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帶寬
帶寬的兩種概念
如果從電子電路角度出發,帶寬(Bandwidth)本意指的是電子電路中存在一個固有通頻帶,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抽象,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解釋。大家都知道,各類復雜的電子電路無一例外都存在電感、電容或相當功能的儲能元件,即使沒有採用現成的電感線圈或電容,導線自身就是一個電感,而導線與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便可以組成電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雜散電容或分布電容;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電容、電感,都會對信號起著阻滯作用從而消耗信號能量,嚴重的話會影響信號品質。這種效應與交流電信號的頻率成正比關系,當頻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號難以保持穩定時,整個電子電路自然就無法正常工作。為此,電子學上就提出了「帶寬」的概念,它指的是電路可以保持穩定工作的頻率范圍。而屬於該體系的有顯示器帶寬、通訊/網路中的帶寬等等。
而第二種帶寬的概念大家也許會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實是數據傳輸率,譬如內存帶寬、匯流排帶寬、網路帶寬等等,都是以「位元組/秒」為單位。我們不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數據傳輸率的概念被稱為「帶寬」,但因業界與公眾都接受了這種說法,代表數據傳輸率的帶寬概念非常流行,盡管它與電子電路中「帶寬」的本意相差很遠。
對於電子電路中的帶寬,決定因素在於電路設計。它主要是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而高頻電路的設計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電路要高很多。這部分內容涉及到電路設計的知識,對此我們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對於匯流排、內存中的帶寬,決定其數值的主要因素在於工作頻率和位寬,在這兩個領域,帶寬等於工作頻率與位寬的乘積,因此帶寬和工作頻率、位寬兩個指標成正比。不過工作頻率或位寬並不能無限制提高,它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匯流排、內存部分對其作專門論述。
Ⅱ CRT顯示器「帶寬"這一指標指的什麼
帶寬是顯示器視頻放大器通頻帶寬度的簡稱,指電子槍每秒鍾在屏幕上掃過的最大總像素數,以MHz(兆赫茲)為單位。從表面上看,只需用行頻乘以水平解析度就可以得到帶寬。但實際上,電子槍在掃描時掃過水平方向上的像素點數與垂直方向上的像素點數均高於理論值,這樣才能避免信號在掃描邊緣衰減,使圖像四周同樣清晰。
水平解析度大約為實際掃描值的80%,垂直解析度大約為實際掃描值的93%,所以帶寬的計算公式為:帶寬=水平解析度/0.8×垂直解析度/0.93×場頻。或帶寬=水平解析度×垂直解析度×場頻×1.344。例如:在1024×768@85Hz的模式下,帶寬為1024×768×85×1.344=89.84199868mhz。 帶寬的值越大,顯示器性能越好。
帶寬越高,慣性越小,響應速度越快,允許通過的信號頻率越高,信號失真越小,它反映了顯示器的解像能力。與行頻相比,帶寬更具有綜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顯示器的性能。它造成顯示器性能差異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帶寬決定著一台顯示器可以處理的信息范圍,就是指特定電子裝置能處理的頻率范圍。工作頻率范圍早在電路設計時就已經被限定下來了,由於高頻會產生輻射,因此高頻處理電路的設計更為困難,成本也高得多。而增強高頻處理能力可以使圖像更清晰。所以,寬頻寬能處理的頻率更高,圖像也更好。每種解析度都對應著一個最小可接受的帶寬。如果帶寬小於該解析度的可接受數值,顯示出來的圖像會因損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
Ⅲ "帶寬"是什麼概念,請詳細解釋一下
帶寬的兩種概念
如果從電子電路角度出發,帶寬(Bandwidth)本意指的是電子電路中存在一個固有通頻帶,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抽象,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解釋。大家都知道,各類復雜的電子電路無一例外都存在電感、電容或相當功能的儲能元件,即使沒有採用現成的電感線圈或電容,導線自身就是一個電感,而導線與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便可以組成電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雜散電容或分布電容;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電容、電感,都會對信號起著阻滯作用從而消耗信號能量,嚴重的話會影響信號品質。這種效應與交流電信號的頻率成正比關系,當頻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號難以保持穩定時,整個電子電路自然就無法正常工作。為此,電子學上就提出了「帶寬」的概念,它指的是電路可以保持穩定工作的頻率范圍。而屬於該體系的有顯示器帶寬、通訊/網路中的帶寬等等。
而第二種帶寬的概念大家也許會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實是數據傳輸率,譬如內存帶寬、匯流排帶寬、網路帶寬等等,都是以「位元組/秒」為單位。我們不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數據傳輸率的概念被稱為「帶寬」,但因業界與公眾都接受了這種說法,代表數據傳輸率的帶寬概念非常流行,盡管它與電子電路中「帶寬」的本意相差很遠。
對於電子電路中的帶寬,決定因素在於電路設計。它主要是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而高頻電路的設計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電路要高很多。這部分內容涉及到電路設計的知識,對此我們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對於匯流排、內存中的帶寬,決定其數值的主要因素在於工作頻率和位寬,在這兩個領域,帶寬等於工作頻率與位寬的乘積,因此帶寬和工作頻率、位寬兩個指標成正比。不過工作頻率或位寬並不能無限制提高,它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匯流排、內存部分對其作專門論述。
網路的速度了,就是你機子上網時的速度.可以從下載流量來看它的快慢.當然這種速度很容易感覺的,
Ⅳ 什麼是成本帶寬指標
你所問的這兩者完全是不同的兩種東西. IDC是指的一個行業的名稱.中文意思是互聯網數據中心.是提供數據接入服務的.IDC公司主要提供的是伺服器租用.託管.VPS.雲主機.虛擬主機等.帶寬是一個虛擬的概念.比如說我們家用的網路通常會有4M.10M這樣的劃。
Ⅳ 帶寬究竟是什麼東西!
A.帶寬(Bandwidth)本意指的是電子電路中存在一個固有通頻帶,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抽象,我們沒有必要作進一步解釋。
B.第二種帶寬的概念大家也許會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實是數據傳輸率,譬如內存帶寬、匯流排帶寬、網路帶寬等等,都是以「位元組/秒」為單位。我們不清楚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數據傳輸率的概念被稱為「帶寬」,但因業界與公眾都接受了這種說法,代表數據傳輸率的帶寬概念非常流行,盡管它與電子電路中「帶寬」的本意相差很遠。
C.數據傳輸速率是描述通信網路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帶寬是指通信網路可以不失真地傳輸信號的頻率范圍;數據傳輸速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信號量,表徵網路的傳輸能力,用每秒鍾能傳輸的二進制總位數表示,單位bps。由於數據傳輸速率和帶寬之間存在一個對應關系,即數據傳輸速率越高其帶寬就越寬,從另一方面看網路的帶寬越寬其數據傳輸速率就越高。所以人們也常用數據傳輸速率來作為衡量網路帶寬的指標。
D.如果你家是通過路由器拔號上網,並且多人共享上網,IP及網關都是私網IP就屬於LAN方式;如果單機通過MODERM拔號上網,IP及DNS全部自動獲取,你就不屬於LAN上網方式。
Ⅵ 計算機匯流排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帶寬,它指的是匯流排中數據線的寬度,用二進位數目來表示。請問錯在哪裡
是位寬不是帶寬。如8位、16位、32位、64位等,
帶寬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量!一般用XXGB/s來表示!如DDR2 800內存其帶寬為6.4GB/S. DDR3 1600其帶寬為12.8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