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金與石油走勢的關系是什麼
黃金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而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經濟的發展不確定性增加。這時候黃金保值避險的作用就會受到人們的青睞。
黃金與原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原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上升,原油價格下跌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下跌。從中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一般來說,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正相關。
(1)5月25日黃金石油預測擴展閱讀:
影響黃金走勢的其他因素:
1、美元走勢: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元對黃金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美元是國際黃金市場上的標價貨幣,因而與金價呈現負相關,假設金價本身價值未有變動美元下跌,那金價在價格上就表現為上漲。
另一個方面是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實際上在之前的幾年金價的不斷上漲,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元連續三年的大幅下跌。
2、政治局勢:
歷史上黃金就是避險的最佳手段,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即是對黃金避險價值的完美詮釋,任何一次的戰爭或政治局勢的動盪往往都會促漲金價。
而突發性的事件往往會讓金價短期內大幅飈升,1980年的元月21日金價達到歷史高點,每盎司850美元,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是當時世界局勢動亂——1979年11月發生了伊朗挾持美國人質事件,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從而使得金價每日以30-50美元速度飆升。
3、通貨膨脹:
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貨幣,黃金與紙幣,存款等貨幣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價值,而不像其他貨幣只是價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價值微乎其微。在極端情況下,貨幣會等同於紙,但黃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其作為貴金屬的價值。因此,可以說黃金可以作為價值永恆的代表。
4、供給因素:
金價波動是基於供求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黃金的產量大幅增加,金價會受到影響而回落,此外新採金技術的應用、新礦的發現、央行售金等均會令金價承壓,如果進入印度等黃金消費大國,用金高峰期或出現礦工、長時間罷工等原因使總體出現供小於求的局面,金價就會受益上揚。
5、需求因素: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② 為什麼說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息息相關
黃金和石油價格聯動的原因分析
金價與油價的正相關關系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美元匯率的波動(特別是貶值),通貨膨脹,石油出產國的黃金運作,國際大事件的發生。
1.美元匯率波動,特別是美元的連年貶值引發了金價和油價的同向波動
由於黃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場上都是以美元報價,而美元又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媒介,所以每當美元升值或貶值時,都會帶動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的同向變化。當美元升值時,金價和油價降低;而當美元貶值時,金價和油價又往往升高。近年來,美國政府大量發行美元,造成美元連連貶值,人們紛紛轉向其他風險小、可保值的資產,例如黃金。黃金是公認的硬通貨,是保值避險的最佳資產之一,人們為避險而將更多資金轉移到黃金上來,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與此同時,由於人們預計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而石油又是當今工業社會必不可少的資源,人們大量購進石油,又推動了石油價格的上漲。
近年來,在美元連連貶值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節節攀升。研究者們認為,美國的雙赤字是美元貶值的主要原因。鑒於美國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雙創下新高,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這影響了人們對美元價值的信心,美元因此仍處於疲勢中。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報告,美國2005年貿易赤字連續第四年上升,達到725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美國貿易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5.8%,高於2004年的5.1%。不僅如此,2005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4270億美元,打破了2004財年4120億美元的赤字紀錄。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連續4年上升,並再次創下新高。到2005年底,美國的雙赤字已經超過1.15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在今後10年裡,美國的財政赤字總額將達2.58萬億美元,每年的赤字額均將超過2000億美元。
實際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數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達31%。盡管格林斯潘連連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彈,但是由於提高幅度有限,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後,美元又開始繼續貶值。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小布希政府採取了放任美元貶值的政策,從而把美國國內的風險和壓力轉移給了國際上其他的國家。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上的市場壓力還是主觀上布希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處於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因此帶動這幾年金價和油價的飆升。
2.高油價加劇通貨膨脹,劇烈的通貨膨脹引發金價上升
溫和的長期通貨膨脹,對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影響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內程度劇烈的通貨膨脹,物價普遍大幅度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引起市場激烈的反應,帶動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上升。
高油價常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先兆。石油價格的上漲通常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高油價影響了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中的能源構成部分,逐漸拉高整體物價。隨後,通貨膨脹反過來作用於石油價格,帶動油價進一步上漲。
而黃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脹性和保值性,是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在通貨膨脹明顯的時期,常被加入投資組合,因此高通脹時期,金價通常上漲。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印尼的金價在7個月內上漲了375%。而當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高通脹或者預期高通脹時,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上漲。
3.受石油價格影響的石油出產國對黃金的運作引發黃金價格同向波動
長期以來,油價被視為金價升降的信號指標。因為市場顯示金價常追隨油價的升降而波動,這和石油生產大國的運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與這些石油生產大國手中巨額的石油美元有關。所謂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大量石油,從而導致了極大的順差。而國際市場上石油通常以美元來結算,稱為石油美元。由於大的石油生產國,如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灣地區,多為阿拉伯國家,所以它們對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這樣一筆巨大的資金被集中操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石油是幾大產油國的支柱產業。雖然石油生產為它們帶來了巨額利潤,但是產業結構的單一也為它們帶來了一定風險。為了轉移風險,石油輸出國往往將石油美元中極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去。而黃金作為規避風險、投資保值的優良工具,自然也在這些石油輸出國的選擇范圍之內。
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後,產油國所持有的石油美元會迅速膨脹,於是這些國家提高黃金在其國際儲備中的比例,從而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由於石油美元數額巨大,石油輸出國操作集中性強,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石油價格低迷時的情況正好相反。更嚴重的是,若石油價格低到大大影響其整個國民經濟時,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彌補其進口支出,那麼石油生產國能通過削減一部分黃金儲備,確保本國經濟正常發展。但這種削減無疑是擴大了黃金市場的供給量,從而影響黃金的價格,有時它們甚至低價拋售黃金,加劇了黃金價格的下跌。
這樣的情況在2005年表現得尤其明顯。2005年,金價與油價都大幅上揚,為石油輸出國帶來極其豐厚的收入,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的黃金需求也隨著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05年中東地區的黃金投資需求同比增長了38%,其中幾個重量級產油國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尤為強烈,阿聯酋的黃金需求增長率達到33%,沙特的黃金需求增長率同比增加82%,埃及的增長率高達150%。由此可見,這些來自中東的石油美元推動了黃金投資需求增長,從而推動了金價的上升。
另一個敦促石油生產國購買黃金的動力來自於國際組織。除了中東地區比較富裕的國家外,還有一些處於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產油國,如墨西哥、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和中亞的一些國家,它們比較容易遭受石油低價的傷害,所以這些國家非常重視黃金儲備。並且這些國家接受了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大量貸款,一旦石油價格下挫,這些國家難以歸還國際貸款,容易引起國際債務危機。為此,一方面,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要求這些國家准備一定的黃金儲備以抵抗風險,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為了減輕債務壓力,其中央銀行增發貨幣,同時降低利率,推動黃金需求增長,帶動金價上漲。
金價和油價波動方向背離的分析
盡管金價和油價大體上呈正向關系,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大體上同向變動的現象,並非絕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各種復雜的原因。
例如:1975年後,當油價維持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帶來的高價時,金價卻下滑了兩三年才開始上漲,並突破了原來的最高價。從1975年到1976年初,通脹率高漲引發了高利率,加之石油危機重創,高失業率和破產風潮席捲西方世界,與通脹密切相關的金價,伴隨著其他物價的跌落,也開始滑落。20世紀70年代初的金價飆升中不乏對黃金的投機需求。為了阻止對黃金的投機,美國財政部宣布拍賣部分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採取相同措施,並要求其成員國用特別提款權取代黃金作為記賬單位,不僅增加了黃金市場上的供給,還減少了某些國家對黃金的需求,導致金價背離高油價,不升反跌。
另一次油價和金價比較明顯的背離出現在世紀之交。其間,石油價格的漲勢雖然不及上世紀70年代,但已明顯開始上漲,走出了長達20年的低迷期。與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價,1999年8月甚至達到了近20年來最低價位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於「9·11」事件短期急速上揚,價格仍很快回歸低價位區間,大部分時間在每盎司255美元~300美元區間徘徊。這次金價和油價背離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國央行拋售黃金儲備,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央行。繼1999年世界銀行與瑞士銀行宣布拋售黃金後,英國央行也拋售了其儲備的約715噸黃金中的415噸,黃金價格應聲下跌2%。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黃金市場每個月吸納25噸黃金將影響不大,但是若各國央行或其他部門已認可和估算的出售黃金的數量加起來,則市場每年需吸納450噸到550噸黃金,黃金市場上供大於求,黃金價格自然低迷。
其背後的原因則是上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淡化了黃金的價值,特別是各央行心目中黃金的價值。20世紀90年代,金融創新不斷,黃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黃金的儲備成本在國際儲備中又是最高的。考慮到當時世界經濟發展良好,各國央行紛紛把黃金換成更能獲利的其他儲備品種,形成拋售黃金的局面,自然打壓了黃金價格。
另一個促成銀行拋售的原因是由於黃金長時間的低迷,很多黃金開采商擔心價格進一步滑落,紛紛與大型銀行簽訂了套期保值協議,合同規定按當時的價格出售以後所產的黃金。因此大型銀行向央行拆借黃金,在市場上拋售出去,將所得資金支付給開采商,再用開采商以後提供的黃金還給央行,這更刺激了當時對黃金儲備的大肆拋售,進一步加劇了黃金市場的低迷。
金價與油價在伊拉克戰爭時也曾發生過一段短暫的背離。不同於海灣戰爭時黃金價格飆升,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金價始終低迷。原來,在戰爭前,美元兌主要貨幣繼續走強以及美國道指和標普連續六天上漲打壓了金價,使多數黃金市場人士離場觀望。同時,黃金市場上的買賣雙方普遍認同了美軍宣傳的速戰速決、順利取勝的預測,因而投資者不願積極交易,而傾向於等待進一步的交易線索。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後,金價上漲勢頭亦不明朗,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由於美英聯軍攻勢猛烈,投資者預期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二是一部分黃金投資者獲利回吐,打壓了黃金的上漲,而另外的黃金投資者陷入困境,很難判斷是做空還是做多,未能入市。不過這種短暫的背離,隨著戰事的不容樂觀以及美國新發布的不佳的經濟數據而結束,黃金價格追隨著油價的上漲腳步逐漸上漲起來。
總結
綜上所述,從歷史數據來看,金價和油價的波動存在一種非確定數字比例的正向聯動關系,原因主要是金價和油價都受美元匯率、通貨膨脹、石油輸出國的市場操作以及國際重大政治事件這幾大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其中一種價格的漲跌,結合當時的主導因素,來判斷另一個的價格走向。當然,這種關系並不是絕對的,當某個獨立的因素影響程度比較大,壓過了金價、油價的共同影響因素時,黃金和石油價格的運動趨勢可能會發生背離。但從長遠來看,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同向運動的趨勢比較明顯,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③ 石油價格與黃金價格的關系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原油是最為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原油對於黃金的意義在於,油價的上漲將推生通貨膨脹,從而彰顯黃金對抗通脹的價值。從歷史數據看,近30年,一盎司黃金平均可兌換15桶原油,油價與金價呈80%左右的正相關關系。
原油價格自2002年1月約20美元/桶,最高漲至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促使油價颮升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經濟連續平穩快速增長,不論是美國還是以中國為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表現都非常良好,使得對原油的需求大增。而供給方面的因素則是世界原油產業脆弱的供需平衡,由於剩餘產能有限,再加上地緣局勢動盪,市場對原油供給可能中斷的擔憂一直未去,從而推升了油價至二十多年來高點。雖然當前原油價格仍處在對前期上漲趨勢的修正之中,但供給與需求脆弱平衡的局面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因此油價難以出現深幅的下跌,高位運行且再起風雲依然值得期待。
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的關系可以分為以下5個階段:
(1)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穩定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到20世紀70年代,油價和金價之間的比率幾乎保持不變,基本上維持在1:6穩定關系,即黃金與石油的兌換關系大約為1盎司黃金兌換6桶石油。那時官方規定的黃金兌換價格為每盎司35美元,石油為每桶5-7美元。黃金的價格不是由供求所決定,而是一個固定價格,價格缺乏波動,由官方負責維持。同時,石油價格也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十分穩定,被稱為廉價石油時代。
(2)20世紀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的上漲階段:
影響油價和金價的主要因素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第一輪美元貶值以及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金價和油價這種穩定的關系消失在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不過二者變化的先後順序略有不同。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期,油價的美元幾乎很少變化,首先變動的是金價。原先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黃金價格是每盎司35美元,1971年美元對黃金兩次貶值;1973年美元再次貶值10%,金價迅速上升到每盎司42.22美元,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黃金價格迅速上漲到90.85美元。其後金價又陸續上漲,此階段累積上升了250%,即每盎司120美金。在黃金價格上漲了數年後,石油價格也開始上漲。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第四次阿以戰爭後,1973年和1974年石油輸出國組織兩次決定提高基準油價,最後高達每桶11.65美元,石油價格飆升300%,即上升了4倍,基本形成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結束了廉價石油時代。由於阿拉伯人意志一致的價格運動,客觀的講,石油價格上漲的勢頭基本趕上了先前金價上漲的勢頭。
(3)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上漲階段:
主要受第二輪美元貶值,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影響,在本輪漲勢中,黃金率先大幅上漲,石油緊隨其後,並且雙雙達到歷史最高價格。美國在伊朗的人質危機和前蘇聯出兵阿富汗引起全球性政治不穩定,從而帶來國際黃金需求的高漲,1980年1月18日,倫敦黃金市場每盎司黃金達到835.5美元,紐約則沖破1,000美元。
(4)從1981年開始價格下跌,長達20年的價格低迷期:
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剛剛穩定不到一年,金價和油價又開始雙雙下跌,金價從1980年年初的每盎司800美元的高價在1982年和1983年間下跌超過50%。而此時油價的大幅下跌則緊隨其後,油價最終在1986年的第一季度下跌超過50%。不過在這20年的低迷期中,也由於突發事件導致金價和油價的雙雙上漲,如海灣戰爭等。
(5)21世紀初的再次上漲階段:
雖然油價在2001年的911事件後短期上漲,隨後再次下跌,03年的伊拉克戰爭則打開了油價和金價的上行通道。進入07年後,受基金多頭的推動,加息政策,煉廠事故頻發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油價持續走高並達到08年中旬的147美元一桶的高位。金價亦增長到08年初的1030美元,創27年新高。金價和油價可謂十分默契,兩者的走勢基本相對吻合。
當然在這五個階段之中,也有反向發展的過程,這是由於:為了抵抗通脹央行或者各國政府對於黃金的拋售,另外金融市場的發展創造出許多新的金融衍生產品其收益率要大於黃金的投資回報率導致部分投資者賣出黃金湧向資本市場。
④ 黃金暴跌石油暴跌大宗商品崩盤的情況下,房價為什麼可以不受影響
別擔心,大家都在做最後的掙扎。據估計,在過去的五年裡,它將開始緩慢下降,目標是50% 說實話,中國的房價也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真不知道該跌還是該漲。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房價都在下跌,不僅僅是房價在下跌,幾乎所有的產品和商品都在下跌。石油已經跌到了最低價,黃金和期貨也在下跌 但是這樣,為什麼中國房價不降?真是奇怪,奇怪,頭暈,不明白
為什麼總聽別人說什麼,聽專家說什麼?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首先現在的中介基本沒有以前那麼擁擠了,其次他們的態度也沒有以前那麼高傲了,反而很熱情。至於為什麼,你想想就知道答案了。 現在的房價已經成了沒有市場的局面,就像秋後的螞蚱幾天都跳不起來一樣 當然,從根本上來說,房價不應該跌得太厲害,或者說應該持有一段時間,所以會慢慢跌,這大概是符合很多人的利益的。不然銀行肯定是先站不起來的。這就是現在首付這么高的主要原因
⑤ 最近三個月黃金期貨跟石油走勢預測
原油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作為先行指標判定黃金價格的走勢:美國股票市場的走勢對黃金期貨價格的影響是當期的,雖然相關性為負,但是相關系數較小;原油價格的變化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但影響具有較長的滯後性;美元指數對黃金期貨價格的影響是當期即顯著的負相關。所以從最近的美元走勢以及對石油價格影響的綜合角度分析,原油價格平穩振盪,美元走強,黃金價格走弱。
⑥ 石油價格下跌為什麼黃金也會下跌
海外投資機構OptionsXpress資深商品分析師Mike Zarembski周三(3月16日)表示,黃金正隨著商品市場普遍跌勢而一並下滑,並且短線而言金價跌勢將有進一步擴大的風險。
Zarembski表示,在日本災變事件引發全球股市普遍承壓的背景下,相較於持有以黃金為首的避險資產,投資者更傾向於追求更高的流動性,他們認為目前而言現金才是王道。況且,這樣的情緒料不會在短期內得以終結,這將意味著商品市場的挫跌行情仍將繼續,黃金也無法倖免。
他稱,"縱使一些投資者並沒有從金市出逃的意願,但對於現金的迫切需求將促使他們不得不賣出黃金資產。"
Zarembski還表示,從另一方面講,投資者對於日本災情可能傷及全球經濟增長感到擔憂,從而放緩其對於全球通脹前景的疑慮。這對於黃金來說亦是一大利空因素。
Zarembski預計,短線而言,基於投資者對於流動性的追求,金市拋售行情將可能持續下去。但他也指出,金價的一波跌勢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逢低買盤的絕佳時機,特別是當金價迅速跌至1300美元一線的情況下。
Zarembski稱,"雖然我對於短期內金價走勢前景持負面態度,但長期而言我相信金價仍將重歸強勢。"
⑦ 黃金還能上漲嗎 5月開啟黃金大牛市
張堯浠:美稅改利好推升證券市場、黃金遭挫迎中線多單機會
上交易日周四(11月30日)國際現貨黃金繼續下挫收陰,跳水行情再次展現,在亞市早盤開於1283.67美元/盎司後小幅上漲,漲能不足,錄得日內高點1285.36美元/盎司又轉跌震盪下行。歐市行情走勢平淡。美市金價波動加大,在初請及PCE等數據利空,加上美元及美債收益率得到提升的影響下,使得金價急挫跳水,錄得日內低點1270.43美元/盎司,最終還是小幅反彈,收於1274.97美元/盎司,下跌8.7美元,跌幅0.68%。WTI美原油方面;周四收漲0.10美元,盤中最高觸及57.98美元/桶,收報57.40美元/桶。晚間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會議,如期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底,同時利比亞和奈及利亞也同意共同限制產量,這為油市帶來有效支撐,不過依然還是受到美國原油產量增長的威脅。
技術面上;黃金目前的支撐位在1270美元/盎司附近,如果跌破,金價見進一步考驗10月份的低點1260水平。但觸及及時做多機會,張堯浠也並不看好會再次到達那裡。上行方面,金價需要重返1280一線才可能出現反彈,若能克服1289美元/盎司的阻力位,才能帶來突破,有望對1300大關反攻。日內1270-1272區域支撐還是比較強的,短期內破位的可能性並不大,行情試探1270支撐即可好做中線多單的准備。目前日線布林帶中軌位於1283一線,這也是短期需關注的一個關鍵的壓力位,同時附圖MAD指標有死叉跡象,紅色能量柱縮減,sto指標並kdj指標死叉向下,日線若不能站上布林帶中軌1283位置,短期行情可能還會面臨調整,小時線連續收陰之後一根大陽基本企穩了,目前震盪於1275附近,下方重點關注1270支撐情況,反彈阻力1278、1283,操作上可保持回調做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