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3月中國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多少,求各位大神幫忙
2019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3%;食品價格上漲4.1%,非食品價格上漲1.8%;消費品價格上漲2.4%,服務價格上漲2.0%。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8%。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3%;食品價格下降0.9%,非食品價格下降0.2%;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價格下降0.8%。
(信息裁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❷ 2021年居民的消費價格漲幅,為何會設為3%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大部分,對2020年政府工作和成績作了簡要回顧,概括了“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並對2021年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作出部署和安排。
在國務院新聞辦3月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嚴重沖擊,2020年我國就業形勢特別嚴峻。隨著經濟恢復和政策落地見效,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900萬人的預期目標。2021年的就業壓力依然很大,政府工作報告從就業需求和經濟恢復趨勢考慮,把就業預期目標恢復到1100萬、也就是2019年的水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在這樣一種條件下,這個目標是不低的,要完成這樣的目標任務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❸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消費價格與哪些因素有關
今年的兩會,接連發來了多重重要信息,其中就有關於居民消費的內容,在兩會中,針對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設定在3%左右,當然這一數據的設定是根據現有的國情而進行設定的,它是有著一定的依據的,只有居民消費價格提高了,那麼國家的經濟才能得到提升,那麼消費價格上漲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個人認為,這話要的影響因子就是物價,只有物價上漲了嗎,自然大家的消費價格就高了,而物價的上漲因素卻有很多,下面就跟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下,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物價上漲的,比如房價、設備價格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物價,物價的上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要合理管控掌控的幅度,這樣才能讓大家更能接受更能適應下來。
❹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標3%左右,這是否會引起物價的上漲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2020年12月,CPI環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CPI由去年11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從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0%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
大家都在說物價不斷的增長,但是自己的工資卻沒有怎麼增長,那麼生活該如何過下去呢?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很明顯價格不斷上漲,你的收入沒有增長,那麼顯而易見,你手裡面的同等數額的這個錢,購買力就進一步的縮減,這是毫無疑問的。工資不見漲,2021年物價還會繼續上漲嗎?央行:提前准備好不會錯! 據農業農村部公告,1月份全國“菜籃子”價格指數為141.54,環比上漲了12.85個百分點,同比上漲了8.17個百分點。28種蔬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青椒,冬瓜和捲心菜增加了30%以上。實際上,不僅蔬菜的價格上漲了,豬肉,牛肉和羊肉的價格也開始上漲了。不用說,從2019年開始就一直處於上行趨勢,而在去年當中,一直保持著25元一斤的水平。
❺ 2020年CPI較上年上漲2.5%!新年的物價將會是什麼走勢
2021年1月11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民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達到0.2%,同比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完成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5%左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高級統計師董莉娟介紹,2020年12月CPI同比由上個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的價格由上月下降2.0%,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大約0.26個百分點。在食品中,新鮮的蔬菜價格上漲6.5%,上漲的幅度比上個月回跌2.1%;其中生鮮水果的價格上漲6.5%,上漲的幅度比上個月擴大了2.9%;羊肉和牛肉的價格均上漲4.6%,上漲的幅度也有所擴大;豬肉的價格下降了1.3%,下降的幅度收縮了11.2%。雞蛋、雞肉和鴨肉的價格分別下降11.9%、13.5%和9.2%,下降了幅度都有所縮小。
從總體上來看,由於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不會再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從未來發展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的穩定還是有不少有利條件的,由於我國的經濟運行逐漸恢復了本來態勢,居民的消費價格價格上漲幅度也會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❻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標定在3%左右,這意味著什麼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大部分,對2020年政府工作和成績作了簡要回顧,概括了“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並對2021年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作出部署和安排。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為何GDP增速設為6%以上?
在3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說,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經濟逐步恢復,第三、第四季度,經濟狀況不斷轉好,預計今年經濟總體上能夠保持平穩運行。由於基數原因,2021年一季度GDP預計同比上升較多,全年可能會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季度之間的環比可能會相對平穩一些。此外,在確定今年GDP預期目標時,不僅要考慮今年的情況,也要統籌考慮明後年,盡可能做到預期目標在年度之間不要忽高忽低,能夠保持經濟長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