約,不給意志不堅定者留下可乘之機,防止「內鬼」作案,保證票據業務的健康發展。

E. 承兌匯票有哪些交易所在做流程是什麼

票據主要在場外市場流通

F. 中國是什麼朝代開始有錢庄的,可以用銀票兌換現金

宋代中國出現了交子等紙鈔,但並沒有出現錢庄。
錢庄產生於明朝中後期,繁盛於清朝前期和中期,在晚清銀行業興起之後,錢庄逐漸衰落,被近代化的銀行所取代。

G. 銀票網交易所資產有哪些投資要求

每支產品的投資人數不能超過200人;投資者的年齡一般應大於18周歲。

H. 銀行承兌匯票必須在上海票據交易所登記嗎

按規定,必須登記。
但是,有個別銀行沒有登記,屆時將影響票據貼現。如果票據不貼現,影響就不大。

I. 商票和銀票具體指什麼

1、商票是商業票據的簡稱,是指由金融公司或企業開出的無擔保短期票據,用於票據發行者籌集資金。商票可以背書轉讓,但一般不能向銀行貼現,商業票據的可靠程度依賴於發行企業的信用程度,是一種信用性票據。

2、銀票指「銀行承兌匯票」。北宋的「銀票」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銀票。元朝以使用銀票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間發行的「大明寶鈔」用桑皮紙為鈔料,一貫鈔高一尺、寬六寸,是中國最大的銀票。

(9)中國銀票交易所擴展閱讀

商業匯票與銀票的區別:

首先,承兌對象不同,商業承兌匯票是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銀行匯票由銀行承兌。

其次,簽發對象不同,商業承兌匯票按交易雙方約定,由銷貨企業或購貨企業簽發,但由購貨企業承兌,承兌可靠性由簽發人的信用程度決定;銀行承兌匯票由在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存款人簽發,承兌銀行按票面金額向出票人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承兌的可靠性百分之百。

前者在到期向銀行辦理托收前無須事先驗證真偽查詢;後者在向銀行辦理貼現或到期托收前須向簽發人開戶銀行進行真偽查詢。

匯票的兩個分類: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承諾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則由企業簽發並承諾到期支付貨款。

商業承兌匯票由企業簽發並承諾到期支付貨款,銀行承兌匯票則由銀行承諾支付。前者等同於支票,要等1-3天才能到達收款人帳號,後者即時到帳。

閱讀全文

與中國銀票交易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