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關聯申報,關聯交易,有具體的例子嗎
關聯申報是指實行查賬徵收的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並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的報表。
(一)A公司關聯申報
1、企業基本情況
A企業93年成立,外商獨資企業,注冊資本18000萬美元,經營期50年。主要從事冰淇淋的生產和銷售,自2012年起,開始從事母公司B企業在華製造企業生產的家庭和個人護理類產品和食品類產品在中國北部的銷售。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49.2億元,製造業務和分銷業務分別佔A企業中國營業收入總額的33.14%和66.86%。2015年交易總額88.5億元,關聯交易總額25.4億元,其中境內關聯交易額22.4億元,境外關聯交易額3億元。A企業在冰淇淋生產和銷售業務上承擔綜合性生產廠商,在家庭和個人護理類產品和食品類產品的分銷業務定位為銷售商。
2、案例審核過程
在審核該企業關聯資料時,我們發現該企業在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勞務費和企業利潤率方面存在疑點。一是關於企業產品品牌我們認為A企業的母公司除了提供品牌名稱外,關於品牌的推廣、營銷、宣傳等品牌貢獻度主要由A企業負責,支付給母公司的商標使用費比例過高。二是企業支付給母公司的技術服務費、勞務費的計價依據、受益對象、服務方式等范圍、標准和分配辦法沒有按照獨立企業交易原則支付。三是A企業境外關聯利潤率0.91%,境內關聯企業整體利潤率2.23%,遠遠低於同行業平均利潤率7.45%水平。
3、處理結果
我們和國際稅收管理科共同約談了納稅人,提出我們在審核中發現的疑點,講明了稅收政策。納稅人對我們提出的疑點給予了數字、文字方面的解釋和說明,但整體上表示接受,同意進行納稅調整。本案例尚未結案,我們還將持續關注,預計補稅和加收銀行利息6000萬元以上。
4、案例啟示
特許權使用費、技術服務費都是經常發生在關聯公司之間的業務,通過對外支付商標使用費、服務費、勞務費等方式達到避稅的目的,也是關聯交易侵蝕國家利益的主要方式。企業在可比公司篩選、功能和風險分析、轉讓定價方法的選擇這些司空見慣的事項往往使用障眼法,模糊我們的雙眼,表面上是按照獨立交易原則支付貨款、提供服務,實際上達到轉移利潤的目的,造成稅款的流失。無論是稅務機關還是納稅人,都要切實提高關聯交易的重視程度,降低涉稅風險。
⑵ 資產剝離的關聯交易
由於剝離資產的受讓方同轉讓方的關系的區別,使得上市公司的資產剝離可以分為非關聯交易和關聯交易,將資產直接剝離給母公司的剝離屬於有控制關系的關聯交易;將資產剝離給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的屬於非控制關系之關聯交易;將資產剝離給其他公司屬於非關聯交易。在上海上市公司中發生的資產剝離基本上都屬於關聯交易。
國家有關部門沒有對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進行比較明確的規范,而且從實際上也無法進行規范,具體案例處理上基本都持披露重於存在的原則。但是上市公司進行關聯交易時應該適可而止,不宜操作幅度太大。否則影響公司的市場形象和進一步的籌資。如廣電股份的資產剝離就因關聯交易問題而使其1997年的年報被注冊會計師出據了說明段:
「1997年6月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將原貴公司所屬上無四廠、上無十八廠兩個單位經收購破產清醒後,再將部分經剝離後的資產以資產評估後的價值計24000萬元有償轉讓給貴公司。其中含上無四廠宛平南路88號地塊(計35843平方米)的土地前期開發費,價值計6926萬元。後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體開發貴公司上述地塊,於1997年11月雙方簽訂協議,同意將上述地塊再轉讓給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考慮到這塊土地貴公司原已支付較多前期開發費和其他有關損失,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意按補償費名義支付21926萬元。該項收入在沖減貴公司賬面價值6926萬後,11000萬元轉其他業務利潤,用於補償由於土地籌劃動遷造成積壓呆滯物資處理損失,其餘4000萬元轉營業外收入。上述兩項關聯交易,對貴公司1997年的損益產生重大影響」。 如真空電子在對其上海電子管廠資產進行剝離前通過認真的分析,根據資產的實際情況,並配合整個資產重組的戰略規劃將該部分資產分成兩塊進行剝離。
在資產剝離前對公司的股權投資進行處理,隨後進行資產剝離也是一種堪稱精妙構思的方案,值得上海的上市公司在今後的資產重組中借鑒。鞍山合成98年1月16日公告將其股權投資的騰鰲紙塑製品廠(原鞍山合成集團擁有40%的股權)後又收購其他股東股權,使其由控股40%的比例增加至100%,使之成為全資子公司。其目的在於如果以股權進行轉讓、資產不必評估,亦不可能增值,因而也不會帶來收益。實際上,該構思經過採用重置成本法和現行市價法進行評估。凈資產由評估前的515萬元增加至評估後的1140萬元。最後以1630萬元協議價格受讓給鞍山合成實業集團公司。此舉使公司比單純進行股權轉讓式的資產重組所獲的收益大大增加。 上市公司在進行資產剝離的過程中一般都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了資產評估。在資產評估中出現了較為普遍的現象有:
(1)基本上所有的資產經過評估後都有增值,且增值的幅度較大。以中遠為例,在對眾成的資產進行剝離的過程中對其剝離資產進行了評估,其中眾城大酒店賬面凈值1251萬元,負債369萬元,凈資產855萬元。評估後賬面凈值1410萬元,負債396萬元,凈資產1014萬元,增值率18.6%。眾城俱樂部賬面凈值1144萬元,負債137萬元,凈資產1007萬元,評估後賬面凈值1304萬元,負債137萬元,凈資產1167萬元,增值率18.6%,眾成超市賬面凈值116萬元,負債53萬元,凈值63萬元,評估後資產37萬元,負債53萬元,凈值84萬元,增值率33.3%。
(2)資產評估中普遍採用重置成本法。雖然資產評估的方法有多種,但是在上市公司的資產剝離過程中普遍採用了重置成本法對其資產進行評估。
(3)未經評估而進行資產的剝離和轉讓的部分案例由於不規范,受到注冊會計師的查處。某公司在97年將一個未經資產評估的公司以9414萬元出讓給母公司,而實際上該公司的凈資產僅為1454萬元,且轉讓時已經虧損221萬元。使得該上市公司97年獲得近8000萬元的投資收益,更甚的是在98年3月25日該上市公司又稱經政府有關部門同意,出資4000萬元左右回購了該公司的有效資產。這種不規范的操作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了以下說明段:1997年12月24日貴公司發布重大事件公告,將所屬上海錄音器材廠整體產權計賬面凈權益1454萬元,有償出讓給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雙方協商收購價9414萬元,產生營業外收入7960萬元,並相應作了會計處理。該項業務雖已經產權交易所鑒證,但未經過資產評估確認價值。
⑶ 關聯方交易是什麼意思
1. 先知道什麼叫"關聯方"
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本准則將其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則也將其視為關聯方。」這一判斷標准給出了各方在橫向和縱向之間存在關聯方關系的主要形式。從縱向看,關聯方主要存在於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從橫向看,當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則該兩方或多方之間視為關聯方。
2. 關聯方交易是什麼.他們之間的交易性質是什麼
關聯方交易是指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關聯方交易是一種獨特的交易形式,具有兩面性的特徵,具體表現在: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看,與遵循市場競爭原則的獨立交易相比較,關聯方之間進行交易的信息成本、監督成本和管理成本要少,交易成本可得到節約,故關聯方交易可作為公司集團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基本手段;從法律角度看,關聯方交易的雙方盡管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在事實上卻不平等,關聯人在利己動機的誘導下,往往濫用對公司的控制權,使關聯方交易違背了等價有償的商業條款,導致不公平、不公正的關聯方交易的發生,進而損害了公司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關聯方交易廣泛地存在於上市公司的日常業務經營活動中,而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進行的關聯交易更有其深刻的根源。我國的股票市場是因經濟體制改革而設立,因國企改革而得到發展。它的設計和組建並不是按照歐美國家那樣完全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而是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和行政控制的色彩,融資是企業改制上市的主要目的。這就導致原有企業單純為了上市融資而實行股份制,制度改造和機制轉換不徹底,僅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造成了大量的控股股東和上市公司之間不公平的關聯方交易的產生。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相當普遍。並且,國有股和法人股均為非流通股,造成非流通股本比重過大,使得國有資產大量沉澱。同時,國有股股權行使的固化,使得國有產權配置難以變動,違背了「同股同權」的原則。而股權行使的主要途徑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直接介入公司內部,參與運作;二是在股票市場中出售股票,」用腳投票」,從外部影響公司的決策和運轉。對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來說,國有股的非流通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獲取與社會公眾股股東相同的收益機會。因此,這些控股股東行使股權的途徑主要集中到對上市公司事務的介入和干預上來,並通過不公平的關聯方交易獲取收益。
第二,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很不完善,股東大會實際操縱在大股東手中,中小股東的利益難以在公司的決策和實際運作中體現。董事會由大股東和內部人控制的現象較為嚴重,監事會實際上只是一個受到董事會控制的議事機構,獨立董事數量很少,難以對董事會進行約束。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控制權為自身謀取最大化的利益,使得企業經營行為更多地呈現非市場化。
第三,在這種不徹底的改制下形成的上市公司,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真正具有獨立人格的法人實體。由於在改組上市過程中大量採用了「剝離」和「分立」的形式,導致一些上市公司對控股股東存在著較大的經濟依賴性,他們之間進行的關聯方交易是難以避免的。以濟南輕騎為例,它是由輕騎集團的三個產品生產車間改組上市的,自1993年底改制上市後直到2000年的7年裡,上市公司都沒有嘗試建立獨立的材料供應與產品銷售網路,而一直依賴集團公司,並且沒有獨立的研發能力,實質上仍然是一個摩托車和發動機生產車間。加之在「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和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的作用下,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完全控制在控股股東手中,也喪失了公司的獨立人格。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由於我國股票市場中股權融資制度、融資機制、融資程序的錯位而導致的上市公司制度改造和機制轉換的不徹底,是引發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不公平的關聯方交易產生的根源。
⑷ 誰幫忙分析下這個上市公司購買資產屬於關聯交易的案例分析
請問A公司董事長弟弟在C公司的出資比例如何,要判斷是否為關聯交易,有以下兩點需要明確:1、A公司董事長弟弟是否直接或者間接控制C公司
2、A公司董事長弟弟在C公司是否擔任董事、高管。
如果A公司董事長弟弟以上兩項中任意一項都不滿足條件,則A公司和C公司不構成關聯方,雙方的交易自然不能算作關聯交易。
⑸ 關聯交易的兩種調整方法討論
這你可能要注意點,不要被查了