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量化投資好做嗎,這份工作有多難
比較專業,還需專業人士來做。
B. 量化金融分析師具體是做什麼工作的
金融分析師主要工作是收集和分析金融信息、確定其走勢並做經濟預測。
基於這些詳盡的分析,他們做出報告, 為客戶和同行們提供金融和投資的咨詢意見。
C. 在中國,量化交易員每天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隨著量化投來資的概念在國源內逐漸流行,量化交易員這個聽起來神秘又高大上的職業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量化交易員平常的工作其實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總結下來大都包括: 現有策略的管理維護,看盤(通常開N個窗口,大都是定製化的各種彩色表格、圖、列表和滾動新聞的組合)以及查看策略有沒有亂發單,開發新的策略,每日進行盤後處理,統計委託、持倉、波動率、滑點等等,這些工作聽起來瑣碎且機械,但真正開發出所謂的印鈔機達到躺贏的境界可謂少之又少,大部分人仍然需要不斷學習並且經歷各種市場的考驗:
1、靈感,在市場上策略逐漸趨同、逐漸失效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自己絞盡腦汁更新了好幾個版本的新策略回測時各種指標竟然遠不如行業內正火熱的幾個「經典策略」,市場總是公平而又殘酷的。
2、心理,投資講求的是心理戰,對於量化交易員來說,程序化交易的方式可以避免一部分人性的因素,但是否干預、何時干預模型(尤其是模型並不完備)一直是一個長期困擾交易員的問題
3、不確定性,個人認為,量化交易者同時也需要結合一些基本面,尤其是在國內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雜訊大以及監管因素變化下能夠從市場調研中獲得有效信息以減少不確定性是相當重要的。
D. 應聘量化投資工作需要哪些技術
強烈的興趣
想做好一件事情沒有興趣也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不得而終,因此需要培養對投資形成強烈的興趣,每根K線的波動能夠刺激你的心臟隨之不斷跳動。
學習能力
量化交易是一門跨學科知識,必須有快速地問題解決能力和自學能力,懂得鍥而不舍不斷專研的試錯法。研究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學習能力。
編程
編程很重要,現在Python是標配,matlab、R拿來做量化的人真的不多。雖然不是做開發,但是基本的簡單編程知識還是要會。想學Python和Pandas,推薦Python基礎教程和《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想學編程知識,推薦《 代碼大全 》,這本書沒有什麼代碼,不要為名字所迷惑,不過如果想成為編程高手的話,看了絕不後悔。
看書一定要經典,不經典的書簡直就是浪費生命,這三本書如果不想買,網上電子版肯定是很多的,話不多說。
量化知識
很多程序員開始轉量化,但是金融知識和量化知識不夠。經典的重要性在此顯得更為重要,編程的書籍不看經典的我也能進步,可能會慢點,但是量化金融知識不看經典的書,那麼可能就會南轅北轍,甚至影響到投資的整個生涯,不對,走偏了的話,就無生涯可談。
投資的基礎知識,比如股票債券基礎知識,先來看看滋維博迪的《投資學(原書第9版)》([美]滋維·博迪(Zvi Bodie)
再來一本干貨,很多國內外研究生教程,介紹的更多的是衍生品,約翰赫爾的《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9版)》([加]約翰·赫爾(John C.Hull))
期權這么火,推薦 麥克米倫的《金融期貨與期權叢書:期權投資策略(原書第5版)》([美]勞倫斯 G.麥克米倫(Lawrence G.McMillan))
想知道公募基金大佬如何做股票?李騰翻譯的大作奉上,主動投資組合管理 創造高收益並控制風險的量化投資方法(原書第2版)
想知道私募基金怎麼搞交易的?交易中有哪些技巧?以及如何在量化中走彎路?推薦 范撒普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這可不是一本關於財務分析、會計理論的書籍,真正理解了裡面的思想,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你就不會糾結。
現在中產壓力這么大,那麼多人有中年職業危機,想知道怎麼把交易當做全職?推薦 埃爾德以交易為生,他可是將自己如何轉行交易,並以交易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的心歷路程和盤托出。
英語
你可以不說英語、聽不懂英語,但最好是要看的懂英語,編程的原生環境是英語,quora、stackoverflow、github也是要求英語閱讀能力,要是想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做量化,那麼多paperarticle都是英語,讀不懂怎麼做的好?本來是談量化入門,但好像談到量化進階了。
交易
沒有途徑,實戰是最好的方法。確實不行,模擬交易也可以。
量化交易以思想為本,工具為用,路子不能走偏。
快速迭代
類似於實驗,都是需要成千上萬反反復復的檢查、測試。在此,講到了實驗的快速開發和迭代,那麼就順便給個傳送門:BigQuant - 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平台.,人生苦短,一定要快速迭代,縮短策略開發生命周期。因為你的想法上千個,可能只有幾個有價值。
E. 量化交易員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
看你是人工量化還是程序量化。人工量化其實就是下單員,根據總結出來的邏輯和思路,買賣點,到了點位就要下單,可能對手速和反應要求比較高。程序量化交易員一般需要懂得編程,寫好程序交給電腦運行,人盯著就可以了。
F. 在中國,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
對現有的基層管理和維護政策。在早上開盤前半個小時,一個小的急於打開各種交易軟體,包括財務,然後手動調整各種賬戶,七手八腳的策略,在不同品種的基金合同的主體比例,隔夜利率。
由於統計樣本,新策略沒有影響,不符合市場作為一個紅燈,做出一個類似的模式識別開關,決定交易策略?
回溯報告驗證了幾個品種的想法進行了測試和性能。
G. 量化交易的從業者,痛點有哪些
痛點1:好的量化交易投研工具
目前市場上好的量化交易平台不多,大多數只是作為投研學慣用得平台,真正能保證 安全和實盤的真心不多,現國內高端的量化交易平台能夠實現高質量的清洗數據、策略開發、回測、模擬以及能夠實盤僅有少數,掘金量化交易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痛點2:基於歷史數據回測
由於量化策略是基於歷史數據分析的,基礎的量化模型在設計之初都是經過至少三年以上的歷史走勢追溯,即構建量化模型的投資周期都是長線的。量化因子的互相作用及平衡也是基於長期的,短期市場的波動盡管會對量化因子產生影響,但短期影響並不會在長期投資中產生決定性因素。一旦當前市場表現和過去出現較大差別,那麼,基金業績表現肯定就會不好。
痛點3:策略同質化現象嚴重
當前的公募市場上,很難見到精妙的、具有獨特競爭力的量化策略,不少策略趨同,大量相似量化策略的登堂入室,讓其收益回歸平均甚至難以達到平均水平。
一些基金為了避免出現持倉過於集中在中小創的情況,它們會把大盤股強制配進去,做成一個中性策略,該做法可有效降低單一風險,使得在風格切換中,避免凈值大幅回撤,但代價當然也是整體預期收益降低,比如在中小創風口來臨時,採用這種方法的基金業績就會遜色很多。
當然,在策略貧乏的市場環境中也有量化基金守正出奇,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上投摩根阿爾法就是典型代表。在今年風格驟變的行情中,該基金以近 19% 的收益率領跑主動型量化基金,其秘訣就在於:採用了啞鈴式投資技術,同步以 " 成長 " 與 " 價值 " 雙重量化指標進行股票選擇。這樣一來,就克服了單一風格投資所帶來的局限性。
啞鈴式投資技術 ( Barbell Approach ) 是目前國際市場上較為成熟的一種投資方法,其基本操作思想在於同時投資於兩類風格差異較大的產品,構建的投資組合具有兩種產品的某些優點,同時能夠迴避某些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當前,不少基金公司已經意識到,變則通,不少機構正在動態調整量化策略。拓展策略的延展性、修改量化因子等,已經成為不少量化產品的選擇。
痛點4:受策略局限性的制約
目前,市場上的公募量化基金普遍採用的是阿爾法策略,有效的套利、做空等多策略都不能靈活運用,這導致量化基金策略偏向於做多。而私募量化基金,因其策略的多樣性,使其更容易適應市場變化。
此前,股指期貨 " 松綁 " 所傳遞出的信號,從中長期看,對量化基金來說絕對是利好。而隨著資本市場未來上市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將有效解決股市單邊市的問題,量化策略可配置的品種也將越來越豐富,屆時量化投資或將大有可為。
作為市場相對成熟的美國,導致近期量化策略,尤其是 CTA 策略 " 失效 " 的主因究竟又是什麼?對沖基金 Quest Partners LLC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 Nigol Koulajian 給出了答案。他表示:" 已經適應了這個市場環境的 CTA 在越來越傾向於長期交易,它們的持倉規模在增大,並且很多投資者運用的是同樣的策略,一旦出現趨勢逆轉,對市場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H. 量化交易是什麼
量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應答時間:2020-1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如何成為一名量化交易員
量化交易是量化金融行業中最為尖端的一個領域,不論你是希望通過面試還是構建自己的交易策略,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學習相關的知識。不僅如此,你還需要過關的編程技術,至少需要精通一門高級編程語言(如MATLAB、R或Python),而且伴隨著高頻交易策略的日益盛行,技術層面對於策略執行效果越來越至關重要,精通C/C 也許是最佳的選擇。
J. 量化交易從業者收入和前景如何
一看你就是金融人員的新手,金融分為私有和公有單位,我現在只說公有單位,公有的是已職位來區別的,一般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公職單位職業,薪酬是固定的一般8K-50K不等,但普遍是普通職位,重要職位一般是帶職,就是公職負責人推薦進行領導,在金融上有著過人本事,學歷應該要求不高,而對外職業要求很高,比如本科、研究生、博士、以上學歷,單個人沒有關系人推薦,金融上不過關,沒有工作經驗,基本是沒有多大升值空間的,前景的話,在大數據時代,如果有過人的本事,升級到重要部門領導的話,年限100萬左右,金融業發展越是緩慢,因為金融業發展需要市場、用戶、需要企業的經濟外放資本,而當下實體經濟為主導的市場,金融沒有昔日的光彩,但隨著實體經濟運行成本越來越高,金融的發展是一定的發展的通道,因為沒有數字金融業指導的實體經濟會在沒有金融指引下會出現很多大危機和奔潰,無論是否使用金融,實體經濟在波濤的市場下必定會出現危機和奔潰,這個也成為的惡毒資本家走向末日,一切果最後歸因,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