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達信有沒有纏論的頂底分形的指標
現在還沒有,最起碼我沒發現。
「纏」這個東西,只有搞多了,看多了,才能熟能生巧,千萬不要依賴指標公式。
❷ 纏論對標准背馳的判斷
右邊是標準的背馳,c段對B中樞必須有一個三賣,所以不存在背了又背的問題
❸ 股市中,RSI指標「底背馳」作何解釋,其形狀或K線形狀如何
相對強弱指標: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強弱指標最早被應用於期貨買賣,後來人們發現在眾多的圖表技術分析中,強弱指標的理論和實踐極其適合於股票市場的短線投資,於是被用於股票升跌的測量和分析中。
RSI的原理簡單來說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譬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競相抬價,商品價格必漲。相反,如果50個人以上爭著賣出,價格自然下跌。
強弱指標理論認為,任何市價的大漲或大跌,均在0-100之間變動,根據常態分配,認為RSI值多在30-70之間變動,通常80甚至90時被認為市場已到達超買狀態,至此市場價格自然會回落調整。當價格低跌至30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狀態,市價將出現反彈回升。
1) 頂點及底點 70 及30 通常為超買及超賣訊號。
2) 分歧 當市況創下新高 ( 低 ) 但RSI 並不處於新高,這通常表明市場將出現反轉。
3) 支持及阻力 RSI 能顯示支持及阻力位,有時比價格圖更能清晰反應支持及阻力。
4) 價格趨勢形態 與價格圖相比,價格趨勢形態如雙頂及頭肩在 RSI 上表現更清晰。
5) 峰迴路轉 當 RSI 突破 ( 超過前高或低點 ) 時,這可能表示價格將有突變與其它指標相同, RSI 需與其它指標配合使用,不能單獨產生訊號,價格的確認是決定入市價位的關鍵。
❹ 纏論中用MACD判斷背馳的方法在確定買賣點的時候經常用到,但纏師卻說MACD只是輔助。請問,如何能
輔助並不代表不重要,就和皇帝與大臣的關系類似。
纏論的級別結構是最主要的,是皇帝,比如一個最弱的走勢類型至少也要有3段次級別重疊的結構,這是依據!否則如果只根據MACD的形態去判斷可能在第一段就走掉了,後面的行情就不一定能把握住。
MACD就是大臣,只是輔助判斷的。
當然如果你非要鑽牛角尖說不要大臣,那皇帝依然是皇帝啊,用K線也能把握,只是你需要對K線理論了解較深刻,對一些見頂見底的K線組合情況了如指掌。這種光桿皇帝多累啊,把MACD和均線系統等大臣用起來就省心多了!
❺ 股票 纏論 纏中說禪 纏論指標 求如下圖的指標,需要標記頂底分型,和自動畫出當下的筆
呵呵,纏論是波浪理論的一支分支,如果把纏論當做一種規律性指標的話,那炒股你是賺不到錢的
❻ 怎樣看30分鍾底部背馳
看30分鍾底部背馳的方法就是:個股的K線在接近底部區間還在下跌,但MACD卻在上漲,指標和K線反方向。底部背馳是指當股價指數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與股價走勢形成底背離,預示著股價即將上漲。如果此時出現DIF兩次由下向上穿過MACD,形成兩次黃金交叉,則股價即將大幅度上漲。
❼ 問下,纏論中所謂的有一種背馳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種就是,如果macd和股價的趨勢連線傾斜度差別不大,就不是。
❽ 什麼是背馳、底背馳、頂背馳
背馳用macd指標解釋最為明顯,
頂背馳是計算最近一次金叉過程紅柱子的總和比前一次金叉過程紅柱子的總和比,減少了,但股價不跌反升,就產生了頂背馳.
底背馳是計算最近一次死叉過程綠柱子的總和比前一次死叉過程綠柱子的總和比減少了,但股價不漲繼續下跌,就產生了底背馳.
這個計算說實話要比背離要好,因為背離只是簡單的對比了高低,而背馳是把兩次多頭趨勢或者空頭趨勢所產生的過程都計算進去了,更為全面.
文字說應該很繞口,
看圖應該很容易明白
❾ MACD的頂底背馳信號是指什麼
指標和大盤K線的價格走勢背離了.頂底背馳信號,一般這種情況出現2~3次後,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