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小學四年級奧數交易法

小學四年級奧數交易法

發布時間:2021-07-06 06:53:12

⑴ 小學四年級奧數 盈虧問題

盈虧問題
人們在分東西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剩餘(盈)或不足(虧),根據分東西過程中的盈或虧所編成的應用題叫做盈虧問題。
例1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則多9粒;若每人分5粒則少6粒。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分多少粒糖?
分析:由題目條件可以知道,小朋友的人數與糖的粒數是不變的。比較兩種分配方案,第一種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種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兩種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於兩種方案的分配數不同,第一種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種方案每人分5粒,兩次分配數之差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數為15÷1=15(人),糖果的粒數為
4×15+9=69(粒)。
解:(9+6)÷(5-4)=15(人),
4×15+9=69(粒)。
答:有15個小朋友,分69粒糖。
例2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則剩2粒;若每人分5粒則少6粒。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粒糖果?
分析:本題與例1基本相同,例1中兩次分配數之差是5-4=1(粒),本題中兩次分配數之差是5-3=2(粒)。例1中,兩種分配方案的盈數與虧數之和為9+6=15(粒),本題中,兩種分配方案的盈數與虧數之和為2+6=8(粒)。仿照例1的解法即可。
解:(6+2)÷(4——2)=4(人),
3×4+2=14(粒)。
答:有4個小朋友,14粒糖果。
由例1、例2看出,所謂盈虧問題,就是把一定數量的東西分給一定數量的人,由兩種分配方案產生不同的盈虧數,反過來求出分配的總人數與被分配東西的總數量。解題的關鍵在於確定兩次分配數之差與盈虧總額(盈數+虧數),由此得到求解盈虧問題的公式:
分配總人數=盈虧總額÷兩次分配數之差。
需要注意的是,兩種分配方案的結果不一定總是一「盈」一「虧」,也會出現兩「盈」、兩「虧」、一「不盈不虧」一「盈」或「虧」等情況。
例3 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分16粒,則有3個小朋友分不到糖果。問:有多少粒糖果?
分析與解:第一種方案是不盈不虧,第二種方案是虧16×3=48(粒),所以盈虧總額是0+48=48(粒),而兩次分配數之差是16——10=6(粒)。由盈虧問題的公式得
有小朋友(0+16×3)÷(16——10)=8(人),
有 糖10×8=80(粒)。
下面的幾道例題是購物中的盈虧問題。
例4 一批小朋友去買東西,若每人出10元則多8元;若每人出7元則少4元。問:有多少個小朋友?東西的價格是多少?
分析與解:兩種購物方案的盈虧總額是8+4=12(元),兩次分配數之差是10——7=3(元)。由公式得到
小朋友的人數(8+4)÷(10——7)=4(人),
東西的價格是10×4——8=32(元)。
例5 顧老師到新華書店去買書,若買5本則多3元;若買7本則少1.8元。這本書的單價是多少?顧老師共帶了多少元錢?
分析與解:買5本多3元,買7本少1.8元。盈虧總額為3+1.8=4.8(元),這4.8元剛好可以買7——5=2(本)書,因此每本書4.8÷2=2.4(元),顧老師共帶錢
2.4×5+3=15(元)。
例6 王老師去買兒童小提琴,若買7把,則所帶的錢差110元;若買5把,則所帶的錢還差30元。問:兒童小提琴多少錢一把?王老師帶了多少錢?
分析:本題在購物的兩個方案中,每一個方案都出現錢不足的情況,買7把小提琴差110元,買5把小提琴差30元。從買7把變成買5把,少買了7——5=2(把)提琴,而錢的差額減少了110——30=80(元),即80元錢可以買2把小提琴,可見小提琴的單價為每把40元錢。
解:(110——30)÷(7——5)=40(元),
40×7——110=170(元)。
答:小提琴40元一把,王老師帶了170元錢。
練習14
1.小朋友分糖果,每人3粒,餘30粒;每人5粒,少4粒。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粒糖?
2.一個汽車隊運輸一批貨物,如果每輛汽車運3500千克,那麼貨物還剩下5000千克;如果每輛汽車運4000千克,那麼貨物還剩下500千克。問:這個汽車隊有多少輛汽車?要運的貨物有多少千克?
3.學校買來一批圖書。若每人發9本,則少25本;若每人發6本,則少7本。問:有多少個學生?買了多少本圖書?
4.參加美術活動小組的同學,分配若干支彩色筆。如果每人分4支,那麼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那麼恰有1人沒分到筆。問:有多少同學?多少支彩色筆?
5.紅星小學去春遊。如果每輛車坐60人,那麼有15人上不了車;如果每輛車多坐5人,那麼恰好多出一輛車。問:有多少輛車?多少個學生?
6.某數的8倍減去153,比其5倍多66,求這個數。
7.某廠運來一批煤,如果每天燒1500千克,那麼比原計劃提前一天燒完;如果每天燒1000千克,那麼將比原計劃多用一天。現在要求按原計劃燒完,那麼每天應燒煤多少千克?
8.同學們為學校搬磚,每人搬18塊,還餘2塊;每人搬20塊,就有一位同學沒磚可搬。問:共有磚多少塊?

有些問題初看似乎不像盈虧問題,但將題目條件適當轉化,就露出了盈虧問題的「真相」。
例1 某班學生去劃船,如果增加一條船,那麼每條船正好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船,那麼每條船就要坐9人。問:學生有多少人?
分析:本題也是盈虧問題,為清楚起見,我們將題中條件加以轉化。假設船數固定不變,題目的條件「如果增加一條船……」表示「如果每船坐6人,那麼有6人無船可坐」;「如果減少一條船……」表示「如果每船坐9人,那麼就空出一條船」。這樣,用盈虧問題來做,盈虧總額為6+9=15(人),兩次分配的差為9——6=3(人)。
解:(6+9)÷(9——6)=5(條),
6×5+6=36(人)。
答:有36名學生。
例2 少先隊員植樹,如果每人挖5個坑,那麼還有3個坑無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個坑,其餘每人挖6個坑,那麼恰好將坑挖完。問:一共要挖幾個坑?
分析:我們將「其中2人各挖4個坑,其餘每人挖6個坑」轉化為「每人都挖6個坑,就多挖了4個坑」。這樣就變成了「典型」的盈虧問題。盈虧總額為4+3=7(個)坑,兩次分配數之差為6——5=1(個)坑。
解:[3+(6-4)×2]÷(6-5)=7(人)
5×7+3=38(個)。
答:一共要挖38個坑。
例3在橋上用繩子測橋離水面的高度。若把繩子對折垂到水面,則餘8米;若把繩子三折垂到水面,則餘2米。問:橋有多高?繩子有多長?
分析與解:因為把繩子對折餘8米,所以是余了8×2=16(米);同樣,把繩子三折餘2米,就是余了3×2=6(米)。兩種方案都是「盈」,故盈虧總額為16——6=10(米),兩次分配數之差為3-2=1(折),所以
橋高(8×2-2×3)÷(3-2)=10(米),繩子的長度為2×10+8×2=36(米)。
例4有若干個蘋果和若干個梨。如果按每1個蘋果配2個梨分堆,那麼梨分完時還剩2個蘋果;如果按每3個蘋果配5個梨分堆,那麼蘋果分完時還剩1個梨。問:蘋果和梨各有多少個?
分析與解:容易看出這是一道盈虧應用題,但是盈虧總額與兩次分配數之差很難找到。原因在於第一種方案是1個蘋果「搭配」2個梨,第二種方案是3個蘋果「搭配」5個梨。如果將這兩種方案統一為1個蘋果「搭配」若干個梨,那麼問題就好解決了。將原題條件變為「1個蘋果搭配2個梨,缺4個梨;



有梨15×2-4=26(個)。
例5樂樂家去學校上學,每分鍾走50米,走了2分鍾後,發覺按這樣的速度走下去,到學校就會遲到8分鍾。於是樂樂開始加快速度,每分鍾比原來多走10米,結果到達學校時離上課還有5分鍾。問:樂樂家離學校有多遠?
分析與解:樂樂從改變速度的那一點到學校,若每分鍾走50米,則要遲到8分鍾,也就是到上課時間時,他離學校還有50×8=400(米);若每分鍾多走10米,即每分鍾走60米,則到達學校時離上課還有5分鍾,如果一直走到上課時間,那麼他將多走(50+10)×5=300(米)。所以盈虧總額,即總的路程相差
400+300=700(米)。
兩種走法每分鍾相差10米,因此所用時間為
700÷10=70(分),
也就是說,從樂樂改變速度起到上課時間有70分鍾。所以樂樂家到學校的距離為
50×(2+70+8)=4000(米),
或 50×2+60×(70——5)=4000(米)。
例6王師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20個,可以提前1天完成。工作4天後,由於改進了技術,每天可多加工5個,結果提前3天完成。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分析與解:每天加工20個,如果一直加工到計劃時間,那麼將多加工20個零件;改進技術後,如果一直加工到計劃時間,那麼將多加工(20+5)×3=75(個)。盈虧總額為75——20=55(個)。兩種加工的速度比較,每天相差5個。根據盈虧問題的公式,從改進技術時到計劃完工的時間是55÷5=11(天),計劃時間為11+4=15(天),這批零件共有20×(15——1)=280(個)。
練習15
1.築路隊計劃每天築路720米,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築80米,這樣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前三天,就只剩下1160米未築。問:這條路共有多長?
2.小紅家買來一籃桔子,分給全家人。如果其中二人每人分4隻,其餘每人分2隻,那麼多出4隻;如果一人分6隻,其餘每人分4隻,那麼缺12隻。問:小紅家買來多少只桔子?小紅家共有幾人?
3.食堂采購員小李去買肉,如果買牛肉18千克,那麼差4元;如果買豬肉20千克,那麼多2元。已知牛肉、豬肉每千克差價8角,求牛肉、豬肉每千克各多少錢。
4.李老師給小朋友分蘋果和桔子,蘋果數是桔子數的2倍。桔子每人分3個,多4個;蘋果每人分7個,少5個。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個蘋果和桔子?
5.用繩子測量井深。如果把繩子三折垂到水面,餘7米;如果把繩子5折垂到水面,餘1米。求繩長與井深。
6.老師給幼兒園小朋友分蘋果。每兩人三個蘋果,多兩個蘋果;每三人五個蘋果,少四個蘋果。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個蘋果?
7.小明從家到學校去上學,如果每分鍾走60米,那麼將遲到5分鍾;如果每分鍾走80米,那麼將提前3分鍾。小明家距學校多遠?

⑵ 小學數學 四年級 奧數題 求詳細解法!

正在給你畫圖做分析答案,希望能給我個「最佳答案」:

圖1中,藍色與黃色的部分總面積就是260,將左下角的藍色與黃色合起來,成為一個長方形,將右上角的藍色部分與黃色部分合起來,成為另一個長方形,再將它們拼合,就將成成一個大長方形,面積就是(260+6*10)=320,這個大長方形的寬是(6+10)=16,長就是原正方形的邊長,320/16=20

綜合算式就是:

(260+6*10)/(6+10)=20

單位沒寫,希望別介意。

其他網友看到了我的答案,如果覺得還可以,請點擊一下右下角的「小手」,以示贊成,謝謝!

⑶ 小學奧數題(用四年級的方法做)

其中一個猴子分到3隻桃子,
90-3=87(只)
其它猴子分到的桃子個數不相同,且一個比一個多1
所以相當於6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87隻。
所以用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反運用)
(最小數 +最大數 )×6÷2=87
87×2÷6=29(只)
最小數 與最大數 之間差5,29-5=24(只)
所以其餘6隻猴子分得桃子數是:24、25、26、27、28、29.
分到最多的一個猴子分到( 29)個桃子。

2、四年級甲班有45個同學獻愛心捐款活動,共計100元,其中11名同學每人捐1元,其他同學捐2元或5元,求捐2元和5元的同學各多少名?(寫出過程)
解:設捐2元的有x人,則捐5元的有(45-11-x)人
11+2x+5(45-11-x)=100
11+2x+170-5x=100
x=27
45-11-27=7(人)
捐2元的有27人,捐5元的同學有7人。

3、有三箱梨,共重209斤,甲箱比乙箱少16斤,乙箱比丙箱少15斤,問甲、乙、丙箱各又多少斤梨?
以乙箱為標准,減去多的,加上少的,正好是3倍的乙箱的斤數。
209+16-15=210(斤)
210÷3=70(斤)----乙箱的斤數
70+15=85(斤)---丙箱的斤數
70-16=54(斤)----甲箱的斤數

4、甲乙兩人的存款相等,後來甲取50元,乙又存入40元,結果乙存款是甲的2倍,問二人原來的存款各是多少元?
甲取50元,乙又存入40元,正好是1倍的關系
50+40=90(元)---相當於甲取50元後的錢數
甲原有存款:90+50=140(元)
乙原有存款:90×2-40=140(元)

⑷ 小學四年級奧數 假設法 如何講解

假設兩個量都是其中的一種量,這樣可以求出總數,會比題目中的總數要少,用題目中的總數減去你求出來的總數,得到的差除以兩種量本身的差就可以得到另一個量的數量。
例如:8隻雞和兔,共有20條腿,求幾只雞幾只兔子?
假設全是雞:8*2=16(條)
少:20-16=4(條)
兔:4/(4-2)=2(只)
雞:8-2=6(只)

⑸ 小學四年級奧數

1.現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幣50張,面值116遠。已知1元比2元的多2張,求三種人民幣各幾張?
一、雞兔同籠方法
既然1元的比2元的多2張,那麼把這兩張先給我保存,那麼題目就變成48張,共114元了。
這時因為1元與2元一樣多,所以把他們換成1.5元面值的。
題目又變了,變成了48張,114元,5元各1.5元的。
如果全是5元的,48張共48*5=240元。
每多一張1.5元的,金額少5-1.5=3.5元
共少240-114=126元。
說明有1.5元的張數為126/3.5=36張。
相當於1元的,2元的各18張,我把2個1元還給他,則1元為20張。
5元的的為50-20-18=12張。

二、用普通方程思想:
設2元的有X張,那麼1元的有X+2張,5元的有50-X-(X+2)
總金額為:
X*2+(X+2)*1+[50-X-(X+2)]*5=116。
X=18,
再得1元的18+2=20張,5元的50-18-20=12張。

2.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兩埠,每天定時有甲、乙兩艘船速相同的客輪分別從兩埠同時出發相向而行。這天甲船從上埠出發時掉下一物,此物浮於水面順水漂下,4分鍾後,與甲船相距1千米,預計乙船出發後幾小時可以與此物相遇?

最佳答案檢舉 「此物浮於水面順水漂下,4分鍾後,與甲相距1千米.」甲在前,漂浮物在後,越來越遠,是「追及問題」,甲和漂浮物的速度差就是:甲速+水速-漂浮物的速度(水速)=甲速,甲速是4分鍾1千米,乙速也是1千米4分鍾。
漂浮物和乙相距45千米,乙是逆流而上,是典型相遇問題,速度和就是:乙速-水速+漂浮物的速度(水速)=乙速,乙速也是1千米4分鍾,45×4=180分鍾=3小時。

3.15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7倍,10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2倍。今年父子各多少歲?

15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7倍,即年齡差是兒子年齡的7-1=6倍
10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2倍,即年齡差是兒子年齡的2-1=1倍,也就是說即10年後兒子的年齡恰好等於年齡差,也就是10年後兒子的年齡相當於15年前兒子年齡的6倍
兒子這15+20=25年增加的年齡就相當於15年前兒子年齡的6-1=5倍
25/5=5歲(15年前)
5+15=20歲(現在)

1.從山下到山上的路程是1200米,小華上山時平均速度為每分鍾60米,下山時平均每分鍾走120米,則小華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鍾多少米?
上山時間是
1200÷60=20分
下山時間是
1200÷120=10分
小華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鍾
1200×2÷(20+10)=80米

2.一輛卡車運礦石,晴天每天可運20次,雨天每天只能運12次,它一連運了112次,平均每天運14次,問幾天當中有幾個晴天?
共運了
112÷14=8天
假設8天全是雨天,應該運
12×8=96次
比實際少
112-96=16次
晴天每天比雨天每天多運
20-12=8次
晴天有
16÷8=2天

3.甲,乙兩人輪流報數,從1報到20,每次每人可以報1個數或2個數,規定,誰先報到20,誰就獲勝,如果要取勝,是先報還是後報?報幾?以後怎樣報?
兩個人一輪可以報
1+2=3個數
20÷3=6……2
所以先報可以取勝
先報2,以後只要保證兩個人報的和是3(對方報1個數,自己就報2個數,對方報2個數,自己就報1個數),就可以取勝

閱讀全文

與小學四年級奧數交易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協議範本 瀏覽:404
浙商證券傭金萬分之8 瀏覽:836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